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科技

首位载荷专家在“天宫”究竟干些啥

类别:科技 发布时间:2023-06-06 00:56: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科技日报

首位载荷专家在“天宫”究竟干些啥

为中国空间站梦天实验舱配置的多个科学实验柜。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供图

◎本报记者 陆成宽

太空实验项目的选取,主要是围绕国内外前沿热点方向和重大需求开展科学项目论证、遴选。如在空间生命科学领域,科学家面向空间生命孕育、合成生物制造与制药、复杂生态系统等方向,规划相应研究主题和实验项目群,进行太空实验。

吕从民 空间应用系统副总设计师、中国科学院空间应用工程与技术中心研究员

5月30日,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此次神舟十六号航天员乘组首次包含“航天驾驶员、航天飞行工程师、载荷专家”3种航天员类型,也是我国航天飞行工程师和载荷专家的首次太空飞行。同时,跟随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一同飞天的,还有5项生命科学实验项目的实验物资。这些实验物资重约23.6千克,体积约95升,其中包括了6个定制货包。

为什么要在太空开展生命科学实验?空间应用系统副总设计师、中国科学院空间应用工程与技术中心研究员吕从民解释:“生命是最复杂的物质存在形式之一,在空间特有的微重力、宇宙辐射和磁场变化条件下,研究人和多种生物响应,是深入探究生命现象本质的重要途径,也是人类实现长期太空探索活动的基础。”

线虫、拟南芥成为太空“常客”

继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行任务启动空间站三舱科学实验柜后,随着神十六乘组的到来,实验舱将再次迎来线虫实验。在“空间辐射暴露引起线虫发育过程DNA损伤修复及细胞凋亡影响研究”实验项目中,一个装载着4种线虫的线虫芯片实验盒被带上太空。

科研人员将利用全自动微流控系统对线虫个体的在轨发育和损伤效应进行观测,分析长期辐射暴露对DNA损伤修复及生殖细胞凋亡的影响,该实验有望为揭示长期在轨生物个体对抗空间辐射损伤机制作出贡献。

在“空间辐射损伤评估科学与应用关键技术”实验项目中,线虫也是“主角”。吕从民介绍,该实验的主要科学目标是挖掘空间辐射损伤评估和风险预警的生物标志物,分析空间辐射损伤的品质因子,构建空间辐射损伤评估模型,为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空间辐射健康风险评估体系提供重要技术支撑。

同时,在“微重力环境对细胞间相互作用和细胞生长影响的生物力学研究”实验项目中,6个生物力学样品单元被上行至空间站,其中2个装载肝细胞,4个装载肝细胞/内皮细胞。“该实验旨在认识肝组织细胞在微重力下的生物力学特征和力学—生物学耦合过程,以及重力变化对细胞生命活动的作用规律;发展基于生物力学的空间细胞—组织动态培养新实验技术。”吕从民说。

生物实验的“常驻嘉宾”、科学家最喜欢的模式植物——拟南芥也随着神舟十六号再度飞上太空。科研人员将利用野生型、3种突变体和转基因拟南芥,开展空间微重力环境调控植物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分子网络研究,揭示植物感受微重力环境的信号转导机制及其调控网络。

此外,还有包含8个核酸实验单元的“蛋白与核酸共起源及密码子起源的分子进化研究”实验项目,也随神舟十六号飞上太空。该实验将在国际上首次将氨基酸、核苷酸与磷结合,探索密码子起源;考察重力效应对密码子起源的影响;考察重力效应与生命进化的关系;为生命的化学起源理论体系及寻找地外生命宜居星球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

吕从民说,空间科学与应用项目涉及的领域比较多,有效载荷的特点也各不相同,神十六乘组的载荷专家深度参与这些在轨实验,可以大大提高在轨科学实验效率,简化科学实验装置设计,充分发挥人的自主判断、决策、处理能力。

实验围绕热点方向和重大需求

那么,与神舟十五号上行的太空实验相比,神舟十六号上行的太空实验有什么特点?

