• 我的订阅
  • 国内

机收损失率力保1%以内,目标如何实现?

类别:国内 发布时间:2023-06-16 14:43: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农村大众报

机收损失率力保1%以内,目标如何实现?

兖州区创新示范推广模式,提升智能农机配套与农机手专业技术

机收损失率力保1%以内,目标如何实现?

机收损失率力保1%以内,目标如何实现?

兖州区小麦大田收获场景。

机收损失率力保1%以内,目标如何实现?

种粮大户刘明峰改造的服务车工具齐全。6月6日,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济宁市兖州区的34.07万亩小麦进入集中收获期,田间地头一片忙碌的景象。

今年,兖州创新示范推广模式,大力推动机收减损,全区小麦机收损失率力争保持在1%以内,确保夏粮颗粒归仓。

智能农机配套

从细节处再提升

作为山东省第一批“两全两高”农业机械化示范区,兖州全区农机总动力达到71.75万千瓦,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96.55%,主要粮食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99.65%,粮食机收损失率控制在1.2%左右,远低于2%的国家标准。

“今天6号,再有两三天,合作社的4台跨区服务农机就从河南商丘回来了。俺们村种的260亩小麦一天就能收完,倒伏的小麦,收割机也可以自动捡拾,减少收割损失。”新兖镇代家村党支部书记、村主任颜凯告诉记者。

农机装备产业是济宁市兖州区的优势支柱产业,形成了特色农机产业集群。据了解,兖州区金大丰等农机企业生产的收割机,已实现了大型地块无人驾驶、割台可折叠等技术。

“今年我们又在细节上做了改进,拨禾轮可以随着收割机速度的快慢,自动调整转数,这样就减少了对作物的击打和过分梳刷带来的籽粒损失。为了适应农业生产,公司每年都会对机械进行适应性调整。”山东金大丰机械有限公司工程师杨志勇介绍,该区的小麦联合收割机大多已安装智能终端,可实时记录设备运行时间、收割量、运动轨迹等数据,作业轨迹实现可视化。利用智慧农机终端设备监测功能,能随时了解机手操作状态,杜绝疲劳驾驶、违规驾驶,便于安全生产监管,在及时掌握机械作业情况的同时,可监测农业机械实时性能,提出故障预警。

“现在兖州使用的大多是大马力机械,操作速度快,收获率高,便于在特殊天气抢收。同时配套部分智能农机,安装了北斗导航,收获时割台可以随着地形自动升降,降低了农机手的操作难度,提高了机收的精准度。”兖州区农业机械服务中心主任刘计兵说。

目前,全区66家农机专业合作社、788台自走式小麦联合收割机已全部完成对接服务,区镇村三级都有“三夏”联系人,每个地块、每亩小麦都有机可收、有机可用。兖州区农业农村部门和各镇街加强值班值守,开通农机服务24小时热线电话,确保“三夏”生产顺利推进。

有培训有比赛

农机手能力再提升

机收损失率每降低一个百分点,每亩地就能增加十多斤粮食。在小麦机收的各个环节中,如何避免跑粮、漏粮、漏割,对农机手的作业水平是一项挑战。

“熟得比较好的麦子,拨禾轮找准位置就行。歪倒的麦子,在不吃土的情况下,割台就要放低。”6日,金麦农机合作社农机手董伟伟熟练地操作着收割机的方向盘,这是他干农机手的第三年。

今年“三夏”之前,兖州农业机械服务中心将参与麦收的收割机全部提前检修,对全区1000多名农机手,利用线上+线下的方式进行技术培训,从收割的技术、安全意识、维修技术等方面传授到位,增强农机手的作业技能和减损意识。刘计兵说:“钉钉群、微信群每天都推送农机化新技术应用信息。今年培训,我们还搞了一个机收减损比赛,操作上要求更精细到位。”

