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科技

新业态 云集传播矩阵

类别:科技 发布时间:2023-10-09 03:41: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西海都市报

西海全媒体记者 史凯

到目前,西海都市报全媒体已形成“文图+短视频+VR+直播+H5”多元融合传播矩阵模式,“两微一端”与N个UGC平台构架出更加符合移动互联网端传播规律的媒体业态。截至9月27日,平台粉丝量达310万。

2007年,西海都市报数字报平台上线。数字报的上线是《西海都市报》在互联网端迈出的第一步。自此,互联网上有了《西海都市报》的品牌场景。2011年,西海都市报官方微博开通;2013年11月,西海都市报微信公众号注册上线;2014年3月,西海都市报新媒体中心组建,并倾力打造西海都市报客户端“掌上青海”,自此,《西海都市报》有了移动互联网端传播“两微一端”标配平台。也是从这一年起,《西海都市报》真正开始融合发展探索之路,积极入驻其他UGC、PGC平台,打造“融媒+”多元立体传播矩阵。截至今年9月,《西海都市报》已形成“两微一端”、抖音、快手、今日头条、趣看视频云、720云、木疙瘩等13个平台的聚合传播构架,可满足图文、短视频、直播、VR、H5等各类内容阅读场景需求,一次采集,多次生成,多元推送。西海全媒体采编人员正努力打造移动互联网端最具青海特色的融合传播平台。

《西海都市报》创刊25周年,西海都市报新媒体发展10年。10年时间,从单一平台运营建设到十多个平台多元运营发力,从几十、几百粉丝到三百多万粉丝增量,《西海都市报》的品牌影响力越来越深入移动互联网端,深度融入青海乃至全国受众的小屏传播模式。未来,西海都市报将进一步提升各平台的服务功能,提升全媒体聚合传播能力,促进媒体融合更好服务于受众,用心、用情讲好青海故事。

鼓舞人心的力量

种子的力量是无法估量的,种子的成长也总带给人们希望和鼓舞的力量。

2013年11月,西海都市报创建官方微信公众号,这是西海都市报社在互联网端种下的一颗媒介种子。也就是这颗种子,在日后很长一段时间里,努力在移动互联网端发芽成长,成为西海都市报全媒体传播的流量担当。

从几百次的流量到几千次的流量,再到上万上百万次的流量。从几百个粉丝到几千几万几十万粉丝,每每在编辑后台看到关注人数成百上千的增量时,那种爬坡过坎的成就感总能让人心潮澎湃。每个增量都是一种鼓舞,都是粉丝对采编人员辛勤付出的肯定。同样,每个增量都倾注了报社采编和经营人员的心血,每个环节都缺一不可。

累并快乐着,这就是公众号小编每天的心情。精选精编每篇稿件,精做每个标题,精心完成每次的推送。我们往往被“吃力不讨好”的流量密码所困扰,起伏不定的流量波线如同一张张心电图,时常让我们寝食难安。但我们依旧全力以赴,希望每次的努力都有所收获,哪怕是几个粉丝的关注,几条粉丝的留言。

成长是最鼓舞人心的力量。10年了,西海都市报微信公众号已经成为青海省内新媒体主流平台,是省内公认的强势传播平台。一路成长,以公众号为支点,西海都市报全媒体开枝散叶,已形成“两微一端”和多个UGC平台聚合发力的融媒体多元传播业态,粉丝总量超过240万,日平均流量50多万次。

在融合发展的路上,我们迈出的每一步都铿锵有力,每一步都是成长的节奏。

(西海全媒体记者 史凯)

用情讲好青海故事

从2014年成立之初到如今,全媒体中心实现了从单一的微信公众号、微博到客户端、UGC平台及短视频、直播等多媒体融合发展的态势,真正实现了一次采集、多次生成、多元发布,充分发挥了主流媒体影响力和引导力。

自2017年3月加入西海都市报全媒体中心并担任数字平台编辑,我也从全媒体中的编辑小白成为了新同事口中的“老编辑”,我把6年的工作总结为两个关键词:坚守与改变。坚守的是对新闻事业执着与热爱的初心,改变的是工作方法和思维模式。

