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清朝贪官表面清廉骗过皇帝,买几个沙袋却要报销二百万两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01-18 01:12:00 来源:戏说三国

不管是历史书籍上,还是民间传说中,对清朝官场的官风,似乎都持有批判的态度。确实,清朝官场的风气,确实很肮脏,以至于有很多清官、好官,到最后也被污染了。而颜伯寿,就是他们当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一位。

事实上,颜伯寿也算是出身于官宦之家了。他的祖父、父亲都是朝中重臣。像这样的家庭,培养出来的孩子,肯定是不一般的。果不其然,颜伯寿年纪轻轻就考上了功名,并且官场上可谓是一帆风顺。在颜伯寿刚走向官途的时候,让人刻下了一块“公生明,廉生威”的石碑,以此用来表明自己大公无私的决心。

清朝贪官表面清廉骗过皇帝,买几个沙袋却要报销二百万两

石碑上面的文字,颜伯寿写的倒是慷慨激昂,可实际上,他真的就是这么做了吗?结果当然不是这样的。权力和金钱的诱惑,对于当时的官员来说,实在是太大了。在官场上呆了没多久之后,颜伯寿便一点一点堕落了。

当时由于生产力低下,因此但凡遇到一点天灾人祸,粮食产量便会剧减。而每次到了这个时候,朝廷便会往下面派发赈灾粮款,来让百姓熬过这样一段困难时期。不仅如此,有时候朝廷还会为灾民修建因洪灾、冰雹等恶劣天气被毁坏了的房屋。而往往这笔费用,根本就不是一个小数目。

清朝贪官表面清廉骗过皇帝,买几个沙袋却要报销二百万两

由于灾民众多,因此皇帝不可能亲自到灾区,给每个百姓发放赈灾粮款,故而这些事情,就落在了地方官员的身上。面对着白花花的银两,恐怕多数人都会控制不住自己贪婪的欲望。颜伯寿当然也不例外。从这个时候,他便把石碑上关于廉洁的话,都抛到了九霄云外了。

只不过,由于颜伯寿掩饰的很好,又有那块廉洁的石碑作为“护身符”,因此他的贪污行为,一直没有被揭发出来。他当时所处的年代,正是清朝内忧外患的时候。外有西方列强的坚船利炮,虎视眈眈看着中国,国内各地起义频繁。可就算这样,大清朝的官员们,依然没有忧患意识,还在往自己兜里,疯狂捞钱。

清朝贪官表面清廉骗过皇帝,买几个沙袋却要报销二百万两

道光皇帝面对这样的局面,心里也十分着急,只好找来了表面清廉的颜伯寿,和他一起探讨国情。由此可见,颜伯寿贪归贪,可自身还是有些本领的。最后,皇帝下令,让颜伯寿去厦门实地考察,重点是沿海防务问题。

到了厦门之后,颜伯寿巡查了防务问题,之后便制定了防务方案。可谁都没想到,这位朝廷钦差大人,设置的防范措施,就是增加了几个沙袋。要知道,当时英军所用的,可是近代先进的军舰和船炮。凭借着几处沙袋,就像拦住英军,这无疑于痴人说梦。

清朝贪官表面清廉骗过皇帝,买几个沙袋却要报销二百万两

可是更为过分的是,就是这几个破沙袋,颜伯寿却向朝廷,以修筑厦门防务为由,要了二百万两。当时的大清朝,国库空虚,就算拿出两万两白银,也要好好斟酌一番,更别提这二百万两了。随后,颜伯寿还煞有介事的将这些银子的具体用处,都一一列举了出来,呈交给了道光皇帝。

清朝贪官表面清廉骗过皇帝,买几个沙袋却要报销二百万两

虽然没钱,可看到颜伯寿的奏折之后,道光皇帝,还是硬着头皮,给他凑够了防务军费。当然了,战争最后的结果,也是我们可以预料到的。在英军的强大攻势下,清朝所谓的海防设施形同虚设,很快便败下阵来。而颜伯寿本人,也因此成为了朝中大臣们的笑柄。

