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袁绍崛起于铲除宦官,为何错过“挟天子令诸侯”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06-25 21:25:00 来源:唐宋元明清

东汉末年,朝廷羸弱,天下渐乱,英雄辈出!

曹操不曾想到,曾经一起搞各种恶作剧的朋友袁绍,最终成为了他最大的磨刀石、背景布。

论背景,袁绍更深厚;论实力,袁绍更强大。

为何袁绍被曹操打败呢?

也许,袁绍最大的问题,就是家族背景太好……

1、铲除宦官集团,袁绍扬名天下

从古到今,权贵富绅们晚年最大的困惑是什么?子孙后代的接班问题。

如果孩子教育得当,家世还可以继续维系,如果孩子混账或者无脑,先辈们的基业就会“付之东流”了。

袁绍崛起于铲除宦官,为何错过“挟天子令诸侯”

汉末袁家,四世三公,背景是蝎子粑粑----头一份,除了那些皇室王族,谁敢低看袁家一眼,哪怕一眼?

袁绍,就是袁家的后人,生父袁逢,官拜司空;叔父袁隗,官拜司徒;伯父袁成,官拜左中郎将。

起初,袁绍的身份很尴尬,是私生子,是庶出,这比起袁术那是差远了。

但是,人家一出生就过继给了大伯袁成,袁成无子。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袁绍也是响当当的袁公子。

袁成苦命,早早就病逝了。生父袁逢,叔父袁隗,看着袁绍逐渐长大,变成了一个玉树临风的帅哥,二袁很是喜欢。如此下去,看来袁家下一代担纲的就是袁绍了。

良好的背景,让袁绍机会多多,20岁就担任了县长了。只是,朝廷黑暗,宦官当道,让袁绍非常不爽。

年轻人就是这样的,总是带着满满的理想,期望改变和颠覆整个社会。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袁绍可以继承家业,但无法在官位上一日千里,毕竟,当什么大官,是皇家说了算。

当了没多长时间的县长,母亲病亡,袁绍守孝服丧,来到了洛阳。此时,洛阳城里有一个人,正在担任洛阳北区的“公安分局局长”,这就是曹操。这两个小子碰在一起了,事情就好玩了。

面对朝廷的黑暗,出身名门的袁绍提出要推翻“宦官”,甚至养些刺客,准备刺杀一些当权的宦官。秘密响应的小伙伴不少,比如张藐、何颙、许攸等人。

有意思的是,后来的曹操也加入了其中。

想来,曹操是矛盾的,他家的人脉关系就是以“宦官群体”为背景的啊!那一个个没有胡子的二大爷、三大爷、四大爷,哪个不是牛哄哄的存在呢?

愿意和袁绍等人混在一起,说明曹操看大势看得很清:宦官集团终将失势,士大夫集团必将左右朝政。

而不久后,消息还是泄露了,袁绍的生父发火了:干啥啊?你这是准备破灭我们袁家吗?

袁绍对于生父的斥责,放到了一边,不为之所动。

如果你也是在那个时代,看到袁绍和曹操,你认为谁更有前途?你一定会选择袁绍的,人长得帅,有思想,有志向,能组织大家,关键是背景好。

反观曹操,不过是宦官之后,如果没有奇迹,前景实在可以预见。

当然,所谓的刘皇叔,此时还在涿郡喝西北风呢!

公元184年,黄巾军起义,让曹操、袁绍、刘备等人大放异彩,被人重视。

黄巾起义平了后,没过两年,袁绍成了何进大将军的人,何进可是国舅,而且是数一数二的权势将军。

袁绍成了何进的小弟,继续谋划如何铲除宦官集团。这挺符合何进的胃口。

188年,三十多岁的袁绍成了中军校尉,曹操成了典军校尉,都属于西园新军的八校尉。但是,最高长官是宦官蹇硕。如此一来,何进要铲除宦官集团就麻烦了,毕竟,何进都要听指挥啊!

