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木匠皇帝”朱由校,他的木工活水平到底有多高?看完我不淡定了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12-15 17:38:00 来源:戏说三国

在万历年间,紫禁城里的乾清宫、坤宁宫、慈宁宫因为走水,正在重新修建,好多地儿都变成了施工的地方。那时候,年纪还小的朱由校觉着挺新鲜,整天在宫里跟那些负责重修大殿的木匠们待在一块儿。时间一长,他居然喜欢上了做木匠活儿。

嘿,您说怪不怪,朱由校不知咋的,好像天生就有那股子劲儿,木工活儿干得那叫一个绝,简直停不下来。虽说这事儿看着不太像个皇帝该干的,挺不成体统的,可其他人呢,也没啥心思去反对朱由校的这个爱好。

朱由校这孩子,童年过得可不咋好。他爹是朱常洛,可朱常洛不受万历帝待见,连带着朱由校也没好果子吃。朱由校的妈呢,只是个没啥地位的选侍,身份低微。就这样,朱由校打小就没人搭理,爷爷万历帝不疼他,亲爹朱常洛也不关心他。你说他好歹是皇室子孙,结果到了九岁才开始读书学习呢。

“木匠皇帝”朱由校,他的木工活水平到底有多高?看完我不淡定了

朱由校小时候没人管没人疼,那日子过得挺没趣儿。整天没啥事儿可干,实在是闲得难受了,就拉着几个宫女和太监跑到御花园里,捏捏泥人儿,玩玩过家家啥的。有一回,他瞧见太监用木头修宫殿,嘿,打这儿起,他居然对木工活儿来了兴致。

万历四十八年七月,万历皇帝去世了。当了好些年提心吊胆太子的朱常洛,这下总算登基了,他就是明光宗。哪承想啊,这明光宗在位还没一个月呢,就在红丸案里突然死了。

朱常洛的长子朱由校,年仅16岁,在群臣的拥立下,匆匆忙忙地登上了皇位。如此一来,朱由校的时代就这么仓促地拉开了帷幕。

朱由校当上皇帝后,他那对木匠活的喜爱简直是愈发强烈。这人文化水平不咋高,大臣们的奏章他几乎都看不懂,要他写文章去批阅那更是难上加难。你说,这样的人当皇帝,那得多痛苦啊!

“木匠皇帝”朱由校,他的木工活水平到底有多高?看完我不淡定了

那他就这么开始逃避实际状况了,也不管国家政事了,一门心思全扑在木工活上。每天他最来劲的事儿,就是在皇宫里弄出叮叮当当的声响干木工活,还老是领着几个太监,从早到晚地在那儿搞建造。

他呀,只要一做起木工活,那简直是啥都顾不上了,连饭都忘了吃,觉都忘了睡。史书上是这么说的,他从早到晚地干木工活,每次干得满意了,吃饭喝水都能抛到脑后,热了冷了也都没感觉了。

朱由校一门心思都扑在做木工活上,国家大事他是一点儿都不上心。他当皇帝的时候,特别纵容他的奶娘客氏,还重用跟客氏关系暧昧的宦官魏忠贤。这俩人那是无法无天,想干啥干啥。在朝廷里,净陷害那些忠臣良将;在后宫中,把妃嫔们折腾得够呛。可朱由校呢,对这些事儿完全不管,任由他们肆意妄为。

《明史》里讲,朱由校每次一门心思地捣鼓木器的时候,特别烦别人去搅扰他,要是有人这么干了,那他可就火冒三丈了。

“木匠皇帝”朱由校,他的木工活水平到底有多高?看完我不淡定了

魏忠贤这人啊,每次去找朱由校请示工作,那都专拣朱由校做木匠活做得正起劲儿的时候。每到这个时候,朱由校一门心思全在他的木匠活上,哪有心思听魏忠贤说啥呀。常常是特别不耐烦地摆摆手,跟魏忠贤讲:“朕知道了,你们自己看着办就行,别来打扰我做木工活。”言下之意就是,我忙着呢,这点事儿你们自己处理吧,别妨碍我在这儿干木工。

魏忠贤就等着那句话呢,这下可好,“忠贤以是恣威福,惟己意”。这人呐,从个传话筒摇身一变成了能在朝廷里指手画脚的主儿,而且还掌管着整个东厂。这下他可威风了,大权一把抓,从此把朝纲给搞坏了,啥坏事儿都干,那是无恶不作。可朱由校呢,对这些事儿就跟没听见似的,啥反应没有。

要说朱由校这皇帝,在治理国家这块儿可能不咋地,可要是论起木工活儿,那他绝对称得上是个天才。那朱由校这木匠手艺到底啥水平呢?