“神舟十五号和神舟十六号上行的太空实验项目均以生命科学实验为主,都是利用空间微重力、辐射条件开展实验。每次飞行任务科学项目的安排主要根据飞船的上行资源条件、下行资源以及科学项目就绪状态进行总体规划。”吕从民解释道。

同时,吕从民强调,空间生命科学实验项目多数需要进行发射场样品制备、加载、集成,并进行待发段临射安装,目的是保持生物样品的活性、尽量减少地面重力条件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为什么要在太空开展科学实验?在太空开展哪些实验,又是由什么因素决定的?“实验项目的选取,主要是围绕国内外前沿热点方向和重大需求开展科学项目论证、遴选。”吕从民说,比如在空间生命科学领域,科学家面向空间生命孕育、合成生物制造与制药、复杂生态系统等国际前沿和人民健康需求,规划相应研究主题和实验项目群,进行太空实验。

在微重力物理科学领域,面向活性软物质、重要应用新材料制备、复杂等离子体、超临界燃烧等前沿领域和国家重大需求,空间应用系统规划了包括流体物理与热物理、燃烧科学、材料科学、基础物理等重点研究方向。

在空间天文与地球科学领域,瞄准暗物质、宇宙线起源、太阳系行星起源演化等国际公认的重大科学问题,空间应用系统将规划开展长期空间观测与科学数据处理。

此外,空间应用系统还瞄准新型原材料、关键元器件自主可控、在轨制造与建造等支撑未来空间任务实施的关键技术,在空间应用新技术研究领域规划研究主题。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6-06 06:45:05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博士乘组“梦天”首开讲,演示点火实验,“天宫”第四课来了
...轻”的舱段,其定位为“工作舱”,舱内配置有13个标准载荷机柜工位。此外,为了最大化实现舱外实(试)验支持能力,舱外配置有37个载荷安装工位,可为各类科学实验载荷提供机、电、热
2023-09-22 14:49:00
...47件货物,约6吨物资,包括航天员在轨消耗品、科学实验载荷等。其中,有部分货物的“保鲜”要求较高,如供航天员享用的新鲜水果、科研人员的细胞实验样品等,这些物资直到临近发射时,
2024-11-15 23:54:00
导师在太空上实验课!“天宫课堂”第四课顺利开讲
...场观看了这场精彩的太空授课。其中,中国空间站的首位载荷专家桂海潮所在的北航宇航学院的同学们,坐在了中间最前排,以“天地通话”的方式“近距离”聆听了导师的精彩分享。 在约48
2023-09-22 11:22:00
在太空谱写中国人的新传奇
...为航天驾驶员,02朱杨柱为航天飞行工程师,03桂海潮为载荷专家。此次神舟十六号飞行乘组的人员选定则是在现有的基础上再次升级,具备了全、新、多的三个特点。一是种类全,本次载人飞
2023-06-18 00:19:00
...缺资源。中国空间站的加入将为全球科学家提供更多实验载荷搭载机会和全新的实验资源,可以进一步促进医学、物理学、环境科学等多学科发展,拓展人类对空间科学与应用的认知。“和”力突出
2023-02-25 14:28:00
太空实验室:点亮梦想的“天宫”
...,太空实验室配备了舱外暴露实验平台,配置了多个标准载荷接口或大型载荷的挂点,用于研究太空极端环境对材料、电子器件、生物体和组织器官的影响。正是微重力、强辐射、剧烈温差变化等多
2023-10-20 04:52:00
36岁博导要去太空出差了
...国教育报36岁博导要去太空出差了——记我国首位空间站载荷专家、北航教授桂海潮①5月29日,神舟十六号航天员乘组与中外媒体记者集体见面会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问天阁举行。这是指令长
2023-05-30 09:06:00
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行任务新闻发布会召开,乘组特点“全”“新”“多”
...五号乘组在轨轮换,驻留约5个月,开展空间科学与应用载荷在轨实(试)验,实施航天员出舱活动及货物气闸舱出舱,进行舱外载荷安装及空间站维护维修等任务。按计划,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入
2023-05-29 11:24:00
让想象成真
...科学实验设备,具有13个科学实验柜的安装空间,还具备载荷自动进出舱功能。 镜头转向核心区域——实验载荷区。两相系统实验柜、流体物理实验柜、高温材料科学实验柜、燃烧科学实验柜
