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人民网-广西频道
新闻发布会现场。人民网记者 黄子婧摄
人民网南宁4月19日电 (黄子婧 实习生黄茜)4月19日,广西自然灾害防治工作情况新闻发布会在南宁举办。会上获悉,根据最新风险普查成果,广西目前有地质灾害隐患点1.65万处,风险区2.94万个。2021—2023年,全区共发生地质灾害1764起(年均588起),造成人员伤亡57人,均为非在册隐患点,但是多位于风险区内。
地质灾害“隐患点+风险区”双控,是全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新趋势,要求既要防隐患点,又要防风险区。据介绍,目前广西对于风险区的防灾工作才刚刚起步,尚未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技术方法和制度体系。“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今年自治区强化了地质灾害‘隐患点+风险区’双控工作,采取‘齐步走’的模式。”自治区自然资源厅有关负责人表示。2024年,自治区自然资源厅组织在全区84个县(市、区)全面开展地质灾害风险区精细化调查工作,力争今年10月份前形成双控图册发放到地方,12月底前集成全区“一张图”,夯实全区双控工作数据基础。
此外,2023年,自治区自然资源厅选取有典型性代表性的北流市、浦北县、三江侗族自治县作为全区三个双控试点县(市),同时在玉林、梧州、柳州、钦州市尝试开展市级双控试点。自治区自然资源厅有关负责人介绍,今年年底,三个试点县(市)和四个试点市将形成一套可复制可推广的双控工作经验。
下一步,广西将从2025年开始借鉴试点工作经验,在全区推行“隐患点+风险区”双控工作,开展点面防灾,推进全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能力迈上新台阶,最大限度减少人民群众生命财产损失。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4-19 21: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