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国内

中国地铁,是怎样成为世界第一的?

类别:国内 发布时间:2023-05-07 21:55:00 来源:新周刊

本文经授权转载自

时代数据

(ID: datagoo )

作者 | 辛迪夫

大约在20年前,除了北上广的居民,搭乘地铁出行对于其他中国人来说还是个相对陌生的概念。而如今,地铁已经成为了中国大多数城市居民日常生活当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了。今天,中国的地铁里程位居全世界第一,截止2022年底,全国共有 53个城市开通地铁等轨道交通服务,开通 线路290条, 运营里程9584公里, 车站5609座。

中国地铁,是怎样成为世界第一的?
中国地铁,是怎样成为世界第一的?

不论沿海还是内陆城市,都有地铁的身影。图为厦门地铁1号线集美软件园站(上)、乌鲁木齐地铁1号线八楼站(下)。 图源.wiki

这几十年间,中国地铁究竟发生了什么,能够让它一举成为里程世界第一?这还要归功于各地对于便捷城市交通的追求,与中国近几十年来经济的飞速发展。

始于备战

“精心设计、精心施工。在建设过程中,一定会有不少错误、失败,随时注意改正。”这是毛泽东主席在1965年2月4日对北京地铁建设的批示。

中国地铁,是怎样成为世界第一的?

中国的地铁起步相对其他国家而言较早。北京的地铁规划、修建之时,世界上除西欧北美以外的其他大城市大多还没有地铁。

新中国刚刚建立伊始,百废待兴之时,领导人就已经决定要在北京修建地铁。1953年的一份报告提到,在改建与扩建北京市的过程当中,“为了提供城市居民以最便利、最经济的交通工具, 特别是为了国防的需要,必须及早筹划地下铁道的建设”。1956年11月初,应邀而来的苏联地铁专家就已经论证了在北京建设地铁的可能性与可行性。

中国地铁,是怎样成为世界第一的?

1958年的中苏科学技术合作委员会第七届会议提到中苏专家合作考察地下铁道的设计。

1958年,铁道部成立了地铁工程局, 决定开始尝试建设北京地铁。于1959年开始,铁道部修建了两个实验性质的地铁竖井,一个在公主坟,一个在军事博物馆,并在此进行了地铁实验。

中国地铁,是怎样成为世界第一的?

北京地铁军事博物馆站。图源.wiki

1960年,国家当时的议题之一就是在北京修建地铁。1962年,正当地铁建设准备工作刚刚开始的时候,北京地铁就因为国民经济困难而被迫下马。三年之后, 随着经济的复苏和中国-苏联边界线上局势的紧张,国家终于确定由北京市政府、北京军区与铁道部三个部门合作一齐修建北京地铁。1965年7月1日,在苏联撕毁合作协议、专家撤出没有技术支持的情况下,北京地铁开工建设,北京地铁一期工程作为中国地铁的滥觞,一开始就是全国产、全自主的,为中国地铁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1967年,美国间谍卫星日冕卫星KH-4B拍摄的北京地铁一期工程路线。

1969年10月,北京地铁一期工程通车试运行,是新中国成立了20周年的一份国礼。当时的北京地铁包括1号线西段苹果园站(该站以西还有几站是西山中不开放的战备车站,现在已经部分开放)到复兴门站段,以及2号线长椿街站到北京站段。两段地铁之间,使用联络线贯通运行。

中国地铁,是怎样成为世界第一的?

如今苹果园站6号线站台。图源.wiki

北京地铁的标准颇高:它是“最安全的人防工程,防原子辐射、防化学武器、防细菌武器”,还可以在“100架次飞机地毯式轰炸”之后正常运行。

由于是战备需要的铁路,北京地铁当时仅仅只是试运行, 以通过介绍信购买参观票的方式与社会大众见面,并不是真正的通勤工具。这也是由于新中国第一次建设地下铁路,没有经验,因此设备故障频发,并没有能力真正通车。

中国地铁,是怎样成为世界第一的?

铁道兵战士调入北京地铁之后互相学习、提升工作水平。图源.中国经济周刊

直到1981年, 北京地铁在多年的磨合之后才作为交通工具正式开放给社会大众。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春风与经济的发展,北京地铁不仅线网愈发密集,乘坐人数也连年增长。如今,北京地铁为北京市缓解出行拥堵、实现低碳出行起到了重要作用,在北京市民的日常出行当中,地铁出行的占比最高达到了46%,为北京交通立下了汗马功劳。

中国地铁,是怎样成为世界第一的?

