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科技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与腾讯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产教融合助力科研创新及人才培养

类别:科技 发布时间:2025-09-03 15:15:00 来源:北青网

2025年9月2日,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以下简称“西电”)与腾讯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充分发挥高校教育、人才及产业技术优势,围绕AI科研创新、AI人才培养、AI助力智慧教育等领域深化合作,以产教融合创新模式助力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高质量发展。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校长高新波、副校长王泉,腾讯云副总裁、腾讯教育负责人石梅、腾讯云高等教育北区业务拓展总经理罗盛等出席战略签约仪式。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与腾讯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产教融合助力科研创新及人才培养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校长高新波表示,西电与腾讯的合作源远流长,双方在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科研创新与平台构建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丰硕成果,已成为校企深度合作的典范。此次战略合作协议的签署,是双方深化沟通、拓展合作的重要契机,旨在将西电的“人才优势、科研优势”与腾讯的“行业优势、产业优势”紧密结合,真正实现“产学研用”闭环融合。他希望双方继续发挥各自优势,在关键技术突破、复合型人才培养、数字生态构建等方面发挥更大作用,共同为国家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

腾讯云副总裁、腾讯教育负责人石梅表示,腾讯不断加大技术研发投入,加速AI技术的落地应用,以AI+教育的深度融合为高校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带来了提效和创新。腾讯希望持续发挥技术优势,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开展多层次、多领域和多形式的产教融合合作,共同打造面向未来的高等教育新模式。

根据协议,双方合作聚焦科研创新、人才培养、智慧教育三大核心领域。

在科研创新方面,双方将依托各自技术优势,推动包括具身智能机器人领域技术发展;依托腾讯云基础设施、算法和框架,共建科研平台,支撑计算机科学、新材料、基因组学等科学研究,并通过产业孵化平台加速科研成果转化。

人才培养方面,腾讯将提供CloudStudio、高性能应用服务HAI、腾讯开悟、腾讯云智能体开发平台等丰富的产业实践工具平台,以“AI课程+实训云”支撑教学及产业实践训练。同时,双方还将联合开发大模型相关微专业课程,构建“AI+学科交叉”体系,在AI+智能制造等专业领域开展校企协同育人项目,提升高等教育服务产业发展能力,并联合开展创新创业赛事,推动AI技术融入产业应用。

在智慧教育方面,双方将依托“腾讯混元+DeepSeek”双模能力,AI Agent、腾讯云智能体开发平台、腾讯乐享等产品能力,联合打造教学与管理场景智能体创新应用,构建校级知识中台及西电智能体平台,为校园建设和服务、教学与管理、学科专业建设等方面提质增效,促进教育教学发展,助力师生全面成长。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与腾讯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产教融合助力科研创新及人才培养

作为“腾讯高校AI嘉年华百校行”的首站,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在新学期伊始,为全校师生带来了沉浸式AI应用体验、生动的AI公开课以及丰富的AI实训营活动,以腾讯元宝、ima等AI应用工具,帮助新生入校伊始即刻获得校园学习和生活服务“百科全书”,为学习和校园生活提供“元”气助力。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与腾讯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产教融合助力科研创新及人才培养

