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走进糖化学实验室,戴着护目镜的研究人员手中晃动着烧瓶,认真观察正在发生的化学反应,一旁的几台实验设备正在运转,进行着浓缩、分离等步骤。另一边的蓝光催化反应实验室里,化学试剂正在享受蓝光的照耀,等待一场更高效清洁的洗礼和蜕变。
在这些科技感十足的实验室,张夏衡和他的课题组成员每天从早晨8点多工作到夜晚11点,日复一日地从事着可见光催化技术、糖化学等生物医药前沿领域研究,探索分子反应的无限可能,期待为新药研发、工业生产带去更安全高效的生产方式。
出生于1987年的张夏衡是国科大杭高院特聘研究员,曾于美国普林斯顿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师从2021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DavidMacMillian教授。从本科阶段算起,他已在化学世界沉浸十多年,仍着迷于千变万化的分子结构,期待在道阻且长的科研之路上,始终对未知保持好奇,对科学保持敬畏。
如何提高化学实验安全性和效率
答案就在无处不在的“光”里
这一研究成果不仅可以让化学研究、工业生产更环保,还能用于新药研发。张夏衡打了个比方,某些药物化学实验要合成一些合成难度大的药物分子,但通过光催化技术,可将原本的合成步骤从五步甚至十步缩减至一步,大幅提升合成效率,缩短新药研发时间,降低人力物力投入。
“可见光催化技术是国际公认的前沿研究领域,可以覆盖到大部分有机化学反应,但目前还停留在基础研究阶段,只有国内外少数顶级药企在落地使用。”回国后,张夏衡带着导师的期许,在杭州开始了光催化技术研究的新篇章,他希望通过努力,解决光催化技术的转移转化难点,将这一化学福音传递给更多企业和群体。
失败是司空见惯的
但探索和成功的喜悦是无与伦比的
眼下,张夏衡拾起了博士期间的老本行——糖化学。“糖是人类的基础物质之一,很多天然产物也是糖类分子,具有抗菌抗炎的功能,人体的生命过程中有许多疾病与糖的代谢有关。”
和化学打交道十几年了,说起做实验和研究内容,张夏衡仍是满怀兴趣,“化学的最大魅力在于可以创造新物质,即使上千次实验中合成出的东西都是没有用的,但这是一个好玩的过程。失败是司空见惯的,即使365天中有360天失败,但有一天成功了,那种喜悦是任何事物都无与伦比的。”
“鼓励学生尝试最难的课题。”这是张夏衡在美国期间的最大感触,也成为如今的他鼓励学生的宗旨。来杭一年,他希望在这座宜居宜业的创新活力之城,实现更多成果突破,为杭州生命健康、高端制造贡产业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人物名片】
张夏衡,国科大杭州高等研究院特聘研究员。曾于美国普林斯顿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主要研究方向为糖化学、可见光催化、自由基化学等生物医药前沿领域。博士后期间曾在《Nature》等期刊发表多篇学术论文。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1-20 07:45:10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