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国内

七星关区:发展特色产业 助力乡村振兴

类别:国内 发布时间:2024-06-15 01:00:00 来源:多彩贵州网

为强力抓好乡村振兴工作,今年,七星关区继续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按照“四抓四促”的工作思路,紧紧围绕“打造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样板区、建设乡村振兴新典范”目标,深入开展“五大行动”,推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上台阶、见实效,在建设贯彻新发展理念示范区先行区中奋力书写中国式现代化七星关优异答卷。

产业引领,注入发展活力

乡村要发展,产业是关键。近年来,七星关区在发展好传统产业的同时,高度重视特色产业和新兴产业的引进和培育,通过充分利用优质的林业资源,发展了一批批鲜活的林下经济,实现了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共赢。

七星关区:发展特色产业 助力乡村振兴

日前,走进千溪乡千朗沟村国有林场,记者看见,林场被遮阳网从松树林的三分之一处的高度覆盖,搭建成了一片羊肚菌种植区。进入种植区,只见湿润的土地上,布满了整齐排列的菌包,管理工人穿梭其间,正进行喷水灌溉作业。

据悉,为建立一个林下示范种植系统,实现林下种植规模化和产业化,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今年千溪乡规划在千朗沟村国有林场发展林下种植羊肚菌和鹿茸菇,其中羊肚菌25亩、鹿茸菇10亩。

“利用财政衔接资金70万元,目前,我们已经完成了15亩羊肚菌的种植任务。今年7月初左右,待这15亩羊肚菌采收后,重新翻土,规划种植鹿茸菇。”千溪乡组织委员、千朗沟村党支部书记杨靖介绍,由村集体合作社进行自主经营,届时羊肚菌和鹿茸菇的种植收益将全部归村集体所有。

七星关区:发展特色产业 助力乡村振兴

另外,通过发展林下种植,今年千朗沟村还带动了一批群众务工和就业,实现了村集体和群众同步发展。“这批羊肚菌种植我们前后带动20人左右务工,2人长期就业。”杨靖介绍,今年底将实现25亩夏季林下羊肚菌以及10亩秋季林下鹿茸菇种植,预计获取70万元的受益,有效壮大村集体经济,助力乡村振兴。

科学谋划特色产业,农业产业稳步发展。七星关区紧盯“两主三辅”和巩固提升“五大传统”产业,按照“数镇一特、多村一品”模式,积极挖掘带动全区农业产业发展,逐步构建“企业+合作社+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通过培育壮大多种类型的经营主体,目前全区共有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89家,市级以上示范合作社137个、示范家庭农场200家。

资源盘活,助力高歌猛进

盘活闲置资源,打造新的经济增长点。闲置资源是未利用好的隐形经济,通过有效盘活,能够提高资源利用率,优化资源配置,激发创新活力,改善区域发展面貌。今年以来,七星关区以“三清五治”工作为抓手,通过盘活一批批闲置资源,推动产业升级,增强发展后劲,助力乡村振兴高歌猛进。

近日,走进杨家湾镇三合村,记者看见该村之前闲置的泥沙场摇身一变,成了一头头西门达尔肉牛的“新家”。在“新家”整齐排列的牛舍内,健壮的肉牛正悠闲地吃着草料。养殖户置身其间,精心照料着这些肉牛,严格把控草料质量和牛舍环境卫生。

据悉,今年以来,杨家湾镇三合村严格按照“三清五治”工作要求,在突出支部引领、盘活闲置资产、转变发展思路、壮大村集体经济等方面,下狠功夫、实功夫、好功夫,将肉牛养殖与资产盘活深度结合,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致富路,切实把“闲置”资源转变为“优置”资源。

于是,结合现有产业实际,三合村研究决定将闲置泥沙厂盘活出来作为牛圈,进行整体修缮,搭建牛圈,发展肉牛养殖产业,将发展实体产业与盘活闲置资产更紧密地结合起来。

七星关区:发展特色产业 助力乡村振兴

“用省级扶持壮大村集体经济资金70万元作为村集体资产入股养牛场,并由村支委宣传动员养牛大户、致富带头人作为合作伙伴,采取技术、资金入股方式,现在养殖场发展西门达尔肉牛养殖50头,目前都已进场开展正常喂养。”杨家湾镇三合村副支书翟丽群介绍,发展肉牛养殖将为村集体经济带来约20万元的收益。

“我们的利益机制是村集体占51%,养殖大户占49%,预计今年12月底肉牛就能卖到屠宰场,到时候就能见收益。”翟丽群说,三合村盘活闲置资源,发展肉牛养殖,让村集体和群众“双赢”的局面得到进一步打开。

三合村依托肉牛养殖项目,以“循环利用、生态环保、精挖价值”为原则,不断拓宽发展思路。翟丽群介绍,针对2023年盘活的闲置资产——敬老院,三合村下一步将通过引进企业,发展牛肉深加工,生产便于储存销售的“牛肉干巴”,形成“粪便原料——回埋沃土——种植作物——饲养原料”的绿色循环发展模式,真正起到“牛儿”带富,拉动“闲置”变“优置”的有效作用,实现肉牛养殖产业的链条化、生态化、循环化。