在此之后,袁绍多次秘劝何进,抓住机会铲除宦官集团,无奈何进还是颇有犹豫,提出了一个馊计划:召董卓进京,收拾十常侍。

对于这事,曹操看得清楚,笑道:“对付一群宦官,需要召外面的军队来吗?多此一举。

仅仅看这一点,曹操比袁绍确实高明。

何进一犹豫,宦官集团就下手了,何进到阎王殿报道去了。

接着,袁绍带军队果断出击,杀尽了几乎所有在宫内外的太监,被杀人数高达2千人,里面还有冤杀的。

不得不说,袁绍是个血性青年啊,胆子大,非常敢干,一个“雷霆举动”让宦官集团彻底歇菜了。

这一雷厉风行的举动,影响了很多人对袁绍的看法,很多人对袁绍竖起了大拇指:真英雄,大丈夫!

2、袁绍的正式崛起:利用背景和名号大肆发展

袁绍崛起于铲除宦官,为何错过“挟天子令诸侯”

袁绍没有想到的是,宦官集团走了,董卓来了。董卓带着吕布等大将,风头一时无两。

皇宫董卓随便进,嫔妃董卓挑着睡。

为了更好控制朝政,董卓计划换小皇帝,于是开了个会。

面对袁绍等人的反对,董卓威胁道:“你以为我的刀不快吗?”

袁绍回应道:“你当我的刀不快?”这可气死了董卓。

下朝之后,袁绍有两个选择,一是忍着,二是跑!

事实说明,那时的袁绍还是很敏锐的,认为京城已经没有出路了,必须快速远遁。无疑,这是非常重要的一步棋,否则,他很快就要被送去见何进老领导了。

董卓看袁绍跑了,准备通缉袁绍。

但是,下面谋士说话了:“袁家四世三公,门生故吏遍及天下,通缉可能逼着造反啊!”董卓一想,也是,因此,以朝廷名义任命袁绍为“渤海太守”。

真的是猪头参谋,给了“太守官位”,袁绍就不反了吗?照样反。

袁绍没有想到的是,曹操很快也暴走了,打着”献刀“的名义去杀董卓,结果没成功,如此,只能快跑了。

这是考验曹操和袁绍成长的最关键阶段了。

很快,190年,刮起了一股旋风:十八路诸侯伐董卓,袁绍被推举为盟主,而曹操只是当了一个将军。

刘皇叔搭着公孙瓒的顺风车也来到了战场。

三十多岁,背景深厚,又贵为盟主,此时的袁绍眼比天高。

是啊,从小接触的都是贵族子弟,长大了接触的都是各级官员,怎么能把穷苦出身的白丁放在眼里?

所以,袁绍看刘、关、张三人的眼光,那是很不耐烦,三个字:看不起!

这一次伐董卓,没有成功,因为吕布等人太凶悍!

而刘关张三人再一次获得了一定的认可度。

从这一次的情况看,袁绍虽然很凶悍,但是,没有系统性思维,对人才的重视程度不够,喜欢玩圈子。

其实,我们看如今的各超级富二代,无一不是眼高于顶,大玩圈子。

但是,这种背景家世带来的傲娇,终将在人才使用上落了下乘。

虽然讨伐董卓没有成功,但因为盟主的身份,袁绍的实力还是飞速增长,就像不断充气的气球。但代价是袁隗等人被灭族。

有意思的是,董卓没有被联军干翻,最后被王司徒使用了计策,说服了吕布。最后,董卓死于吕布之手。

袁绍在大力发展,曹操在干吗呢?

他没有袁绍的影响力,只有带着兵马苦战了。

公元192年,曹操带人和青州的黄巾军打了一仗,大获全胜,有了30万青州军投降,挑挑拣拣,有了属于自己的精锐。

终于,曹操有了争雄的资本了,这青州军是完全属于他的部队了。

董卓死了,在长安的汉献帝掌控能力不够(已经迁都长安),各路诸侯开始了火拼的时代,加上董卓余部,整个华夏大地战火纷纷。

河北袁绍越来越强大,曹操也是战袁术、战吕布、战陶谦、战郭汜等,忙得不亦乐乎。

这时候,出现一个非常重要的选择题,是横在袁绍、曹操等人面前的,一是力保刘家皇帝,忠诚不二;二是寻求自立,做好统一天下,改朝换代的准备。

战国时期的吕不韦曾经交好嬴异人,别人问为什么?

