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令秦国走向富强的政策,为何却令秦朝二世而亡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04-22 17:41:00 来源:唐宋元明清

近日随着电视剧《大秦赋》的热播,战国末年那段风起云涌的历史再次引起了无数人的关注。而在当时的众多人物中,秦始皇显然是话题最多,争议最大的人物。其在继承了秦王之位后,发动了兼并山东六国的战争,并取得了最终的胜利,建立起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封建君主制王朝。

不过强盛至极的秦王朝却并没有持续太长的时间,在秦二世在位的时候,其就被农民起义军和各路诸侯的人马所击败,而中国也再次进入了短暂的分裂状态之中。虽然秦朝的灭亡和赵高的专权已经秦二世的昏庸有关,但是秦始皇制定的部分政策也是要为秦朝的短命承担一定责任的。

令秦国走向富强的政策,为何却令秦朝二世而亡

作为在战乱中成长起来的统治者,秦始皇对于当时的社会问题应该有着比较清楚的认知。那么秦朝的政治路线究竟暴露了什么问题,秦始皇又为什么会做出这样的选择呢?

一、郡县制与去兵的诉求

中国自从进入了东周时代之后,周王室的影响力便开始持续下降,这让诸侯国之间的兼并战争开始频繁出现。而到了战国时代,虽然小型国家已经几乎不复存在,但是大国之间为了争夺地位,抢夺资源,也在发生大量的军事摩擦。这样的态势让各国的百姓都背负上了沉重的压力,对国家的生产秩序造成了极大的破坏。

令秦国走向富强的政策,为何却令秦朝二世而亡

而秦始皇在兼并六国的过程中,更是发动了多个大规模的战役,这让所有国家的百姓都苦不堪言。秦始皇作为统治者,对于这样的局面也是十分了解的,因此在秦朝建立之后,秦始皇百年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来防止战争的发生。

在这些政策中,最重要的莫过于郡县制的推行。虽然现在我们在讨论郡县制和分封制的时候,一般会着眼于其对于中央政府控制力的影响。但是秦始皇决定采用郡县制的最重要原因其实是因为他觉得,这样可以避免国家再次出现战国时期的乱象。

当时丞相李斯指出,如果继续采用分封制的话,那么在几代之后,秦朝必定会因为诸侯王之间血缘关系的变浅而发生战乱,因此采用郡县制才是"去兵"的根本,而秦始皇也采纳了他的建议。

令秦国走向富强的政策,为何却令秦朝二世而亡

郡县制和去兵之间的关系,也可以从之后秦朝的部分政策中看出端倪。在秦始皇推行郡县制的时候,其将许多原来诸侯国的都城夷平,然后将百姓迁到了其他城市,比如赵国都城邯郸就被秦朝名将章邯所毁,而其中的百姓则被其迁徙到了河内地区。

秦始皇之所以要毁坏这些名城,最重要的便是要让地方势力无法找到坚固的军事据点,让中央政府保有绝对的军事优势。

令秦国走向富强的政策,为何却令秦朝二世而亡

除了"隳名城"之外,秦始皇还将全国各地的兵器收到了咸阳城中,并将它们集中销毁,这也是他防范国内出现军事叛乱的方法。由此可见,秦始皇推行郡县制的最重要目的是为了避免国家再次出现战乱,而这显然是和百姓的需求相契合的。

二、秦始皇的大一统思想

而在保证了国家的稳定之后,秦始皇之后想的便是如何提升自己的地位,并且让各诸侯国的文化思想趋于统一了。

令秦国走向富强的政策,为何却令秦朝二世而亡

为了达到这个目的,秦始皇也出台了许多相关政策。首先便是我们熟知的"车同轨,书同文"。秦始皇明白要想让全国的百姓产生相同的意识形态,那么最先要做的便是统一文字,只有这样才能让彼此之间的交流变得顺畅,打破原先诸侯国之间的壁垒。

为了促进人口的流动和文化往来,秦始皇还在全国修建了发达的道路,并且对马车等载具的形制进行了详细的规定,这让秦朝国内的交通变得更加便利。而且秦始皇统一了国内的度量衡单位,这也让国内的经济发展少了许多阻碍。