“木匠皇帝”朱由校,他的木工活水平到底有多高?看完我不淡定了

据明末的《酌中志》所写:皇上特别喜欢盖房子,只要他自己拿起斧锯凿子进行削凿,那手艺精巧得连能工巧匠都比不上。而且皇上还喜欢当油漆匠,凡是他亲手使用的器具,都由御用监、内宫监负责置办使用。

咱就这么说哈,朱由校这人呐,喜欢动手干的事儿里,做家具、盖房子算两样,还有呢,就是给家具上漆。他这漆工的活儿那可是相当拿手。从调配漆料到往上涂漆,都是他自个儿亲自弄。而且呀,他还特别喜欢搞些新名堂,弄好了就叫身边的太监们来瞧,让他们品头论足一番。

每次宫里要盖房子或者搞装修的时候,朱由校那都是必定亲自上阵。从一开始的设计,到中间的施工,再到最后的验收,这所有的事儿,他一个人全给包了。而且呀,他特别喜欢制作木器。像什么家具啦,木偶啦,屏风啦,他都特别在行,做这些东西那是手到擒来。

另外啊,朱由校特别喜欢在木制的东西上施展他的雕镂本事。《甲申朝事小记》里说,朱由校弄了十座护灯小屏,上面刻着《寒雀争梅图》。弄好之后,他就把这些小屏交给身边的太监,让他们拿到集市上去卖,还专门嘱咐,这可是皇上亲自制作的东西,价钱不能少于十万两。

“木匠皇帝”朱由校,他的木工活水平到底有多高?看完我不淡定了

真没想到,一到集市上,这灯屏就被那些富豪们疯狂抢购。等到第二天,太监们把卖灯屏挣到的银两,一分不少地奏报上去。从这就能看出,这灯屏的样式那叫一个精致巧妙,还特别灵动呢。

另外啊,朱由校在做小玩具这事儿上整出了新花样,就是用木材来做。他自己动手做了一些木偶,有男的也有女的。这些木偶那叫一个逼真,五官啥的都特别清楚,而且还给安上了胳膊,又涂上了水彩。最后把它们固定在竹板上,这么一摇动,那可真是跟活的似的。

那当然了,这么好玩的艺术品搁皇宫里也是白瞎,为了能让它发挥出价值来,朱由校就吩咐太监拿着小木人到街市上去卖。这一卖可不得了,大家都抢着要,那场面热闹得很。朱由校知道后,心里那叫一个美,干起活来更带劲了,常常忙到半夜都不歇着。

“木匠皇帝”朱由校,他的木工活水平到底有多高?看完我不淡定了

要说让人觉得特别厉害的,那得是朱由校在木匠技术方面做出了改进和创新。那时候明朝的床可不好弄,工匠们造的床,虽说看着挺漂亮的,但实在是太沉了,要搬动它特别费劲,得十几个人一块儿使劲才能挪得动。并且造这种床的时候用的材料不少,可做出来的样子却很一般。就因为这样,朱由校就下定决心,一定要造出那种搬起来方便,而且还很有艺术水准的床来。

经过好多好多日夜的埋头苦干,朱由校花了一年多的时间,自己亲手画设计图,又是锯木头,又是钉床板,总算做出了一张特别漂亮、轻巧好看的床。这床的周围架子上刻着各式各样的花纹,而且能折叠起来,出去游玩时带着,也不费啥力气。这种样式的床,那时候可就这一个,当时挺有名的木匠见了,都忍不住惊叹,觉得自己比不上朱由校。

朱由校除了平常干些木工活,对建筑那也是相当着迷。有一回,他亲自在自家庭院里鼓捣出了一座小小的宫殿,这宫殿仿照乾清宫的样式,那叫一个精致。雕刻得那是栩栩如生,小巧玲珑,高度有三四尺左右。盖这宫殿用的砖瓦,还是他让琉璃厂特意给他定制的呢。这么一瞧,这整个作品那真是绝了,特别棒!