互联网时代下,新闻传播方式不再仅仅局限于微信公众号,从“两微一端”到全媒体矩阵,多角度立体式展示新闻全貌成为了主流,我从一名只会和图文打交道的编辑逐渐成为在短视频、直播等各平台“游走”的老同志,选稿、校对、审核、发布、剪视频、做直播,经验也一点点丰富起来……不管新闻传播形式如何改变,但对新闻的敬畏和对内容的坚持始终是不变的。

每一次新闻消息实现首发,每一个收获的10万+,每一次及时回应社会关切,每一条来自读者肯定的留言评论……都是前进路上的动力和方向。下一个10年,我将继续肩负新时代新闻人的使命担当,精耕细作经手的每一篇稿件、每一条短视频,用心记录青海大地沧桑巨变,用情讲好青海故事。(西海全媒体记者 沙成艳)

内容不断融合创新

进入报社6年,我个人的工作经历是和全媒体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的。随着西海都市报全媒体平台“家族”的发展壮大,曾经只作为微信公众号编辑的我,慢慢有了多个身份“+”。

新浪微博、今日头条、抖音、快手……面对平台日益增多,我不断学习相关运营知识,努力适应多平台编辑运营的新节奏。文字、动图、视频“混搭”,平台推送内容不断融合出新。看着平台粉丝、活跃度日益增长,感觉就像自己亲手埋下的种子开花结果,兴奋又自豪。今后,我将继续高标准要求自己,及时了解学习行业前沿知识,充分利用全媒体优势,为读者带去立体、丰富、接地气的新闻。

(西海全媒体记者 何文帮)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0-09 05: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山宗水源 大美青海”大型主题直播活动启动
本文转自:西海都市报游客品尝青稞酒。非遗文创展现场。启动仪式现场。本报讯(西海全媒体记者 邓建青 摄影报道)河湟谷地,繁花似锦绘宏图;彩虹故乡,清风赠爽迎宾客。5月19日,202
2024-05-20 03:00:00
本文转自:西海都市报聚力,好人上头条同样的义举,同样的挺身而出,他们用实际行动诠释着凡人英雄的力量。他们很平凡,他们的事迹却生动可敬;他们很普通,他们的精神却熠熠生辉。他们,就是
2023-10-09 03:50:00
一纸连真情 未来更精彩
本文转自:西海都市报合作单位代表。表彰荣誉员工。 共享美好时刻。西海全媒体记者 郭红霞 吴予琴25载春华秋实,《西海都市报》与光荣和梦想同在,与辛勤和汗水同行,用实际行动书写艰
2023-10-10 03:50:00
本文转自:西海都市报西海全媒体记者 彭娜2023年6月27日,好消息从南京传来:由国家新闻出版署主办的第二届中国报业创新发展大会上,西海都市报新媒体专栏《请进,我们的直播间》项目
2023-10-09 03:31:00
本文转自:西海都市报本报讯(西海全媒体记者 马小玮 通讯员 杨龙建)又是一年“119”。今年11月9日,是第32个全国消防日。从2017年开始,每年的11月为全国消防宣传月,今年
2023-11-09 04:46:00
今日C位属于我们
本文转自:西海都市报 今天,是第24个中国记者节,我们一如既往地奔波在新闻路上。创刊25年来,从步履蹒跚到步伐坚定,我们成长、蜕变、升华,肩负起时代的使命,用笔触、
2023-11-08 04:05:00
“青海社火,社火界的天花板”
本文转自:西海都市报社火表演。西海全媒体记者 祁晓军 摄本报讯(西海全媒体记者 郭红霞)“今年这波社火太给力!”“这才是过年该有的样子,西宁好多年都没这么热闹了。”“青海社火,社
2024-02-21 03:04:00
本文转自:西海都市报盛襄节会 逐绿前行●24年青洽会,是世界认识青海、了解青海、展示青海形象的窗口,更是推动国际国内合作的重要载体西海全媒体记者 范程程 ●22年培育和打造,环湖
2023-10-09 03:42:00
欢声笑语送邻里 共享欢乐好时光
本文转自:西海都市报社区文化节走进西宁市城中区欢声笑语送邻里 共享欢乐好时光香格里拉锅庄队表演舞蹈《藏族儿女心向党》。本版图片均由西海全媒体记者 祁晓军 摄晓春艺术团模特秀《我家
2023-09-18 02:55:00
更多关于科技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