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明朝名将因一时的仁慈,葬送了明朝的两百多年基业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05-21 05:15:00 来源:戏说三国

将军误杀了一对父子,其后人奋发图强,61年后灭了将军效忠的国家。

明朝自朱棣起,就将北方的蒙古、东北等地区控制在了手上,但虽说把这些地区列入了版图,但那里并不太平,特别是蒙古鞑靼,经常在北方给明朝制造事端。所以,明朝的历代皇帝,都将抵御北方异族的入侵,作为头等大事,不仅在北边屯兵近百万,还经常拨出大笔的经费来修建长城。

明朝名将因一时的仁慈,葬送了明朝的两百多年基业

在明朝初期,在北方的战场上,明朝是掌握控制权的,可惜到了明朝的中后期,明朝开始慢慢走下坡路了。明英宗朱祁镇时期,明朝的军队在账面上达到了史无前例的280万,但是真实数据却只有120万,而且士兵的战斗力也参差不齐,这也是为何朱祁镇率领50万士兵亲征只有两万兵力的瓦剌时,却惨遭失败的原因,一方面是士兵数量上肯定没有50万那么多,另一方面是士兵长年吃空饷,缺乏战斗力。

明朝名将因一时的仁慈,葬送了明朝的两百多年基业

明朝也自土木堡之变后,在北方战场上失去了主动权。直到一百多年后,明朝的一位名将出现,才改变了朝廷在北方战场上连连失利的局面,这位名将就是李成梁。李成梁出生于嘉靖五年,祖上是从朝鲜半岛移居到关外的,但经过几代人后,李成梁已经完全融入了汉族,由于家境贫寒,他就跑去参军,起初只是为了混口饭吃,后来因在军中屡建奇功,而被封为副总兵官,那一年,他已经41岁了,可以说是一名大器晚成的名将。

明朝名将因一时的仁慈,葬送了明朝的两百多年基业

在成为副将的第三年,李成梁再次被提拔为辽东都督佥事。当时的蒙古鞑靼经常进犯,明朝先后损失了三员大将。而李成梁到任后,立即招募新兵进行操练,并成功击退了蒙古各部落的侵袭,他也因此名声大振,最后还当上了辽东总兵。在李成梁任上,辽东地区的蒙古、女真各部的多次叛乱都被他一一镇压了,然而在这位名将的战斗生涯中,却曾经犯下了一个错误,那就是误杀了一对女真父子,而这对父子的后人,为了报仇,奋发图强,并于61年后灭了将军效忠的大明王朝。

明朝名将因一时的仁慈,葬送了明朝的两百多年基业

明朝时期,为了控制女真族,朝廷采取的措施就是尽量保持女真各部的平衡,为了方便管理,明朝还在这些部落中,选择一个部落,作为朝廷的代理人,当然了,这个代理人是被朝廷牢牢控制在手中的,这样一来,朝廷只需要在冬季来临前,派代表去接见一下女真各部的首领,并给他们的族人发放一些过冬的必需品,那样女真就不会有反抗朝廷的情绪,还会感恩戴德,同时避免了个别部落强大到能统一女真的情况。

明朝名将因一时的仁慈,葬送了明朝的两百多年基业

这个被朝廷选中的部落就是哈达部,但当时有个部落却不愿接受哈达的管制,意图打破这种平衡。作为辽东总兵的李成梁,肯定不能让这种事情发生,于是就出兵攻打那个与不受管教的部落。在李成梁发起进攻前,得到了一位名为尼堪外兰的城主的帮助,尼堪外兰不仅为李成梁做向导,还诱使那个造反部落的首领打开了城门,这让李成梁轻轻松松就取得了战斗的胜利。

但让李成梁没想到的是,如此简单的一场战役,却发生了一件让他意料之外的事情。当时有一对父子,父亲叫觉昌安,儿子叫塔克世。他们是女真族的后裔,但祖上早已效忠明朝,而且是世袭的明朝女真建州左卫领袖,父子两人也多次为明军提供情报信息。就在李成梁要进攻那个女真造反部落前,父亲觉昌安收到了信息,而那个部落首领之子阿台正是他的孙女婿,他想赶在明军进攻前救出自己的孙女,于是就与儿子两人前往营救。