兖州区通过提高农机手专业技术,根据不同地形和作物的成熟度调整收割机,借助北斗智能终端实时远程了解发动机转速、燃油量,实现机收减损,切实提高收获质量,让装备和农机手都能以良好的状态投入到“三夏”生产当中。

“我们合作社每天都有晨会,给农机手和维修人员强调操作细节。机收减损是我们合作社抓的重点工作,要求农机手根据小麦成熟程度,对拨禾轮、割台、转速比等进行有效操作,尽量减少损失。”小孟镇梁家村种粮大户刘明峰告诉记者,“平常吃饭时,也得交代安全第一。”

“掌握小麦成熟度很重要,等到颗粒饱满、12个水分左右时收获,就能减少跑粮。”大安镇唐营村来顺农机专业合作社理事长邓来顺对此很有心得,“我们合作社的智能收割机,都连接了北斗导航,把割茬、收割速度等各方面都做了数据分析。小麦机收减损,我们都控制在一亩地损失不超过一斤。”

距离唐营村不远处的小安村,兖州区地方粮食储备库的副总经理罗世超正在检查去年小麦的存储情况。他告诉记者,今年储备库已准备空仓房13座,装备入库作业线3条,可满足单日500吨入库量,同时已全面完成机械设备、检化验保养及配备,准备迎接今年夏粮的到来。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6-16 15:46:10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济宁市兖州区小孟镇“三夏”工作平稳有序进行
...通过聘请专家指导、机手外出培训等方式,推动粮食机收损失率降至1%;金麦农机专业合作社配备6套低温烘干线及3000吨仓储基地,实现粮食烘干、代存、订单销售一体化,以科技赋能让“
2025-06-14 10:38:00
...,我市积极安排部署,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力争将机收损失率降到最低。市农业农村局下发《关于进一步做好小麦机收减损工作的通知》《关于做好2023年粮食作物机收减损工作的通知》《2
2023-12-07 12:53:00
...下沉一线开展包市分片指导。据监测,今年小麦平均机收损失率控制在1%以下。一粒粮食一滴汗。过去,人工割完稻子和小麦,总有老人和孩子拎着篮子在田间地头拾穗,一根根穗,一粒粒粮,汇
2023-06-21 11:25:00
...机手自备机具,在规定的地块中开展作业,以监测的机收损失率最低的选手胜出,通过以赛提技,营造机收减损的浓厚氛围。三是落实机收损失实测抽测。今年夏收秋收期间,福绵区农机中心组织2
2024-11-20 17:59:00
乐陵开展小麦机收减损大比武,确保平均损失率在1.5%以下
...糠夹带的籽粒等称重,然后根据提前测产的亩产量换算出损失率。”曲学纯蹲在地上忙着收集麦粒,不放过麦糠里遗漏的任何一颗。“减损就是增产、降耗就是增收。”乐陵市委副书记王涛现场点评
2023-06-11 09:28:00
风吹麦香传丰收
...的目标任务是在当前基础上取得新突破,力争将小麦机收损失率控制在1%以内,玉米、水稻机收损失率分别降低到2.2%、2%以内。”省农机鉴定推广总站副站长苏光远说。
2024-06-21 10:19:00
我市水稻机收减损取得积极成效
...、增产增收。经对设立的监测点监测统计,水稻机收最低损失率为0.08%,最高损失率为3.52%,平均损失率为1.28%
2023-12-01 00:29:00
农业农村厅农机鉴定站副站长米洪友点评农作物抢栽的“双抢”高峰
...收割完。不过,比赛不是比谁跑得快,而是比谁收麦子的损失率小。收割结束后,工作人员立即在各个机收道选定一平方米的取样区,收集其中的麦穗和麦粒,留下的麦粒越少,损失率也就越小。“
2023-05-18 18:43:00
减损谁称王 麦田见真章
...区,收集其中的麦穗和麦粒进行称重,根据平均亩产计算损失率。云梦是全国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县。今年以来,该县创新示范推广模式,通过培训、比赛等方式大力推动机收减损,力争