2023-09-22 06:29:00
更多关于科技的资讯:
记者走基层|智能安全帽,让矿工有了AI“卫士”
11月5日,中煤张家口煤矿机械有限责任公司所属恒洋电器有限公司工作人员介绍智能安全帽产品。河北日报记者 魏 雨摄“嘀嘀
2025-11-13 08:03:00
“长与短”周期变革,“快与慢”时效重构,“热与冷”业态碰撞—— “双11”三重奏,解读消费新变局□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黄琳燕11月12日中午
2025-11-13 08:05:00
南报网讯(记者周容璇)日前,在南京医药中央物流中心,一辆白色无人车平稳地穿梭于主仓库与宝湾库区之间,仅用15分钟便完成了一次驳货作业
2025-11-13 08:05:00
向“质”攀升,南京机器人解锁“智造”新图景
全链条持续发力,以硬核技术竞逐市场向“质”攀升,南京机器人解锁“智造”新图景□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徐宁 实习生黄倩机器人是智能制造的核心组成部分
2025-11-13 08:05:00
江苏南京:“爆单堵件”难寻踪迹,科技赋能让“双11”物流运输“从从容容”
“爆单堵件”难寻踪迹,科技赋能让“双11”物流运输“从从容容” 直播间“秒光” 无人机“闪送”□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周容璇“3
2025-11-13 08:06:00
逐浪氢能“新蓝海”,南京加速能级跃升
实现全产业链布局,链上企业持续“加码” 逐浪氢能“新蓝海”,南京加速能级跃升□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徐宁通讯员陈伟伟郑瑞陶炎李雪莹蹲点主题
2025-11-13 08:06:00
2025 脉脉职场新人报告:超50%职场新人想跳槽,校招生最想去字节跳动
脉脉人才智库近日发布《以能为本——互联网职场新人流动趋势 2025》报告,将校招和工作经验在3年内的社招人才界定为“职场新人”
2025-11-13 08:57:00
江苏南京:多点突破屡刷纪录 科创助推产业升级
黄维院士引领南工大柔性电子全国重点实验室闯出新天地 多点突破屡刷纪录 科创助推产业升级□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谈洁姜静实习生钱逸霖在柔性电子领域
2025-11-13 09:43:00
海尔三筒洗衣机:中国第一,海外陆续上市
11月7日,一场聚焦中国三筒洗衣机的发布活动在越南胡志明市西贡河畔举行。活动以户外用户交互嘉年华形式打造沉浸式体验,2000余名消费者
2025-11-13 10:34:00
“双11”厦门网络零售额全省第一总额397.2亿元 760家企业、1062家店铺销售额超100万元东南网11月13日讯 (海峡导报记者 孙春燕)又一年“双11”即将落幕
2025-11-13 10:48:00
辛选双十一数据出炉!销量超3000万单,总人气突破5亿
鲁网11月13日讯历时超一个月的“双 11”大促正式落下帷幕。作为快手头部直播电商企业,辛选集团在新任董事长初瑞雪的带领下
2025-11-13 11:10:00
打破学科壁垒,贯通产学研链条:宁诺以“”无边界理念回应智能时代命题
10月31日至11月2日,机器智能与自然启发计算国际会议(MIND 2025)在厦门成功举办。本次会议由多所国内外知名高校及科研机构联合主办
2025-11-13 12:05:00
长春万达滑雪场启动造雪 12.25解锁四季滑雪自由
不用等寒冬、不用等降雪,长春净月高新区万达茂里藏着一座“四季不打烊的滑雪天堂”!吉林省首家室内滑雪场长春万达滑雪场已正式启动造雪模式
2025-11-13 14:05:00
利和味道“双塔”齐聚FHC,重塑中国西式食品市场格局
2025年11月12日,第28届FHC上海环球食品展—— 一场关乎中国西式食品未来的布局正悄然展开。国内食品行业的重要参与者利和味道
2025-11-13 14:09:00
欢喜传媒引入新投资人及战略合作伙伴 共筑“AI+影视”新生态
近日,欢喜传媒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欢喜传媒”)宣布引入新投资人C River Co, 发行约7.3亿股(19.9%)的新股及约7
2025-11-13 14:0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