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令秦国走向富强的政策,为何却令秦朝二世而亡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04-22 17:41:00 来源:唐宋元明清

近日随着电视剧《大秦赋》的热播,战国末年那段风起云涌的历史再次引起了无数人的关注。而在当时的众多人物中,秦始皇显然是话题最多,争议最大的人物。其在继承了秦王之位后,发动了兼并山东六国的战争,并取得了最终的胜利,建立起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封建君主制王朝。

不过强盛至极的秦王朝却并没有持续太长的时间,在秦二世在位的时候,其就被农民起义军和各路诸侯的人马所击败,而中国也再次进入了短暂的分裂状态之中。虽然秦朝的灭亡和赵高的专权已经秦二世的昏庸有关,但是秦始皇制定的部分政策也是要为秦朝的短命承担一定责任的。

令秦国走向富强的政策,为何却令秦朝二世而亡

作为在战乱中成长起来的统治者,秦始皇对于当时的社会问题应该有着比较清楚的认知。那么秦朝的政治路线究竟暴露了什么问题,秦始皇又为什么会做出这样的选择呢?

一、郡县制与去兵的诉求

中国自从进入了东周时代之后,周王室的影响力便开始持续下降,这让诸侯国之间的兼并战争开始频繁出现。而到了战国时代,虽然小型国家已经几乎不复存在,但是大国之间为了争夺地位,抢夺资源,也在发生大量的军事摩擦。这样的态势让各国的百姓都背负上了沉重的压力,对国家的生产秩序造成了极大的破坏。

令秦国走向富强的政策,为何却令秦朝二世而亡

而秦始皇在兼并六国的过程中,更是发动了多个大规模的战役,这让所有国家的百姓都苦不堪言。秦始皇作为统治者,对于这样的局面也是十分了解的,因此在秦朝建立之后,秦始皇百年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来防止战争的发生。

在这些政策中,最重要的莫过于郡县制的推行。虽然现在我们在讨论郡县制和分封制的时候,一般会着眼于其对于中央政府控制力的影响。但是秦始皇决定采用郡县制的最重要原因其实是因为他觉得,这样可以避免国家再次出现战国时期的乱象。

当时丞相李斯指出,如果继续采用分封制的话,那么在几代之后,秦朝必定会因为诸侯王之间血缘关系的变浅而发生战乱,因此采用郡县制才是"去兵"的根本,而秦始皇也采纳了他的建议。

令秦国走向富强的政策,为何却令秦朝二世而亡

郡县制和去兵之间的关系,也可以从之后秦朝的部分政策中看出端倪。在秦始皇推行郡县制的时候,其将许多原来诸侯国的都城夷平,然后将百姓迁到了其他城市,比如赵国都城邯郸就被秦朝名将章邯所毁,而其中的百姓则被其迁徙到了河内地区。

秦始皇之所以要毁坏这些名城,最重要的便是要让地方势力无法找到坚固的军事据点,让中央政府保有绝对的军事优势。

令秦国走向富强的政策,为何却令秦朝二世而亡

除了"隳名城"之外,秦始皇还将全国各地的兵器收到了咸阳城中,并将它们集中销毁,这也是他防范国内出现军事叛乱的方法。由此可见,秦始皇推行郡县制的最重要目的是为了避免国家再次出现战乱,而这显然是和百姓的需求相契合的。

二、秦始皇的大一统思想

而在保证了国家的稳定之后,秦始皇之后想的便是如何提升自己的地位,并且让各诸侯国的文化思想趋于统一了。

令秦国走向富强的政策,为何却令秦朝二世而亡

为了达到这个目的,秦始皇也出台了许多相关政策。首先便是我们熟知的"车同轨,书同文"。秦始皇明白要想让全国的百姓产生相同的意识形态,那么最先要做的便是统一文字,只有这样才能让彼此之间的交流变得顺畅,打破原先诸侯国之间的壁垒。

为了促进人口的流动和文化往来,秦始皇还在全国修建了发达的道路,并且对马车等载具的形制进行了详细的规定,这让秦朝国内的交通变得更加便利。而且秦始皇统一了国内的度量衡单位,这也让国内的经济发展少了许多阻碍。

