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吕不韦精明一世,本来可以善终 ,为何落得饮鸩而死的凄惨结局?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02-21 16:11:00 来源:精彩生活

前言

一声爆裂,饮下鸩酒的高祖宰相无比冰冷地侧躺在凉亭的石阶上,写就了这位协助秦王腾飞的大臣波澜壮阔的一生。他是吕不韦,曾辅佐孙异人、助秦灭六国、权倾人臣,又在秦始皇疑忌中葬送在秦都咸阳。

正如古语所说,人生如棋,一着不慎满盘皆输。吕不韦也曾风光无限,又一度失势黯然,人生终究难料。那么,这位权倾一时的重臣最终是如何走向失败的深渊?

吕不韦精明一世,本来可以善终 ,为何落得饮鸩而死的凄惨结局?

吕老为何不韦,终究偃旗息鼓?

吕不韦生于战国末年,出生于富裕商家。当时正是各国混战,局势极不稳定的时期。然而幼时的吕不韦却并未直接面临战乱,反而活在家族荫蔽的温室中。

天资聪慧的他度过了无忧无虑的童年,并在商业熏陶下培养出敏锐的眼光。后来,吕不韦青年时期见证了家族因为支持赵系的秦王孙异人而濒临破产的困境。这成为他转变人生轨迹,立志通过当官发家致富的动力。

果然,凭借过人的手腕与运筹帷幄的才能,吕不韦很快成为秦相,开始了自己辉煌的仕途。秦王深得“鹰扬”之助,秦国国力也因此日渐强盛。在长达13年的相位生涯里,吕不韦推行了一系列政治、经济、军事改革,使秦国的实力在诸侯中脱颖而出。

吕不韦精明一世,本来可以善终 ,为何落得饮鸩而死的凄惨结局?

与此同时,他本人也权倾朝野,成为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他的处事作风强硬威严而又精明强干,这无疑使秦王肃然起敬。在此期间,吕氏的野心和权力欲得到极大满足,也积累起高深的治国之术。然而好景不长,随着年轻的秦王政逐渐长大成人,吕氏的地位也岌岌可危了起来。

当秦王政年满十三岁时,便按照惯例正式加冕为王,亲政处理朝政大事。权倾朝野十余载的吕不韦,自此一蹶不振。年轻的君王满腹经纶,不再是从前只能依赖宰辅的毛头小子。

他认为吕不韦掌权已久,心生警惕,于是大刀阔斧地调整朝政布局——架空了吕不韦大部分职权,仅保留了虚位名誉;更直接的是,另设两个新官职分享吕氏原本的政务权力。

吕不韦精明一世,本来可以善终 ,为何落得饮鸩而死的凄惨结局?

眼见多年积累的势力一夕之间化为乌有,吕不韦自是万分难过。他在朝为官十余载,参与了秦国大半壮年时期的脆弱与成长、内忧与外患。现在一手打造的王国辉煌景象并不归自己所有,难免失落。

然而他的大局思想和忠君之心又制约着他,不让他轻举妄动。当时的秦国正是如日中天,四方藩屏,内政外交一片大好。没有足够的理由让吕不韦发难夺权。于公元前237年十月,在位13年的吕不韦终于正式卸任相位,调任到偏远的河南去了。

吕不韦精明一世,本来可以善终 ,为何落得饮鸩而死的凄惨结局?

野心也会是野心家的绊脚石?

调离相位,对吕不韦的打击还远未结束。他本想在河南稳住积威,静待时机。哪知才一年多时间,秦王的猜忌之心再次向他袭来。

事情的起因,是各小邦国闻吕不韦失势,蜂拥而至延揽人才。他们有的献计献策,讨好权倾一时的前辅相;有的则明里暗里引诱,想让吕不韦为自己国家效力。这无疑让秦始皇倍感威胁,生怕老谋深算的鹰扬在外结党营私、隐患后患。于是下令吕不韦远涉重庆,永远跻身深山老林之中。

吕不韦精明一世,本来可以善终 ,为何落得饮鸩而死的凄惨结局?

面对这突如其来的打击,吕不韦看似冷静,内心却波澜起伏。他本以为余波未平,最多也就是黯然离去。哪知秦王竟然如此防范自己,把一个老臣仿佛规划了叛乱似的忌惮!这无疑让吕不韦的尊严受到践踏,他那本已灰飞烟灭的权力欲火,也再次被煽得有些死灰复燃了。

毕竟,他还从未想过自己会落得如此下场。在他看来,权力既然已经不可能复得,钱财既然已经不足以成为忧患,那么,唯一要紧的就是保全自己几十年来积累的人脉声望,以及“忠良”的美名。这才是自己在人世间最后的筹码。

吕不韦精明一世,本来可以善终 ,为何落得饮鸩而死的凄惨结局?

