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中国经济网
1月28日,冬日的阳光温暖和煦,刚吃过午饭,河南省焦作市武陟县龙源街道祝徐店村89岁的村民张素梅家就热闹了起来,几位邻居相继来到她家的“阳光房”里晒太阳、聊天、打扑克。“自从去年10月份我住进这新房,邻居们天天都来玩。”张素梅虽然年近九旬,但眼不花、耳不聋,精气神十足,说话还带着幽默,“真没想到,我到了这岁数还能住上政府盖的新房,再遇刮风下雨,村干部也不用一趟一趟往家里跑,担心我随着老房子一起‘走’了!”

说话间,老人领着参观她的新房:青瓦白墙大三间,厨房、卫生间、洗衣间一应俱全,房屋正中央“出厦”的一间“阳光房”给新房增色不少。尤其是“阳光房”顶上那个标注着党徽、刻有“共产党好 武陟幸福安居工程”几个红色大字的图标,格外显眼。“共产党真好,咱好好活着就是给共产党争光啊!”“冬天不出门就能在屋里解手,与城市人住的楼房没啥两样!”老人越说越高兴。

张素梅是孤独的。老伴儿去世早,两个儿子在外地打工、居住,自己独居在一座上世纪八十年代建的老房子里,房屋年久失修,透风漏雨,每逢雨季,村干部无数次往她家跑,生怕出什么闪失。张素梅又是幸运的。在武陟县为解决农村独居老人住房问题而实施的幸福安居工程中,张素梅老人符合条件,作为首批受益户,于去年秋季住上了新房。