令秦国走向富强的政策,为何却令秦朝二世而亡

上述统一化的改革在历史上一直为历史学家和政治家所称道,但是秦始皇对于思想统一的积极追求,让秦朝的文化发展遭遇了致命的打击。在秦始皇推行郡县制之后,依然有部分学者对分封制念念不忘。

于是其中的代表人物淳于越在一次宴会上提出秦朝应该效仿三代,重新推行分封制。而李斯在听到这个论调之后指出,政策是要随着社会的变化不停发展的,如果一味效仿古人,只会停滞不前。而之所以现在这些人会屡次提出这种论调,是因为他们注重自己的私学,想要以此凸显自己的地位和价值。在之前诸侯并立的时候,这种百家争鸣的情况还可以存在,但是在大一统王朝的时候,这只会对政局造成威胁。

令秦国走向富强的政策,为何却令秦朝二世而亡

于是李斯提出要禁止文学诗书的流传,将天下的书籍都收集起来,除了专门负责治学的官员之外,其他人都不得阅读。而国家的政令法规,都有小吏负责讲解,民间百姓也不需要自己理解,因此可以暂时放弃教育天下百姓,让他们失去对于政策的判断力。

只有这样,他们才不会了解过去的历史和政治发展,便不能对秦朝的政策进行非议:

臣请诸有文学诗书百家语者,蠲除去之。令到满三十日弗去,黥为城旦。所不去者,医药卜筮种树之书。若有欲学者,以吏为师。

秦始皇认为李斯的建议有可取之处,便同意了其处理方法,这便是历史上十分著名的"焚书"了。从中我们可以看出,秦始皇并没有完全禁止政治思想的研究,只不过想限制底层百姓的思想,来减少他们对秦朝政府政策的反对情绪。这样的政策固然对秦王朝的稳定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是却让中国文化的发展出现了倒退。

从上面的论述中我们不难看出,秦始皇在秦朝建立之后的政策大多是为了消除之前分封制度的影响,来促进大一统政权的建设,而后来的朝代的部分政策中都有秦朝的影子。但是秦朝的延续时间却是这些王朝中最短的,这究竟又是什么原因呢?

三、秦朝政策推行的问题

秦朝的政策一是为了消除战争,二是为了促进一统,从目的上说这都没有太大的问题。而秦朝的统治之所以很快就趋于崩溃,是因为秦朝统治者太过注重法治,并且改革过程也略显激进。

令秦国走向富强的政策,为何却令秦朝二世而亡

秦朝推行郡县制的目的是为了让人民免于战争之苦,而其最根本的诉求其实是要让百姓们有稳定的生产秩序。但是秦朝是一个讲究法治的朝代,其刑罚相对于之前的山东六国是更加严酷的。为了保证政局的稳定,秦朝政府在最开始的时候并没有根据各地的差异来调整法令,而是一视同仁,这让山东六国的百姓在生活中变得谨小慎微,这对于生产氛围的恢复是十分不利的。

除此之外,秦朝在进行政治改革的过程中略显激进,他们忽略了其他诸侯国百姓和秦国的区别。秦国在商鞅变法之后就已经开始推行郡县制了,但是山东六国还处于分封制的管理之下,他们对于帝国长官的认同感显然是不比之前的诸侯王的。

当时秦朝的百姓在获得平安之后,希望能够感受到统治者的威严和可靠。但是直接呈现在他们面前的是帝国的官吏,人们对于皇帝的印象相对模糊,这十分不利于秦帝国威望的建立。

而且秦始皇虽然认识到了分封思想残余对于集权统治的负面影响,并作出了焚书的决定。但是此时的百姓对于分封制的认可并不会随着书本的消失而淡化,秦始皇对于集权的绝对自信让他忽视的德政的重要性,强大的生活压力终于导致民心思变,引发了陈胜吴广起义,最终造成秦王朝的衰败。

令秦国走向富强的政策,为何却令秦朝二世而亡

四、结语

秦朝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实行封建君主制的朝代,其政治制度以及政治理念对后世的王朝都造成了十分深远的影响。秦始皇嬴政在当时实行的部分制度,在如今看来都是有利于大一统王朝建设的,那么秦朝又为什么如此短命呢?

