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国内

在北京,乘着地铁看壁画|文化中国行

类别:国内 发布时间:2024-07-08 10:20:00 来源:中国青年报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夏瑾 余冰玥

在北京,乘着地铁看壁画|文化中国行

在“绚烂的地铁艺术长廊——北京地铁壁画艺术展”展厅,年近八旬的蒋雨玲站在一幅画着“天鹅戏水”的高温釉下彩作品前连连称赞“好看”。展品下方的一行小字显示,这幅作品是位于北京地铁6号线郝家府站的壁画《清水湖畔》。

6月22日,“绚烂的地铁艺术长廊——北京地铁壁画艺术展”在北京市规划展览馆开幕。这是近年来首次大规模展示北京地铁壁画艺术的重要专题展览,展览分为“首创风潮”“师者风范”“古都风韵”“时代风尚”和“笔中风华”5个板块,共展出170幅精品地铁壁画作品,不仅将北京的历史、文化和现实生活通过壁画艺术融合在一起,展示出北京作为文化中心的独特韵味,还将地铁壁画中采用的錾铜工艺、彩色玻璃绘制工艺、石材镶嵌工艺、陶瓷工艺的制作过程一一“揭秘”,让观众详细了解地铁壁画艺术作品的诞生过程。

在北京,乘着地铁看壁画|文化中国行

2021年8月12日,北京,东四十条站修复完毕的《华夏雄风》地铁壁画。视觉中国供图

享受微妙而深刻的移动文化体验

“轨道交通对于城市的意义远不止于交通出行,它是城市发展历程的生动映射与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每个站点的布局规划,不仅是对城市发展蓝图的精密部署,更是对悠久历史文脉的深切致敬与积极传承。为了给作为文化中心的首都北京打造独具特色的轨道出行环境,城市规划建设者和艺术家们从20世纪80年代起付出了大量努力,致力于将北京地铁打造为一条动态的文化长廊。一幅幅地铁壁画的创作,让每一位乘客在行色匆匆的旅程间隙,不经意间就会与古都的历史印迹、艺术瑰宝和民俗特色相遇,与艺术大师们的思想碰撞,享受微妙而深刻的移动文化体验。”北京市规划展览馆馆长赵幸在北京地铁壁画艺术展开幕式上说。

从大一入学到毕业后工作,95后女孩李晓晗已经在北京这座城市生活了10年。在她印象中,第一次注意地铁壁画是大一时去圆明园。李晓晗至今还记得当时的震撼——在靠近出站口的通道里,圆明园大水法的断壁残垣以浮雕的形式占据了整面墙,灰黄色的文字讲述了圆明园的建造历史和两次被毁坏的历史,满目疮痍的沉重感瞬间扑面而来。“在去圆明园之前,就已经从地铁站壁画中感受到了历史的厚度。”

在北京,乘着地铁看壁画|文化中国行

6号线郝家府站的壁画《清水湖畔》局部。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夏瑾/摄

从那之后,李晓晗时不时会注意到这一地下的“风景”。实习时,李晓晗常常在东四十条站乘车,等车无聊时,她喜欢观察地铁屏蔽门背后由小砖块组成的图像,觉得很有意思,“上面有很多人物在打太极、舞剑,每个形象都不太一样,有种古朴的力量美。”李晓晗对中青报·中青网记者说。

但很长一段时间里,李晓晗并不知道这些图像的具体含义,直到某一次偶然在站内立柱的侧面发现介绍牌,才知道这些她看了许久的人物,是长达62米的巨型陶版壁画,展现的正是中国武术,还有个大气的名字《华夏雄风》。

除此之外,李晓晗还很喜欢北海北站的壁画,每次路过,看到画面上绘制的北海公园琼华岛上的白塔,都会让她想起小时候听过的歌曲《让我们荡起双桨》。“‘海面倒映着美丽的白塔,四周环绕着绿树红墙’,色彩缤纷的画面消解了些许通勤路上的‘班味儿’。”

在蒋春天眼中,地铁8号线前门站的壁画作品《鹤舞长天》《绿水青山》《万木峥嵘》《红绸舞集》《百花齐放》等都非常吸引人。

蒋春天是蒋雨玲的妹妹,两人相差十几岁,都是地道的“老北京”。蒋春天告诉中青报·中青网记者,地铁是自己的第一出行工具,平常去公园,都选择在地铁站附近的。她最常坐的是5号线和7号线,“每次坐地铁,我都留意看地铁站里的壁画。”她对记者说,她每次出站前都在画前停留片刻,“看上一会儿”,虽然作品的名字和介绍她很快就会忘记,但看的时候“心情就特别好”。