北京地铁京安桥站S1线站台。图源.wiki

中国地铁,是怎样成为世界第一的?

DKZ16型列车停靠在宣武门站。图源.wiki

天津的地铁与与之相邻的北京一样, 最开始时也是为了战备而修建的。

1970年代初,天津市受到北京修建战备地下铁道的影响,在中苏交恶的大背景下也决定修建战备地下通道。1970年4月7日,在没有国家拨款的情况下,天津市自行筹款, 以“改造墙子河”的名义立项修筑地下铁道,即“7047工程”,通过在河床上铺设铁道、上架柏油马路的方式修建了第一条地铁,至1973年完工,全长仅3.6公里。

1976年,在北京援助了4辆电车之后,天津地铁开始运行。到1984年,天津地铁已经有7.4公里长的一段线路,成为天津重要的交通线。2001年,天津地铁停运进行现代化改造,到2006年重新开始载客试营运。今天,虽然经历许多挫折, 天津地铁也已经成为天津人重要的交通方式,形成了放射加环状的地铁线网。

中国地铁,是怎样成为世界第一的?

天津地铁幸福公园站5号线站台。图源.wiki

有趣的是,天津地铁最初的那一段战备通道,即从海光寺站到鞍山道站那一段,距离地面只有2米,是世界上最浅的地铁, 这也从侧面反映出了天津地铁起步时到艰辛。

中国地铁,是怎样成为世界第一的?

天津地铁鞍山道站。图源.wiki

发展的象征

进入新时代之后,地铁这个既具有一定科技水平又便利百姓的大众交通工具,成为了各大城市争相兴建的发展的象征。拥有地铁,代表着一座城市的规模较大、经济较发达,同时地铁本身也当然会对经济产生巨大的促进作用。

很难令人相信的是,中国规模最大、经济最发达的城市上海, 直到90年代才终于拥有地铁。据说,1984年时墨西哥访问团来沪时,对国际大都市居然没有地铁感到十分惊讶,因为这时连墨西哥都已经有好几个城市拥有相当便捷的地铁了。

当然,上海也在很久之前就希望拥有地铁了——1950年时,饱受蒋介石飞机轰炸之苦的上海就希望学习莫斯科建设纵贯东西和横穿南北的两条地铁线,在人民广场呈十字交叉。

中国地铁,是怎样成为世界第一的?

莫斯科地铁。图源.wiki

20世纪60年代,上海市的 专家们顶着外国专家断言上海土质不适合修地铁的压力,在上海浦东塘桥的两块田野里建设了两条隧道用于试验地铁修筑的方式,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浦东是上海地铁的摇篮。1964年,北京地铁运行已久,地铁技术成熟之后,上海市沿着衡山路衡山公园附近扩大试验,到1983年底才终于修筑成两条隧道,并在以后地铁一号线的规划、建设时加以合理利用。

1990年,国家终于批准上海地铁立项。仅5年时间,上海市政局的工程师们就完成了一号线的修筑,其中淮海路一段更是在维持路面交通不间断且没有盾构机的情况下,在盖板下仅用了10个月就完成了地铁和站点的建设。

中国地铁,是怎样成为世界第一的?

共和新桥下方通过的上海地铁1号线。图源.wiki

到了2002年,上海更是获得了2010年世博会的主办权。上海当时仅有不到100公里长的地铁,完全无法应付世博会将会带来的巨大客流。上海提出“要举全市之力,加快地铁建设”,全市上下“紧急动员”,大干快上了一批地铁项目。在最高峰时, 上海同时有116个地铁车站在建设,近百台盾构机全面推进,可以说是代表了中国新时代地铁建设的最高潮。

2010年世博会开幕时,上海市完成了一个几乎不可能完成的目标:全市地铁里程达到428公里,共11条线路和280座车站,完美地为世博会保驾护航。

中国地铁,是怎样成为世界第一的?
中国地铁,是怎样成为世界第一的?