在笔者看来,首先是秦始皇推行新政的速度过快,并没有给山东六国的百姓预留出足够的适应时间。如果秦始皇能够像汉朝一样采取分封郡县并行的政治制度,再对藩国进行改造的话,那么其结局很有可能完全不同。而且秦始皇让小吏取代了曾经的诸侯王,这种身份的落差让百姓的期望落空,这也不利于秦王朝政治形象的建立。

与此同时,为了保持帝国的稳定,秦始皇除了通过焚书等行动来进行思想改造之外,还实行了过于严苛的法律法规。这让不熟悉秦国律令的东部百姓十分不适应,他们的正常生活秩序也受到了干扰。这让秦国旨在去兵的政策并没有起到与民休息的目标,为之后的农民起义埋下了伏笔。

对于秦,近五十年来有很多重要的考古发现,包括秦始皇陵兵马俑的发掘和大批秦简的出土,刷新了我们对秦帝国和秦始皇的认识。下方为大家推荐的《秦崩:从秦始皇到刘邦)》是一部叙述体的史学书籍,本书针对近年来的考古新发现,将史书的记载与文物简牍、实地考察相结合,全新讲述了秦帝国的始末,值得一读。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4-22 20: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秦始皇嬴政给秦朝制定了完备的法律,为何国家也很快灭亡?
...大一统的中央集权王朝,也是中华进入统一时代的开始。秦始皇嬴政在历史上的功绩自不必说,但他建立的秦朝却在他死后迅速覆灭,却也让人感到非常遗憾。然而在历史的评价中,秦朝及其建立者
2023-01-26 20:55:00
为什么李斯被腰斩时,没有一个大臣为他说情
...打野兔,可惜再也没有机会了啊!”正是李斯的策略,使秦始皇横扫六国,统一了天下。但谁能想到,这位"高高在上"的秦国二把手,却落得个家破人亡、夷灭三族的结局。据说,李斯被灭门前,
2024-05-14 21:13:00
李斯为何反对分封制
配图秦始皇雕像01始皇三十四年(前213年),咸阳宫发生了一场辩论。当时咸阳宫为七十位博士设宴,博士仆射(老大)周青臣作为代表发言,例行一通歌功颂德:如今天下已经平定,各诸侯国已
2024-10-04 12:33:00
李斯和王翦为何一个善终一个却死的凄惨
在秦始皇统一六国的过程中,有两个人真正称得上是秦始皇的左膀右臂。其中一个是文臣,一个是武将。这个文臣就是李斯,这个武将就是王翦。显然李斯和王翦结局是不一样的,王翦得以善终,而李斯
2024-05-08 18:46:00
秦始皇兼并了六国,为什么又迅速二世早亡
01引言在古代历史上,最值得吹嘘的王朝就是秦朝。秦始皇可以说是千古一帝,统一了乱世,兼并了六国,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但是令人惋惜的是,秦朝到了秦二世就将其断送了,这也是很多人比较
2024-06-11 10:16:00
如果秦始皇传位给扶苏,他能带领秦国走向辉煌吗?
...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唐代大诗人李白的一首诗道尽秦始皇的雄才伟略,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灭六国,完成统一大业,自此以后开启了华夏民族的大一统时代。尽管每一个王朝到最后总会出现
2024-02-23 16:42:00
《史记》中的秦朝大将赵贲是怎样的?
...办?身为秦国少府的章邯给秦二世出了一个主意:《史记秦始皇本纪》:二世大惊,与群臣谋曰:“柰何?”少府章邯曰:“盗已至,众彊,今发近县不及矣。郦山徒多,请赦之,授兵以击之。章邯
2023-08-25 22:23:00
古代君主都在为制度发愁,秦国没解决,魏晋能解决吗
...,同样功臣也没有封地,内无宗子辅政,外无诸侯藩卫,秦始皇自以为关中地区固若金汤,他建立的大秦帝国是千秋万代的基业,没想到的是只经历了二世就毁了。“筑冀阙、宫庭于咸阳,秦自雍徙
2024-06-22 14:33:00
秦始皇灭六国,为何允许卫国的存在?
...8年,比存在时间第二长的燕国还多了86年。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灭亡六国统一天下,开始实行郡县制,车同轨、书同文,统一度量衡,此时整个天下除了秦朝之外,还有唯一的诸侯国-卫国