让日常出行成为一次文化之旅

在地下交通的空间中,人流穿梭往来间,文化不可缺席。北京城市规划学会常务副理事长周楠森介绍,北京地铁壁画始于1984年地铁2号线建设时期,是全国最早的一批地铁壁画,成为改革开放后中国当代壁画的经典之作。2007年,中国当代壁画的开拓者、中国壁画学会会长侯一民先生向北京市领导写信建言献策,希望在北京地铁快速建设过程中,加强公共文化建设。该倡议得到北京市领导的高度重视并作了批示。自此,壁画成为北京地铁建设中不可或缺的文化建设项目,更成为市民和游客感受首都历史文化温度和风貌的窗口。

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建设,北京地铁200多个车站中,有300多件壁画艺术作品,题材涵盖广,风格百花齐放,材艺新颖别致,加工精益求精,艺术形式多样,材料语言丰富,可谓当代壁画工艺材料及艺术手法的集大成者,俨然成为一道极具文化特征和艺术品质的文化长廊,呈现出首都地铁独有的特色风貌。

在北京,乘着地铁看壁画|文化中国行

“北京地铁壁画艺术展”中的作品。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夏瑾/摄

“地铁壁画是北京作为全国的首都和国际化大都市的一张亮丽名片。”文化和旅游部社会组织党建工作指导员单威表示。他认为,乘坐北京地铁不仅是一次日常出行,更是一次文化之旅,建议策划专门的“畅游”线路,带领大家来品鉴地铁文化艺术大餐。

发挥地铁壁画的公众美育价值

“很少有人能对北京地铁壁画有全面的认识和了解。”中国壁画学会会长孙韬表示,“因为一般市民都是点对点出行。此次展览的目的之一就是梳理北京地铁的文化站点,描绘出一张地铁壁画游览地图,推介给市民及外地游客,使广大公众了解、认识、关注当代壁画,也使壁画进一步发挥其公众美育价值。”

孙韬特别推荐大家去前门地铁站实地欣赏壁画作品。前门地铁站是“北京地铁壁画艺术展”最重要的壁画实物展厅之一,有7位壁画大家的经典作品。“在巨大体量的真实壁画面前,才能真正感受到壁画艺术所带来的美与震撼。”

蒋春天告诉中青报·中青网记者,自己一直希望能有一本小册子,对地铁站里的壁画进行整理和介绍,这样就可以对哪一站有什么作品,以及作品背后有什么故事有更多了解。这次展览对地铁作品有了比较系统的梳理,让她对不常去的地铁站的壁画作品也有了一些了解。

