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朱厚熜:把权谋之术玩到极致的明朝皇帝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10-04 19:48:00 来源:戏说三国

明世宗朱厚熜(1507年9月16日—1567年1月23日),明宪宗朱见深第四子兴献王朱祐杬的次子,明孝宗朱佑樘之侄,明武宗朱厚照的堂弟。明朝第十一位皇帝(1521年5月27日—1567年1月23日在位),号天池钓叟、雷轩、尧斋,年号“嘉靖”。

《大明王朝1566》这部电视剧想必大家都看过,可以说是中国迄今最好的历史剧。电视剧中讲的就是嘉靖帝朱厚熜,剧中陈宝国演的嘉靖帝深入人心,喜怒无常、不言自威、彰显谋略,多智近妖,极富个人魅力,把皇宫中的帝王权术运用得炉火纯青。历史真实的嘉靖帝是这样的吗?其实历史中的嘉靖帝确实是这样的,他可以说是明朝最聪明的皇帝,他的前半生可以说是非常勤政的,把国家治理得也很好,颇有建树。只是后期一些原因导致修仙、不上朝,国家也越来越走向衰落。下面我们深入的了解下嘉靖帝朱厚熜的一些主要大事记,其实还是挺有趣的!

朱厚熜:把权谋之术玩到极致的明朝皇帝

一、藩王继位

嘉靖帝朱厚熜是明朝除永乐皇帝朱棣之外第二位以藩王的身份入主皇城的人。嘉靖帝的上一任皇帝是明武宗朱厚照(嘉靖帝堂兄),他是大明一位比较不靠谱的一位皇帝,他在宫内大搞娱乐活动,尚武、喜欢指挥兵马,大兴土木,不理政务。结果娱乐过度31岁去世了,没有留下子嗣。

本来按照明朝的继承制度,没有子嗣的皇位继承按兄终弟及,可是明武宗的父亲明孝宗朱佑樘奉承一夫一妻制,也只有朱厚照这么一个儿子。因此明武宗朱厚照去世后,皇位继承的问题只能在朱佑樘的兄弟儿子中找了。朱佑樘的兄弟有四个,分别为兴献王朱祐杬、益端王朱祐槟、衡恭王朱祐楎、荣庄王朱祐枢。而这四个藩王中,就是兴献王朱祐杬的皇室血缘是最近的,因为他的母亲是朱见深(朱佑樘的父亲)的正宫皇后孝惠皇后邵氏。

朱厚熜:把权谋之术玩到极致的明朝皇帝

兴献王朱祐杬有两个儿子,一个早就夭折了,一个就是朱厚熜。因此朱厚熜就这么幸运的成为了皇帝。他在继位前刚继承了他父亲兴献王朱祐杬的藩位,正做着藩王就被明朝的大臣们选为了继承朱厚照的皇位,他也成为了明朝第二位藩王继位的皇帝。

二、礼仪之争

朱厚熜被通知继位后的时候他才14岁,他深知“去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的道理,所以他要在紫禁城中做名正言顺的主人。

朱厚熜从藩王府出发到北京去上任,还没进城门,麻烦事就来了。按照礼部的安排,朱厚熜不应从皇城的正门而只能从旁门东安门进入文华殿,先当皇太子再当皇帝。不过朱厚熜却针尖对麦芒,对大臣们说“遗照是让我来继承皇帝位的,而不是做皇太子,如果你们不让我从正门进,那我就回家,这皇帝我就不做了”,大臣们也怕事情闹大了成为朝堂的笑话,因此大臣们做出了让步,朱厚熜就堂堂正正地从正门大明门踱进了金碧辉煌的奉天殿(今太和殿)。

