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娱乐

陈思诚,懂魔法

类别:娱乐 发布时间:2025-03-24 13:06:00 来源:大叔谈娱乐

“「懂魔法」的人可能是大卫科波菲尔,

也可能是陈思诚。”

国内网络舆论场有一种非常不好的风气,即一群不看电影的人喜欢把“场外因素”置于对一部电影的评论中,而且谁票房好骂谁。

我印象中至少近三年以来,这种风气越来越盛,对电影乃至主创、主演的评价角度愈发刁钻。严肃地说,影视评论区里大家似乎都在比赛“谁角度清奇”,对作品本身的解读及延展意义反倒不太在乎。

那反过来什么样的作品会让“评论家”们喜爱呢?

小众的(大多数观众不知道)、不赚钱的(票房)、没咖位的(演员)、故事内容晦涩(节奏慢、色调暗沉、台词玄而又玄)的都可称一句“好!”

所以开篇之前,我依然强调我的观点:

电影首先第一属性是“娱乐”,而且不能一说“娱乐”就斥之为“低俗”“娱乐”是个中性词,且一定是从属于大众喜好的才符合“娱乐”的定义。你比如说在家自个儿鼓捣炸弹,顶多叫小众娱乐,据说还犯法。

游戏、音乐、影视从属大众偏好类的即“娱乐”的主体,基于这种具有广泛市场基础的“娱乐”,立足于大众取向的创作,本身侧重的内容主题导向才能得以传播。

如果这种影视文化IP能传播十年以上,那么它就是成功的。

一种文化产品本身具备市场支撑基础且产生经济效益,方可谈得上具备“文化价值”与“社会价值”。

就像2025年春节档,即便《哪吒2》断层式碾压其他影片的同时,《唐探1900》依然稳居档期内票房第二,就已经说明“唐探宇宙”本身具备的IP硬实力。仅从国产电影近十年来的综合产出表现来看,能“撑”到《哪吒2》横空出世还能勉力一搏的又有几个呢?

故事

2019年《唐人街探案3》开拍时在日本当地引发了不小的轰动,日本人没见过这么大阵仗的影片制作,上一次中国人到日本拍电影,让日本媒体连番报道,启用大量日本演员的还是成龙的《新宿事件》。

彼时《唐探》一二部的IP效应初见成型,但仅限于华人世界。当2021年《唐探3》上映时,观众看到妻夫木聪、托尼·贾、长泽雅美、染谷将太、浅野忠信、三浦友和、铃木保奈美等一批中国观众喜闻乐见的外籍演员加盟。

仅作为系列其中一部而言,“唐人街二人组”也让观众意识到一件事:

有中国人的地方,就有“唐探”的故事。

那年春节档《唐探3》的票房高达45.23亿。注意,2021年作为一个具有特殊意义的年份,影片凸显的民族文化意义和市场投放效应使其成为值得行业借鉴的案例,它近乎完美地应和了“天时、地利、人和”的成功条件。

四年后,《唐探1900》索性展开了一场时空之旅,把“我在过去当侦探”写进新故事。这次的“唐探”有了别样的画面:

1900年的旧金山,华人侦探+清朝侍卫、凶案侦破+革命时代,海外华人劳工血泪史+影片末尾游轮上人物对“魔术”的理解,赋予了这个系列新的灵魂内核。

纵观《唐探》系列至今,每个故事反映出来的价值观与主题都不是说教式的,归类为“悬疑喜剧”的“唐探宇宙”最成功之处很简单——

先让你开怀大笑,然后适时埋下一个“点”,最后“引爆”。

市场上所有成功的喜剧影片都是这个套路,按理说不复杂,完全可以学习。但坏就坏在有些主创团队喜欢在“讲故事”的时候进入两种极端,要么故弄玄虚搞得莫测高深,要么让主题浮于表面。

我对《唐探1900》最惊叹之处在于它会用费洋古之死带动观众情绪,让人从旧金山一桩杀人案的沉浸式体验中被“拉”回真正的主题:

为什么坏人坏事第一时间就是中国人干的?说到底1900年的中国太拉胯了。

拉胯到不同阵营的中国人意识到“救中国”才是当务之急。

“怎么救”则各归各属,各出奇招。

回溯第一部《唐人街探案》中张子枫(角色)对刘昊然的邪魅一笑,此时《唐探》已经过去了十年。十年后我看这个系列里终于直观感受到了IP的野心,当然从另一个角度诠释,也能理解主创团队的取舍:

