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陇东报
本报讯 (通讯员史艳霞、李蔚)华池县五蛟镇积极推行“党组织+村集体+农户”的发展模式,立足群众养牛传统,对养殖户的养殖设施进行改造升级,大力发展肉牛产业,带动群众“犇”富路。
近日,走进华池县五蛟镇杜右手村养殖户杜生源家的牛棚,一头头膘肥体壮的肉牛正在改造一新的牛棚里悠闲地吃草。杜生源告诉笔者,他2022年初开始发展肉牛产业,当年4月份购回4头海福特牛,后来经过不断繁殖,养殖规模不断扩大,2023年挣了4万多元。
五蛟镇杜右手村地处山区,村民素有养牛传统。近年来,杜右手村坚持农民主体地位,对重点养牛户的基础设施进行改造提升,解决养牛户养殖设施陈旧、养殖技术落后等方面问题,补齐短板,激发群众养殖积极性。
杜右手村村民杜克银也借助养牛好政策,一步一步过上了“牛日子”。“我从去年7月开始办牛场,购入的40头牛今年产下了7头牛犊,除去草料钱、人工费,到现在大概能挣10万元。”杜克银说。
为进一步做大做强肉牛产业,五蛟镇强化政策、资金、技术等扶持,打造肉牛产业链,让村集体有产业能发展、群众靠产业能增收。“我们采取‘村集体+合作社’的肉牛产业发展模式,村集体每年能增收4.2万元。”杜右手村党支部书记杜有举说。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5-11 05: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