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健康

这个乡村不再静悄悄

类别:健康 发布时间:2022-12-21 08:58: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楚雄日报

养肉牛、种饲草、搞产业 ——

这个乡村不再静悄悄

本报记者杨瑢通讯员徐燕梅

天刚微亮,刘兴兰便起了个大早,把自家育肥的2头肉牛牵去贩卖。

“牛圈里还有14头,按照市场价算,价值接近30万元。”收到收购商转来的4万多元后,刘兴兰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刘兴兰所在的酒簸村委会,位于楚雄市三街镇,由于交通不便、信息闭塞、观念陈旧,曾经是个无产业、无劳动力、无人气的“三无”贫困村。早些年,为了一家人的生计,刘兴兰和村里大多数人一样选择外出打工,可是忙忙碌碌一整年也没存下多少钱,家人没顾上,土地也荒废了。

2020年,循着乡村振兴的号角声,刘兴兰和部分在外务工的村民陆续回村创业,搞起了肉牛养殖,冷清的小山村逐渐热闹起来,划出了一条朦胧的产业发展“上扬线”。

但事情并非一帆风顺。2021年,一场突如其来的疫病给村里的养牛事业带来不小的打击,“我家损失了一头,特别痛心。我们意识到,只有科学养殖,才能将养牛这件大有前景的事做好。”刘兴兰说。

在刘兴兰“知道要做什么但不知道该怎么做”的时候,酒簸村委会工作人员、州纪委监委驻酒簸村工作队主动找上门来,在深入交流探讨后,及时为健康肉牛接种疫苗,并对牛棚进行彻底消杀。由于反应迅速、措施有力,这次疫病传播被成功阻断。

不仅如此,为了让村民们养牛无忧,驻村工作队还请来专家,为养殖户提供肉牛品种改良、冻精改良、饲养管理、疫病防治、人工种草等重点环节的技术指导和服务,并联系收购商上门收购,努力稳定肉牛销售渠道。同时,示范推行“党组织+合作社+农户”发展模式,努力发展壮大种植和养殖产业。

很快,村委会、驻村工作队、农户之间的“三向奔赴”有了回报。2021年底,全村97户肉牛养殖户,存栏肉牛554头,实现肉牛销售收入186万元。今年,全村种植核桃1799亩、木梨1000株、黄精40亩、贡菜60亩,村集体经济收入翻了一番。随着产业发展“上扬线”越来越明晰,大家看到了乡村升腾的新希望,越来越多的人回到村中。

“这几年我们有产业搞、有钱挣,乡村就跟城市一样好!”这几天,刘兴兰又有了新计划:一是给家里换一台新电视机,二是抽空去买两头小牛来育肥。“在党的好政策下,我有信心在自己的小事业上拼出新天地。”刘兴兰笑着说。