“木匠皇帝”朱由校,他的木工活水平到底有多高?看完我不淡定了

朱由校自己动手做的那些个娱乐玩意儿那叫一个精巧。那会儿,宫里头喝水都用铜缸或者木桶盛水。朱由校呢,就在这些盛水的家伙事儿底下凿个洞,在里面安上机关。通过机关操作,缸里的水就能飞着喷出来。这水喷出来的样子,有时候跟瀑布似的,直往下泻;有时候又跟雪花似的,四下散开。这跟咱现在的喷泉挺像的,宫里的人把这叫做铜缸水戏,在当时那可是相当厉害的。

哎呀,挺遗憾的,朱由校自己捣鼓出来的那些个工艺品,一个都没留下来,就只给咱留了个能使劲儿想的地儿。不过呢,朱由校倒是在不经意间推动了明式家具的发展,是他带头搞起了奢侈木器这档子事儿。

朱由校啊,他对自己造的那些个物件,喜欢的时间都不长。东西刚做出来的时候,那真是喜欢得不行,捧在手里舍不得放下。但是呢,没过多会儿,就觉得没啥意思了。然后呢,他就又去造些新东西。有时候啊,时间久了,兴趣没了,他就会让人赶紧把之前做的给毁了,接着再去造别的新奇玩意儿。你瞧,他喜欢的好像就是那个造东西的过程,大概只有在造这些器具的时候,他心里才觉得舒坦、放松呢。

“木匠皇帝”朱由校,他的木工活水平到底有多高?看完我不淡定了

朱由校对木匠活儿那股子痴迷劲儿,好像没个尽头,心里还盼着能当个顶呱呱的建筑师呢。这不,后来他整了个特别牛的“木匠计划”,打算把他祖父花了十年都没弄好的“三大殿”重修工程给搞定,好显显自己的本事。

天启五年二月,那时候刚开春,皇上朱由校决定对紫禁城的三大殿开展大规模的重建工程。

朱由校一个劲儿地催促,魏忠贤又在那儿施加压力,这下子,文武百官都使上了劲儿。就这么着,到了八月份的时候,皇极殿的柱子给立起来了。

在《明实录》中,这次重建的过程被记述得那叫一个详细。啥详细程度呢?就连各大殿架梁的日子和具体时辰,都给记得明明白白的。

在这次重建的事儿里,朱由校那可是特别来劲儿,他的木匠本事这下可算是有了用武之地。在这个工程中,他可真是露了一手。从立柱子开始,到上大梁,再到房子外面的装修,每一个环节他都要到现场去,认真地指点。要是高兴起来,他二话不说,直接把外衣一脱,袖子一卷,就跟工匠们一块儿干起活来。

“木匠皇帝”朱由校,他的木工活水平到底有多高?看完我不淡定了

朱由校亲自操持,那万历时期拖延许久的重建工程,没到三年就圆满完成了。这工程啊,用料的标准还降低了些,这样一来,节省了不少银子呢。

《酌中志》觉得这次重建宫殿称得上“肯堂肯构”,这表明朱由校干得挺好。朱由校自己也挺自豪,下了道诏书讲:“皇祖那会儿,因为钱财不够,没办法把宫殿修好……我呢,心里想着给天下节省财力,结果没超过三年,这宫殿就焕然一新了。”意思就是,我皇祖那时没钱,修不了宫殿,现在我这儿有钱了,没到三年就把三大殿重新修好了。

嘿,您说巧不巧,眼瞅着“三大殿”差不多都建好了的时候,朱由校去西苑的太液池里划船玩。结果呢,不小心掉进水里了。虽说人给捞上来了,可没过几天,他就因为全身肿得厉害,人没了,当时才二十三岁。就这么着,朱由校成了明朝皇帝里命最短的那个。

朱由校归天了,这一去,留下的是魏忠贤独揽大权,还有那内忧外患的烂摊子。就这么着,大明王朝苦苦支撑了十几载,最终还是土崩瓦解,烟消云散了。这事儿,朱由校肯定是脱不了干系,责任不小啊。

“木匠皇帝”朱由校,他的木工活水平到底有多高?看完我不淡定了

朱由校这人啊,对女人没兴趣,对朝政也不上心,就一门心思趴在桌前捣鼓他的木工活儿。要是搁现在来讲,他算得上是个勤勤恳恳的手艺人。真要是个木匠的话,说不定还能评上个特级木匠呢,那绝对是个实实在在的木艺大师,只可惜啊,他这皇帝的身份把他给耽误了。