2024-05-27 07:49:00
更多关于国内的资讯:
11月3日,西安市政协召开十五届常委会第二十四次会议,传达学习中共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市政协主席王吉德主持并讲话。市政协领导班子成员参加
2025-11-03 17:47:00
随着西安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乘机出行变得越来越大众化。据统计,今年1-10月,西安机场累计已保障首乘旅客近4000人
2025-11-03 17:47:00
西安交大举办第十二届丝绸之路青年学者秋季研讨会
11月1日上午,西安交通大学第十二届丝绸之路青年学者秋季研讨会暨陕西省第七届丝绸之路青年学者论坛分论坛开幕式在创新港举行
2025-11-03 17:47:00
历史性突破!西安科技大学在2025中国青年科创“揭榜挂帅”竞赛获12项大奖
近日,第十九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2025年度中国青年科技创新“揭榜挂帅”擂台赛终审决赛在长沙、重庆
2025-11-03 17:47:00
河北新闻网讯 2025年承德市“奋进新征程,运动促健康”全民健身志愿服务活动——轮滑培训活动由承德市体育局、中共承德市委市直机关工委
2025-11-03 17:59:00
高标准展现城市窗口形象,静安区全力护航第八届进博会
日前,记者从静安城发集团获悉,为迎接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顺利举办,集团各板块近日围绕市容环境、市政设施、绿化景观及物业服务等重点领域
2025-11-03 18:05:00
主讲教师:石家庄市第四十八中学教师王静岩
2025-11-03 18:05:00
2025“魅力贵州”定向运动系列赛(百里杜鹃站)成功举办
11月2日,2025“魅力贵州”定向运动系列赛(百里杜鹃站)在百里杜鹃管理区成功举办。来自全省各地的800余名定向运动爱好者齐聚百里杜鹃
2025-11-03 18:11:00
汇川区:秋种油菜忙 春来花海“金”
多彩贵州网讯眼下,正值秋种关键时期,汇川区团泽镇的田间地头,锄起锄落、苗栽土覆,农户们正抢抓农时移栽油菜,一幅忙碌的秋种画卷在青山绿水间铺展开来
2025-11-03 18:11:00
仁怀:30万亩冬闲田不闲 “高粱+”轮作土地生金
多彩贵州网讯秋冬时节,仁怀市高粱收割后的田野褪去“闲意”,处处是忙碌景象。作为酒用高粱主产区,当地创新推行“高粱+”轮作模式
2025-11-03 18:11:00
吉网调查|热浪奔涌 长春商业“新场景”点燃消费新引擎
前一刻还在雨林穿梭,下一刻便到了滑雪场,像这样“打破季节与场景界限”的体验,12月25日,即将在长春万达茂新奇呈现。 11月3日
2025-11-03 18:13:00
在系统治理中重塑城市韧性——四平市海绵城市建设综述
一座城市的现代化,不仅体现在经济增长和高楼林立,更体现在应对风险挑战的韧性和为人民创造美好生活的能力。当极端天气频发成为全球性挑战
2025-11-03 18:14:00
《半月谈》近期报道的基层“跑步机现象”,以“远看满头大汗,近看原地踏步”的生动比喻,戳中了部分干部“忙而不实、虚功自嗨”的痛点
2025-11-03 18:15:00
龙岩:守护文化根脉 闽藏两地非遗同台绽放
东南网龙岩11月3日讯(本网记者 马伊骅 通讯员 温良卿)11月1日,由福建省对口支援边坝县工作队、福建省龙岩市文化和旅游局主办
2025-11-03 18:21:00
东南网龙岩11月3日讯(本网记者 马伊骅 通讯员 赵娜)金秋十月,龙岩“一县一品”本土品牌体育赛事好戏连台。激情在赛场涌动
2025-11-03 18:2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