顺应市场的诉求,即现在观众是否喜欢看一个“复合型”的故事。

在保证故事完整性的前提下,懂得观众当下的喜好,把“怀旧”与“致敬”埋在桥段中,比如“鹰的眼睛……”这种对80后观众就很友好。

实际上许多人气博主也喜欢用心照不宣的怀旧梗获得一波共情,这也说明至少在“唐探宇宙”里,穿越古今不是随便的想当然。

作为导演、编剧的陈思诚在打造“唐探宇宙”的十年里是与时俱进的,他尊重商业元素,也懂得讲故事的进行时态中观众喜欢什么。

因此我觉得他至少是个喜欢上网,甚至每天在处理各种琐事的时候依然保持高强度上网的人。不要小看这件小事,这是一个看似很平常实则很难得的好习惯。只有上网“下沉”到各种社交平台长时间研究,接触各色人等,才能了解当下的社会氛围与观众喜好。

仅此一事,就打败了大多数痴迷于“画面分割”的主创。

观众

从《唐探2》开始,陈思诚还做了一件事,就是基于《唐探》第一部在市场上大获成功的基础上,他将投资人、制片人、导演和编剧等的话语权都集中于一身。

对于业内人士而言,大家都很清楚单部影视剧最耗费精力的不是“如何拍”一部作品,而是“博弈”——

从主创到主演,再到剧组各个部门,大家的角度不同,看待项目的想法意见也不同。这一点我在接触很多导演和编剧时也能感受到,他们或明或暗地都会吐槽几句。“博弈”的结果就会导致一部作品为了平衡各方需求,最终成为一部“我们都满意,我们也都知道观众可能不满意”的作品。

陈思诚打造《唐探》时解决了这个问题,这让单个项目解决了严重的内耗,让各方趋于统一,目的明确。这种主导模式不仅让《唐探》系列风格稳定,《误杀》系列也相对较为成功。

当然,我不是说这种领导模式一定很好,具体还是看话语权掌握在什么样的人手里。起码陈思诚目前塑造的IP系列和若干独立故事各有胜负,总体依然保持上升趋势。

在《唐探》之前,“悬疑”和“喜剧”怎么看都不搭边,大家都无法突破讲故事的创作瓶颈。

2015年,一个戴金链子的油腻大叔和一个稚嫩青涩的天才少年在泰国唐人街正式成为探案组合。三年后观众喜欢上了《唐探2》大家伙儿在影片结束后站在唐人街跳舞的热闹劲儿——

草根市井的大众喜剧消弭了看似拒人于千里之外的推理探案带来的“小众感”,却依然保留了悬疑的叙事骨架,2018年《唐探2》春节档票房在三、四线城市的占比达58%(艺恩数据),也证明了陈思诚彻底打通了“大众”与“小众”的叙事隔阂,且这种风格延续到了2025年,进而成为十年中最具票房号召力的国产电影IP。

陈思诚踏上导演之路出于一种对自身规划的深刻认知,毕竟“成才”(《士兵突击》角色)一直是陈思诚最想打破的观众固有印象,他本人对在“演员”这个层面上去向何方也感到焦虑,后来的他曾在采访中说过:

“我不想当被人分的蛋糕,我要成为做蛋糕的人”。

然后他真的完成了从演员到导演的转型。

“唐探”系列最好玩的就是每个地方的唐人街与当地文化呈现出的一种糅杂,基于不同的文化环境衍生出不同的故事,再在故事中加入喜剧、动作、悬疑以及若干网络流行元素等,便能常拍常新,给观众带来新的体验。

主演刘昊然也说这个系列电影的优势在于他们(主创、主演)可以清楚地知道上一部的不足在哪里,观众对下一部的期待是什么。

于是十年间,陈思诚用《唐探》生生踏出了一条电影工业化路径。

他的“路径依赖”是“看电影的人”——

2015年的观众和2025年的观众,所思所想肯定不同。这十年里发生了太多事情,如果讲故事依然只是通过插科打诨,热热闹闹大闹一把,是留不住观众的。

魔法

“唐探”初兴之时,正是漫威电影在国内大杀四方的时代。

2025年漫威系列最新一部引发国内观众吐槽,最新一部《唐探》作品观众基础依然相对稳定。在此期间,《唐探》系列的产业认知也逐渐清晰:

建立标准化的生产流程,支撑单一导演的个人创作周期,维系IP文化属性的持续输出。

如网剧版《唐探》启用柯汶利、戴墨等年轻导演执导衍生故事,通过《探案手册》测试林墨、Ivy等新角色的市场反馈,用《唐人街探案世界冒险手册》等周边产品强化市场印象,培养“唐探宇宙”粉,打造国产IP的长线粉丝,在电影、网剧保持统一风格的同时,全面打造国产电影自己的“漫威”路:

春节档喜剧构架满足基础的合家欢观影诉求、国际化故事背景满足小镇青年(三、四线城市)的想象,进而使其成为内地电影市场跨年—春节档的“吉祥物”,并在试错中不断突围,实现内容扩张。

与漫威、DC等百年文化沉淀相比,“唐探”宇宙的渐渐成型才刚刚十年。

下一部《唐探》置于何方?“探案二人组”又处于何种时代背景?网剧版《唐探》何时与电影版故事实现全面交汇?

