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这个你还真不能怪嘉靖疑神疑鬼,因为整个明朝皇帝里面,就属他的孩子天折的人数最多。明世宗一生有8个孩子,天折了5个,只有3个能够活到读书的年纪。结果还有两个没过多久,人也早早的去世了,只有一个朱载坖活的时间比嘉靖长。
咱们先挨个看看嘉靖的儿子。第一个儿子生于嘉靖十二年,这个时候的嘉靖皇帝已经27岁了,大婚了12年,皇后他都换了两个了,结果是一个瓜都没有长出来。这会的嘉靖皇帝他还没有炼丹吃药呢,而且早些年的嘉靖人还比较正常,生不出孩子和丹药肯定没关系。
急得嘉靖干脆就广撒网多捞鱼,一口气封了9个嫔。一通折腾下来,终于生下了他的第一个儿子,这个就是朱载基。但是朱载基出生两个月以后,就突然天折了。
嘉靖非常伤心,追封长子为哀冲皇太子。从这咱们也能够看得出来,嘉靖对于这个儿子原本是相当期盼的。
谁也没有想到,这还仅仅只是一个开始,接下来,嘉靖就不停地开启白发人送黑发人的模式了。哀冲皇太子天折的三年之后,嘉靖终于等来了他的第二个儿子。
要知道这会嘉靖他都已经快30了,皇后也都已经换了三个人了,再没儿子,那这问题,就在他自己身上了。大礼议折腾了半天,要是最后闹得还和明武宗一样,还真的是白折腾了。
所以这个第二个儿子出生的时候,嘉靖真的是大喜过望,亲自去天坛祭天,给这个儿子起名叫做朱载壡,还因为这件事,把朱载壡的母亲王昭嫔晋封为贵妃,不久之后又晋封为皇贵妃,真的是,点赞转发全都凑齐了。
嘉靖十七年,朱厚熜的母亲蒋太后去世了。这老太太临终的时候就表示,希望能够和嘉靖的父亲合葬到一起。
嘉靖的父亲,就是大礼议事件的主人公,兴献王朱祐杬,他虽然最终在儿子努力下争得了皇帝的名分,但毕竟他没有真的做过皇帝,所以就没有葬在明十三陵里面,而是葬在了湖北钟祥的显陵。
既然老妈要回老家,那当儿子的肯定要送一程,而且父亲的陵墓修了那么久,嘉靖也想看看工程的情况。于是就在嘉靖十八年,嘉靖决定亲自护送太后灵枢返回湖北。
临走之前,嘉靖又做了一个非常重要的决定,那就是立朱载壡为皇太子,正式宣布接班人。然后又下令自己回老家期间由太子监国。
其实,这会儿的朱载壡也就才3岁多,这个国肯定是监不明白的,嘉靖这么做就是为了给儿子镀个金。实际上所有的事全都交给了夏言。
从这件事情就能够看得出来,嘉靖他不是没有父爱的人,他对于这个儿子,真的是能给的全都给了。
再一转眼,到了嘉靖二十八年,明世宗为14岁的儿子举行了加冠礼,并且在3月16号在奉天门,百官对皇太子进行五拜三叩礼。
这个是明代最高级别的礼仪了,和后来清朝的那种动不动就下跪个没完没了完全不一样。按照《明史》礼制的描述,明代一般的朝会大臣对皇帝都是一拜三叩,只有行大礼的时候才会五拜三叩。至于什么三跪九叩,那是努尔哈赤搞出来的。
直到这时,皇太子人都是好好的,而且14岁的年纪,他也不算小了,身体应该不会出问题。
可离谱的地方来了,3月16号行完礼,转头第二天清晨,太子就突然起不来床了,当天人就去世了。《明史》《明实录》里面都说不清这个孩子到底是得了什么病,这也就导致了很多人都怀疑嘉靖这一家子是被人给投毒了。
当然这个咱们也不好说,毕竟嘉靖本人都没有破得了的案。但是嘉靖本人这会多伤心,咱们也是能够想象出来的。
因为朱载壡做太子这十几年时间里面,嘉靖陆陆续续也生了几个儿子,也是奇怪,都没有活下来,一连串天折了4个。算上早些年的大儿子,朱载壡算起来已经是嘉靖没了的第六个儿子了。
这时候的嘉靖只剩下两个儿子,也就是第三子朱载坖,还有他的弟弟朱载圳。也就是在这一年,嘉靖是彻底相信了所谓的"二龙不相见"。
有个叫陶仲文的人就和嘉靖说过这茬,说你和你的儿子两个人最好不要见面,因为两条龙碰到一块会互相犯冲。
但那个时候的嘉靖,没有那么多打击,人还比较正常,没有相信这种鬼话。这回太子去世之后,嘉靖人完全是崩溃了。
在回复陶仲文的奏书里面,嘉靖就说过早知道我就应该听你的话。从此嘉靖对仅剩下的两个儿子,就极其的冷淡。
而且,在这一年之后,宫里面先是闹了宫女起义,差点把嘉靖给勒死,然后又是一场大火,嘉靖干脆就搬到西苑去了。
从此,他就开始了炼丹服食、身形似鹤的挂机模式。他不仅对儿子非常冷淡,而且对大臣们也是极其的不信任。
有人建议说,现在老三是最大的儿子了,应该立他为皇太子,嘉靖就赶紧过去一棒子打下去。为了打消大臣们拥立老三裕王的想法,嘉靖对裕王朱载坖是非常的冷漠。甚至,朱载坖的母亲去世之后,嘉靖甚至不让他为母亲服丧三年。
大臣一看,你既然不喜欢朱载坖,那就肯定喜欢朱载圳了嘛,那我们拥立他不就得了。哎也不行,一看大臣们要抱团,立马急眼:"你们就搅吧,你们再能折腾还能折腾得过我。"于是赶紧下令,把朱载圳赶到了封地就藩去了,只把朱载坖留在了京城。
那这下大臣都懵了,去了藩地的皇子,就不可能是太子了,可是朱载坖你又不喜欢,你是要立谁啊?显然嘉靖要的就是这样的效果,谁都别想知道我要干什么。
但是去了封地的朱载圳,也没有过上几天好日子,仅仅29岁就去世了。朱载坖的地位,才算是正式的确立了下来,他就是后来的隆庆皇帝。
在这咱们要多说一句,隆庆皇帝的名字一直是一个争议的问题。因为《明穆宗实录》当中,竟然没有记录下他的名讳。
反而是《明世宗实录》里面记载了嘉靖给儿子起名的过程,留下了朱载坖的记录。但是万历朝之后,很多人就开始把明穆宗的名字写成了朱载垕,以至于像《国榷》还有《清修明史》都把他的名字写成了朱载垕。
这很可能是嘉靖朝有意避免提到这个儿子的名字导致的纰漏。这也说明了朱载坖在父亲那里,确实没有得到过什么太多的温暖,难怪他后来只要一有事,就去找高拱来求安慰。
对比明朝之前的皇子生存率,嘉靖的儿子天折率,确实是有明一朝最高的一届。他相信道教,相信鬼神,相信所谓的"二龙不相见",那也就变得非常正常了。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9-01 14: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