一旦让秦王将自己贬谪到荒郊野外,前丞相的尊严和名声势必荡然无存,那自己当年的心血和奋斗还有什么意义?正是这些综合心理的支配下,吕不韦终于选择了引吭高歌、大彻大悟。

他认为在精心经营数十载的王国辉煌里,自己已然功成身退;既已失去对朝局的主导权,又何必再像困兽犹斗,苟延残喘。不如痛快出局,以死明志,保全最后一丝名节和骨气。

吕不韦精明一世,本来可以善终 ,为何落得饮鸩而死的凄惨结局?

忠义也会成为绝处逢生的坚守吗?

其实,吕不韦的人生尚未到绝境。权势如此,来日方长;生命虽危,死有余辜。面对逼迫和命令,吕不韦仍抱有一线生机。他本可以投降或隐忍,安度余生;甚至孤注一掷,以战吞秦兴复汉。但他更在意的,是自己数十年来积累的威名与声望。正因为深知若不能全身而退、旗帜鲜明,不如玉石俱焚。故而选择了与世长辞。

秦代正值郁金香遍野盛开的时节。公元前237年冬,吕不韦在咸阳杜郊园的一座凉亭里轻描淡写地写下遗书,饮下一瓯含鲜血的鸩毒酒,就此长辞凡尘。

吕不韦精明一世,本来可以善终 ,为何落得饮鸩而死的凄惨结局?

生前无法参与祖国统一大业,死后亦无颜面再见昔日君王,这样的人生,似乎难免有些遗憾。然而不变的是,吕氏一生都保持着对国家的忠心,正是这种忠义,成就了他的不世声名,也令他在绝境中仍能泰然处之、视死如归。

就像他生前推崇的名家谚语那样,臣子对君主固然忠诚,但国家利益高于一切。正因为他视秦国的荣辱如同生命,所以在自己没落之时,也只能选择和国家同在、生死相依了。

人生如棋,吕不韦的悲哀并非运数难料,而是局势所逼、野心所误。我们不应怜才,而要鉴戒。成功由己,败落亦由己,人生,终究要靠自己。

吕不韦精明一世,本来可以善终 ,为何落得饮鸩而死的凄惨结局?

结语

追求名利是人之常情,当权难免生僭;失势后复辟亦是情理之中事。吕不韦之所以悲剧,其实源自野心,却也来自命运。

他本是明智仁慈之人,愿为国尽瘁;却不期秦王生疑,深陷其中不能自拔。人生难免悲欢离合,命运亦多是坎坷。吕不韦一生起起落落,权倾一时,又遭漫漫黜陛。

吕不韦精明一世,本来可以善终 ,为何落得饮鸩而死的凄惨结局?

其命转折虽出人意料,却也不失为警世之鉴。学者当以之戒懈,知进退;君子亦当鉴之,慎独断。苟日月长明,四海升平,又何妨容英俊之士抱持理想,建言献策?