上海地铁17号线列车(上)、14号线豫园站。图源.wiki

中国地铁不仅仅有突飞猛进的发展,也有独具匠心的设计。

中国最知名的地铁线路——准确来说,应该是轨道交通线路——或许是重庆轨交的2号线。

重庆是一座多山的城市,在它的核心城区,建筑依山而建,一座公寓的顶层或许是通往一个购物中心的入口。崎岖的地形构建出了世界上最惊艳的城市景观之一,但是这也成为了交通的噩梦——长期的交通拥堵一直困扰着重庆的市民。

为了缓解交通问题,在1994年,重庆市决定其必须建成一条贯穿渝中半岛的主干线2号线。然而,由于地形原因,常规的地铁坡度过大,因此只能创造性地使用自日本引进的跨座式单轨的技术。使用跨座式单轨技术, 列车就像是“骑”在了轨道梁之上,两对内充高压氮气的胶轮像钳子一样紧紧夹住轨道,使得其尤其擅长爬坡。就这样,重庆在寸土寸金、重峦叠嶂的渝中半岛上修出了世界上落差最大的轨道交通,同时还能保持其载客量几乎与普通地铁相等。

中国地铁,是怎样成为世界第一的?

重庆地铁2号线上的列车正在爬坡。图源.wiki

2号线从李子坝到佛图关,这短短一站地的距离,落差高达115米。更加令人头疼的是,李子坝附近仅有的一处适合建造地铁站的空地已经被规划将要建设一座大楼,其两边便是悬崖和嘉陵江。轨道交通只能借用大楼的地皮设置站点,然而两侧邻站的高度又决定了李子坝站只能是高架站。于是,中日合作的设计团队决定将站点设置在楼里,李子坝大楼的1-5层和9-19层是居民区,6-8层是轨交站。车站长度达到132米,轨道用6根独立的柱子托举起来,而大楼的柱子有90多根,轨交站只是看起来在楼中,实际上与大楼是独立、互不干扰的。

中国地铁,是怎样成为世界第一的?

2号线经过李子坝站。图源.wiki

同时,由于2号线穿行于渝中区的老城之间,紧紧地贴近狭窄道路两边的楼房,因此采用跨座式单轨还可以避免扰民——采用胶轮而不是钢轮,自然噪音就减小了,平均噪声甚至低于普通市区的平均声级,也充分体现了人文关怀。

真正的中国地铁

不论是地铁列车、信号,还是地铁隧道,在不久之前,中国地铁都还需要仰人鼻息,大量采用进口才能实现。不过,进入新时代以来,中国地铁正在国产化的方向上大踏步前进,中国地铁已经不仅仅是地理位置在中国, 它的全部技术也已经几乎可以实现全中国化,让它真正成为“中国的地铁”。

就拿地铁隧道掘进使用最多的盾构法来说吧,直到2006年,我国才首次实现了地铁隧道盾构机的批量生产。2000年以前,中国的盾构机大多是由国内工厂进口和组装, 没有自己的核心技术,大概85%的零部件是依赖进口的。

中国地铁,是怎样成为世界第一的?

在瑞士圣哥达基线隧道开挖的全断面隧道掘进机。图源.wiki

2002年起,中国致力于 "做中国最好的盾构",科技部将盾构技术的研究列入 "863 "计划。2004年,上海隧道依托 "十五 "期间国家"863 "计划项目, 研制出我国第一台具有知识产权的全自主设计的土压平衡盾构机--"前进号 "样机,该机在刀盘驱动系统、推进系统、组装机系统、同步注浆控制系统、盾尾密封系统、自动控制系统等关键技术上进行了技术创新,实现了我国盾构从“有”到“优”的历史性突破。2006年底,"超前2号 "盾构机在上海生产安装并正式投入使用,首次实现了国内地铁盾构机的批量生产。2015年, 中国第一台铁路大直径盾构机下线,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终于打破了国外一个世纪多的技术垄断。如今,中国是全世界最大的盾构机生产国,不仅服务于中国这个最大的盾构机市场,还输出全球,份额占到全世界的三分之二以上。光2020年一年,中国就生产了655台盾构机。

中国地铁,是怎样成为世界第一的?

