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科技日报
记者12月8日获悉,厦门大学海洋与地球学院、近海海洋环境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王为磊教授联合国内外研究人员,在海洋生物碳泵研究领域取得最新进展。该项研究利用自主研发的逆向反演模式,首次推演出全球尺度海洋生物碳泵的分布格局,为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海洋碳汇的估算提供了重要参考。相关成果发表在国际学术期刊《自然》上。
海洋生物碳泵通过将有机碳从表层输出到中深层海洋,实现对大气二氧化碳的长时间封存,是海洋碳汇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因涉及过程复杂,对海洋生物碳泵的观测及量化一直是气候科学及地球科学研究的难点。该项研究基于自主研发的海洋生物地球化学逆向反演模式,通过将海洋碳、磷和氧元素的循环进行整合,建立生物碳泵以及营养盐等参数的反演关系,进而推演出全球尺度海洋生物碳泵的分布格局。
研究人员介绍,此前,对海洋生物碳泵的直接观测主要利用沉积物采集器,数据极为稀少。该项研究选择由水文参数的分布反推生物泵通量,而非对海洋生物碳泵具体过程开展直接模拟,避免了因数据不足而造成的过度参数化和对同一过程的重复计算。“无论有机碳以何种路径输出,它必然影响水文参数的分布,如果能准确模拟水文参数,便可反推生物碳泵通量。”王为磊说,这项研究中相关的推演结果最终也得到了现场观测数据有力验证。(记者符晓波)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2-11 12:45:19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