2023-07-07 11:44: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山东万诚拍卖丨“琅琊典藏”文物艺术品拍卖会即将启幕
2025年9月28日上午10:00,山东万诚拍卖行将在新闻大厦四楼举行拍卖会,公开拍卖书法、绘画及钱币共计204项拍品
2025-09-11 10:51:00
山西河津一村竖碑“汉太史公司马迁故里” 韩城市文旅局:地方政府应正确引导群众
近日,山西省河津市西辛封村在村口立起“汉太史司马迁故里”的石碑,引发争议。近日,网友“达岸872”在网上发布文章“别让错位‘故里碑’侵蚀文化根基”一文
2025-09-11 07:59:00
秦可卿的卧室里洋溢的是一股“甜香”,令宝玉神游了一回太虚幻境;黛玉的窗前飘出的是一缕“幽香”,使人感到神清气爽……据红迷们统计
2025-09-10 08:16:00
尊师重教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每年九月十日是教师节。那么古代有没有教师节呢,早在西周时期,就有弟子事师,敬同于父的说法
2025-09-10 15:27:00
史料里的家国情怀 | 吴瑞:绝命家书立下以身许国铮铮誓言
“倭寇未灭,誓不生还”,1937年9月14日,国民革命军陆军第13师下士吴瑞奉命调上海参战。当夜急行军途中,吴瑞分别给父亲
2025-09-10 15:27:00
六百年屯堡,一部行走的家国史诗
6月28日晚,安顺文化中心剧场内掌声如潮。原创情景歌舞剧《屯堡长歌》安顺首演现场,屯堡石墙与江南水乡在光影中流转,小人物的爱恨悲欢间
2025-09-10 15:58:00
【AI编辑部】“酒神”“酒圣”“酒仙”共赴酒博会,就在贵州这张桌子上
当万千佳酿在第十四届酒博会绽放醇香,一场跨越时空的“品酒盛会”也悄然启幕——我们特邀9位“史上最懂酒的大神”专程赴约,他们或是酿酒始祖
2025-09-10 19:05:00
80年前,烽火连天的岁月里,沙县这座闽中山城因“内迁”而成为福建的医疗避风港。这里的医学院师生们用实际行动诠释着“医者仁心 救亡图存”的崇高精神。
2025-09-10 13:13:00
今天,送你一朵小红花
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学。教师,早已不仅是一种职业,而是精神的象征,肩负传承文明的重任。春秋时期,至圣先师孔子率先打破了教育的壁垒
2025-09-10 13:53:00
一纸传单揭露日军瓦解中国抵抗意志图谋
美国“鼓岭之友”召集人穆言灵来宁捐赠侵华日军发放的反动传单原件一纸传单揭露日军瓦解中国抵抗意志图谋图为印有抗战时期美国飞虎队照片的美国《LIFE》杂志
2025-09-10 07:43:00
名家新作 | 刘强:域外《孟子》学研究的力作 ——《古代朝鲜半岛学史研究》读后
赵永刚教授《古代朝鲜半岛学史研究》是域外《孟子》学研究的力作,该书出版以后,受到学界广泛关注,孟子学研究专家杨海文、徐兴无
2025-09-09 22:15:00
9月9日,美国“鼓岭之友”召集人穆言灵女士携研究团队来到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参访,并向馆方捐赠其二战期间日军印制的宣传画报实物。
2025-09-09 19:36:00
9月5日,湖北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官宣2025长江文化艺术季将于9月12日至10月30日在湖北举办。作为核心举办地
2025-09-09 11:38:00
一缕温烟袅袅升 穿越红楼品古香
姜江正在用宋元时期非常流行的焚香方式隔火熏香,品鉴梅花香饼。 受访者供图□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朱静秦可卿的卧室里洋溢的是一股“甜香”
2025-09-09 07:43:00
百岁光耀映经典,千钧笔墨书小兵。日前,“小兵的故事——于明诠主题书法作品展”在市图书馆新馆A馆一层知微展厅开幕。本次展览由石家庄市图书馆主办
2025-09-08 11:4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