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红楼梦》的正确阅读方式你知道么?千万别看错了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09-22 20:28:00 来源:戏说三国

《红楼梦》要怎么读?随着“君笺雅侃红楼”账号创建超过六周年,前后写了大概一万篇“红评”文章,远远超过原文十数倍文字后,或许可以简单的聊一聊。

《红楼梦》的阅读,需要一种佛性,而不需要化为“宗教”。

《红楼梦》的正确阅读方式你知道么?千万别看错了

我是君笺雅侃红楼,为您讲述《红楼梦》里的那些事儿。

《红楼梦》要怎么读,如何读,为何读?有这三个问题的都不是“读书人”,不如别读。

君笺雅侃红楼告诉愿意读书的朋友一句话,任何文学作品,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理解。你喜欢就去读,你不喜欢就不要读,哪怕是《红楼梦》。

经常在评论区有一些评论者说“四大名著”除了《红楼梦》都喜欢,只有《红楼梦》看不下去……或许这种声音只为刷个存在感,但他是对的!读不下去不是错,不读就罢了。除非你有高考的需求,那就咬着牙也得读一读。

《红楼梦》是一部文学作品,甚至就是一部明末清初被创作出的反映“兴亡”本质的世情小说,没什么了不起。

她被公认为“古代四大名著”,也只是作为文学小说这一个门类而伟大。

《红楼梦》的正确阅读方式你知道么?千万别看错了

古典小说只是作为“经史子集”,“子”部数十个分支的一个分支,尽管可谓分支第一,但与《红楼梦》一样优秀的“经典”,老祖宗创作出无数。

中华典籍浩如烟海,《红楼梦》是其中一颗璀璨的星,但也只是其中之一。与伟大的中华文明比较,《红楼梦》没什么了不起,不要过度神化她。

正因如此,任何人都可以“读红楼”,“讲红楼”,喜欢红楼,厌弃红楼……最怕一种声音:你也配说红楼?《红楼梦》是伟大经典,不是随便什么人都能碰的;饿死了曹雪芹,养活了一大群人;什么牵强附会,什么你不懂就别说……

这些人最坏,其心思也最恶毒。他要将《红楼梦》乃至古代文明束之高阁,变成古埃及文化、巴比伦文化,印度文化那样,只掌握在极少数人手里,普通人碰不得,摸不得,进而让其不看,不碰,不读,不懂……望而却步后“文脉”断绝。

《红楼梦》的正确阅读方式你知道么?千万别看错了

所有《红楼梦》的读者,都是文化传承人。

至于怎么读?你爱怎么读怎么读,只要你喜欢就去读。

通行本120回《红楼梦》可读,《脂砚斋重评石头记》可读,你说是明朝故事,他说是清朝故事,还有人说是唐朝故事,我说不过是历史典故糅合在一起的兴亡故事……这就叫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读书人要约会“佛性”,但不要入“佛门”。

这是个开玩笑的话,意思是不要将《红楼梦》变成一个“宗教”,顺者昌,逆者亡。只能同意你的观点,我不能有观点。这种思想本质很可怕。

《红楼梦》的现状有些乱,是君笺雅侃红楼创作六年来的感悟。

《红楼梦》的正确阅读方式你知道么?千万别看错了

从没有一个文化的粉丝,竟然能够产生“饭圈”一样的可怕力量。明明大家都爱着这个“哥哥”,却有CP粉,有妈妈粉,有公主粉,有私生饭,还有夹生饭……

这些人似乎忘了他们共有的一个身份:读书人。忘了都是“同学”,只因为老师在黑板上写下(1+1=?)就互相仇视、排挤,好为人师,互相攻讦,斯文扫地。

鲁迅先生对《红楼梦》定义就非常好。他说《红楼梦》是“清之人情小说”,概括主题就是:“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

各得其所岂不是好?何必一个个非要教别人认可自己的观点?