爽朗的笑声飞到天上去,这个曾经的贫困村如今不再静悄悄。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2-12-21 10:13:10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更多关于乡村的资讯:
本文转自:西藏日报西藏自治区2022年度从优秀乡村振兴等专干中招录(聘) 公务员(事业编制人员)拟录(聘)用人员名单(共150名,公务员50名、事业编制人员100名)一、拉萨市(
2023-10-03 09:51:00
​文技相兼助力美丽乡村建设
...文化报以文化为底蕴,以技能为支撑​文技相兼助力美丽乡村建设魏凤伦 闫雅静美丽乡村建设是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举措,是提高农村村民居住环境和生活水平的必要途径,也是我国生
2023-07-03 00:04:00
...展的第一资源,必须把教师队伍建设作为基础工作来抓。乡村教师是乡村教育的灵魂,是办好乡村教育的关键,是乡村教育振兴与教育振兴乡村的重要人才支撑。2022年9月,教育部办公厅印发
2023-02-23 09:05:00
...自:中国经济网中国经济网1月6日讯(记者 高原)据国家乡村振兴局网站消息,国家乡村振兴局、农业农村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近日联合印发《乡村建设项目库建设指引(试行)》《乡村建设任
2023-01-06 10:55:00
本文转自:中国旅游报释放旅游乘数效应 赋能和美乡村建设——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引发业界热议□ 本报采访组2月13日,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做好2023年全
2023-02-16 07:01:00
乡村要振兴,人才是关键,需要培养更多有志乡村、情系乡村、奉献乡村的优秀人才,需要鼓励引导和支持青年下乡返乡兴乡,促进人才资源反哺乡村。构建价值引领体系,引导青年人才心系乡村。无论
2024-03-20 05:57:00
...前,教育部、中国教师发展基金会发布通知,实施2023年乡村优秀青年教师培养奖励计划,在全国范围内培养奖励300名乡村优秀青年教师。该计划旨在通过对乡村优秀青年教师进行奖励并加
2023-12-21 09:08:00
...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乡村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乡村是传统文化的根基所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背景下,乡村文化自信为乡村振兴提供持久
2023-07-04 10:09:00
振兴乡村文化,助推“三农”工作高质量发展
...报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振兴乡村文化,助推“三农”工作高质量发展柳宾●乡风文明贯穿“三农”工作的各个方面,是乡村振兴的灵魂所在。要聚焦文明乡风建设,培育
2024-01-28 06:04:00
...代的优秀作品,那么教育家精神则是教育家的灵魂。弘扬乡村教育家精神,对于我国破解乡村教育振兴难题、引领乡村教育方向、培育新时代乡村教育家等方面具有积极意义。第一,明确教育家精神
2023-11-22 15:02:00
更多关于健康的资讯:
世界流感日丨流感高发季,科学防护是关键!
大河网讯 11月1日是世界流感日。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其传播速度快、季节性明显,秋冬季为高发期,需科学防治
2025-11-01 10:04:00
淄博世博高新医院:中西医结合 精准祛“疱疹”
鲁网10月31日讯(记者 齐征 通讯员 姜媛)近日,淄博世博高新医院中西医结合科成功诊治一例急性期带状疱疹患者。通过个性化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
2025-10-31 10:57:00
络活喜进口药:科学降压,阻断疾病连锁反应
长期血压控制不佳会对心脏、大脑、肾脏等重要器官造成严重损害,显著增加冠心病、心肌梗死、脑卒中等严重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风险
2025-10-31 10:58:00
如何找到安全有效控糖方案?NEGEFO糖尼格:从能量本源修复自主血糖调控
控糖已从一个纯粹的医疗议题,迅速演变为一个规模庞大的全球性健康产业,其发展由不断增长的患病率、预防医学的兴起以及消费健康意识的升级共同驱动
2025-10-31 10:59:00
激活秋季生长力!这些有助于孩子长高的东西别错过
秋风送爽,丹桂飘香,转眼又到了贴秋膘的季节。对于家长们来说,秋天不仅仅意味着天气转凉,更是一个为孩子身高加油冲刺的黄金时期
2025-10-31 11:04:00
深圳永福医院:血液透析患者的“十要、十不要”,切记记牢!
透析十要:健康生活的基石要严格控蛋白:透析肾友需根据阶段调整蛋白摄入量。非透析阶段,低蛋白饮食可减轻肾脏负担;透析阶段
2025-10-31 11:38:00
如何找到真正靠谱的护脑方案?2025国际热门方案面世:新型“线粒体激活”技术问鼎榜首
看到父母开始忘记关煤气,在熟悉的街道迷失方向,或是反复询问早已回答过的问题,那一刻的心疼与担忧难以言表。这些生活中的细微变化
2025-10-31 11:39:00
邹平形式多样庆重阳送健康
岁岁重阳,今又重阳。为弘扬中华民族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传统美德,连日来,邹平市各地以“情暖重阳 送温暖送健康”为主题
2025-10-31 11:41:00
百果园第22期好果报恩:三红蜜柚+猕宗绿果,解锁秋日营养与美味
又见金秋,又见十月,在这个瓜果飘香的季节,百果园第22期“好果报恩”活动如期而至。10月9日-29日,润燥低GI的三红蜜柚与地道中华风味的猕宗绿果
2025-10-31 14:53:00
一粒小麦的增值之旅
大河网讯 从一粒小麦,到一捧面粉,再到餐桌上的一个馒头、一盘饺子……在河南,小麦的旅程远不止果腹这么简单。河南工业大学刘昆仑教授
2025-10-31 15:39:00
孕期西药使用:安全用药指南请收好
科普专家:马雪琼科普单位:赤峰市妇幼保健院怀孕,对女性而言是一段充满期待与喜悦的特殊旅程,但孕期身体的变化也让准妈妈们更容易面临健康挑战
2025-10-31 16:44:00
以免疫稳态重建为核心:远大医药STC3141引领脓毒症治疗新方向
脓毒症是由宿主对感染的反应失调引发的危及生命的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作为重症监护病房(ICU)常见危重症,其死亡率高达30-35%
2025-10-31 16:45:00
哺乳期用药:哪些西药会影响宝宝?喂奶时间有讲究
科普专家:马雪琼科普单位:赤峰市妇幼保健院对于哺乳期妈妈而言,生病时用药始终是一件令人纠结的事。一方面,身体不适需要药物治疗来恢复健康
2025-10-31 16:51:00
黄连军教授团队在主动脉外科术后吻合口漏介入治疗领域取得重要进展
近日,上海德达心血管医院黄连军教授团队发表升主动脉术后吻合口漏介入治疗研究成果,依托影像介入科多年诊疗技术及临床数据,纳入目前单中心全球最多的升主动脉吻合口漏22例
2025-10-31 16:51:00
减盐不减鲜,中粮福掌柜减盐特级生抽高品质守护餐饮健康
随着“健康中国”行动的深入推进和全民健康饮食意识的普遍提升,倡导低盐、低油、低糖的烹饪理念与量化工具使用,已成为餐饮行业的重要发展方向
2025-10-31 17:3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