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人的每个行为背后,必定都有动机存在。
在社交中更是如此。
社交里,很多行为的动机都源于我们内在情感、情绪、潜意识的投射。
比如:
越是缺少关爱的人,越希望做出一些动作吸引别人的注意力;
越是缺少赞美的人,就越喜欢在别人面前卖力表现。
这一点,在儿童时期就已经很明显。
每当孩子做了一件TA认为“了不起”的事情,就会第一时间呼唤“爸爸妈妈”。
孩子的眼神带着期待,声音带着惊喜;
当孩子叫爸爸妈妈时,目的是什么?
答案是:获得父母的认可与鼓励。
这个时候,父母不扫兴,并且给予孩子积极的赞美、认可,就能让孩子内在的能量与价值感被满足。
心理学上讲:
被认可,被支持,被赞美,是每个人内心深处最真实的渴望。
-01
喜欢发朋友圈的人,是什么心理?
看到一个帖子。
网友吐槽他的同事,每天最少也要发十几条朋友圈动态。
如果放个假出去旅游,会从坐上车,登上飞机的那一刻开始记录;
一天发个几十条动态,也是常有的事情。
在他看来,频繁发朋友圈这件事很不理解。
自己的生活,自己知道就可以了;
想要分享也不是不行,只需要分享一两条就足够了。
为什么每天要发十几条,几十条呢?
这类人,到底是什么心理?
本质上来讲,热衷发朋友圈的人,无非是以下几种心态。
第一:把朋友圈当成日记,记录自己的生活。
第二:发给某个人看。
第三:渴望获得认同、赞美,希望别人的注意力,都能放在他身上。
第四:一种自恋心理,对自己莫名的自信。
而最普遍的心理原因就是:
渴望得到外界的认同与赞美。
-02
希望获得认同,是人类的天性
心理学上有个概念,叫“聚光灯效应”。
每个人都幻想过,自己是舞台中心的主角;
都设想过,自己是社交的中心点,大家都围绕着自己。
过度放大自己的一言一行,在别人眼里的重要性。
这样的心态,就会让人不由自主陷入“偶像包袱”的执念中。
也就是“表演型人格”。
内在逻辑是这样:
一个人内在价值感很低——渴望获得认同,希望被赞美——如何获取?——通过频繁发朋友圈的方式,博眼球——被人赞美,被评论,目的达成——被赞美后,会不断重复这样的动作。
看到这里,明白了吗?
本质上来讲:
频繁发朋友圈的人,就是内在价值感不够多,内在能量不够多。
而他们获取价值感与能量的方式,无法通过自身,只能寻求外界的关注与认可。
发朋友圈的行为错了吗?
并没有错。
只不过频繁发朋友圈,一天发上几十条;
这种行为,或许会给好友带来不小的“社交压力”,让人产生删除好友的冲动。
价值感低的人,如何提升内在价值?
1、多读书,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
2、积极的自我暗示,多赞美自己
3、多尝试一些完成度较高的事情,从小事上增强自信心
4、跟喜欢赞美你的人在一起
5、拒绝焦虑,保持愉悦的心情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0-17 18:45:07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