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书法链与中国传统文化精神谱系的辩证释读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07-14 15:23:00 来源:大众报业·齐鲁壹点

文|郑训佐

《书法链》一书,提出了“书法链”这一学术范畴,值得学界关注。作者以颇具新意的方法论观照“书法链”,对不少问题的看待有独到见解。

多元而开放的中国书法,历经数千年演变已形成了环环相扣、绵延不断的书法链。作者认为,书法链之所以从未中断,源自我们民族精神谱系一以贯之的传承。

笔者受作者之托,在《书法链》一书付梓前拜读了书稿。结合自身研习书法的体会,深感作者于“链”的解读用心颇深,其中最值得参酌的是对书法链与中国传统文化精神谱系的辩证关系的阐释。

书法链与中国传统文化精神谱系的辩证释读

首先,书法链是精神谱系的传播载体,精神谱系是书法链的核心密码。书法链中确有精神谱系的映像,我们可以透过历代法帖经典墨迹以及题跋、相关印鉴等一组组书法链载体,去具体把握、理解中华文明的趣味所在。毫无疑问,如果抽去这些载体,书法链中这些凝结着民族核心密码、具有各个历史时期特征的文化嬗变、我们民族精神谱系的传承,将会是另一番模样。的确,中国人从日常书写到书法艺术的表现,都具有一种与其他文明国度迥然不同的坚韧的亲和力。中国书法主要是用毛笔和墨,以点线书写造型,熊秉明先生认为:“如果哲学是高处不胜寒的峰顶,则书法是可以游憩流连的园地。”因此他进一步强调书法是“中国文化核心的核心”。美国学者杜维明也指出,西方人认识世界的方式是“认知”,中国人认识世界的方式是“体知”。所谓“认知”,就是用“物理学的眼光”看待世界,侧重对客观事物进行观察、分析、综合和判断推理的“科学感知”。而“体知”则是用“生物学的眼光”看待世界,侧重用心灵去体悟外物的“道德感知”。书法在初级阶段是写“字”,中级阶段是写“人”或“情感”,高级阶段写的是民族的“文化”和“精神”,也就是我们中华文明的核心密码。书法作为中国文化的指纹和血脉,其唯一性成为中国独有的文化标识。

其次,书法链蕴涵精神谱系独有的审美趋向,精神谱系铸就书法链深厚的品格。中国在远古世界文明史上自成一个独立的文化区域,土地腴沃,气候适宜,是中华民族文化的函毓之处,不仅滋养造就了中华民族独特的文化基因,也形成了审美心理定势,它们就蕴含在汉字书写中。书法史上的帖派书风追求妍,即飘逸之美、潇洒之美、妍媚之美。妍,作为中国传统美学范畴,能充分体现中华民族向往美好圆满的审美心理。妍美求韵,主要体现在秀、俊、清、朗、圆、润等美学概念中。再如,质,它与妍相得益彰。先秦大篆注重秩序感,开启了庙堂文化的厚重美,后来碑派书风对金石趣味的追求,也多体现为质朴美、刚健美、雄强美,主要体现在雄、厚、健、古、朴、苍、穆等美学概念中。再如,雅,主内敛,气象上呈现端庄自然、古朴含蓄且有意趣深长的审美属性,既有直观上的自然超逸,又有风骨上的邈远深邃。雅从本源上讲,首倡者当推儒家,而道家崇尚自然可视为一种诗意的补充。雅的精神主要体现在萧疏、淡远、超逸、中和、含蓄、谨饬等美学概念中。宕,主外拓,与雅之内敛审美趣味互为反向也互为补充,纵横豪放是宕美之底色。这与西方美学中的崇高美较为接近,古希腊柏拉图及古罗马朗吉努斯都曾涉及,与中国传统美学中的妍、质、雅等范畴不同,崇高的本质特征是冲突,并在对立和冲突中获得了主体意志的高扬。宕美讲势,主要体现在疾涩、展蹙、纵横、顾盼、映带等美学概念中。