通过精准盘活农村闲置资源让“沉睡”的资产“活”起来,截至今年3月,七星关区累计清理出集体资源资产1652处14.59万亩62.32万平方米(含未利用土地165处7090亩),盘活闲置资源资产1125处,新增经济收入5775.78万元,努力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助力乡村振兴。

移风易俗,实现宜居宜业

弘扬新风尚,建立新形象。为营造良好的乡村道德风尚和社会氛围,提升群众的文明素养和精神境界,为乡村振兴提供坚实的思想文化基础,近年来,七星关区高度重视文明新风建设工作,通过把文明新风建好工作作为乡村振兴的有力抓手,改善人文环境,培育文明乡风,提升乡村振兴形象。

屋舍俨然、道路洁净、环境清新,走进碧海街道沙锅寨社区,仿佛置身于一个世外桃源。在这个“灵山、秀水、田园、庭院”四位一体的“城中社区”,记者不仅感受到了产业兴起带来的新发展,也看到了文明新风带来的新气象。

七星关区:发展特色产业 助力乡村振兴

为起好示范带头作用,激发群众参与基层治理的内生动力,近日,沙锅寨社区党员干部、志愿者群众开展了环境卫生大整治活动,力求以实际行动推进社区环境提质改造,助推人居环境再提升。

打扫通村通组路、清理房前屋后、耐心进行入户宣传......“红马甲”一行深入社区每一个犄角旮旯,把社区清理得干干净净,对社区进行了一次深度“美容”。

“同时,为提升群众的自主意识,社区按照‘一季度一主角’的方式推广红黑榜、道德榜等有效做法,每季度召开1次评议会,评议社区红榜和黑榜,并进行张贴公示,形成社区群众相互学习和监督常态,合力维护整治成果。”碧海街道沙锅寨社区党支部书记、主任付健介绍,通过用红榜围绕尊老爱幼、邻里和谐、庭院整洁、移风易俗的先进典型进行评议表彰宣传,在全社区倡新风、树正气,形成了良好的文明新风尚。

七星关区:发展特色产业 助力乡村振兴

据悉,自2023年以来,沙锅寨社区结合实际情况,还对社区居民公约进行了2次修订,将厚葬薄养、滥办酒席等整治改善事项纳入居民公约内容,并通过开展“和谐社风”建设宣传宣讲活动、“三会一课”、居民会、院坝会、板凳会及发放宣传资料等方式,不断加强移风易俗工作宣传,强化群众思想道德建设,不断转变群众封建陈旧思想,切实提升群众文明素养,有力推进社区文明新风尚建设。

沙锅寨社区把文明新风建设作为乡村振兴的有力抓手,切实加强社区群众思想道德建设,全面提升群众文明素养,改善社区人文环境,积极营造文明健康和谐的社会新风尚,加快推动和谐社风建设,形成良好的社会风貌,不断为乡村振兴提供丰厚的精神文明滋养。

今年来,七星关区将坚持把乡村建设和乡村治理作为重点内容,继续深入开展人居环境整治,加快推进农村厕所革命,以建设“四在农家·和美乡村”山水田园综合示范点建设为抓手,着力补短板强弱项,持续推进乡村振兴示范点建设,打造乡村振兴新典范。