杭州地铁建设中使用的软土隧道盾构机。图源.wiki

不仅仅是隧道, 中国同时还掌握了全国产核心零部件的地铁列车技术。2021年11月,中国标准的地铁列车在土耳其的伊斯坦布尔新机场线实现了时速120公里运行,打破了该国地铁运行的最高纪录;新线于2023年开通时,土耳其总统埃尔多安还试驾了该型地铁列车,并赞不绝口。能够出口到外国,并得到该国总统的称赞,可见中国地铁列车的技术已经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中国从第一条地铁北京地铁1号线开始, 就已经坚持自造地铁列车了。1967年,中国第一列地铁列车DK1型在长春客车制造厂下线作为实验用,1969-1970年生产的DK2型在北京地铁陆续投入使用,同时也支援了天津地铁。DK4型列车还出口朝鲜,作为平壤地铁的第一款车型,受到赞赏。

中国地铁,是怎样成为世界第一的?
中国地铁,是怎样成为世界第一的?
中国地铁,是怎样成为世界第一的?

DK1、DK2、DK3型电动车组。

今天的中国标准地铁列车,是在 各个客车制造厂制造的各种车型上总结优点,以实现车辆各部件和系统的技术规范进行统一, 形成了城轨车辆技术标准体系为目的的地铁列车,有了它,中国各地的地铁列车制式就可以统一。从零件到整车,全部实现标准化、通用化,不同线路、不同公司生产的地铁列车就可以实现互换,可以大幅度减少地铁列车备品的数量,形成完善的地铁列车技术管理体系,地铁列车的全寿命周期成本也可以降低10%。

中国地铁,是怎样成为世界第一的?

西安地铁2号线列车驶出钟楼站。图源.wiki

在可见的未来,中国的地铁网络还会继续扩大,而地铁也将会走进更多人的生活当中去。

核心技术全部自主研发 中国地铁列车“驶”入标准化时代.北京日报;

高速建设中的中国城市轨道线.QUARTZ;

2022年城市轨道交通运营数据速报.www.gov.cn;

中国造地铁列车在伊斯坦布尔新机场线投入运营.中新网;