明朝名将因一时的仁慈,葬送了明朝的两百多年基业

李成梁在胜利后,对那座城池进行了屠城,这对父子被误杀了。战争胜利后,塔克世的儿子得知祖父与父亲被误杀了,就找李成梁早说法,李成梁觉得过意不去,就一时心软,把世袭的爵位、土地、兵马都赐给了塔克世的儿子。

明朝名将因一时的仁慈,葬送了明朝的两百多年基业

正是李成梁的一时仁慈,白白葬送了明朝的两百多年基业,因为这对父子姓爱新觉罗,塔克世的儿子就是努尔哈赤。努尔哈赤为了给父亲报仇,先是统一了女真各部,然后攻下了整个辽东,最后他的后人推翻了整个大明王朝。如果李成梁的部队当初没有误杀这两人,兴许明朝还能苟延残喘的挺多几年吧。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5-21 07:45:05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李成梁(1526年—1615年),字汝契,号引城,是明朝后期著名的将领。他曾经在辽东镇守30多年,多次出兵扫荡建州女真和海西女真,为明朝东北的安定立下了汗马功劳。但关于李成梁的身
2024-04-29 21:00:00
李成梁:从落魄将领到大明边境的守护者
说起明朝大名鼎鼎的将领,相信大多数人第一时间就会想到抗日名将戚继光。当时还有一位明朝军人,名叫将领,与戚继光齐名。当时称他为“南齐北礼”,“礼”就是李成梁。李成梁的著作可以分为两
2023-10-18 20:28:00
此人比戚继光还厉害,却成为明朝灭亡的罪人
戚继光是明朝中后期的名将,他扫平倭寇、抗击蒙古,朝廷对他十分倚重。然而在当时,有一位将领与戚继光齐名,但他的战功、名望甚至超过戚继光!史书上称赞此人,“边帅武功之盛,二百年来未有
2023-08-28 16:10:00
...特书。而且把整个前因演绎得就像言情偶像剧一样,控诉明朝官员对努尔哈赤的不公,对女真人是如何的残暴和压榨。努尔哈赤又是如何背负血海深仇,最终反抗,都写得有板有眼。让闻者落泪,见
2024-05-21 08:12:00
李成梁:从忠臣到千古罪人的转变
随着崇祯在煤山自缢而亡,明朝正式覆灭。不过,明末却出现了很多忠臣名将,其中有一个人生前为大明朝立下赫赫功劳,然而死后却被评价为千古罪人,他就是李成梁,那么他到底经历了什么?为什么
2023-10-30 15:41:00
明朝历史上最厉害的猛将,却豢养了大明王朝最危险的敌人
明朝历史上名将很多,比如开国之初的徐达、常遇春、汤和,明朝中叶的抗倭名将戚继光、俞大猷等。其实,和戚继光同时代,还有一位将名将,他的功业比戚继光还要大。他镇守辽东三十余年,官至总
2022-12-20 16:45:00
李如松:明朝骁勇善战的边疆名将
...祖先是唐末避乱迁入朝鲜的汉人。辽东总兵李成梁长子,明朝名将。李如松骁勇善战,初承父荫授部指挥同知,充宁远伯勋卫。因战功迁署都督佥事,为神机营右副将。后升任山西总兵官。曾指挥过
2023-09-16 13:43:00
努尔哈赤与李成梁是什么关系?为什么能得到庇佑?
...部分,努尔哈赤干哈要到外地去发展呢?他本人也接受了明朝的册封,属于明朝的官员。明朝对少数民族的统治还是有一定宽松政策的。比如说云贵四川等地,一般都是让当地土司自己管理,东北的
2023-04-20 09:01:00
李成梁的5个儿子,一个是抗倭名将,一个因萨尔浒之战失利自裁
明朝中后期,有两员名将支撑着明朝的稳定,这两人有着“东李西麻”之说;这两人就是李成梁和麻贵,麻贵在这里就不多说了,具体是李成梁,对李成梁应该综合的评价。李成梁的确有大将之才,在整
2023-01-03 21:32: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鲁网11月3日讯跟着楹联游济宁,记者一行来到兖州。“顾余不及仕,学剑来山东”,“我家寄在沙丘旁,三年不归空断肠”。让我们一起来探访李白曾居住的地方
2025-11-03 17:44:00