吕不韦回答:“奇货可居也!”想一想,如果嬴异人上位了,吕不韦的投资会百倍千倍的赚回来。

如果,此时的袁绍把汉献帝接过来,会怎样呢?

会形成一股强大的吸引力,吸引更多的人才前来。毕竟,那时的人们还是以“刘氏皇族”为正统。

但是,袁绍没有做出任何一点点的努力,因为他有野心。

如果汉献帝接了过来,汉献帝说的话他听还是不听?

听了,就是找了个爷爷。不听,又会让人觉得是谋逆。

一句话,当时的袁绍够大,够强,不需要刘家这块金闪闪的招牌。在他们看来,迎来汉献帝,只会增加一个负担,一个自立为王的负担。

袁绍崛起于铲除宦官,为何错过“挟天子令诸侯”

而当时的曹操集团,实力还不够强,如果能迎来汉献帝,相当于增加了一个获得更多资源的借口,也获得了号令天下的资本。

当曹操在公元196年9月,迎接汉献帝到了许都后,一切搞定了。

此时,袁绍才缓过神来,感觉错失了什么。

从196年开始,曹操的实力快速发展,人才纷沓而至,只要有才,曹操来者不拒。如此,曹操实力逐渐增强,战将、谋士大量增加。

有时候就是这样,实力越弱,越会珍惜各种机会。实力越强,选择太多,就越会错过各种机会。这就是所谓的“大企业病”的症状之一。

迎接汉献帝入许都,算是曹操走出来的最重要的一步。

3、袁绍的没落:源于背景、实力强大带来的轻敌

一场比赛开始了,这是一场赛跑,就看谁能坚持到最后。

袁绍崛起于铲除宦官,为何错过“挟天子令诸侯”

曹操带着自己的人们,簇拥着汉献帝,奔跑在发展的大道上。

而袁绍,作为一个已经很强大的巨无霸,却步履蹒跚,速度渐慢。

公元200年,曹操与袁绍不得不火拼,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实力越来越强,给袁绍造成了很大的威胁。

因此,他们要决出一个王者,能掌控北方的王者。胜者自然享受无尽荣耀,败者将可能失去所有。

大战的地点放在了“官渡”这个地方。

在官渡之战中,曹操人马是2万左右,袁绍是11万左右。

袁绍仗着人多,一开始就轻敌了。

而曹操一开始还挺担心,后来在荀彧、郭嘉的分析下,认为值得一战。特别是郭嘉的观点,完全影响了曹操。

战争短兵相接,双方尽展实力。

从资源来说,袁绍适合慢慢磨,曹操的资源比不上袁绍多。

可袁绍是个急性子,巴不得快快拿下,在他眼中,曹操实力还是不足的,自己方面的优势很大。

但是,在对阵之际,曹操发展了内线许攸,制定了合适的策略:奇袭乌巢粮仓。

于是,袁绍的军队不够避免地走向了失败,而曹操跟上大军掩杀。

官渡之战是以少胜多的经典之战。这一战,让袁绍元气大伤,最重要的是,让大家看见了曹操的实力,袁绍外强中干,走向末路无法避免。

公元202年,袁绍病逝。

曹操完全统一了北方了。

袁绍崛起于铲除宦官,为何错过“挟天子令诸侯”