君笺雅侃红楼一直秉承着以文本阅读为主。

《红楼梦》的正确阅读方式你知道么?千万别看错了

所有文章和观点,全部都是基于原文的情节,梳笼结合后,抓出统一的共性后,才可认定是曹雪芹设定的伏笔,再结合典故出处和原文给出结论。

比如,君笺雅侃红楼最关键的观点,认为“林黛玉结局是远嫁异国为王妃后很快客死他乡”最为人诟病。

都反对林黛玉怎么可能远嫁异国为王妃,舍了贾宝玉另嫁他人?可他们只有这种论调,却根本不从原文去讲,只是他们自己感情的宣泄。

他们更不知道这个观点是从原文无数的线索汇总后,得到的共性答案……

他们不想林黛玉身上的那些描写的特殊。

比如潇湘妃子,是娥皇女英二女同嫁为王妃。

比如芙蓉花签中昭君出塞的故事。

比如《五美吟》五位美人为什么都是为人妃妾,从一国去另一国,大多死于两股势力斗争。

比如《柳絮词》的绿姬、关盼盼为何都是妾。

比如宝黛爱情悲剧,典出《孔雀东南飞》《钗头凤》《梁祝》。而刘兰芝、唐婉和祝英台,全部再嫁后死去……

更多线索不说,原文写了太多类似的线索和伏笔,足以佐证。

《红楼梦》的正确阅读方式你知道么?千万别看错了

但同样伏笔,我是顺着故事线索,去解读小说人物的悲欢离合。有些同学是顺着这些线索反推小说人物的原型是谁,作者在影射谁……何尝就能说我们的对与错?

既然立场角度不同,注定没有争论必要,何必好为人师逼对方接受自己?

所以,佛性读书最好。按照喜欢的方式阅读,跟着想法理解,像佛一样平和,不需演变成宗教。

《红楼梦》只是一部小说,没有那么高,肯定也不低。

每个人都能读出不同滋味。自己的馍嚼着香。逼着别人吃你嚼过的馍,必然恶心反胃。要么宽容,要么无视……最好。

当然,最后总有人问我哪个版本的《红楼梦》最好?我推荐“程乙本”。尤其对初读者,最好不看脂评本。

脂评本出现太晚,争议太大,受批书人主观立场,嚼别人嚼过的馍,不香,也不纯粹。至于非初读者就随意。

另外后四十回作为续书,也有可圈可点的地方。起码《红楼梦》如今的伟大,不是前八十回,而是一百二十回。您说是不是?