令秦国走向富强的政策,为何却令秦朝二世而亡

上述统一化的改革在历史上一直为历史学家和政治家所称道,但是秦始皇对于思想统一的积极追求,让秦朝的文化发展遭遇了致命的打击。在秦始皇推行郡县制之后,依然有部分学者对分封制念念不忘。

于是其中的代表人物淳于越在一次宴会上提出秦朝应该效仿三代,重新推行分封制。而李斯在听到这个论调之后指出,政策是要随着社会的变化不停发展的,如果一味效仿古人,只会停滞不前。而之所以现在这些人会屡次提出这种论调,是因为他们注重自己的私学,想要以此凸显自己的地位和价值。在之前诸侯并立的时候,这种百家争鸣的情况还可以存在,但是在大一统王朝的时候,这只会对政局造成威胁。

令秦国走向富强的政策,为何却令秦朝二世而亡

于是李斯提出要禁止文学诗书的流传,将天下的书籍都收集起来,除了专门负责治学的官员之外,其他人都不得阅读。而国家的政令法规,都有小吏负责讲解,民间百姓也不需要自己理解,因此可以暂时放弃教育天下百姓,让他们失去对于政策的判断力。

只有这样,他们才不会了解过去的历史和政治发展,便不能对秦朝的政策进行非议:

臣请诸有文学诗书百家语者,蠲除去之。令到满三十日弗去,黥为城旦。所不去者,医药卜筮种树之书。若有欲学者,以吏为师。

秦始皇认为李斯的建议有可取之处,便同意了其处理方法,这便是历史上十分著名的"焚书"了。从中我们可以看出,秦始皇并没有完全禁止政治思想的研究,只不过想限制底层百姓的思想,来减少他们对秦朝政府政策的反对情绪。这样的政策固然对秦王朝的稳定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是却让中国文化的发展出现了倒退。

从上面的论述中我们不难看出,秦始皇在秦朝建立之后的政策大多是为了消除之前分封制度的影响,来促进大一统政权的建设,而后来的朝代的部分政策中都有秦朝的影子。但是秦朝的延续时间却是这些王朝中最短的,这究竟又是什么原因呢?

三、秦朝政策推行的问题

秦朝的政策一是为了消除战争,二是为了促进一统,从目的上说这都没有太大的问题。而秦朝的统治之所以很快就趋于崩溃,是因为秦朝统治者太过注重法治,并且改革过程也略显激进。

令秦国走向富强的政策,为何却令秦朝二世而亡

秦朝推行郡县制的目的是为了让人民免于战争之苦,而其最根本的诉求其实是要让百姓们有稳定的生产秩序。但是秦朝是一个讲究法治的朝代,其刑罚相对于之前的山东六国是更加严酷的。为了保证政局的稳定,秦朝政府在最开始的时候并没有根据各地的差异来调整法令,而是一视同仁,这让山东六国的百姓在生活中变得谨小慎微,这对于生产氛围的恢复是十分不利的。

除此之外,秦朝在进行政治改革的过程中略显激进,他们忽略了其他诸侯国百姓和秦国的区别。秦国在商鞅变法之后就已经开始推行郡县制了,但是山东六国还处于分封制的管理之下,他们对于帝国长官的认同感显然是不比之前的诸侯王的。

当时秦朝的百姓在获得平安之后,希望能够感受到统治者的威严和可靠。但是直接呈现在他们面前的是帝国的官吏,人们对于皇帝的印象相对模糊,这十分不利于秦帝国威望的建立。

而且秦始皇虽然认识到了分封思想残余对于集权统治的负面影响,并作出了焚书的决定。但是此时的百姓对于分封制的认可并不会随着书本的消失而淡化,秦始皇对于集权的绝对自信让他忽视的德政的重要性,强大的生活压力终于导致民心思变,引发了陈胜吴广起义,最终造成秦王朝的衰败。

令秦国走向富强的政策,为何却令秦朝二世而亡

四、结语

秦朝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实行封建君主制的朝代,其政治制度以及政治理念对后世的王朝都造成了十分深远的影响。秦始皇嬴政在当时实行的部分制度,在如今看来都是有利于大一统王朝建设的,那么秦朝又为什么如此短命呢?