“每幅地铁壁画都有它的历史底蕴和故事,但人们常常步履匆匆,没有来得及观察到这些地下的风景。”李晓晗很希望这些地铁壁画里藏着的历史与故事,能够被更多人注意、了解,也能成为人们在城市地下忙碌穿行过程中的文化“调味剂”,从现实路线中窥见文化的脉络。“我很希望这些壁画提示牌可以做得更醒目一些,让更多人察觉、欣赏,也期待有一张地铁壁画欣赏路线图,让我们在每次乘坐地铁时都能多一些期待和欣喜。”【责任编辑:姜蕾,齐征,余冰玥】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7-08 12: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文化中国行丨中秋节,感受月满敦煌大漠的极致之美
...也用别样的风情带来另一番诠释。视频:[月满金秋]文化中国行·何以中秋 甘肃敦煌 月满敦煌大漠 又见中秋之美来源:央视网在敦煌的大漠之中,中秋宛如一场盛大而神秘的梦境。一轮圆月
2024-09-17 00:14:00
《文博日历》特刊丨文化中国行·跟着总书记打卡麦积山石窟
9月11日上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甘肃省天水市麦积山石窟考察调研,了解当地推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情况。《文博日历》今天带你走进麦积山石窟在这座“东方雕塑陈列馆”中看“呼之欲出”的飞天
2024-09-15 12:13:00
文化中国行 | 它们将代表重庆冲击中国美术最高奖
“甲胄形、凌风带、祥云纹、中华印”等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和高科技巧妙融合的登月服组件设计,早已在嘉陵江边落成的现代驿渡,还有铜梁龙舞的文创设计……它们将代表重庆角逐中国美术最高奖!9
2024-09-27 15:38:00
近日,外交部发言人在海外社交媒体上发布了一段主题为“中国最美地铁站”的视频,向全球力推中国地铁站,邀请外国游客来中国走走看看,引发海内外网友关注和热议。截至去年底,我国共有54个
2025-03-23 16:24:00
文化中国行丨三天近4000万人次游客 这个假期“文博游”太火了
“五一”假期,人们在博物馆和古迹遗址中,感悟历史,汲取中华文化滋养。今年“五一”假期,故宫博物院、中国考古博物馆、三星堆博物馆新馆等文博机构每天人流络绎不绝。据统计,全国一级博物
2024-05-04 08:02:00
...即买即退”等一系列政策的实施,越来越多入境游客爱上中国行。“五一”假期,入境游持续升温,“游在中国”“购在中国”热度攀升,携程数据显示,期间入境游订单量同比增长130%。全国
2025-05-10 02:45:00
文化中国行|且慢,赏古村,品古韵,看三晋
一砖一瓦讲述历史,一石一木承载乡愁619个中国传统村落散布在山西这片土地上就像一颗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三晋大地之中闪烁着灿烂的光芒承载着丰富的历史记忆讲述着古老的文化故事有“味道”
2024-05-12 10:25:00
一砖窥千年|河南·千年石砖刻下“宇宙洪荒”,背后是何秘密?
...音乐、部分视频素材均由AI生成)【延伸阅读】《文化,中国行!一砖,窥千年!11地媒体AI联动带您感知文化的力量》《一砖窥千年|贵州·海龙风云起,险峻间觅土司遗城》《一砖窥千年
2024-05-18 14:14:00
...来的“敦煌的女儿”与敦煌近一个世纪的缘分视频:文化中国行丨“敦煌的女儿”常沙娜:中国人的时尚要有中国人的审美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制片人丨武慧锋文案丨常方卉 汪泽源摄像丨南士凡
2024-10-25 10:21:00
更多关于国内的资讯:
长江奔腾,光影绽放。10月30日晚,夜幕垂落宜昌奥体中心,星光与灯火交织,人潮与江潮共涌。2025长江文化艺术季闭幕式
2025-11-03 23:49:00
吉林教育名家李颖同志逝世:毕生践行生命教育 深耕基础教育数十载
11月3日,中国吉林网、吉刻新闻记者从东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官方公众号获悉,我国基础教育领域知名专家、东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授
2025-11-04 00:05:00
2025贵商大会丨粤企入黔 共创数字产业新机遇
11月3日,作为2025贵商发展大会暨粤企入黔产业合作对接会重要活动之一的贵州数字产业合作交流座谈会在贵阳国际生态会议中心举办
2025-11-04 00:19:00
吉林非遗+国粹京剧 吉林省历史文化遗产进校园系列活动点亮长春光华学院
由中共吉林省委宣传部、吉林省教育厅主办的吉林省历史文化遗产进校园系列活动,11月3日在长春光华学院拉开帷幕。吉林省戏曲剧院京剧团带来的现代京剧《土地长歌》惊艳亮相
2025-11-04 00:36:00
省委书记徐麟在贵阳11月2日会见广东省工商联主席、研祥高科技控股集团董事局主席陈志列,3日会见比亚迪执行副总裁、弗迪电池公司董事长何龙
2025-11-04 01:53:00
近日,经省人民政府同意,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贵州省城市及县城生活污水治理攻坚行动方案(2025—2027年)》,主要内容如下
2025-11-04 01:53:00
胶东在线11月3日讯(通讯员 麻常庚 解雅茹)10月30日,烟台市食源性疾病监测培训班暨应急演练观摩会在烟台康和中学成功举办
2025-11-04 02:03:00
【基本医疗服务再提升】多措并举暖梨乡 服务提质惠民生
胶东在线11月3日讯(通讯员 于冬怡)烟台市莱阳中心医院紧紧围绕“以人民健康为中心” 的服务理念,通过政策落地、流程再造
2025-11-04 02:03:00
11月3日,省委书记徐麟在贵阳会见格美集团董事长、总裁徐曙光一行。副省长蔡朝林参加。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曾书慧编辑 何涛二审 李劼三审 闵捷
2025-11-04 03:58:00
中国网11月3日讯 据外交部网站消息,11月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外交部长王毅应德方请求,同德国外长瓦德富尔通电话
2025-11-04 04:24:00
11月3日,西安市政协召开十五届常委会第二十四次会议,传达学习中共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市政协主席王吉德主持并讲话。市政协领导班子成员参加
2025-11-03 17:47:00
随着西安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乘机出行变得越来越大众化。据统计,今年1-10月,西安机场累计已保障首乘旅客近4000人
2025-11-03 17:47:00
西安交大举办第十二届丝绸之路青年学者秋季研讨会
11月1日上午,西安交通大学第十二届丝绸之路青年学者秋季研讨会暨陕西省第七届丝绸之路青年学者论坛分论坛开幕式在创新港举行
2025-11-03 17:47:00
历史性突破!西安科技大学在2025中国青年科创“揭榜挂帅”竞赛获12项大奖
近日,第十九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2025年度中国青年科技创新“揭榜挂帅”擂台赛终审决赛在长沙、重庆
2025-11-03 17:47:00
河北新闻网讯 2025年承德市“奋进新征程,运动促健康”全民健身志愿服务活动——轮滑培训活动由承德市体育局、中共承德市委市直机关工委
2025-11-03 17:5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