朱厚熜:把权谋之术玩到极致的明朝皇帝

新君旧臣的较量不但没有结束,反而在渐渐升级。大臣们先是要求新皇帝嘉靖帝朱厚熜称孝宗皇帝为“皇考”,称兴献王为“兴献王皇叔父”,也就是说,他们要新来的皇帝把别人的爸爸叫“爸爸”,把自己的爸爸叫“叔叔”!世宗当然不听,于是廷臣们退了一步,要他称兴献王为“本生父”,不过“皇考”仍然只能是孝宗皇帝。世宗仍然坚守不退。为了维护明世宗的正统,以大学士杨廷和为首的廷臣们团结起来,200多人围聚在左顺门(今协和门)外跪伏哭谏,甚至还有人把孝宗皇帝的名号抬出来大呼小叫!这下可真把小皇帝惹火了,“下一百三十四人锦衣卫狱,杖于廷,死者十有六人”。最终,“定称孝宗皇帝皇伯考,献皇帝为皇考”。

朱厚熜:把权谋之术玩到极致的明朝皇帝

以上就是世宗上位后面对朝廷大臣的两次礼仪之争,小皇帝完全不顾大臣们的极力劝阻,坚持自己的礼仪原则。小小年纪就表现出了强势的一面,完全不像一个新来的刚上位的藩王皇帝,也正是礼仪之争的胜利嘉靖皇帝树立了自己绝对的权威,也打败了杨廷和集团的势力,使得其真正的掌握了朝政。

三、嘉靖中兴

嘉靖帝在掌握住朝局之后,开展了一系列的改革运动,嘉靖皇帝将仁宣时期就已经有的“银记密疏”制度进一步开拓,进一步掌握住了朝政。此外,嘉靖皇帝总结了历代帝王得失,在嘉靖八年,嘉靖皇帝下诏“自今外戚封爵者,但终其身,毋得请袭”,从此断绝了外戚世袭的历史。此外,嘉靖皇帝也对当时十分严重的土地兼并问题非常重视,在当时,由于一百多年的土地吞并,大量的田地都被勋卿皇庄所占有,大量民众没有土地,并且田赋也因此急剧减少。针对这一情况,嘉靖皇帝请退了大量田地,并且严格要求限制土地兼并。

军事上,嘉靖皇帝对当时严重困扰明朝的“北虏南倭”问题也十分重视,他也在不断的调拨精兵强将以应对。在嘉靖时期,通过戚继光等人的努力,倭寇问题已经基本上得到解决。北虏方面,嘉靖皇帝也积极应对,在嘉靖大地震中,嘉靖皇帝一方面派人救灾,另一方面也立即修复被地震损毁的边防设施。在社会文化方面,嘉靖时期也是非常开明的时代,出现了许多著作。

朱厚熜:把权谋之术玩到极致的明朝皇帝

嘉靖的改革运动持续了近二十年,基本上嘉靖朝的前半段都在改革,改革运动也取得了显著效果,这期间“资本主义”开始萌芽,同时文化和科技领域空前繁荣,优秀文学作品和杰出人物大量涌现,“天下翕然称治”。改革运动取得的如此多的成就被誉为“嘉靖中兴”,正是由于“嘉靖中兴”才让明朝的统治延续了近120年。

四、壬寅宫变

嘉靖皇帝在后期追求长生,崇尚道教,在嘉靖时期,方士和道士地位很高,嘉靖皇帝本人也钻研道术,力求长生。为了追求长生,嘉靖皇帝用女子经血、童男童女尿以及能搜集到的各种材料,制作所谓“先天丹铅”、“先天玉粉丸”、“秋石”等等各种丹药,服用以求长生。

此外,嘉靖皇帝为了广生子嗣,还大肆征调民女充实后宫,这些被征调入宫的宫女,不仅仅要承担正常的工作,还要为嘉靖皇帝的长生事业提供材料,自是受尽压迫。在这种情况下,饱受压迫的宫女决定展开一场宫变,以杀死嘉靖皇帝。

