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安徽日报
明天氢能王朝云:
想做有意义的事,是创业的起点
■ 本报记者 汪国梁
扫码阅读更多内容
氢能来源广泛、清洁高效,正在成为全球能源转型的重要载体。成立于2017年的安徽明天氢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获批建设省氢燃料电池重点实验室,已建成国内首座万套级燃料电池工厂,有望成长为我省在氢能领域的“独角兽”企业。
为什么在50多岁时投身氢能领域创业?氢能离大规模商业化还有多远?近日,记者采访了明天氢能创始人、董事长王朝云。
记者:我们很少看到像您这样头发花白的创业者。您2017年创立明天氢能的时候,应该是50多岁了吧?很多人这个时候在考虑退休生活了,您是怎么想到要创业的?
王朝云:那年54岁。那时候没想年龄问题,也没有创业的概念。
想做氢能、做燃料电池的时候,我去请教过我的一个老领导,问这个事可不可以做?他反问我,你抱着的愿望是什么?是想个人有所成就,想赚钱还是这个事本身就有意义,你想清楚了没有?
我说我觉得这个事是有意义的。他讲做有意义的事,其他的你不用管。这是做这件事的起点。
记者:那时候很多人对氢能产业前景没有现在看得清楚。您觉得氢能在未来能源体系中,处于一个什么样的位置?
王朝云:人类未来的能源体系应当是可再生、可循环、无污染的。在这个能源体系里,基本能源来自于太阳,氢能是作为能源储存和转换体系的一部分。
现在光伏产业蓬勃发展,中国成为光伏产业第一大国。未来,光伏将会因为氢能产业的发展,成为一个没有天花板的产业。
记者:光伏发电转换成氢能,然后通过氢能为社会的各个方面去提供能源?
王朝云:大的结构是这样。光伏根据季节、地点,每天的发电时长不同,是不稳定的。光伏产生的电中,稳定的部分可以利用电网快速输送到各个地方,但还有很大一部分不稳定的,要通过电解水制氢的方式来储能。
记者:氢燃料电池是怎样工作的?
王朝云:氢燃料电池是利用氢气的化学能,通过电化学反应产生电能和水的装置。它完全无污染,排放是水,转化效率高。在八九十摄氏度的温度下工作,最高转换效率用电来计算,大概达到62%。如果加上可以利用的热,可以达到80%~90%。
记者:当时是怎么想到来安徽、来六安创业的?
王朝云:第一个因素是关乎一个未来的新兴产业应该在什么样的地方发展。
我们当时设定的条件是要在经济发达地区,但又不能进入发达的核心圈。如果这个地方经济不发达,工业基础弱,很多配套就很难进行,成本会很高。但是当时社会对氢能产业并不了解,要是挤到最发达的地方,可能会不被重视。
我们在长三角画了一个圈。长三角一定是个好地方,而位于长三角的六安当时对我们来说是最理想的选择。
第二个因素,我是六安人,2016年六安市金安区区长到北方去招商,希望我回老家看看。我回来发现规划、道路等基础设施有很大进步,很惊讶,再加上当地政府对产业发展有强烈愿望,这样就一拍即合。
记者:这几年明天氢能发展得怎么样?
王朝云:在氢能产业,我们打下的基础可以说位居全国前列。
我们建设了国内第一座万套级燃料电池工厂。在燃料电池输出功率方面,2017年我们研制的单体电堆输出功率是30千瓦,通过不断的技术迭代,现在已经达到300千瓦。功率和体积比方面,我们超过每升5千瓦。
在使用寿命方面,2017年、2018年左右,产品能用1000小时就已经很不错,现在超过1万小时,提升了10倍。转换成汽车行驶里程的话,现在已经可以做到30万公里无大修。我们想通过三年的努力,做到使用寿命超过80万公里。
记者:新技术的成长很快,投入应该也很大。明天氢能在研发上有多大投入?
王朝云:到今天为止,做氢能产业的基本不赚钱,都还处于投入阶段。明天氢能的研发费用,在2020年以前每年大概3000万元,2021年到2023年每年4000万元,从今年开始要按每年5000万元以上进行投入。就我们自己的体量来说,这是很大的投入。
记者:明天氢能是民营企业,您创业时是自己掏钱来干的,这么多年已经投入这么大,未来还会有持续多年的巨大投入,钱从哪里来?
王朝云:资金是长眼的,投资方是长眼的。我们把产品做好,把技术做好,把企业的内功练好,这是根本。在把自身做好的同时,社会上有很多志同道合者,他们会积极参与。此外,现在国家的产业政策已经非常明确,安徽省最近也发布了氢能产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六安的产业政策也是明确的,政策支持非常有力。几个方面相结合,资金不是问题。
记者:对于氢能产业的企业来说,产业政策最重要的支持是什么?
王朝云:国家层面已经发布了《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1—2035年)》,对全国氢能产业发展进行了系统、长远、有力度的规划。行业层面,财政部等五部委就开展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应用发布了通知,采用以奖代补的方式,在5个示范城市群推动燃料电池汽车的示范应用。
地方层面,省级有《安徽省氢能产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六安市也有氢能产业发展规划。省级的三年行动计划,明确了氢能产业发展的目标和路径,通过3年左右的努力,燃料电池车辆推广量达到2000辆以上,建设30座加氢站,建设至少1座氢能产业特色园区,培育1家以上氢能产业独角兽企业,运营10艘以上氢能船舶。产业发展有了明确的目标指引。
记者:企业要发展,首先还是产品要有广泛应用。明天氢能的产品主要应用在哪些领域?
王朝云:我们在场景应用上作了广泛探索,从公交车的全系列、物流车的全系列,到市政用车的全系列,再到船舶,还包括轨道交通。我们专门做了小型的有轨电车。还有工业车辆,像叉车、港口用车等。今年还准备做载重无人机。可以说,燃料电池能应用的领域,我们都做出了相应的示范应用产品,积累了很多数据。
记者:氢燃料电池市场规模的增长情况怎样?什么时候氢燃料电池市场化应用能够到达突破的临界点?
王朝云:2023年产销量增长幅度在50%到70%,属于比较稳定的快速增长,但还没有到爆发的时候,还处于市场化的早期,也就是示范应用的阶段。
经过过去六七年的努力,我们可以有一个明确的预期,未来三年,氢燃料电池的成本、使用寿命、示范应用的范围等多方面都会取得根本性的突破。预计大概在2026年到2027年,这个产业将逐步走向成熟,进入到大规模商业化阶段。
记者:《安徽省氢能产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提出要培育一家氢能领域的独角兽企业,明天氢能有希望吗?
王朝云:我们积极争取各方面的支持,但是打铁要靠自身硬,首先要自己练好内功。这是我们根本的想法。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3-24 05:45:17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