在笔者看来,首先是秦始皇推行新政的速度过快,并没有给山东六国的百姓预留出足够的适应时间。如果秦始皇能够像汉朝一样采取分封郡县并行的政治制度,再对藩国进行改造的话,那么其结局很有可能完全不同。而且秦始皇让小吏取代了曾经的诸侯王,这种身份的落差让百姓的期望落空,这也不利于秦王朝政治形象的建立。

与此同时,为了保持帝国的稳定,秦始皇除了通过焚书等行动来进行思想改造之外,还实行了过于严苛的法律法规。这让不熟悉秦国律令的东部百姓十分不适应,他们的正常生活秩序也受到了干扰。这让秦国旨在去兵的政策并没有起到与民休息的目标,为之后的农民起义埋下了伏笔。

对于秦,近五十年来有很多重要的考古发现,包括秦始皇陵兵马俑的发掘和大批秦简的出土,刷新了我们对秦帝国和秦始皇的认识。下方为大家推荐的《秦崩:从秦始皇到刘邦)》是一部叙述体的史学书籍,本书针对近年来的考古新发现,将史书的记载与文物简牍、实地考察相结合,全新讲述了秦帝国的始末,值得一读。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4-22 20: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秦始皇嬴政给秦朝制定了完备的法律,为何国家也很快灭亡?
...大一统的中央集权王朝,也是中华进入统一时代的开始。秦始皇嬴政在历史上的功绩自不必说,但他建立的秦朝却在他死后迅速覆灭,却也让人感到非常遗憾。然而在历史的评价中,秦朝及其建立者
2023-01-26 20:55:00
为什么李斯被腰斩时,没有一个大臣为他说情
...打野兔,可惜再也没有机会了啊!”正是李斯的策略,使秦始皇横扫六国,统一了天下。但谁能想到,这位"高高在上"的秦国二把手,却落得个家破人亡、夷灭三族的结局。据说,李斯被灭门前,
2024-05-14 21:13:00
李斯为何反对分封制
配图秦始皇雕像01始皇三十四年(前213年),咸阳宫发生了一场辩论。当时咸阳宫为七十位博士设宴,博士仆射(老大)周青臣作为代表发言,例行一通歌功颂德:如今天下已经平定,各诸侯国已
2024-10-04 12:33:00
李斯和王翦为何一个善终一个却死的凄惨
在秦始皇统一六国的过程中,有两个人真正称得上是秦始皇的左膀右臂。其中一个是文臣,一个是武将。这个文臣就是李斯,这个武将就是王翦。显然李斯和王翦结局是不一样的,王翦得以善终,而李斯
2024-05-08 18:46:00
秦始皇兼并了六国,为什么又迅速二世早亡
01引言在古代历史上,最值得吹嘘的王朝就是秦朝。秦始皇可以说是千古一帝,统一了乱世,兼并了六国,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但是令人惋惜的是,秦朝到了秦二世就将其断送了,这也是很多人比较
2024-06-11 10:16:00
如果秦始皇传位给扶苏,他能带领秦国走向辉煌吗?
...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唐代大诗人李白的一首诗道尽秦始皇的雄才伟略,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灭六国,完成统一大业,自此以后开启了华夏民族的大一统时代。尽管每一个王朝到最后总会出现
2024-02-23 16:42:00
《史记》中的秦朝大将赵贲是怎样的?
...办?身为秦国少府的章邯给秦二世出了一个主意:《史记秦始皇本纪》:二世大惊,与群臣谋曰:“柰何?”少府章邯曰:“盗已至,众彊,今发近县不及矣。郦山徒多,请赦之,授兵以击之。章邯
2023-08-25 22:23:00
古代君主都在为制度发愁,秦国没解决,魏晋能解决吗
...,同样功臣也没有封地,内无宗子辅政,外无诸侯藩卫,秦始皇自以为关中地区固若金汤,他建立的大秦帝国是千秋万代的基业,没想到的是只经历了二世就毁了。“筑冀阙、宫庭于咸阳,秦自雍徙
2024-06-22 14:33:00
秦始皇灭六国,为何允许卫国的存在?
...8年,比存在时间第二长的燕国还多了86年。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灭亡六国统一天下,开始实行郡县制,车同轨、书同文,统一度量衡,此时整个天下除了秦朝之外,还有唯一的诸侯国-卫国