清朝贪官表面清廉骗过皇帝,买几个沙袋却要报销二百万两

最后,颜伯寿被革职回家。在返乡的时候,为了搬运自己的财产,颜伯寿居然雇佣了六千人,每次吃饭的时候,要摆上四百桌的宴席。说白了,这次罢官,更像是颜伯寿的一次“衣锦还乡”。更让人奇怪的是,就是这样一位巨贪,居然在咸丰皇帝登基后,又重新受到了重用,由此可见,当时的大清朝,已经腐朽到何种程度了。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1-18 08:45:06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表面清廉,内心腐朽:唐朝诗人与北宋宰相的真相
...位劝诫大家珍惜粮食的唐朝诗人,最后却并没有成为一位清廉之人。官居高位后,他反而搜刮民脂民膏,成为了一代大贪官。值得一提的是,除了这位唐朝诗人以外,北宋也有一个“清廉”的宰相,
2023-11-29 14:01:00
明朝官员太过清廉靠卖女儿凑路费,皇帝得知后却大怒
...贤若渴的时代,朱元璋看中了曾秉正的儒学才华并且一身清廉深得朱元璋的厚爱。曾秉正虽然一身清廉从不贪污,可是他却过于正直,要知道在官场上过于正直的人会得罪很多人,会让人变得难堪,
2024-01-08 18:05:00
他因清廉被康熙宠信,儿子却是“天下第一贪官”,父子俩下场惨淡
...,帮助他们得到比别人更多的机会。比如清朝的时候,以清廉著称的大臣赵申乔,就是一个典型的反面教材。赵申乔年轻的时候通过科举考试,考中了进士。进入官场之后,就在自己管辖的地区,实
2023-04-16 12:39:00
赵申乔是康熙朝清官,儿子为何成了贪官
...准确,甚至因此还惹恼了皇帝。起先的时候,由于他为官清廉,为此康熙皇帝对他也是颇为重用,使得他的官场之路也是平步青云。有次地方上发生了灾荒,他就把家里的粮食,都拿出来赈济灾民。
2023-07-22 17:18:00
一代清官,却培养出了天下第一贪官,父子二人下场凄惨
清廉的官能够收到百姓的爱戴朝廷的赏识。这贪官啊,就会老鼠过街人人喊打。遗传基因从很久以前就有这类的说法了,老鼠的孩子天生会打洞,父母也希望把好的遗传基因给自己的孩子。接下来我们要
2023-02-18 20:55:00
他是明朝最“清”的清官,不仅贪官怕连皇帝也怕他
...,海瑞立刻重新丈量土地,减轻赋税。由于海瑞的能力和清廉,百姓们对他非常拥戴,因此他很快入朝为官,并成为朝廷重臣。海瑞是一个眼睛里揉不得沙子的人,在应天为官时,对于贪官他一律严
2023-04-19 17:01:00
和珅为何没给自己留一条后路
...案和珅还是侍郎的时候不仅不是一个贪官,甚至可以称作清廉。当年有一个名为安明的人过来给他送礼,和珅打量着面前的人,同时也看到了他手上拿着一个做工精细的盒子。安明对他说道:“大人
2023-10-15 17:05:00
唐朝一官员太过清廉,皇帝下令传密旨:你多少贪一点
...官就有清官,历史上的包拯以及海瑞等人,就因为自己的清廉而美名流传于后世。笔者接下来给大家介绍的是一个唐朝的清官,他叫陆贽,要是论清廉程度,唐朝估计无人能出其左右。陆贽出生的陆
2024-10-17 09:48:00
包拯:北宋铁面无私,清廉正直的典范
...而是选择辞职返乡。这体现了包拯的孝心。包拯为官时以清廉着称。他执法严明,不畏强权。这已经是大家都知道的事情了。没有包拯的正直和无私,历史上就没有包拯的名字。所以包拯当官的时候
2024-04-24 11:00: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何以中国 黄河安澜丨济源三章:黄河岸边的千年治水史诗
大河网讯 王屋山下,济水源头的济渎庙内,一棵千年古柏的枝叶轻拂着红墙。龙池中,珍珠般的水泡从池底不断涌起,仿佛在诉说着一个古老的故事——这里曾是济水的源头
2025-09-21 18:55:00