这一切都要留给陈思诚来诠释,且需要不可测的时间。

同时,他和其他中国电影人一样,都要面对未知的网络舆论环境,这也几乎是所有文艺工作者共同面对的问题:

你无法讨好所有人,大家会盯着你不完美的地方大做文章,且对“试错”零容忍。

这种舆论趋向在未来可能会更加严峻。

人们大多只缅怀“过去”并表现出最极致的美德。对于当下勉力支撑“排面”的人多采取揶揄之姿。最知名的莫过于去年的“黑猴子”游戏和今年的“闹海”。

但他们真的仅仅出于对一部文艺作品的客观评价吗?

当然不是。

即便日本人在惊呼“中国电影出海”之时,远航的身后故土,依旧不乏恶意。

《唐探1900》的故事快结束时,魔术师金陵福带着电影摄像机回国,他说:

“电影才是最棒的魔法”。

延展到电影之外,“唐探”十年本身就是“魔法”,我看着它不断扩张,从银幕上延续到网络,这种“魔法”施展出来的好与坏同样全凭“魔法师”本人的水平。

“懂魔法”的人可能是大卫科波菲尔,也可能是陈思诚。

作者/摸金校尉

编辑/小白

排版/板牙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03-24 14:45:05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陈思诚新作定档暑期,刘昊然扮老赢赞誉,陈道明吴彦祖助力
...大的剧情反转。当然,陈思诚的执导功力不容小觑。从《唐人街探案》系列到各种悬疑大作,陈思诚似乎总能轻松捕捉到观众的心理。这次的《解密》,不仅仅是一部谍战片,更像是一场精神和智力
2024-07-06 00:59:00
解析《唐探1900》:用推理来捕捉历史的魔幻时刻
...活跃、灵感迸发的讲述者,毋庸置疑,陈思诚也抓住了“唐人街1900”这个历史的魔幻时刻,编织成一出足够精彩的大戏。《唐探1900》有很多显而易见的优点:首先,它线索细节众多但叙
2025-02-11 12:55:00
《解密》上映一周仅卖2.5亿,陈思诚的票房密码为何失灵了?
...我骨子里就有,我摘不掉。”他曾在采访中说。再次以《唐人街探案》导演的身份出现时,陈思诚对市场的嗅觉已经更加敏锐。他用喜剧包装这部内核并不轻松的悬疑电影,并坦诚地说是出于商业考
2024-08-10 16:55:00
陈思诚张译17年后《三大队》合体
...故事》,斩获票房4.05亿。2015年,陈思诚自编自导电影《唐人街探案》,收获内地票房超8.24亿元。2018年,自编自导电影《唐人街探案2》
2023-12-13 12:23:00
陈思诚十年影路迎新突破 求新求变深耕多类型领域
...文逸、崔睿、柯汶利、刘翔等多位青年导演共同创作了《唐人街探案》网剧、电影《误杀》系列、《消失的她》和《三大队》等作品,陈思诚善于发现和挖掘青年导演身上的创作潜力,也深度参与剧
2024-01-09 10:04:00
十年四部电影 “唐人街探案”系列为何经久不衰?
1905电影网专稿 自2015年首部电影推出以来,“唐人街探案”系列凭借独特的推理风格和角色设定广收拥趸,在电影市场占据了重要位置,三部作品累计票房近90亿元,将于今年春节档上映
2025-02-02 05:59:00
《人民网》点名表扬,《消失的她》后劲太大了
...才华与悬疑片深度绑定,而且个人风格极具辨识度。从《唐人街探案》到《误杀》,再到《消失的她》,陈思诚的悬疑片呈现出三个明显的特点。 其一,主打推理悬疑,通过穿插叙事或分段叙事
2023-07-23 12:57:00
票房破160亿,喜欢用“半熟演员”的陈思诚,凭啥超张艺谋等导演
...业的爆发,做了很好的铺垫。真正的发力点是2015年的《唐人街探案》。拍摄这部影片时,陈思诚很清楚影片取胜的关键在于王宝强。彼时的王宝强还和徐峥黄渤捆绑在一起。他们主演的《泰囧
2023-07-04 19:58:00
牛!《消失的她》票房破6亿,陈思诚再次封神,朱一龙成最大赢家
...位作品票房破百亿的导演,陈思诚绝对是个奇才。三部《唐人街探案》+两部《误杀》,直接奠定了他一线导演的地位。对电影市场,陈思诚有着超高的敏感度,可纵使如此,他也遭受过挫折。20
2023-07-13 22:49:00
更多关于娱乐的资讯:
“乱世烽烟起 英雄叹红颜” 泗州戏《吕布与貂蝉》在安徽百戏城上演
大皖新闻讯 10月7日19:30,安徽百戏城地方戏剧场大幕缓缓拉开,由宿州市泗州戏剧团精心创排的泗州戏《吕布与貂蝉》震撼上演
