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据上游新闻消息,近日,有网友在社交平台发帖,呼吁整治“开学仪式感”乱象,不要让老师和家长被所谓的仪式感“绑架”。对此,不少家长怒赞,“受够这些花里胡哨的仪式了”。
新生入学,确实算得上一件大事。古时候,在开学这一天,学童要依次经过正衣冠、行拜师礼、净手净心、开笔礼等环节,才能正式入学。这一系列仪式,对于教育学生学会做人、学会立身处世和待人接物,都有着重要的意义。当下,不少学校也通过师生大手拉小手,一同跨过智慧之门、梦想之门、健康之门等类似仪式,唤醒孩子们对新学期的责任感,让“开学”成为其人生的新起点。不得不说,“花式开学”的初衷是好的,但过度追求仪式感,让“开学”变了味。
据报道,这些“仪式感”通常是在班级教室用气球、彩带、拉花、彩印KT版等一次性用品进行装饰,再搭配一些小零食进行布置。孩子开学第一天来到教室就像来到派对现场一样,开着满桌零食,早已对身边的新书本失去了兴趣。另外,有家长表示,泛滥成灾的“花式开学”,让学校、班级和家长之间形成了盲目的攀比意识,给了散布焦虑的礼品商家可乘之机。有老师诉苦,“其他班上都在搞,我们如果不参与,感觉就被比下去了,所以被迫也要搞”。甚至,部分开学仪式还成为学校为增加美誉度的面子工程。大搞特搞,不为孩子,这无疑背离了孩子快乐学习的初衷。
形式大于内容的“开学仪式感”,无法令孩子真正领会教育的本意,正沦为成年人发朋友圈的秀场。有的学校举行开笔礼,有的让学生“左脚跨过清华,右脚跨过北大”,甚至还有学校玩抽奖盲盒,这些行为都在舆论场上引起热议。开学仪式本来就是让孩子们去感受、去参与的,这是基本原则。对于开学仪式,尤其要避免通过什么“大葱”“两包统一方便面”给孩子施加各种学习压力,主要还是应激发孩子对未来学习生活产生兴趣。可有些开学仪式成了大人们的狂欢,孩子反而跟着受累,实在是本末倒置。
以孩子之名,过度追求所谓的“开学仪式感”,更像是一种成人版的“过家家”游戏,这对置身其中的懵懂孩童来说,并无益处。开学仪式应该指向立德树人,如果只是为了博眼球、求出位,搞成脑洞大赛或者创意比拼,就脱离了开学的本意、教育的坐标。有家长留言,“我觉得最好的开学仪式感就是孩子们一起分配任务,打扫教室,然后搬书、发书包、书皮、写名字,整理抽屉。那种把教室打扫得一干二净的成就感,那种拿到书迫不及待翻开的新鲜感,是那些气球、零食、丝带无法比拟的”。
拥有仪式感,其实并不在于形式的复杂、程序的烦琐,令人印象深刻的,永远是老师家长的满满爱意,孩子们对知识的渴望,以及对梦想的追逐。青春须早为,岂能长少年。开学仪式应打开孩子们关于未来的想象空间,在人生旅途中,接住接力棒,跑出加速度。愿每个孩子,心有向往,不负韶华。
上游新闻评论员 康磊
编辑:龙春晖
责编:王蓉
审核:陈旭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8-26 15: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