✍以上观点根据《红楼梦》80回前故事线索整理、推论。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9-23 05: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新版红楼梦林黛玉引热议:谁最契合你心中的黛玉形象
在中国古典文学的璀璨星河中,《红楼梦》无疑是最为耀眼的星辰之一,而林黛玉这一角色,更是以其超凡脱俗的才情、细腻敏感的情感世界以及悲剧性的命运,成为了无数读者心中永恒的“颦儿”。随
2024-08-20 10:40:00
《红楼梦》选角风波:关晓彤与林黛玉角色的距离
...往往是一部作品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之一。近日,关于《红楼梦》电影版的选角风波引发了广泛关注,其中,关晓彤与林黛玉角色的失之交臂成为热议话题。原本被视为第一人选的关晓彤,最终未能
2024-11-03 11:33:00
群芳可颂|从画展到剧场,走进《红楼梦》的多重方式
今日的剧场座无虚席,《红楼梦·探春时》选段舞台剧在这里精彩上演。苏州中学园区校有幸迎来著名书画家彭连熙先生、东奥国际传媒中国部代表丁正和先生等嘉宾莅临现场,与师生一同观赏这场融合
2025-05-24 11:28:00
《红楼梦》与现代作家
作者:黎荔《红楼梦》在外描写中国文化最精致的一面,往内描写人类心灵最精微的层面,它已进入了中国文化的传统。作为这个传统的一部分,《红楼梦》反过来又对其后的中国文化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2024-01-29 16:05:00
新版电影聚焦阴谋与爱情:《红楼梦》“贾吞林财”是坑还是梗
记者张向阳新版电影《红楼梦之金玉良缘》将于今年上映,不久前发布的预告片让不少网友感到“上头”。据影片导演胡玫介绍,“《红楼梦之金玉良缘》以宝玉大雪天里出家倒叙为始,主要故事情节以
2024-04-08 18:41:00
《红楼梦之金玉良缘》首发预告,新一代“宝黛钗”上演旷世奇恋
新京报讯(记者滕朝)8月18日,由胡玫执导的电影《红楼梦之金玉良缘》发布首支预告,同时正式官宣首波阵容。预告开场便是美轮美奂的大观园盛景,随着原著中一个个名场面接连出现,边程饰演
2023-08-18 14:32:00
吃力不讨好?这部电影让好多人破防啊!
《红楼梦之金玉良缘》,一部上映六天的电影,几乎把所有人都整破防了.......导演胡玫不能理解,为何自己呕心沥血,历经18年创作的作品,最终换来的是劈天盖地的骂声。她认为,是有人
2024-08-22 00:41:00
林黛玉是我国古典名著《红楼梦》中的女主角,祖籍姑苏,出生于钟鸣鼎食,亦是书香世家的林家。父亲林如海是前科探花,初为兰台寺大夫,后调任至扬州任巡盐御史,母亲贾敏是贾代善与贾母最小的
2025-03-24 19:08:00
《红楼梦》首发预告!2万人选出、培训半年的林黛玉
由胡玫导演的电影《红楼梦之金玉良缘》发布了正式预告片,同时,正式官宣了首波演员阵容。《红楼梦》原著中的8个名场面,太虚幻境、宁府家宴、元妃省亲、宝黛读书、宝钗扑蝶、黛玉葬花、黛玉
2023-08-21 10:16: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许舒昕)走进位于思明区大同路7号的厦门侨批馆,一艘悬挂在空中的福船映入眼帘,船旁飘扬着一封封穿越时空的侨批信笺
2025-11-01 08:30:00
探寻教育先驱的“巾帼之思” 《陈嘉庚与女子教育》出版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许舒昕)在中国近代教育史上,陈嘉庚的名字如同一座丰碑。他是倾资兴学的爱国华侨,更是率先呼吁男女教育平权的先驱
2025-11-01 08:31:00
1日,市文旅局发布跟着《黑神话:悟空》游太原主题旅游线路,邀请游客循着“悟空”足迹,漫步晋阳山水,品味市井烟火,触摸非遗匠心
2025-11-01 18:23:00
何以中国|邂逅千年荆风楚韵 ,古城中开启文化奇幻之旅
大皖新闻讯 禹划九州,始有荆州。这座承载着5000年建城史、500年建都史的古城,宛如一部厚重的史书,每一页都写满了岁月的故事
2025-10-31 09:29:00
首都博物馆上新 第二十二届北京书法篆刻精品展开幕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张敏)“隶书源流”第二十二届北京书法篆刻精品展10月30日在首都博物馆开幕。本次展览主要采取面向社会广泛征集和面向会员定向邀请两种方式征稿
2025-10-31 16:41:00
“我最喜欢的济宁楹联”|鱼台孝贤广场楹联
(高山景行 上联:阁壮水云乡,克襄孝道明忠道 下联:德昭桑梓地,且看今贤继古贤)(紫气东来 上联:鱼龙呈变化,万顷烟波堪醉我 下联
2025-10-31 17:24:00
《吴长庆家族》出版暨读书分享会在肥举行
大皖新闻讯 10月31日下午,文化学者夏冬波新著《吴长庆家族》出版暨读书分享会在合肥育才书店徽州书局举行。《吴长庆家族》是研究合肥市(原庐州府)名门望族吴长庆家族(庐江鳌山吴氏家族)的一部家族史著作
2025-10-31 21:52:00
聚焦如何“提笔绘丹青” 山翁画册《墨痕》出版
继《山翁书画集》和40万字的《山翁评论文集》出版之后,著名书法家、评论家、收藏家山翁先生介绍如何“提笔绘丹青”的专著《墨痕》
2025-10-30 08:40:00
“跟着楹联游济宁 ”第十五站活动走进金乡奎星湖公园
鲁网10月30日讯跟着楹联游济宁,记者一行来到金乡,在金乡,流传着这样一句顺口溜:“文峰塔前走一走,官学财运全都有。”光善寺塔又称文峰塔
2025-10-30 17:13:00
老有福丨他的百年“青春之歌”:百岁陈世明的信仰与传奇
福州新闻网10月29日讯(记者 朱榕 文/摄)重阳节前,福州江南水都小学的学生们来到台江万颐养老院,探望101岁的陈世明
2025-10-29 15:14:00
每年农历九月九,是中国传统的重阳节。此时,金秋送爽、丹桂飘香、枫叶正红,形成了登高、赏秋、晒秋、赏菊、插茱萸等重阳节习俗
2025-10-29 16:57:00
寒葱岭,八十载枪声犹在耳——追寻陈翰章将军的东北抗战印记
翰章红军小学的操场上,一尊戴着红领巾的烈士雕塑静静矗立,目光如炬。这位被称为“书生战将”的烈士,就是东北抗日联军杰出将领陈翰章
2025-10-29 18:05:00
彩叶映长城 共绘秋景画
10月27日拍摄的秦皇岛市海港区驻操营镇长城秋景。近日秦皇岛市海港区驻操营镇长城进入最佳观赏期山间层林被秋意染透红橙黄绿的彩叶错落交织与蜿蜒伸展的古长城相互映衬色彩交织间尽显秋意
2025-10-29 08:10:00
《愤怒的天府》:中国历史版的“战争与和平”
在当代中国文坛,很少有一部作品能像宋小武的《愤怒的天府》那样,以如此磅礴的气势与思想深度,重构民族记忆的史诗线索。130万字的三卷本
2025-10-28 14:51:00
“我最喜欢的济宁楹联”|嘉祥岳飞纪念馆楹联
(上联:赤胆忠心照汗青 下联:精忠报国千秋颂)(上联:教子育孙尽栋梁 下联:通义明道真贤母) (上联:上继祖德居县伴朝一代名吏 下联
2025-10-28 19:4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