嘉靖21年(1542年),嘉靖皇帝在当日晚上前往曹端妃处就寝,在嘉靖皇帝熟睡之时,以杨金英为首的宫女们潜入他的寝室,众人按住嘉靖皇帝,用绳子勒住他的脖子,眼看就要大功告成,由于紧张宫女将绳子系成了死扣,怎么也收不紧,这时被一个婢女发现了,害怕跑出去报告皇后,方皇后马上领人来救驾,嘉靖皇帝大难不死,宫女们全部被捕,几天后被凌迟处死。

朱厚熜:把权谋之术玩到极致的明朝皇帝

此次宫女刺杀事件史称“壬寅宫变”。世宗朱厚熜大难不死后,却更加的信奉道教。“壬寅宫变”也是中国历史上绝无仅有的一次宫女起义。

五、20年不上朝,专修道

“壬寅宫变”之后嘉靖皇帝甚至连乾清宫都不愿意住了,搬到了西苑的永寿宫,专心“修仙问道”以求长生不老,不仅不见朝廷大臣,也不见任何妃嫔宫女,从此彻底不上朝,持续20多年。

晚年世宗又好祥瑞之事,许多官员投其所好,谎报各地祥瑞之兆以求皇上封赏。迷信之风愈演愈烈。直至户部官员海瑞直言上谏,才勉强降了些热情,海瑞也因此被罢官入狱。“嘉靖中兴”后,加之遇到的“壬寅宫变”,嘉靖后期统治的23年便逐步丧失了进取精神,开始迷信道教修行。

朱厚熜:把权谋之术玩到极致的明朝皇帝

那时的他非常迷恋道家学说,妄想自己能长生不老,开始为了那些虚无缥缈的东西挥霍大明的国力。后来,忙于修炼的他干脆开始不上朝了,全部朝事都交由当时的首辅严嵩进行打理。那时的严嵩权倾朝野,他开始培植党羽,打压异己,整个大明朝廷被弄得乌烟瘴气。

在这里我们也不得不佩服嘉靖皇帝,他虽然连续20年不上朝,但是国家机器的运转还是非常的流畅。严嵩虽然专权,但是最后嘉靖仅仅一道圣旨就把严家抄家了,严嵩的子孙都被灭了,只有严嵩一人得以终老,这也说明了虽然嘉靖皇帝专修道、不上朝不理朝政,但是朝廷的所有事情都在他的把控之中,这也是他的厉害之处!

朱厚熜:把权谋之术玩到极致的明朝皇帝

六、二龙不相见

明朝隆庆帝朱载垕,嘉靖期间他是朝野公认的皇储,但他却从没当过一天太子。十七年的王储生涯中,他的头上只有一个亲王头衔,直到继承皇位的前一天,他依然是个亲王。之所以会出现如此尴尬的局面,是因为他的父亲嘉靖的心里始终有一条让他不寒而栗的魔咒——二龙不相见。

嘉靖十三年,皇长子朱载基刚刚出生两个月就病死了。当嘉靖还沉浸在巨大的悲痛中时,陶仲文把自己的最新研究成果告诉了他,就是“二龙不相见”,意思就是皇帝跟自己的儿子不能相见,正是因为相见才导致的朱载基病死,因为自己的儿子以后也要继位成为皇帝,所以叫二龙。嘉靖帝也是听到陶真人这么说,顿时感到害怕。当两年之后,他再次有了朱载壑、朱载垕、朱载圳时,欣喜之余,他再次想起了“二龙不相见”。长子夭折不过才三年,记忆犹新的他决定少见这几个孩子,而且也不封太子,封了太子也就成龙了。

嘉靖的母亲出面。老太太苦口婆心找儿子长谈,时间久了,嘉靖只得允许儿子出阁讲学。这一年,朱载壑已经14岁。太子出阁不同于凡人进学堂,有一套十分讲究且程序繁杂的礼节仪式,而且作为父亲的嘉靖必须出场。就在仪式刚刚结束后,朱载壑即病倒,没多久就死了。嘉靖是痛定思痛,嘉靖从此严格遵守“二龙不相见”,对剩下的两个儿子裕王朱载垕和景王朱载圳长期漠不关心。