再者,书法链因精神谱系而拥有文化自信,精神谱系因书法链而得以赓续传承。虽然我们这个民族饱经沧桑巨变,但无论历史如何演进,民族的精神谱系却从未中断,这全赖我们先民博大精深开放包容的文化自信。佛教传入中国,产生了大量的写经、刻经,对书法链研究贡献匪浅。在历代书家接受佛经的过程中,其心性和审美观发生了一些变化,并进而启发了他们的创作,但书法链的本质并没有改变。值得一提的是,《书法链》针对中国当代书法面临的一些窘境,提出独具一格的索解视角和破题方式。作者鲜明地指出,理念创新是先导,方法论创新是关键,话语创新是方向,书法链将是实现中国文化自信、文化自强过程中的重要一环。因为书法链蕴含于我们民族精神谱系之中,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们的行为方式。这是最基本的文化基因和独特的精神标识,它将在我们未来的生活中不断续写跌宕起伏、气势恢宏的文化乐章。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7-14 17:45:07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在书法中感受中华文明之博大(人物)
...到中华文明中更加细微的面目。毕罗认为:“书法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丰富性和多样性,要了解中国古代社会就离不开书法。” 毕罗的中文专著《尊右军以翼圣教》就尝试以跨
2024-07-04 06:38:00
首都图书馆举办吴悦石《石鼓文批注》新书分享会
...,由吴悦石著、中国书店出版的《石鼓文批注》,既是对传统文化的致敬,亦是为未来研究树立新坐标,是石鼓文研究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件大事。据介绍,《石鼓文》是中国现存最早的石刻文
2025-07-21 15:54:00
当我们书写,便在触摸自信,致敬传统文化。以汉字为切入点,寻根溯源并眺望世界、畅想未来,数千年绵延积淀的文化自信将以其无可比拟的魅力,让越来越多中国人在与历史的对话中感受中国文化的
2023-07-21 12:56:00
新书《说词解字》在宁首发
...艺术之美。符号是中华文化和汉字的起点,它蕴藏着中国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的理念,以及整体性、直观性、辩证性的思维方式。在漫长的历史中,文字演化过程复杂,理清其过程,最好的方法是追
2023-12-20 21:10:00
承载思想与情感的万物之灵:韩美林的“天书”艺术
...仅为观众带来了超震撼的视觉盛宴,更引发了观众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思考和热议,吸引更多观众走进艺术的世界,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2025-02-25 18:25:00
破译1个“字”最高奖励10万元 目前还有两千多甲骨文单字未被破译
...访获悉,1月11日,中国文字博物馆发布了《第二批甲骨文释读优秀成果获奖名单》,来自复旦大学、吉林大学、清华大学等高校的五位学者,将分别获得了10万以及5万的相关奖励。事实上,
2024-01-11 13:14:00
《无意》MV绝美呈现:龚爽歌声与书法艺术的浪漫邂逅
...体的艺术佳作。以书法与音乐的完美融合为载体,传达了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和深刻哲理。不仅让观众在欣赏艺术的过程中得到了极大的享受和启发,更加对中国传统文化有了深刻的认识和理解。
2024-07-13 16:46:00
千人现场再发现“中国式阅读”之美——“再发现图书馆 共读现代文明”系列阅读推广活动在疆启动
...山——历代西域诗抄”展览、字典里的中国——李新晨全谱系《新华字典》特藏版本文献展览、墨香雅集——阅读快闪、委员荐读等活动赢得了更多的关注。“诗书诵西域 翰墨润天山——历代西域
2024-04-24 16:30:00
传承千年文脉 谱写文明新篇