未来,双方将持续紧密合作,加速前沿AI技术在高校场景化应用,助力专业技术科研创新,联手培养适配AI时代需求的高素质创新人才。责任编辑:韩璐(EN053)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09-03 18: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2025腾讯全球数字生态大会:腾讯教育智能体平台正式发布,AI+人才培养体系升级
...海交通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东南大学、华南理工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深圳大学、香港城市大学、学堂在线等高校代表共同出席并参与了启动仪式。“AI百校行”首站已落地西安电子科技大
2025-09-22 14:55:00
创新评价方式 助力青年科技人才成长(教育名家笔谈)
...武昌绘在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多次获得优异成绩。该校学子的参赛项目“鸿鹄骐骥——超高精度高速工业检测技术”“瞳芯——太赫兹波源芯片”分别获
2024-09-09 06:43:00
...4年04月24日 12版)在20世纪50年代“两弹一星”研制初期,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积极响应国防科委和国防部第五研究院要求,成立控制工程系,先后培养出一批航天领军人才。2013
2024-04-24 04:58:00
“首届电子信息特色高校发展大会北京宣言”发布
...电大学、重庆邮电大学、西安邮电大学,电子科技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桂林电子科技大学等8所高校共同发布了“首届电子信息特色高校发展大会北京宣言”。“首届电子
2023-07-14 21:42:00
...校合作重点骨干企业、科研院所和高校,共同建起众多集人才培养、科研为一体的协同创新平台,为高质量发展打造强大智力引擎。 强科研促转化,合作不断结硕果近日,位于成都彭州市的“成
2024-09-03 07:05:00
2023高考情报局|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电子与信息特色鲜明优势突出,培养“信息尖兵、强国先锋”
本文转自:新华网新华网北京6月19日电 近日,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招生办公室主任张宇鹏做客新华网2023高考情报局,围绕学校的办学优势、招生政策等进行了介绍。Q1:请您简单介绍学校的
2023-06-19 11:04:00
一场佛山高新区    与西安的双向奔赴
本文转自:南方日报近40家佛山企业赴西安交大进行产学研精准对接一场佛山高新区 与西安的双向奔赴佛山企业家走进西安隆基绿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寻求合作机会。南方日报记者 刘明 摄36
2023-12-26 06:49:00
名城名校创新路上“双向奔赴”
...与这座新校区正式“相见”。 C9高校落子苏州,既看重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的深度合作,也看重产学研的紧密衔接。2018年,复旦大学张江研究院与相城区元和街道共同发起成立苏州创新
2022-12-30 04:40:00
陕西西咸新区沣西新城:全周期服务 助推“躺在”实验室里的科研种子生根发芽、走向市场
...三支队伍,以人才赋能产业、以产业集聚人才,实现高校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无缝对接”,不断激发这片科创沃土的人才活力。技术经理人是推动科技成果从“书架”走上“货架”的重要力量。技
2024-02-02 13:34:00
更多关于科技的资讯:
普阳钢铁工程机械用高强高韧宽厚板全国市场占有率名列前茅一块宽厚板的靶向发力——“铁疙瘩”怎样变成“金娃娃”(十)从矿山到港口
2025-10-05 07:47:00
人气旺 厦门多个商场假日客流爆棚、销售额亮眼
集美大悦城商圈内,小朋友和机器人亲密互动。(本组图/厦门日报记者 黄晓珍 摄)国庆中秋假期, 厦门SM购物中心潮玩店内人气火爆
2025-10-04 09:20:00
省数据和政务服务局发布公告公开征集一批河北省高质量数据集河北日报讯(记者解楚楚)9月26日,河北省数据和政务服务局发布公告
2025-10-04 08:03:00
央媒看太原9月30日,央视财经频道《经济信息联播》栏目以《双节市场备货足美食特产受青睐》为题,报道了假期到来,太原市各大综合市场提前备货
2025-10-04 07:17:00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朱道衡)近日,2025鼓浪屿世遗文创作品征集活动启动。此次活动面向全国(含港澳台地区)高校、企业
2025-10-03 08:37:00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楚燕 通讯员 石青青)长假期间,许多人从忙碌的工作中解脱出来,趁机好好休息。可是,如果休息方式不得当
2025-10-03 08:37:00
渤海之潮涌动着澎湃的脉搏,海河之畔镌刻着科技的印记。10年前,一颗带有“清华”基因的种子在天津这片沃土扎根;10年后,它长成一棵枝繁叶茂的参天大树
2025-10-03 09:25:00
太燃了!无人机空中展旗!高新区国庆“氛围组”已上线!
2025-10-03 23:48:00
抖音生活服务联合北京卫视发起“老板驾到”直播活动,吸引用户下单超100万元团购券
9月29日,抖音生活服务联合北京卫视发起“老板驾到”直播活动,助力北京国庆中秋消费。抖音用户在@北京卫视 直播间下单超1万次
2025-10-03 18:36:00
“FutureBOT未来引力”2025北京机器人文化节首日盛况 打造国庆科技打卡新地标
国庆首日,“FutureBOT未来引力”2025北京机器人文化节在北京昌平超极合生汇正式拉开帷幕,成为国庆假期极具科技温度的打卡地
2025-10-03 19:06:00
走到白石山巅的尽头,这家建在悬崖边的“云端咖啡厅”绝对让你惊呼。
2025-10-03 11:37:00
泰康人寿发布新品“泰康百万药无忧(庆典版)医疗保险”(以下‬简称“百万药无忧”),以广覆盖、易投保、强保障、低费率为优势
2025-10-03 09:17:00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翁华鸿 通讯员 林雨新)在近日举行的2025全球数据管理峰会“数据要素分论坛暨大数据统计与人工智能技术创新管理研讨会”上
2025-10-03 08:38:00
兴趣-实践-视野:达芬奇金奖少年带来的教育启示录
摘要:2025“你是达芬奇”全球青少年科学与艺术创新赛圆满落幕,其中金奖获奖少年的亲身实践告诉我们,在AI赋能的新时代
2025-10-02 16:22:00
单日调用近1万亿次,高德助力北斗规模化民用跨入新量级
2025年10月1日,随着国庆长假首日出行高峰的到来,高德基于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定位数量接近1万亿次,支撑导航总里程数超90亿公里
2025-10-02 22:3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