两个儿子想见他这个父亲一面比见神仙还难。即便是见了面,嘉靖皇帝也少有言语。就这样,作为皇储的朱载垕尴尬无奈地生活在那条咒语的阴影下,直到1566年嘉靖皇帝驾崩,他还是个亲王。这年十二月二十六日,裕王朱载垕登基称帝,彻底为“二龙不相见”这条魔咒画上了句号。

朱厚熜:把权谋之术玩到极致的明朝皇帝

七、玩弄权术

嘉靖帝朱厚熜虽然20多年不上朝,但是他能彻底把群臣玩弄于鼓掌之中的,他的厉害程度,尤其是权谋之术甚至高于明太祖朱元璋,他也是能把帝王权谋之术运用到极致的人。

他的权术运用主要在以下三个方面:

1、通过“大礼仪事件”树立权威;

上面提到的“大礼仪事件”其实是以杨廷和为首的文官集团和年轻皇帝的一次权力争夺。皇帝输了,将沦为百官傀儡;皇帝赢了,将解除文官集团对皇权的掣肘,确立皇帝说一不二的绝对权威。正是“大礼仪事件”嘉靖帝的两次成功,才树立了他在朝廷中的绝对权威。

2、重用锦衣卫;

嘉靖帝学习他的祖宗们。想要让臣子怕自己,那就要掌握能够帮助皇帝生杀予夺的绝对暴力机构:如朱元璋设立锦衣卫,如朱棣设立东厂,如朱见深设立西厂。于是嘉靖帝继位之初马上重用锦衣卫,并且在嘉靖三年,因为“大礼议”之争他巧立名目让锦衣卫抓了100多位官员,当庭杖打,当场被打死者多达十六个人!

嘉靖帝利用锦衣卫更进一步地提高了皇权的集中程度,提高了皇帝的权威和话语权,有不听话的直接武力伺候,正是因为如此,嘉靖帝的决定也几乎再无人敢跳出来反对。

朱厚熜:把权谋之术玩到极致的明朝皇帝

3、控制内阁,平衡百官;

嘉靖帝对政治的操弄和臣下的驾驭令人叹为观止,即使二十多年不上朝,朝局尽在掌握,洞若观火,时不时掀起一阵风暴,他处决一批高官的同时又着力培养、提携一批能人,让新旧势力互掐之时,他便站出来裁决,高低立判,然后就是前仆后继,一波又一波的新旧能人斗来斗去其实尽在他的掌握之中,他利用这些能人去为朝廷做事,同时又平衡他们之间的关系权力,一波利用完了没价值了接着又培养一波顶上。

其实嘉靖帝能做到把权术运用得如此极致,重要一点内阁必须由他控制,利用自己的权力去平衡手下的百官。他就是在不断地制造并利用内阁的乱斗,从而控制了内阁,将权力牢牢地掌控在自己手中。

嘉靖帝在平衡百官方面能力是超强的,他经常是拉一个打一个,软硬兼施。在嘉靖的眼中大臣不分忠奸,只要具有利用价值就行,因此他既能任用海瑞这样的清官,又能任用严嵩这样的败类,所有人都是他手中的棋子。当严嵩一党严重危害到他的统治时,他又毫不犹豫地铲除了他们。直到去世,他都依旧牢牢的控制着朝局。

朱厚熜:把权谋之术玩到极致的明朝皇帝

总结:

