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青海法治报
青海法治报·法眼记者 薛慧雯 通讯员 刘英福
1月2日清晨,一列队伍整齐集结,正在进行驻扎集中安置点警务室的战前动员。
为保证积石山6.2级地震发生后集中安置点警务室高效实体运转,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公安局党委精挑细选10名基层工作经验丰富的50岁以上民警进驻灾区一线,担任官亭镇、中川乡集中安置点警务室驻点民警,实现了民和县6个重灾乡镇34个集中安置点警务室的定人定岗定责,将在今后一段时间内全力推动民生警务,确保安置点的安全稳定。
在距离官亭镇20多公里的满坪镇,55岁的民和县公安局满坪派出所所长杨学安带领辅警李生海例行巡逻至沙拉坡村集中安置点,警务室村警付坤和村党支部书记正在挨家挨户核对刚刚发放完毕的物资。
“这个安置点一共住着20户121人,谁家有几个孩子,谁家需要帮忙,曾经在部队担任狙击手的付坤都清清楚楚,如今在安置点,他依然能把警务工作精准到点上。”杨学安说。
晚上9时,警车闪着耀眼的警灯驶向甘沟乡峡门村集中安置点。民和县公安局甘沟派出所所长冯斌、辅警隆辉生从静宁村安置点巡查返回至此。他们下车便问值守村警村里的情况,说话间就走进爱喝酒的村民板房里,劝导村民要改正嗜酒的不良习惯,在板房过渡期间不能影响其他群众正常休息。在一一检查完火电安全隐患后,他们还特意检查了板房内的烟雾警报器,再次告知群众注意用电用火安全,有需要及时向警务室反映。
震后一直坚守在金田村砂涌现场的民和县公安局治安大队一级警长王德占,是最早搬进板房的警务室民警。从金田村现场的帐篷警务室搬到下马家安置点板房警务室,他已连续奋战了16个日夜。在这400多个小时里,他没有回过一次家,连日的忙碌,让金田村的群众记住了那张让他们乐观应对的面孔。搬进板房警务室,与群众的距离更近了,住处稳定下来后,土族阿姑以三川土族刺绣工艺纳鞋垫,并在元旦当天送到他手中。看着群众满满的心意,王德占脸上的疲惫瞬间消散。
离县城最远的杏儿乡是民族乡,而日扎村是杏儿乡最远的村子,也是受灾最严重的村子之一。地震发生后,民和县公安局杏儿派出所所长张伟群紧急调动警力时,村警们早已自发就近开展救援。日扎村安置点警务室的村警才让端智就是其中一员,他继承父亲遗志,自任日扎村村警以来,应对日常的纠纷排查、隐患排除、矛盾调解样样在行。震后自家房屋受损,他也一同搬进了安置点,帮助照看留守老人,提醒村民安全生产生活,同样得心应手。他说:“和乡亲们同吃同住,我能更直观地了解他们的需要,对我们维护安全稳定更有帮助。”
同样受灾严重的还有前河乡。地震发生后,民和县公安局前河派出所所长冉永岩立即组织值班民警前往重灾村救援疏散群众,村警们在没有收到集结命令的情况下,自发前往抗震救灾,有的前往官亭、中川援助,有的在本村组织人员自救。冉永岩说:“因受灾群众分散安置,各村村警每天到安置点上排查隐患,并自觉上报每日工作情况,我挺佩服他们的。”
冲锋时刻用力,服务民生走心。不同的警务室散发出的每一丝正能量,犹如在寒夜中爆发出的光和热,为灾区群众重建家园注入力量、传递真情、增添信心。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1-09 09:45:1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