吉林宝藏·每周认识一件文物|吉林这幅画里藏着古代的“雪天Vlog”
吉林的雪一落,朋友圈立马被刷屏。滑雪、围炉煮茶、啤酒炸鸡成了现代人的下雪标配,吉林省博物院藏的清袁瑛雪景山水图轴,早就把古人的雪中即景安排得明明白白
2025-11-03 18:12:00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许舒昕)走进位于思明区大同路7号的厦门侨批馆,一艘悬挂在空中的福船映入眼帘,船旁飘扬着一封封穿越时空的侨批信笺
2025-11-01 08:30:00
探寻教育先驱的“巾帼之思” 《陈嘉庚与女子教育》出版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许舒昕)在中国近代教育史上,陈嘉庚的名字如同一座丰碑。他是倾资兴学的爱国华侨,更是率先呼吁男女教育平权的先驱
2025-11-01 08:31:00
1日,市文旅局发布跟着《黑神话:悟空》游太原主题旅游线路,邀请游客循着“悟空”足迹,漫步晋阳山水,品味市井烟火,触摸非遗匠心
2025-11-01 18:23:00
何以中国|邂逅千年荆风楚韵 ,古城中开启文化奇幻之旅
大皖新闻讯 禹划九州,始有荆州。这座承载着5000年建城史、500年建都史的古城,宛如一部厚重的史书,每一页都写满了岁月的故事
2025-10-31 09:29:00
首都博物馆上新 第二十二届北京书法篆刻精品展开幕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张敏)“隶书源流”第二十二届北京书法篆刻精品展10月30日在首都博物馆开幕。本次展览主要采取面向社会广泛征集和面向会员定向邀请两种方式征稿
2025-10-31 16:41:00
“我最喜欢的济宁楹联”|鱼台孝贤广场楹联
(高山景行 上联:阁壮水云乡,克襄孝道明忠道 下联:德昭桑梓地,且看今贤继古贤)(紫气东来 上联:鱼龙呈变化,万顷烟波堪醉我 下联
2025-10-31 17:24:00
《吴长庆家族》出版暨读书分享会在肥举行
大皖新闻讯 10月31日下午,文化学者夏冬波新著《吴长庆家族》出版暨读书分享会在合肥育才书店徽州书局举行。《吴长庆家族》是研究合肥市(原庐州府)名门望族吴长庆家族(庐江鳌山吴氏家族)的一部家族史著作
2025-10-31 21:52:00
聚焦如何“提笔绘丹青” 山翁画册《墨痕》出版
继《山翁书画集》和40万字的《山翁评论文集》出版之后,著名书法家、评论家、收藏家山翁先生介绍如何“提笔绘丹青”的专著《墨痕》
2025-10-30 08:40:00
“跟着楹联游济宁 ”第十五站活动走进金乡奎星湖公园
鲁网10月30日讯跟着楹联游济宁,记者一行来到金乡,在金乡,流传着这样一句顺口溜:“文峰塔前走一走,官学财运全都有。”光善寺塔又称文峰塔
2025-10-30 17:13:00
老有福丨他的百年“青春之歌”:百岁陈世明的信仰与传奇
福州新闻网10月29日讯(记者 朱榕 文/摄)重阳节前,福州江南水都小学的学生们来到台江万颐养老院,探望101岁的陈世明
2025-10-29 15:14:00
每年农历九月九,是中国传统的重阳节。此时,金秋送爽、丹桂飘香、枫叶正红,形成了登高、赏秋、晒秋、赏菊、插茱萸等重阳节习俗
2025-10-29 16:57:00
寒葱岭,八十载枪声犹在耳——追寻陈翰章将军的东北抗战印记
翰章红军小学的操场上,一尊戴着红领巾的烈士雕塑静静矗立,目光如炬。这位被称为“书生战将”的烈士,就是东北抗日联军杰出将领陈翰章
2025-10-29 18:05:00
彩叶映长城 共绘秋景画
10月27日拍摄的秦皇岛市海港区驻操营镇长城秋景。近日秦皇岛市海港区驻操营镇长城进入最佳观赏期山间层林被秋意染透红橙黄绿的彩叶错落交织与蜿蜒伸展的古长城相互映衬色彩交织间尽显秋意
2025-10-29 08: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