明朝的皇帝中嘉靖帝朱厚熜大家还是比较熟悉的,纵观他的一生,很难评判他的功过是非,前半段的“嘉靖中兴”确实是一位好皇帝,是一位明君。他是他把控朝局后,估计是因为玩弄权术的快感让他膨胀了,想永远站在权力的最顶端去操控芸芸众生,才有了修仙想长生不老并且20多年不上朝的昏暗做法。但是他的权谋之术真的是教科书般的存在,特别值得现代社会职场人士好好的学习和研究,也许正是由于他的权谋之术才让《大明王朝1566》电视剧沉寂之后大火,成为了中国第一历史剧。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0-04 23: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明朝奸臣严世蕃:智慧与野心并存的权谋高手
...在史书上留下自己的名字,都离不开自身的智慧。就好比明朝时期著名的奸臣严世蕃,其本身就是一个非常聪明的人,被世人称为“鬼才”。能够成就大事的人都有着强大的意志力和忍耐力,因为人
2024-05-13 07:09:00
明朝锦衣卫首领陆炳的识人眼光与权谋手段
明朝时期的特务机构锦衣卫隶属于皇帝,算是独属于皇帝的私人机构。一般情况下,锦衣卫都是为当朝皇帝服务,因为工作的特殊性,在皇位更迭之际,锦衣卫的首领总会遭逢大难。但是,在被清算的锦
2023-12-26 22:14:00
明朝嘉靖时期的权谋高手谁最厉害?
得益于《嘉靖王朝1566》这部电视剧,我们熟悉了嘉靖朝多位权谋高手,如夏言、严嵩、徐阶、高拱、张居正等,嘉靖的权术玩到巅峰了,能进内阁的都是人精,他们能屹立朝堂数十年不倒,可见权
2023-12-07 17:07:00
明朝徐阶与严嵩能简单用“忠奸”来区分?历史远比我们想象的复杂
...他们权力鼎盛之时都做到了一人之下万人之上,说他们是明朝这个大帝国实际上的管理者也不为过。然而,后世之人对他们的评价却是迥然不同,提起前者大家习惯冠以“清廉”“忠诚”“正直”等
2023-08-31 17:04:00
杨嗣昌:被误解的明朝忠臣
杨嗣昌,字子厚,号东篱,明朝政治家、文学家。他在明朝嘉靖年间,曾任兵部尚书,参与平定倭寇的战斗。杨嗣昌一生忠诚于国家,为国家的安定和民族的繁荣作出了巨大贡献。但他为何背负骂名,被
2023-09-12 18:52:00
嘉靖皇帝久不上朝痴迷道教,居然可以把大明管理的井井有条
...衡之权,不使朝中某个臣子一家独大,关于这点,嘉靖在明朝皇帝中能排到前三。朱厚照无后,名正言顺的继位嘉靖皇帝原本和王位是没有丝毫的关系的,但是正德皇帝朱厚照31岁那年,外出钓鱼
2023-04-23 12:32:00
从朝堂新贵到阶下囚,严世蕃凭三大绝技,如何将自己送上断头台?
...扬家族产业的聪明人,也有坐吃山空的败家子。然而,在明朝嘉靖年间,有这么一位“富二代”,却能将守业与败家两种精髓集于一身。他聪明得足以在朝堂上叱咤风云,却又邪恶到令人发指,既能
2024-11-18 11:39:00
赫赫有名的大奸臣严嵩,年轻时也有不为人知的一面
...海当中浮现出来都是一个大奸臣的形象,确实,严嵩号称明朝第一大奸臣,那可是赫赫有名,他所干的坏事烂事一箩筐,真可谓是罄竹难书,也正因为是这样,严嵩也被牢牢地钉在了历史的耻辱柱上
2023-04-23 08:42:00
中国历史上十大贪官,谁能称第一?
...悟到华夏治国思想,蒙古贵族贪腐问题就十分严重。到了明朝,因为实行了一套低俸制度,官员俸禄极低,很难以支撑起一个衙门的日常开支,所以贪腐成为了常态,以火耗为主的贪污方式,变向压
2023-06-29 12:53: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唐高祖李渊旧宅考古发现僧尼日用品
近日记者从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获悉:考古人员在西安市碑林区陕西建工第八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内发掘了一处隋唐遗址,出土遗物中不仅有花边板瓦