近年来,通过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实施危房改造工程,武陟县所有农村困难户、兜底户的住房安全问题都得到了解决,但仍有个别不属于困难户、低保户或兜底户的农村独居老人,因家庭或经济原因,不愿或无力改造住房而导致居住环境差。为彻底解决这一问题,武陟县结合“入户访民情、我来办实事”活动,率先提出了不能让独居老人住危房、不能住深坑院的目标,在全县实施“党建引领幸福安居工程”,在各村(社区)独居老人居住场所推广新型装配式建筑,促进独居老人住房水平全面提升。武陟县在充分调研摸底的基础上,出台了《武陟县幸福安居工程实施方案(试行)》,确立了党建引领、公司运营、金融支持、慈善兜底、群众自愿、示范带动、分步实施的原则,明确了县直有关部门、乡村两级党组织的相关职责,建立了“县委主导、部门配合、社会参与、乡村实施”的运行机制。县里科学确定申报流程,采用统一建设方案和标准,每户房屋的主体结构均为新型节能、环保建筑材料,室内地面平整、防滑,室内顶部及墙面粉饰,配套有独立的客厅、卧室、厨房、卫生间等,能满足居住对象的生活需要。“幸福安居工程”是一项为老百姓办的实实在在的好事,也是一项系统工程。武陟县创新工作思路,由县委组织部牵头,统筹民政局、住建局、中嘉公司、农商行等县直部门和单位的力量,强化了“三个保障”。强化金融保障,运用“党建+金融”双优势,联合县农商行推出了低利息的安居贷,由县中嘉集团与建房户签订住房代建及回购协议,为群众提供住房贷款担保,解了独居老人的燃眉之急。慈善兜底保障,统筹县民政局,让县慈善协会按年或月及时将住房贷款贴息拨付至村街,各村街党组织召开专题会议研究确定贷款户承担利息比例,补贴利息剩余部分可做村街经费补充。政策支持保障,对“幸福安居工程”免收一切行政性收费,简化相关审批手续,力争做到“零收费”,对于经济困难的,采取垫付保证金、购买家具等方式解决问题。有了政策支持,就有了创新的动力。詹店镇拿出14万余元,为9户独居老人建起了院墙、硬化了地面、购买了家具;龙泉街道拿出10万余元,为2户独居老人修建了排水沟、院墙,平整院内地面,购买了适老化家具。其他乡镇(街道)也开动脑筋,相继开展了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入户走访对接、“四送”(送一个电器、一套被褥、一件家具、一套厨具)等活动,尽最大力量帮助关爱独居老人。据了解,武陟县已对全县181户独居老人房屋进行了改造建设,目前已建成108户,其中41户群众已入住,每房平均投资10万元。(周武申)
1月28日,冬日的阳光温暖和煦,刚吃过午饭,河南省焦作市武陟县龙源街道祝徐店村89岁的村民张素梅家就热闹了起来,几位邻居相继来到她家的“阳光房”里晒太阳、聊天、打扑克。“自从去年10月份我住进这新房,邻居们天天都来玩。”张素梅虽然年近九旬,但眼不花、耳不聋,精气神十足,说话还带着幽默,“真没想到,我到了这岁数还能住上政府盖的新房,再遇刮风下雨,村干部也不用一趟一趟往家里跑,担心我随着老房子一起‘走’了!”说话间,老人领着参观她的新房:青瓦白墙大三间,厨房、卫生间、洗衣间一应俱全,房屋正中央“出厦”的一间“阳光房”给新房增色不少。尤其是“阳光房”顶上那个标注着党徽、刻有“共产党好 武陟幸福安居工程”几个红色大字的图标,格外显眼。“共产党真好,咱好好活着就是给共产党争光啊!”“冬天不出门就能在屋里解手,与城市人住的楼房没啥两样!”老人越说越高兴。张素梅是孤独的。老伴儿去世早,两个儿子在外地打工、居住,自己独居在一座上世纪八十年代建的老房子里,房屋年久失修,透风漏雨,每逢雨季,村干部无数次往她家跑,生怕出什么闪失。张素梅又是幸运的。在武陟县为解决农村独居老人住房问题而实施的幸福安居工程中,张素梅老人符合条件,作为首批受益户,于去年秋季住上了新房。近年来,通过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实施危房改造工程,武陟县所有农村困难户、兜底户的住房安全问题都得到了解决,但仍有个别不属于困难户、低保户或兜底户的农村独居老人,因家庭或经济原因,不愿或无力改造住房而导致居住环境差。为彻底解决这一问题,武陟县结合“入户访民情、我来办实事”活动,率先提出了不能让独居老人住危房、不能住深坑院的目标,在全县实施“党建引领幸福安居工程”,在各村(社区)独居老人居住场所推广新型装配式建筑,促进独居老人住房水平全面提升。武陟县在充分调研摸底的基础上,出台了《武陟县幸福安居工程实施方案(试行)》,确立了党建引领、公司运营、金融支持、慈善兜底、群众自愿、示范带动、分步实施的原则,明确了县直有关部门、乡村两级党组织的相关职责,建立了“县委主导、部门配合、社会参与、乡村实施”的运行机制。县里科学确定申报流程,采用统一建设方案和标准,每户房屋的主体结构均为新型节能、环保建筑材料,室内地面平整、防滑,室内顶部及墙面粉饰,配套有独立的客厅、卧室、厨房、卫生间等,能满足居住对象的生活需要。“幸福安居工程”是一项为老百姓办的实实在在的好事,也是一项系统工程。武陟县创新工作思路,由县委组织部牵头,统筹民政局、住建局、中嘉公司、农商行等县直部门和单位的力量,强化了“三个保障”。强化金融保障,运用“党建+金融”双优势,联合县农商行推出了低利息的安居贷,由县中嘉集团与建房户签订住房代建及回购协议,为群众提供住房贷款担保,解了独居老人的燃眉之急。慈善兜底保障,统筹县民政局,让县慈善协会按年或月及时将住房贷款贴息拨付至村街,各村街党组织召开专题会议研究确定贷款户承担利息比例,补贴利息剩余部分可做村街经费补充。政策支持保障,对“幸福安居工程”免收一切行政性收费,简化相关审批手续,力争做到“零收费”,对于经济困难的,采取垫付保证金、购买家具等方式解决问题。有了政策支持,就有了创新的动力。詹店镇拿出14万余元,为9户独居老人建起了院墙、硬化了地面、购买了家具;龙泉街道拿出10万余元,为2户独居老人修建了排水沟、院墙,平整院内地面,购买了适老化家具。其他乡镇(街道)也开动脑筋,相继开展了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入户走访对接、“四送”(送一个电器、一套被褥、一件家具、一套厨具)等活动,尽最大力量帮助关爱独居老人。据了解,武陟县已对全县181户独居老人房屋进行了改造建设,目前已建成108户,其中41户群众已入住,每房平均投资10万元。(周武申)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1-30 11:45:2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