2025-10-08 11:45:00
一街吃遍金陵味 市井烟火是茶南
10月7日,建邺区茶南大街热闹非凡,众多游客慕名而来。大家打卡各类美食,在充满烟火气的街巷中,感受着浓厚的市井氛围与生活气息。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段仁虎 摄
2025-10-08 08:06:00
红裙踏歌林海 《卡门》压轴终章5天5场!南京森林音乐会完美落幕□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朱静桂香渐浓,弦歌不辍。10月7日晚7时30分
2025-10-08 08:05:00
华晨宇南京三日烟花点亮“火星乌托邦” 中秋夜预告乐园新篇章
2025年10月4—6日,华晨宇火星演唱会在南京汤山音乐谷燃情开唱。这个从基建起步,由团队灌水泥、铺草坪,从零打造的火星乌托邦
2025-10-08 09:44:00
龙海:国庆中秋长假 非遗嘉年华精彩纷呈
南音表演。厦门网讯(厦门日报特派记者 黄树金 通讯员 方勇顺)国庆中秋长假,第三届龙海非遗嘉年华在龙海月港古镇启动,南音
2025-10-08 07:41:00
聚焦第二十届中国吴桥国际杂技艺术节丨杂技的盛会 百姓的节日
第二十届中国吴桥国际杂技艺术节人气火爆杂技的盛会 百姓的节日10月2日,吴桥杂技大世界景区举行九月庙会活动,杂技绝活、非遗展演轮番上演
2025-10-08 07:53:00
吉镜头|八月十六 “超级月亮”已上线!
“十五的月亮十六圆”,10月7日,今年中秋的“超级月亮”已上线(二次曝光拍摄)“十五的月亮十六圆”,10月7日,今年中秋的“超级月亮”已上线(二次曝光拍摄) “十五的月亮十六圆”
2025-10-08 00:33:00
王亚伦《中国少年》MV温暖上线 音乐少年用歌声与行动诠释新时代风采
作为近年来备受瞩目的新生代音乐人,13岁的王亚伦正以多元的艺术形式展现着当代青少年的精神风貌。从5岁发行首支原创作品,至今已创作了16首原创单曲及9张专辑
2025-10-07 18:08:00
“诗词三万里之天涯共此时”中秋咏诵会在吉林沉浸解锁中华浪漫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当中秋的月光洒满长春新民大街,10月6日晚,一场跨越千年的诗词之约精彩而至。作为吉林文旅倾力打造的文化IP
2025-10-07 18:48:00
十堰广电讯(全媒体记者 赵向军)国庆中秋假期,十堰电影市场迎来观影高峰。多部题材丰富、制作精良的新片集中亮相,燃起市民的观影热情
2025-10-07 15:38:00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曾嫣艳)近日,翔安区金海街道“两岸同歌·中秋月圆”第三届翔金合唱交流活动在超旷美术馆多功能厅举行
2025-10-07 08:00:00
新蒲新区:举办中秋游园会 市民游客共赏烟花度佳节
多彩贵州网讯金风送爽,月满人间。10月6日晚,“皓月满金秋·共品中秋醉”——2025年新蒲新区中秋游园会暨白酒促消费活动在芳华里3536文创园举行
2025-10-07 11:08:00
国际杂技盛典闪亮登场
10月6日,演员在第二十届中国吴桥国际杂技艺术节国际杂技盛典开场秀上演出。10月6日第二十届中国吴桥国际杂技艺术节国际杂技盛典在河北省艺术中心大剧场启幕本届盛典汇聚来自中国
2025-10-07 08:37:00
听!四海弦友\
“屿见闽南”的南音展演活动吸引众多市民游客观看。(记者 陈立新 摄)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吴晓菁)昨日起,“天涯共此南音月·四海同庆中国心”2025年南音展演活动在“屿见闽南·时光幻境”主题景区(以下简称“屿见闽南”)启幕
2025-10-07 08:00:00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邬秀君)恰逢中秋,昨日上午,在市文旅局主导下举办的“盛世华夏 月满鹭岛”专场迎宾活动,在厦门高崎国际机场T4航站楼到达层精彩上演
2025-10-07 08: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