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陇东报
春季养生
养身更需养心神 知足常乐保健康
庆阳融媒记者 郭桂梅
新春伊始,迎来养生的大好时机。简单地说,养生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养身,即保养身体;二是养心,即调养精神。
《黄帝内经》中记载:“心者,生之本,神之处也。”“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意思是说,心是生命之根本,精神之变化所在。保持心态平和,减少欲望,体内的真气就能够自然流动。真气是人体内的一种能量,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所必需的。保持精神内守、不外泄,这样疾病就无法侵袭。由此可见,养生先养心,养心是心理平衡、身体健康的根本。
庆阳市岐黄文化研究会副会长陆世风从事中医理论研究及临床工作50多年,对养生颇有研究。他介绍,生活中,很多疾病都源于生气。经常生气,就会使肝气不舒、两胁胀痛,容易得肝胆疾病,也会影响脾胃功能,使人不思饮食,如果勉强进食,又会带来消化不良。胃不和而卧不安,会让人失眠,因失眠而又致头晕脑胀以及面部色素沉着等许多问题,甚至会诱发恶性肿瘤等一些严重疾病。这一系列的连锁反应,对健康危害极大。如果说外感是引起许多疾病的罪魁祸首,那么生气就是导致许多大病、顽疾的重要根源。
那么,怎样才能让自己心平气和、少生气、不生气,最大可能保持身心健康呢?陆世风介绍,《黄帝内经》根据人体阴阳特性和个体关系,把人分为五种类型,称“五态人”,每种类型与人的心理健康有一定关系。第一类为太阳之人(多阳无阴),其志向远大,不切实际,言过其实,意气用事,心理健康水平较低;第二类为少阳之人(多阳少阴),处事精细谨慎,自尊自重,擅交往,不愿默默无闻埋头工作,心理健康处一般水平;第三类为阴阳平和之人(阴阳和谐平衡),生活平静安稳,不介意个人名利,不惊恐忧虑,不过度兴奋,一切顺从自然,不争胜好强,善适应环境,不固执保守,心理健康处最佳状态;第四类为少阴之人(多阴少阳),贪存小利,常怀害人之心,别人失之,则幸灾乐祸,别人得之,则嫉妒不平,心理健康水平一般;第五类为太阴之人(多阴无阳),贪而不仁,喜索取,恶付出,处心积虑,不动声色,见风使舵,只顾自己,心理健康水平较低。
陆世风介绍,“五态人”并非天生如此。一方面,人的性格会受父母遗传、家教家风等影响,另一方面,后天接受教育状况、环境影响、自我修养、自我调控能力等因素对性格形成也很重要。
古人云:流水之声可以养耳,青禾绿草可以养目,观书晓理可以养心。就是说只要多加注意,根据自身情况进行调适、修炼,就可以提高自己的心理健康水平。这种调适、修炼的过程,就是养心、养神的过程。
比如遇到不高兴的事,时常提醒自己,生气不要超过3分钟,尽快让自己冷静下来。当一件十分令人气愤的事情发生,想心平气和很难,可以立即离开事发现场和惹你生气的人,找个清静的地方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情,也可以找亲人、知心朋友等自己信赖的人,向他们倾诉自己内心的不平,寻求安慰、疏导与调节,还可以到室外散步,或听听自己喜爱的歌曲、音乐,有意识地转移注意力。通过这些办法,就算不能完全消气,也可以把对健康造成的伤害降到最低。
“知足者常乐”。陆世风提醒大家,“生气是用别人的错误来惩罚自己”。有句健康格言说:“我不病,谁能病我?”自我调整心态、营造平和心境,只要我们用眼去观、用耳去听、用心去体会,及时捕捉、及时感受、及时体味,就会发现快乐就在身边。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2-20 12:45:1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