一审:张杨

二审:韩春华

三审:马本立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6-15 09: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七星关区:司法服务“稻鱼共享”助力特色经济发展
...场镇南山村经果林种植专业合作社实际,以“稻鱼共享”特色产业为切入点,着力打造专业化、特色化司法服务品牌。通过构建常态化法律服务机制、完善涉农纠纷调处体系、强化产业法律风险防控
2025-05-08 10:31:00
...体示范点工作方案》。二是制定产业发展规划。围绕发展特色产业,实现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农业文化旅游“三位一体”,编制了《毕节市七星关区“四在农家·和美乡村”山水田园综合体总
2024-12-23 22:10:00
...冬去春来,万象更新,乌蒙山水开始展露勃勃生机。走进七星关区亮岩镇太极村,漫山遍野的古茶树枝繁叶茂,青枝绿叶间时不时露出点点新芽。“乡村振兴,产业是基础。我们太极村依托6.9万
2023-02-14 04:17:00
七星关区:5.6万平方米“绿毯”铺展乡村振兴路
...达350万元,年总产值突破1200万元,成为推动乡村振兴的特色产业。据项目负责人汪永龙介绍,基地依托七星关区独特的温湿条件,采用精细化管护技术,实现苔藓一年两季高效产出。“每
2025-06-20 16:40:00
凝聚丰收热望跑出发展“加速度”
...行。近年来,七星关区大力发展刺梨、茶叶、生态畜禽等特色产业,鼓励农户发展适度规模的家庭农场,全力以赴促农增收。同时,坚持输出就业与就近就业结合,全力拓展就业、创业空间,逐步形
2023-05-10 06:38:00
毕节市七星关区:大棚经济“火”起来 百姓日子“旺”起
...条件,大力发展大棚蔬菜、草莓、葡萄、羊肚菌、黄精等特色产业,既丰富了百姓的“菜篮子”“果盘子”,又鼓起了农民的“钱袋子”。走进对坡镇大堡社区的蔬菜大棚种植基地,绿油油的蔬菜呈
2023-09-14 15:59:00
续写东西部协作“山海情”双向发力见成效
...着力破解毕节产业同质化、粗放化等发展难题,积极打造特色产业品牌。自结对帮扶以来,广州和毕节两地围绕乡村建设和乡村治理,推进乡村振兴。两地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
2023-04-17 06:36:00
本文转自:贵州日报我是毕节市税务局派驻毕节市七星关区阴底乡红星村第一书记。自我驻村以来,每年的两会我都会组织“村两委”和群众代表一起观看、一起讨论省两会传递出来的与我们息息相关的
2023-01-12 05:55:00
七星关区亮岩社区:盘活闲置资产 赋能乡村振兴
...契机,积极挖掘并盘活辖区内的闲置资源资产,大力发展特色产业,成功唤醒了“沉睡”的资源,为集体经济注入了新的活力,也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增添了强劲动力。在亮岩社区的贵州亮酒酒业
2025-02-24 12:28:00
更多关于国内的资讯:
“红领巾爱阅读”活动走进新疆喀什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李怡蒙)10月28日,“红领巾爱阅读——石榴籽一家亲,手拉手共成长”新疆数字农家书屋喀什地区活动在疏附县托克扎克镇正式拉开帷幕
2025-11-02 23:19:00
近日,全市首次召开街道(乡镇)党(工)委书记工作交流会,10位来自治理最前沿的“一线总指挥”,聚焦城市更新、乡村振兴、基层治理等时代课题
2025-11-03 00:00:00
山海携手 共赢未来!粤黔协作为贵州经济添新动能
贵州嘉尚新能源材料有限公司,这家不远千里从广东落户贵州大龙经济开发区的行业“优等生”,此前,以一项技术“领跑”之举再次引起业内关注——率先建成全球首创的百米锰酸锂正极材料全自动化隧道窑生产线
2025-11-03 04:31:00
“2025国际友谊小姐全球总决赛中国行·巡游贵阳站”活动在贵州贵阳盛大启幕。来自全球六十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佳丽齐聚一堂,在山水之间感受多彩贵州的独特魅力
2025-11-03 04:31:00
11月2日,在“2025国际友谊小姐全球总决赛中国行·巡游贵阳站”活动上,国际友谊小姐们走进贵阳文昌阁古城墙,展开一场别开生面的民族服饰换装体验
2025-11-03 04:32:00
广东清远一水库旁多人放生猫只?官方通报
中国网11月2日讯 据广东省清远市清城区人民政府网站消息,11月2日晚,清远市清城区龙塘镇政府发布情况通报:2025年11月1日
2025-11-02 23:00:00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应洁 通讯员 徐丽麟)作为本届文博会活动之一,昨日上午,以“数智文创发展·智能共生未来”为主题的第二十四届白马湖文化交流活动暨2025两岸文化创意产业高校研究联盟会议在厦举办
2025-11-02 08:11:00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林桂桢 通讯员 王晓真)近日,厦门港首台自行式高压岸电转接车在嵩屿码头投入使用。该设备解决了岸电桩布置与船舶靠泊接电位置适配冗余度不足的难题
2025-11-02 08:11:00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郭睿)中外青年钢琴家昨晚在厦门国际会议中心音乐厅联袂献艺,以精彩的开幕式音乐会拉开2025中国·PIANO中央音乐学院厦门钢琴音乐季的序幕
2025-11-02 08:11:00
厦门市202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入户登记启动
昨天,厦门市202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入户登记正式启动。(厦门日报记者 沈彦彦 摄)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沈彦彦 通讯员 刘倩 颜艺芬)“您好
2025-11-02 08:11:00
品鉴文创 集章打卡 VR探险 到文博会来场文旅奇遇
市民在文博IP授权展选购新奇文创。(厦门日报记者 林铭鸿 摄)琳琅满目的文创产品让人爱不释手。 市民积极参与“来猜茶”游戏
2025-11-02 08:11:00
随着城市规模扩大,机动车保有量越来越多,人行天桥作为城市立体交通的一种形式,能有效保障行人过街通行的安全,是许多市民特别是老年人使用频率较高的设施
2025-11-02 08:21:00
河北大名,全国一等奖! 纵览(河北)传媒有限公司获突出贡献奖
河北新闻网讯(记者李健敏)数智赋能,强农兴村。11月1日,2025年全国数字乡村创新大赛在邯郸落幕。来自河北省的“邯郸市大名县‘直播电商富农服务平台’”获一等奖
2025-11-02 08:29:00
江苏南京:聚力攻坚“组合拳” 激活产业新动能
前三季度,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2%聚力攻坚“组合拳” 激活产业新动能今日关注数字6.2%关键词产业攻坚前三季度
2025-11-02 08:41:00
江苏南京:赛事经济效应持续释放,消费市场热力升级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黄琳燕李子俊储笑抒赛场上,球员们奔跑如风、拼抢激烈;赛场外,商圈、景区、住宿餐饮三大消费场景同步升温
2025-11-02 09:1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