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财经

“一带一路”科技创新资源加速流动

类别:财经 发布时间:2023-11-07 07:24:00 来源:经济参考报

11月6日,首届“一带一路”科技交流大会在重庆举办,记者在会上了解到,我国将启动实施可持续发展技术、科技减贫、空间信息科技和创新创业等专项合作计划,未来5年把同各方共建的实验室扩大到100家,为各国经济科技发展提供更多科技原动力。

科技创新是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动力,在大会上,记者看到众多合作成果案例。例如中国-东盟技术转移中心(简称CATTC),目前已与泰国、老挝、柬埔寨、缅甸、越南、文莱、印尼、马来西亚、菲律宾等9个东盟国家分别建立了政府间双边技术转移工作机制,与其中7个东盟国家组建了技术转移联合工作组。同时,还在国(境)内外组织线上及线下国际展会、高端论坛、路演推介等技术转移活动205场,展示及对接项目1.4万余项,服务海内外创新主体1.9万余家,促成合作或意向合作协议签署近1000项。

据悉,中国已与80多个共建国家签署政府间科技合作协定,在卫生、交通、材料、能源等领域共建50多家“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在共建国家建成20多个农业技术示范中心和70多个海外产业园。中国面向东盟、非洲、拉美等地域建设了9个跨国技术转移中心,累计举办技术交流对接活动300余场,促进千余项合作项目落地。

科技部部长阴和俊在演讲中强调,科技创新作为共建“一带一路”的重要内容,为促进经济发展,推动民生改善和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提供了关键支撑和重要动力。

“我国始终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为指引,以高标准、惠民生、可持续为目标,秉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原则,联合共建国家积极实施‘一带一路’科技创新行动计划,共同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科技合作网络。科技创新为共建‘一带一路’撑起一座座迈向未来的‘连心桥’,铺就了一条条通向繁荣的‘幸福路’。”阴和俊说。

值得关注的是,会上我国提出《国际科技合作倡议》,倡议指出,科技创新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引擎,是应对全球性挑战的重要手段。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人类发展面临越来越多重大挑战。人类社会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需要国际合作和开放共享,通过科技创新合作探索解决全球性问题,共同应对时代挑战,共同促进和平发展。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1-07 09: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开放科学及大数据等议题。大会首次发布以“一带一路”科技创新合作为主题的报告,首次举办“一带一路”科技创新部长会议,举办“一带一路”科技创新合作成果展,包括80多项涉及诸多领域
2023-11-09 09:36:00
...活动旨在通过驻华科技外交官,链接国际创新资源,促进科技创新要素加速流动,助力共建“一带一路”,推动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中关村管委会国际合作处副处长
2023-11-13 17:54:00
将科学的种子送进大山深处
...社会化运营工作,将科技馆打造成为突出地方文化底蕴、科技创新资源、特色产业的特色馆。中国科技馆相关负责人介绍,后续将重点以老少边穷地区无科技馆、未配发科普大篷车的县为主要对象,
2024-12-25 05:20:00
...网【欧洲专线】中奥在渝推动可持续交通和绿色建筑领域科技创新合作中新社重庆3月18日电 (记者 钟旖)中国—奥地利科技创新精准合作对接重庆专场暨奥地利科技日(重庆)活动18日在
2024-03-18 19:11:00
【大道如虹】乘“一带一路”东风走好出海之路 ——乌鲁木齐企业深耕“一带一路”开拓市场故事
...题字/刘建新(新疆书法家协会副主席))今年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10月18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并发表题为《建设开放包容、
2023-10-21 11:05:00
...际科技交流合作。截至2023年6月底,中国与80多个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签署《政府间科技合作协定》,“一带一路”国际科学组织联盟(ANSO)成员单位达58家。积极地开展国际科
2024-03-17 10:36:00
...育合作的“力量加持”,从而实现文化交流、人才培养、科技创新等领域的“多点开花”,形成校企联合“走出去”为主导的服务“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新的中国方案。为此,徐坤委员建议打造“
2024-03-11 00:50:00
...科学院曼谷创新合作中心主任姜标表示,近年来中泰两国科技创新合作日新月异,中泰东盟创新港的建立成为两国高频科技创新互动的鲜活例证和重要成果之一。中泰东盟创新港2020年开始建设
2023-10-08 07:09:00
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的甘肃路径
...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的必然性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是适应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趋势的必然选择。工业特别是制造业是国家经济命脉所系,是立国之本、强国之基。工业化是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必由之
2024-05-10 08:17:00
更多关于财经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