2023-07-07 11:44: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 | 厦门受降地为何有两个?
第一次受降●时间:1945年9月28日●地点:鼓浪屿海滨旅社旧址(现鹿礁路2号)●厦门受降代表:海军少将李世甲、厦门要港司令刘德浦第二次受降●时间
2025-08-15 08:39:00
连环画·我家住过八路军⑩|青纱帐里的“阿庆嫂”
策划:刘成群监制:张文君 梁海涛统筹:张洪杰 杨佳薇审核:张海音 陈亚飞文案:张灵 刘杰 刘岚制作:齐媛媛 赵燕杰 马然 刘彤瑶鸣谢:中共容城县委组织部灵韵数字艺术工
2025-08-15 09:07:00
1966年上映的影片《地道战》讲述了抗日战争时期,为了粉碎敌人的“扫荡”,冀中军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创新利用地道战的斗争方式打击日本侵略者的故事
2025-08-15 09:42:00
河北日报讯(记者田恬)8月15日,由华夏电影发行有限责任公司、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集团)荣誉出品,河北影视集团有限公司等出品
2025-08-15 09:53:00
大禹文化②丨九州与德州
【编者按】大禹文化是华夏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蕴含着丰富的历史、地理与人文价值。德州是大禹治水重要区域,禹城市因与大禹治水的历史渊源而得名
2025-08-15 11:07:00
文学里的抗战·红旗谱三部曲丨烽烟淬笔绘红旗
梁斌。 散襄军供图盛夏,蠡县辛兴镇梁庄村。天空湛蓝如洗,干热的风裹着草木芬芳,拂过冀中平原。土地变得滚烫,像燃烧过一样
2025-08-15 11:19:00
80年前的今天,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分享一个热知识:《恭喜恭喜》不是拜年歌,而是庆祝抗战胜利的歌曲。
2025-08-15 11:20:00
文学里的抗战·平原枪声丨从未远去的“平原枪声”
抗战时期的李晓明。 肖张镇政府供图夏风,从平原上涌起,掠过无垠的青纱帐,晨曦里的肖张镇从酣睡中醒来。合上《平原枪声》最后一页
2025-08-15 11:22:00
80年前,抗日烽火燃遍燕赵大地。在那个鲜血与战火交织的年代,河北作家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战场上抛头颅、洒热血,并以笔为枪打响文学里的抗战
2025-08-15 11:40:00
文学里的抗战·小兵张嘎丨苇淀深处觅“嘎子”
徐光耀近照。徐丹供图在百岁老人徐光耀床头的经典版画里,嘎子与玉英坐在船头,咧开的嘴角里盛着满溢的阳光——那是烽火岁月里最澄澈的笑
2025-08-15 12:30:00
文学里的抗战·野火春风斗古城丨暗夜星火耀古城
图为李英儒。 李小龙供图8月1日18时许,北京长安大戏院内热闹非凡,由抗战经典小说《野火春风斗古城》改编、北京京剧院创排的同名京剧即将首演
2025-08-15 12:30:00
文学里的抗战·敌后武工队|敌后尖刀写传奇
1942年,敌后武工队军事行动前的留影,左起第一持枪者为冯志。 资料片“伟大的作品将来一定要产生,而且一定会产生在前线
2025-08-15 12:34:00
文学里的抗战·烈火金钢|烈火中的“金”与“钢”
河间市冀中烈士陵园内矗立的冀中革命烈士纪念碑。河北日报记者 田 恬摄夏日的滹沱河,阳光洒落碧波荡漾,一片绿意盎然。这条发源于山西的河流
2025-08-15 12:35:00
菏泽民盟书画院系列作品展——花风归来·田立致敬家乡国画作品展
菏泽民盟书画院系列作品展之首展——花风归来·田立致敬家乡国画作品展主办单位:民盟菏泽市委会承办单位:郓城县博物馆民盟郓城支部协办单位
2025-08-15 15:22:00
光耀太行 | 山西抗战中的白求恩
图为白求恩模范病室旧址外观。黄河新闻网讯(记者张旭)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山西抗战历史长卷中,国际主义战士白求恩以无私奉献的伟大精神
2025-08-15 16: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