2025-11-09 20:51:00
校馆弦歌| 长春师范大学“日本侵华战争记忆陈列馆”:三十年铸证承国殇
这里是一座用史料镌刻真相的陈列馆,这里是用坚守传承精神的特殊殿堂,这就是长春师范大学“日本侵华战争记忆陈列馆”。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
2025-11-09 22:31:00
这把壶 你猜猜是什么材质的?
11月6日,记者从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获悉:考古人员在铜川市印台区纸坊遗址发掘了3个龙山早期灰坑、1个商代晚期灰坑及3座春秋晚期秦
2025-11-08 08:44:00
11月8日,山西人民出版社郭建华系列文学作品出版研讨会在太原举办。这套文旅(历史)题材文学作品,包括长篇小说和影视文学脚本
2025-11-08 18:06:00
长镜头|千年邢襄文脉长
邢台,拥有三千五百年不间断建城史,如今正通过顺德府衙遗址的考古发掘,向世人展露其深藏的历史脉动——从战国陶文到唐代柱础
2025-11-07 08:21:00
《红颜来处是长安》出版 展现大唐女性的生存智慧与人生抉择
鲁网11月7日讯近日,中央民族大学教授、《百家讲坛》主讲人蒋爱花推出历史新作《红颜来处是长安》。这部以唐代女性为主题的力作
2025-11-07 10:29:00
自豪!福建舰入列!中国人的航母梦,始于福州!
南海之滨的军港内,海阔天高,红旗猎猎。11月5日,我国第三艘航母“福建舰”(舷号18)正式加入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战斗序列
2025-11-07 15:10:00
野史可以“野”不能“疯”专家回应“康熙血脉之谜”
近期,关于“康熙生父为洪承畴”的野史假说在网络上爆火,传闻称洪承畴“狸猫换太子”云云,并列举一系列证据,比如光绪帝Y染色体遗传标记与爱新觉罗家族没关系
2025-11-07 15:31:00
吉林宝藏·每周认识一件文物|立冬温酒话羽觞
冻笔新诗懒写,寒炉美酒时温。醉看墨花月白,恍疑雪满前村。李白笔下的《立冬》,描绘着古人围炉品酒的闲情雅致。当新雪初落吉林大地
2025-11-07 15:52:00
《人物志》是我国一部识鉴、品评各类奇才的专著,约成书于曹魏明帝统治时期(227 —239)。作者刘劭在编纂此书的过程中
2025-11-07 18:01:00
康熙生父是洪承畴?乾隆、光绪身世也成谜?清史专家:均是谣言
大皖新闻讯 连日来,一则“康熙生父可能是洪承畴”的消息在网上广泛流传,并引发热议。对此,11月7日,大皖新闻记者专访了安徽省文史研究馆馆员
2025-11-07 19:54:00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王峰日前,在南京入选“世界文学之都”六周年之际,茅盾文学奖与鲁迅文学奖双奖得主、著名作家徐则臣携新作《域外故事集》做客南京世界文学客厅
2025-11-07 07:50:00
吴石烈士户籍卡首次公开
南京市档案馆物证还原英烈隐秘岁月吴石烈士户籍卡首次公开吴石烈士户籍卡。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杜文双 摄南报网讯(记者祝东秀苍淑珺通讯员王伟朱亚东)热播剧《沉默的荣耀》凭借对吴石将军潜伏历程的真实还原
2025-11-07 07:50:00
鲁网11月4日讯跟着楹联游济宁,记者一行来到嘉祥县孟姑集镇岳楼村的岳氏家祠。这座祠堂始建于康熙二十五年,康熙皇帝为表彰岳峰秀的清正廉洁
2025-11-06 09:55:00
最近,网上掀起关于对康熙亲生父亲是谁的讨论。更有网友推测,康熙父亲并非顺治而是洪承畴。对此,中央民族大学严实教授在接受中新网记者采访时指出
2025-11-07 00:4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