有时候,有背景资源是好事,但是,背景资源过于好,当事人过于傲娇,轻视他人,终究会不可避免地走向失败。

看袁绍的崛起,背景是个很重要的原因。仔细分析袁绍的没落,背景也是个重要的原因。

手中牌太好的时候,往往会忽略很多。

所以纵观历史,你会发现,能担起改朝换代使命的,大多不是起初“背景最出众”的。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6-26 05:45:0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唐汉末年为何没出现挟天子以令诸侯的现象
...讨伐李克用的时候被打得全军覆没。没了禁军的唐昭宗跟汉献帝也差不多,各军阀这时候才有学曹操的机会,不过这时候军阀们不想学曹操了,经过一百多年的铺垫,大家已经明白皇帝没什么威信了
2023-04-24 11:51:00
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他对汉献帝到底怎么样
...曹操打下的基础,导致了她的儿子曹丕刚刚继位,就逼着汉献帝让位,正式结束了寒潮四百年的基业和历史。事实上,就中国历史的发展来看,曹操非但说不上是“贼”,而且对汉献帝也并非我们想
2023-06-08 11:10:00
东汉末年有4大“汉贼”,给了汉王朝致命打击
...领孙策,乘机和袁术脱离了关系,袁术的劲敌曹操,也以汉献帝的名义号令天下诸侯讨伐袁术。袁术在众叛亲离,以及强敌围剿之下,最终失败了。兵败之后,袁术想去投奔哥哥袁绍,但是在路途中
2023-04-21 18:01:00
“挟天子以令诸侯”到底能得到什么
...操手中熠熠生辉,才想起起兵去夺?01“无血脉之属”的汉献帝事实上,早在190年,袁绍就有机会奉汉献帝在手,问鼎天下。汉灵帝末年,袁绍得何进信任,成为西园八校尉之一的中军校尉,
2024-04-25 23:16:00
袁绍把“挟天子以令诸侯”机会给曹操,他不知道掌控天子的好处吗
...入群龙无首的境地,各部之间动辄大打出手。公元195年,汉献帝趁着“李郭之乱”的机会,由长安东归洛阳,摆脱了西凉军长期以来的控制,不料前脚刚出虎口,后脚又落入狼窝。公元196年
2023-05-13 10:23:00
如果汉献帝把曹操干掉,其他诸侯会听命汉献帝吗?
汉献帝的一生,都是处于被胁迫的情况,先由董卓乱政,废立皇帝,汉献帝犹如傀儡。东汉王朝已经名存实亡。董卓死后,曹操又挟天子以令诸侯,做上丞相,也开始专权!后来汉献帝想除去曹操,但是
2023-01-27 14:20:00
唐昭宗的中兴之梦与覆灭之路
...问题不大的。可是,唐昭宗却一步步沦为了被人挟持的“汉献帝”,其他遭遇甚至比汉献帝更惨。这是怎么回事呢?中兴之志888年,在宦官杨复恭的支持下,寿王李晔即位为帝,也就是唐昭宗。
2024-02-16 12:10:00
曹操能挟天子以令诸侯成功 董卓为何就被人杀了
...廷内部以衣带诏事件除掉以国舅董承为首的反对势力后,汉献帝身边基本上都是曹操的部下,这也为后来的曹魏篡汉打下了基础。二、董卓残暴不仁,倒行逆施,大肆滥杀无辜,践踏法律,破坏经济
2023-04-21 15:52:00
东汉末年最大军阀,差点让长安洛阳毁于一旦
...郿侯。董卓利用汉末战乱和朝廷势弱占据京城,废少帝立汉献帝并挟持号令,东汉政权从此名存实亡。公元189年,汉灵帝驾崩,汉少帝刘辩登基,何太后临朝,外戚何进为大将军。袁绍、袁术等
2023-01-31 16:36: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鲁网11月3日讯跟着楹联游济宁,记者一行来到兖州。“顾余不及仕,学剑来山东”,“我家寄在沙丘旁,三年不归空断肠”。让我们一起来探访李白曾居住的地方
2025-11-03 17:44:00
吉林宝藏·每周认识一件文物|吉林这幅画里藏着古代的“雪天Vlog”