国家兴亡,匹夫无罪;朝局更迭,命途多舛。吕不韦虽然功败垂成,却也丰富了后人对人性和命运的思考。正所谓立大事者,不惧流言;行高举者,不惧颠簸。人各有命,命有定数;胸有大略者,纵有悲欢离合,终能泰然处之,从容归隐。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2-21 17: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该剧作为大秦帝国系列的收官之作,讲述了秦始皇嬴政在吕不韦、李斯、王翦等的辅佐下平灭六国、一统天下,建立秦朝的故事。播出至今,《大秦赋》引发不小的争议,特别是电视剧中的人物,更
2024-06-04 11:11:00
权谋之下:吕不韦与嬴政的较量
...处境变得岌岌可危。在他最苦恼、最无助的时候,遇见了吕不韦。吕不韦不仅帮他打通了秦国的关节,还帮他逃了出来。赵国一举封他为秦太子,后来又立他为秦王。吕不韦的贡献吕不韦始终铭记异
2024-04-24 12:41:00
从商人到丞相:吕不韦的传奇人生与远大抱负
...见了他心中远大的抱负。这个人便是战国时期秦国的丞相吕不韦,其可谓是商人史上最成功的男人,一举完成了从商人到政治家的高难度转换,给秦朝乃至中国历史留下了浓墨厚彩的一笔。大家对吕
2024-02-18 19:18:00
秦国统一的最后一位奠基人是谁,为何以一杯毒酒退场
...利地接替王位,成就了他统一中国的大业。这个商人就是吕不韦。可以说,吕不韦是秦国统一的最后一位奠基人,是他给嬴政铺好了道路,然而,这位传奇的大秦相邦,十余年为秦国呕心沥血,却以
2024-05-13 21:07:00
战国时代的崛起与秦国的强大
...丞相,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纯属自作自受。奇货可居吕不韦看到了机会。不能赚钱的商人不是好丞相,就说的此人,他就是吕不韦,吕不韦原先只是一个穿梭在中原大地上的一个小小商人,商人
2023-11-12 14:41:00
吕不韦作为秦国2朝权臣,是什么让他从宰相走向末途,自杀身亡?
吕不韦从一个商人走到一国宰相,号为仲父,自然是在朝野内外有着煊赫的势力。在政治上的他同样有着属于商人的精明。他向四公子(信陵君,春申君,平原君,孟尝君)学习,礼贤下士,招揽各国精
2025-04-23 22:36:00
商鞅、张仪、范雎、吕不韦这些秦国功臣的结局如何?
...鞅辅佐秦孝公、张仪辅佐秦惠文王、范雎辅佐秦昭襄王、吕不韦辅佐秦庄襄王和秦王政,最终使秦国奋六世之余烈,归天下于一统,商鞅、张仪、范雎、吕不韦这些秦国功臣功不可没,他们最终的结
2023-08-27 06:21:00
秦始皇的弟弟成蟜,反秦的原因是什么?
...的老爸嬴异人,之所以能被华阳夫人选中,肯定不是因为吕不韦礼物送得多的缘故,因为华阳夫人贵为太子妃,要什么没有?那华阳夫人为何要选嬴异人为嫡子呢?那肯定是有交换的,而且是政治交
2023-02-03 18:27:00
...说法,甘罗还是太年轻了,他虽然是极力想要把功劳推给吕不韦,但是有些话可是不是那么说的啊。什么叫“相邦所想,就是大王所想”,什么叫“相邦要封我为上卿”,甘罗的表现简单来说就是一
2024-06-03 09:11: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中国国家地理·地道风物》风物之旅走进普定
11月12日,《中国国家地理·地道风物》风物之旅调研活动走进普定。本次调研与拍摄活动以地理与人文的独特视角,聚焦屯堡文化的深厚底蕴与当代活力
2025-11-14 10:52:00
文化中国行|千年文脉 活力运河③:临西古砖 匠心传奇
邢台市临西县历史上是隋代开凿的永济渠与元代开通的京杭大运河的交汇地,两条运河接续造就了临西(古称临清)的繁荣。史料记载
2025-11-13 08:05:00
长白时评评论员 唐小兰11月11日,河南平顶山,新娘即将出场时老太太想“抢喜”,婚礼督导眼疾手快及时发现并制止。“抢喜”
2025-11-13 10:56:00
想要读懂山东,或许不必急于奔赴泰山之巅或徜徉于海岸线。如今,一种更深度的“游山东”方式正悄然兴起——走进散落于齐鲁大地的博物馆
2025-11-13 14:46:00
来滕州看“小国重器”
山东滕州,古为“三国五邑之地、文化昌明之邦”,素有“滕小国”之称,是古代东夷炎族后裔——滕、蕃、邾、薛等氏族的摇篮和商代始祖的发祥地
2025-11-13 15:22:00
临沂金盾小学开展王羲之故居研学实践活动
鲁网11月12日讯“是日也,天朗⽓清,惠⻛和畅”,恰如《兰亭集序》中描绘的雅致意境,11⽉9⽇上午,临沂⾦盾⼩学⼆年级17班的同学们怀着对书法⽂化的向往
2025-11-12 11:43:00
作者:王孜“是的,上天叫我看见,叫我听见,叫我置身其中,又叫我超然物外。上天是为了这个目的,才让我看起来像个傻子的。”当我在阿来的《尘埃落定》中读到这句话时
2025-11-12 14:08:00
文学作品《权谋通汇》及其简介
《权谋通汇》是赵丹阳创作的文学作品,于2025年11月12日进行版权登记,登记号:黔作登字-2025-L-01881514
2025-11-12 15:08:00
大河网讯 “你好,贵姓?”姓,是标示一个人家族血缘关系的标志。你了解过跟随自己一生的姓氏吗?你知道你的姓氏从何而来吗?11月11日
2025-11-12 19:39:00
是什么,让一群六百年前自江南迁徙而来的人们,他们的乡音、服饰与信仰,能如此完整地封存至今?答案,或许就藏在一项名为“抬汪公”的盛大仪式里
2025-11-13 00:03:00
在贵州安顺的屯堡村落里,你可能会偶遇一场与众不同的戏。没有华丽的戏台,锣鼓就在田间地头敲响;演员是身边的乡亲,脸上覆着色彩浓烈
2025-11-13 00:03:00
央媒看太原11月9日,中新社以《跨越海峡寻根 台湾张氏宗亲山西晋祠祭拜先祖》为题,报道了近20位台湾张氏宗亲代表在晋祠博物馆台骀庙祭拜先祖的情况
2025-11-12 07:54:00
唐代一尺究竟有多长?西安月登阁村唐墓考古发现三把铜尺
唐代一尺究竟有多长?这个问题可以用出土实物来回答了。根据《考古与文物》2025年第10期发表的发掘简报,西安月登阁村3座唐代墓葬中出土了保存状况较好
2025-11-11 12:06:00
孙敬明出席蒙山(平邑)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利用论证会
鲁网11月10日讯11月9日,临沂蒙山(平邑)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利用论证会在蒙山之阳举行。临沂市政协副主席、文化和旅游局局长高思圣
2025-11-10 16:57:00
舞剧《颜真卿》本月在石家庄首演
河北新闻网讯(毛宇)11月15日至21日,国家艺术基金2024年度大型舞台剧和作品创作资助项目——舞剧《颜真卿》石家庄站首演
2025-11-10 18:3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