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人民网-安徽频道
近年来,庐江县把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作为抓党建促乡村振兴的战略之举,大力实施“头雁引领”“产业发展”“金融活水”三大工程,探索出“服务创收型”“资源开发型”“资产盘活型”“入股分红型”“土地整合型”“产业发展型”六大发展模式,集体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发展。全县223个村(社区)年经营性收入合计2.34亿元,村均105万元,“50万+”“100万+”经济强村分别达到197个、116个,占比88.3%、52%。本期我们整理形成了全县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十强村(社区)”典型案例,供参考借鉴。
【服务创收型】
龙桥镇新建村:“村企农”合作 实现三方共赢
通过与金鼎矿业合作,招募各类专技人才和青壮劳动力,组建村集体劳务服务队伍,承接矿区内道路硬化、平台基础建设、绿化种植及排污管道建设等工程类项目及部分矿山修复工程,实现企业增效、集体增富、农民增收的共赢局面。累计为村集体创收43.86万元,有效带动了周边近200名农民群众就业增收,2022年实现村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438.6万元。
【资源开发型】
汤池镇百花村:撬动民宿“新支点” 引领百姓“致富路”
通过收储闲置农房和宅基地,成功引进沁居酒店管理公司,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和民宿产业,先后租赁收储17户农房开发少间·王圩里民宿项目,每年为村级集体经济增收90.3万元。同时带动了周边脱贫户就地就业,群众月增收近3000元。结合举办亲子、采摘、露营等活动,将当地农户家的茶叶、百花菜包装成精品伴手礼,促进村内农副产品销售,年收益达5.6万元。2022年村集体经营性收入达220万元,较2020年增长324.05%。
万山镇长冲村:“民宿+总部经济” 增收致富有门路
紧紧围绕“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全国甲级民宿“云里安凹”“省级乡村振兴示范村”这三个品牌,以长冲河为主轴、以民俗文化、历史文化为底蕴,创新“民宿+总部经济”发展模式,按照“边收储、边招商、边改造”的思路,收储50户闲置农房和11.69亩宅基地并加以提升改造,完善周边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建设,精心打造优质民宿,同时吸引总部经济企业入驻和本土乡贤回乡创业。2022年实现经营性收入188.3万元。
【资产盘活型】
郭河镇郭河社区:盘活闲置资产 促进集体增收
投资建成一栋集文体、购物、电商为一体的4000㎡商业综合楼,通过对外招租为村集体经济创收44.64万元。社区与俊业制衣公司达成村企联建合作协议,将面积2000㎡的厂房出租给企业,获得稳定租金收益15万元/年。盘活老村部、罗棋水库等闲置资产并对外出租,每年获得11.5万元租金收益。社区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由2020年的51万元增长到2022年底的217万元。
乐桥镇檀巷村:以存量促增量 提高集体经济收益
收回因经营不善导致低效使用的王岗水库承包权,公开竞标对外发包,年租金由原来的1万元提高至10.1万元。檀巷村与种田大户合作,将张葛路沿线高标准农田及外出务工抛荒的农田共2912.87亩流转给种田大户统一经营管理,最大限度提升土地耕种效益,村集体每年收取租金和管理费80余万元,农户每年农田租金由原来的200-250元/亩增至400-600元/亩。2022年村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167.69万元。
【入股分红型】
同大镇新河村:多元化发展模式做大集体经济“蛋糕”
探索实施“股份合作”“服务创收”“劳务分包”等新发展模式,村股份经济合作社以资金入股方式,与种植大户合作经营75亩大棚葡萄,村集体年收益增加96万元。同时村股份经济合作社注册成立劳务公司,承接村内小型工程项目,创收21万元。通过提供土地流转管理服务,流转4000亩水田规模化种植优质稻,每年获得土地流转管理服务费12万元。2022年村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达153.8万元。
【土地整合型】
台创园施丰村:挖掘潜力促进村集体经济增收
整合流转土地1630亩,用于种植优质水稻、兰花等,村集体年增收20余万元;复垦土地50亩,通过招标收益22.8万元。同时积极盘活闲置资产,重修并出租原敬老院用房,年收益15万元;投资150万元入股昊东食品科技有限公司,年收益9万元。2022年,村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达232.97万元,其中纯收入130.79万元。
【产业发展型】
石头镇笏山村:小小瓜蒌子 鼓起集体“钱袋子”
通过创新“三权”合作,实现“三变”改革,将曾经抛荒的数千亩土地整合变成蓬勃发展的瓜蒌产业基地。2022年瓜蒌种植面积达2200亩,年产量达60万斤,营业收入突破1200万元,村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突破80万元。
泥河镇竹元村:产业发展干起来 村民生活富起来
引进蔬语生态农业产业园亿元项目落户,盘活、流转3000亩闲置土地发展“订单农业”。建成200多亩芦笋种植大棚,通过技术扶持、自主经营、项目带动,注册“鑫蔬语”商标,申请“笋样儿”产权保护。通过土地流转、收益分红等,村集体年收益增加20多万元。同时盘活闲置的竹元小学用房,建成资产收益仓储项目,村集体年增收10万元。2022年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达134万元,是2021年的2.7倍。
移湖街道闸山村:“靶向合作”让集体经济发展“钱”路广阔
充分发挥驻村工作队自身资源优势和牵线搭桥作用,谋划打造集中收购庐江本土特色农产品,由合肥百大集团代售的农业项目。建设合肥百大集团合家康公司农产品供应基地项目。2022年销售庐江本地冬瓜、土鸡蛋、莲藕等农产品约80万斤、销售额约300万元,村集体经济收入117.3万元。预计2023年,该项目可实现农产品年销售额1500万元,村集体经济可稳定增收40万元。(张健、沈旭升)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2-17 17:45:0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