吉林的雪一落,朋友圈立马被刷屏。滑雪、围炉煮茶、啤酒炸鸡成了现代人的下雪标配,吉林省博物院藏的清袁瑛雪景山水图轴,早就把古人的雪中即景安排得明明白白
2025-11-03 18:12:00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许舒昕)走进位于思明区大同路7号的厦门侨批馆,一艘悬挂在空中的福船映入眼帘,船旁飘扬着一封封穿越时空的侨批信笺
2025-11-01 08:30:00
探寻教育先驱的“巾帼之思” 《陈嘉庚与女子教育》出版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许舒昕)在中国近代教育史上,陈嘉庚的名字如同一座丰碑。他是倾资兴学的爱国华侨,更是率先呼吁男女教育平权的先驱
2025-11-01 08:31:00
1日,市文旅局发布跟着《黑神话:悟空》游太原主题旅游线路,邀请游客循着“悟空”足迹,漫步晋阳山水,品味市井烟火,触摸非遗匠心
2025-11-01 18:23:00
何以中国|邂逅千年荆风楚韵 ,古城中开启文化奇幻之旅
大皖新闻讯 禹划九州,始有荆州。这座承载着5000年建城史、500年建都史的古城,宛如一部厚重的史书,每一页都写满了岁月的故事
2025-10-31 09:29:00
首都博物馆上新 第二十二届北京书法篆刻精品展开幕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张敏)“隶书源流”第二十二届北京书法篆刻精品展10月30日在首都博物馆开幕。本次展览主要采取面向社会广泛征集和面向会员定向邀请两种方式征稿
2025-10-31 16:41:00
“我最喜欢的济宁楹联”|鱼台孝贤广场楹联
(高山景行 上联:阁壮水云乡,克襄孝道明忠道 下联:德昭桑梓地,且看今贤继古贤)(紫气东来 上联:鱼龙呈变化,万顷烟波堪醉我 下联
2025-10-31 17:24:00
《吴长庆家族》出版暨读书分享会在肥举行
大皖新闻讯 10月31日下午,文化学者夏冬波新著《吴长庆家族》出版暨读书分享会在合肥育才书店徽州书局举行。《吴长庆家族》是研究合肥市(原庐州府)名门望族吴长庆家族(庐江鳌山吴氏家族)的一部家族史著作
2025-10-31 21:52:00
聚焦如何“提笔绘丹青” 山翁画册《墨痕》出版
继《山翁书画集》和40万字的《山翁评论文集》出版之后,著名书法家、评论家、收藏家山翁先生介绍如何“提笔绘丹青”的专著《墨痕》
2025-10-30 08:40:00
“跟着楹联游济宁 ”第十五站活动走进金乡奎星湖公园
鲁网10月30日讯跟着楹联游济宁,记者一行来到金乡,在金乡,流传着这样一句顺口溜:“文峰塔前走一走,官学财运全都有。”光善寺塔又称文峰塔
2025-10-30 17:13:00
老有福丨他的百年“青春之歌”:百岁陈世明的信仰与传奇
福州新闻网10月29日讯(记者 朱榕 文/摄)重阳节前,福州江南水都小学的学生们来到台江万颐养老院,探望101岁的陈世明
2025-10-29 15:14:00
每年农历九月九,是中国传统的重阳节。此时,金秋送爽、丹桂飘香、枫叶正红,形成了登高、赏秋、晒秋、赏菊、插茱萸等重阳节习俗
2025-10-29 16:57:00
寒葱岭,八十载枪声犹在耳——追寻陈翰章将军的东北抗战印记
翰章红军小学的操场上,一尊戴着红领巾的烈士雕塑静静矗立,目光如炬。这位被称为“书生战将”的烈士,就是东北抗日联军杰出将领陈翰章
2025-10-29 18:05:00
彩叶映长城 共绘秋景画
10月27日拍摄的秦皇岛市海港区驻操营镇长城秋景。近日秦皇岛市海港区驻操营镇长城进入最佳观赏期山间层林被秋意染透红橙黄绿的彩叶错落交织与蜿蜒伸展的古长城相互映衬色彩交织间尽显秋意
2025-10-29 08: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