上海地铁是如何从无到有,领先世界的.张载养

读完点个【在看】????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5-07 23: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莫斯科地铁大环线全线开通,普京很高兴
...了北京地铁环线,夸赞称莫斯科地铁大环线“甚至比我们中国朋友的还长”。据克宫网站实录,普京在讲话中对莫斯科地铁大环线全线开通表达了祝贺,随后赞扬该环线称,“70公里长的大环线是
2023-03-02 17:14:00
地铁普遍亏损背后:最赚钱的为何是武汉?
...2022年末,国内共有41座城市开通了地铁。从上海清算所、中国债券信息网等平台查询到,至少32个城市的地铁公司公布了2022年的业绩,扣除政府补助,仍实现盈利的城市仅有5个。
2023-12-01 09:30:00
主题文化展亮相地铁站 邀乘客一起“探寻文明的印迹”
...文化气息的春节氛围。地铁车站内设主题文化展览 开启中国文化体验之旅为丰富乘客阅读体验,京港地铁与国家图书馆(国家典籍博物馆)共同特别创新M地铁·图书馆阅读形式,在项目现有电子
2023-01-14 13:08:00
北京市市长国际企业家顾问会议助力首都高质量发展
本文转自:中国新闻网中新网北京3月15日电 (记者 吕少威)第十六届北京市市长国际企业家顾问会议(以下简称“国际顾问会”)将于近期举行。今年正值国际顾问会创立25周年。25年来,
2024-03-15 22:37:00
2023年,北京地铁上的人都在读什么书?
...,虎皮兰报春。当时我和同事乘地铁,随手拍下了他读《中国古代农耕史略》的瞬间。一面之缘,故事绵长。这个故事的后续就是2022年9月底,这位地铁上的读书人帮我预约了科技馆的团体活
2023-05-31 15:56:00
在北京,乘着地铁看壁画|文化中国行
...京,东四十条站修复完毕的《华夏雄风》地铁壁画。视觉中国供图享受微妙而深刻的移动文化体验“轨道交通对于城市的意义远不止于交通出行,它是城市发展历程的生动映射与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
2024-07-08 10:20:00
...广泛和读书时间更长的一种大众阅读。截至2022年年底,中国大陆地区共有55个城市开通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线路308条
2023-04-24 00:18:00
高科技盛会遇见“轨道上的青岛”
...成熟与成功。4月27日至29日,“国内轨交行业第一展”,中国城市轨道交通领域规模最大、最具影响力的品牌展会——北京国际城市轨道交通展览会暨高峰论坛首次走出北京,走进青岛,演变
2023-05-03 05:14:00
...北京青年报记者了解到,1月13日开始,北京地铁公司联合中国邮政在8号线王府井站举办为期1个月“党的二十大的纪念邮票展”活动。“党的二十大的纪念邮票展”以邮票为载体,在方寸之间
2023-01-14 17:06:00
更多关于国内的资讯:
国庆中秋假期 厦门继续跻身外国游客最喜爱的十大“中国游”目的地
鼓浪屿以多元文化、开放包容的魅力受到境内外游客青睐。图为鼓浪屿钢琴艺术周演奏现场。(鼓浪屿管委会 供图)厦门网讯 (厦门日报记者 沈彦彦 王元晖)厦门240小时过境免签政策如春风拂过
2025-10-05 08:35:00
河北日报讯(记者刘光昱)9月30日,由雄安新区农业农村局和容城县人民政府主办的2025年(第三届)雄安新区农业嘉年华在雄安郊野公园开幕
2025-10-05 08:35:00
国庆中秋假期前三天 厦门文旅市场交出亮眼答卷
连日来,厦门中山路游人如织,洋溢着欢乐祥和的气氛。(厦门日报记者 陈偲瑶 摄)厦门网讯 (厦门日报记者 沈彦彦 王元晖 通讯员 彭军)国庆中秋假期前三天
2025-10-05 08:35:00
食品小作坊小餐饮小摊点管理条例进入二审严守安全底线 保持市场活力河北日报讯(记者霍相博)9月28日,河北省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七次会议听取了关于《河北省食品小作坊小餐饮小摊点管理条例(修订草案)》修改情况的报告
2025-10-05 08:38:00
中新经纬10月3日电 据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网站消息,为严厉打击盗采盗挖矿产资源等非法违法行为,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2025-10-05 09:29:00
长三角铁路5日计划增开118列客车 涉及安徽多地
大皖新闻讯 记者从中国铁路上海局集团有限公司(简称上铁集团)获悉,10月5日是国庆中秋假期第5天,长三角铁路客流持续保持高位运行
2025-10-05 11:02:00
吉林省高速公路收费站出口与G331临近景区示意图来啦!
中国吉林网 吉刻新闻记者 王涛图片由吉高集团提供
2025-10-05 11:17:00
中新经纬10月3日电 中央气象台10月3日18时继续发布台风黄色预警,预计今年第21号台风“麦德姆”将于5日白天在广东电白至海南万宁一带沿海登陆
2025-10-05 11:30:00
连日来,全省各地各部门认真组织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五卷。大家一致表示,要持之以恒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更加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
2025-10-05 12:02:00
天柱县:罗氏家祠竣工庆典举行 传承家风文化助力乡村文明
多彩贵州网讯 10月3日,黔东南州天柱县高酿镇三寨罗氏家祠举行竣工庆典,来自贵州、湖南两省8县的300余名罗氏宗亲齐聚一堂
2025-10-05 13:04:00
遵义黄花菜闯入韩国市场
日前,一批产自遵义的优质黄花菜,在遵义海关、遵义综合保税区的全程指导与服务下,顺利完成基地备案、报关报检等全流程手续后发往韩国
2025-10-05 13:04:00
圆是循环第二十届中国吴桥国际杂技艺术节中秋时节启幕世界的目光又一次投向河北这轮圆是杂技舞台的惊鸿一瞬舞动的飞轮划破长空蹬起的陶缸旋转生风在百年光阴里淬炼于国际舞台上绽放圆是美满这么近
2025-10-05 13:08:00
广东揭阳古城国庆开街迎客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肖明葵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林洁)近日,广东揭阳活力古城改造提升项目——中山路308栋南洋风格骑楼修缮完工
2025-10-05 14:05:00
一个青年歌手大赛,一次文旅融合实践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蒋肖斌)当国庆的欢腾遇上中秋的团圆,2025年“汾阳王杯”吕梁青年歌手大赛,也迎来了最高潮
2025-10-05 14:0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