何以中国 黄河安澜丨全球习练者近4亿人 太极拳在此发源
大河网讯 无极生太极,太极生两仪。提到太极拳,不得不去其发源地——焦作温县陈家沟转一转。9月20日,“何以中国·黄河安澜”网络主题宣传活动媒体采风团来到陈家沟景区
2025-09-21 07:37:00
大河网讯 9月20日上午,“何以中国·黄河安澜”网络主题宣传活动媒体采风团走进焦作武陟嘉应观,探访这座有“黄河故宫”之称的清代治黄文化建筑群
2025-09-21 07:37:00
电影《731》热映引发社会广泛关注在南京,日军当年也有一支“731部队”南报网讯(记者杜莹)电影《731》正在热映,主要讲述了抗战胜利前夕
2025-09-20 09:53:00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大型城市知识竞猜服务类节目《欢乐大猜想》约您畅游河北邯郸
千年古都,孕育出无数的成语典故,现代新城,绽放出摄人的夺目光彩,“活楼”、“吊庙”,诉说着华夏起源,贴崖石窟,讲述着文化底蕴
2025-09-20 11:08:00
书法爱好者郭书雷:巧构“合体字”,让传统文化“活”在当下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李从伟在多数人眼中,汉字是方方正正的符号。而在书法爱好者郭书雷的手中,汉字却成了可以巧妙拼插的“艺术积木”
2025-09-20 16:21:00
史料里的家国情怀|李策:烟盒纸上写下赤诚宣言
“我们现在只是暂时的分离。”在中共贵州省工委旧址纪念馆上百件展品中,有一张香烟盒纸引人驻足。香烟盒纸平整铺开,面积仅10余平方厘米
2025-09-20 23:34:00
何以中国 黄河安澜丨伊水畔的龙门石窟 藏着不朽文化印记
大河网讯 站在伊水之滨远眺,东山与西山隔河对峙,天然造就“伊阙”胜景,而嵌入两岸崖壁的石窟群,正是这座跨越千年的佛教艺术宝库
2025-09-21 00:27:00
央媒看太原9月19日,新华社《中国网事》栏目报道了位于太原市杏花岭区的二战侵华日军“太原工程队”旧址,这里曾是日军的战俘集中营
2025-09-20 07:24:00
9月18日,“致敬英雄·弘扬伟大的抗战精神”主题活动在清徐县烈士陵园举行。清徐县党员干部、公安民警、少先队员、抗战英烈子女代表等各界人士百余人
2025-09-20 07:24:00
中国最能吵架的邻居城市,抢人,抢钱,抢高铁
作者:野庐河南南阳、湖北襄阳,中原腹地一对命运交错的双生花。俩城市同在南襄盆地,相距不过两百公里,高铁半小时便可互通。地缘联系造就了经济
2025-09-20 04:19:00
□金陵晚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朱彦最早的“南京面孔”长什么样?南京先祖的衣食住行有何特点?最早的南京城里有什么?……南京市博物馆(朝天宫)“江之永矣——江南地域早期文明特展”正在举行
2025-09-19 14:49:00
160件文物静静陈列在盘龙城遗址博物院,从新石器时代一直跨越到明清,跨越数千年时光在此相聚。一场名为“江流万古——长江流域古代文明瑰宝展”的盛事
2025-09-19 15:57:00
第38届全国古籍出版社社长年会在贵阳召开
9月17日至18日,由中国出版协会古籍出版工作委员会(以下简称“古工委”)主办,贵州出版集团、贵州人民出版社承办的第38届全国古籍出版社社长年会在贵阳召开
2025-09-19 17:21:00
杜兴成新作配乐诗《我漫步在世界的中心》| 周进朗诵
配乐诗《我漫步在世界的中心》作者:杜兴成朗诵:周进我漫步在世界的中心,中轴线上,儿孙相伴家人行。大栅栏,一条古色古香的街巷
2025-09-19 20:5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