...从其产生的那一天起,就承担了记言录史、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使命。中国书法家协会与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合作推出的大型文化节目《中国书法大会》,6月2日起在央视一套播出后,取得
2023-06-11 10:57: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何以中国 黄河安澜丨全球习练者近4亿人 太极拳在此发源
大河网讯 无极生太极,太极生两仪。提到太极拳,不得不去其发源地——焦作温县陈家沟转一转。9月20日,“何以中国·黄河安澜”网络主题宣传活动媒体采风团来到陈家沟景区
2025-09-21 07:37:00
大河网讯 9月20日上午,“何以中国·黄河安澜”网络主题宣传活动媒体采风团走进焦作武陟嘉应观,探访这座有“黄河故宫”之称的清代治黄文化建筑群
2025-09-21 07:37:00
电影《731》热映引发社会广泛关注在南京,日军当年也有一支“731部队”南报网讯(记者杜莹)电影《731》正在热映,主要讲述了抗战胜利前夕
2025-09-20 09:53:00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大型城市知识竞猜服务类节目《欢乐大猜想》约您畅游河北邯郸
千年古都,孕育出无数的成语典故,现代新城,绽放出摄人的夺目光彩,“活楼”、“吊庙”,诉说着华夏起源,贴崖石窟,讲述着文化底蕴
2025-09-20 11:08:00
书法爱好者郭书雷:巧构“合体字”,让传统文化“活”在当下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李从伟在多数人眼中,汉字是方方正正的符号。而在书法爱好者郭书雷的手中,汉字却成了可以巧妙拼插的“艺术积木”
2025-09-20 16:21:00
史料里的家国情怀|李策:烟盒纸上写下赤诚宣言
“我们现在只是暂时的分离。”在中共贵州省工委旧址纪念馆上百件展品中,有一张香烟盒纸引人驻足。香烟盒纸平整铺开,面积仅10余平方厘米
2025-09-20 23:34:00
何以中国 黄河安澜丨伊水畔的龙门石窟 藏着不朽文化印记
大河网讯 站在伊水之滨远眺,东山与西山隔河对峙,天然造就“伊阙”胜景,而嵌入两岸崖壁的石窟群,正是这座跨越千年的佛教艺术宝库
2025-09-21 00:27:00
央媒看太原9月19日,新华社《中国网事》栏目报道了位于太原市杏花岭区的二战侵华日军“太原工程队”旧址,这里曾是日军的战俘集中营
2025-09-20 07:24:00
9月18日,“致敬英雄·弘扬伟大的抗战精神”主题活动在清徐县烈士陵园举行。清徐县党员干部、公安民警、少先队员、抗战英烈子女代表等各界人士百余人
2025-09-20 07:24:00
中国最能吵架的邻居城市,抢人,抢钱,抢高铁
作者:野庐河南南阳、湖北襄阳,中原腹地一对命运交错的双生花。俩城市同在南襄盆地,相距不过两百公里,高铁半小时便可互通。地缘联系造就了经济
2025-09-20 04:19:00
□金陵晚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朱彦最早的“南京面孔”长什么样?南京先祖的衣食住行有何特点?最早的南京城里有什么?……南京市博物馆(朝天宫)“江之永矣——江南地域早期文明特展”正在举行
2025-09-19 14:49:00
160件文物静静陈列在盘龙城遗址博物院,从新石器时代一直跨越到明清,跨越数千年时光在此相聚。一场名为“江流万古——长江流域古代文明瑰宝展”的盛事
2025-09-19 15:57:00
第38届全国古籍出版社社长年会在贵阳召开
9月17日至18日,由中国出版协会古籍出版工作委员会(以下简称“古工委”)主办,贵州出版集团、贵州人民出版社承办的第38届全国古籍出版社社长年会在贵阳召开
2025-09-19 17:21:00
杜兴成新作配乐诗《我漫步在世界的中心》| 周进朗诵
配乐诗《我漫步在世界的中心》作者:杜兴成朗诵:周进我漫步在世界的中心,中轴线上,儿孙相伴家人行。大栅栏,一条古色古香的街巷
2025-09-19 20:59:00
名不虚传、个个千年!河南这些小镇入列→
大河网讯 (记者 刘瑞朝)武则天沐浴过的温泉镇,齐桓公光临过的召陵镇,以造纸业出名的纸店镇,唐代高僧玄奘故里缑氏镇……每一个地名
2025-09-19 21:1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