要是那会儿有鲁班奖,那朱由校估计能把奖都拿个遍。可就算他木工活儿干得再棒,也确实当不好一个皇帝。朱由校啊,生的时间不对,偏偏又是个皇帝,这就注定了他这辈子得是个悲剧。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12-15 23: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皇帝故事:明熹宗朱由校爱上木匠活
...史称明熹宗。朱由校不是个有作为的皇帝,却是个天生的木匠,最喜欢做的事,莫过于锯木、刨木、油漆、木工,手艺高明得很。他所宠信的太监魏忠贤总是趁他做木工做得全神贯注之时,拿重要奏
2023-10-17 14:35:00
明代著名的“木匠皇帝”朱由校,他的木工活水平怎么样?
说到朱由校,可能很少人能把他对号入座,但是如果提到他的特殊技能--“极度的木匠痴迷爱好者”,可能大家就都知道他是哪位皇帝啦,今天不免俗,咱先讲讲这位大明朝传奇的木匠皇帝朱由校的传
2023-01-02 11:45:00
天启帝和崇祯帝相比,谁的本事更强呢?
...祯都是大明晚期皇帝,天启帝朱由校让人记住的就是他的木匠活,这位皇帝设计的木工模型活灵活现。如果朱由校生在现代,那必定是个一流的建筑设计师,但命运的安排他不能改变,历史就让他以
2023-07-01 00:40:00
明熹宗朱由校到底是文盲皇帝还是木匠皇帝?
...朝历史上的第一个文盲皇帝,也有人说他是历史上第一个木匠皇帝。还有人说他是一个昏君。可谓是众说纷纭。这位颇有争议的皇帝就是明熹宗朱由校。堂堂的大明皇帝为何是一个文盲,又为何是个
2024-01-04 15:13:00
...帝是明熹宗朱由校。这个皇帝就是明朝历史上著名的那个木匠皇帝,爱木匠活胜过爱国事,说实话,真让这个木匠皇帝来治理国家,明朝也许亡得更快。也因为朱由校喜欢做木工,给魏忠贤制造了专
2023-07-22 15:00:00
提到木匠皇帝,朱由校只能排第二,这一位才能排第一。他有个更响亮的称号,叫“鲁班天子”,你知道他是谁吗?明朝因为大家关注度比较高,明朝的一些人和事,大家都能如数家珍地说上那么一说,
2023-10-13 14:25:00
明朝天才木匠朱由校,在位七年啥也没干,盘点朱由校在位一生
...时间,他反而愿意花一些时间琢磨自己的木工技术,他的木匠水平号称全国第一,魏忠贤就抓住他这一点,每当朱由校专心制作他的红木家具的时候来回报奏折,朱由校不想听,老是一摆手就对魏忠
2024-10-27 09:36:00
聊聊木匠手艺精湛的皇帝
悲催的童年,宫廷争斗中度过,没受过良好教育。明熹宗朱由校出生的时候,他的母亲还只是个选侍,他爹朱常洛当时也还没有当上皇帝,只是刚被封的太子。在之前的文章里我也说过,朱常洛这个太子
2023-01-31 14:25:00
明朝历史上在位最短的皇帝,在位29天而亡的明光宗
...城,明朝覆亡只是时间问题。三、沉迷木工活,奇才皇帝木匠明熹宗朱由校对“木工活”似乎是有着一种极为特殊的情感。明朝风物志《旷园杂志》记载,朱由校曾经用木料在皇宫庭院中盖小宫殿,
2023-01-25 20:38: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铭记“九一八”| 黔山忠魂
9月18日,当肃穆的防空警报在贵阳南明河畔响起,警示世人勿忘国耻。我们也铭记,地母洞那象征的文化守护之光。这座深藏于鹿冲关森林公园的溶洞
2025-09-19 05:17:00
1937年,抗战烽火燃遍祖国大地,杭州文澜阁《四库全书》在战火中命悬一线。面对三部藏书被毁和藏书地沦陷的绝境,贵州以血性与智慧扛起守护中华文脉的重任
2025-09-19 05:49:00
9月18日,黑龙江省档案馆首次公布“侵华日军强征及奴役中国劳工”专题档案62件,深刻揭露日本帝国主义侵华期间“劳动统制”政策的罪恶本质
2025-09-19 07:52:00
纪录片|铁证:阁楼收藏家的抗战记忆
记录“九一八事变”的日军手牒,让人胆寒的日军防毒面具,印着“北支事变”字样的画报,南京被攻陷后的城市照片……在收藏爱好者周沧海的阁楼里
2025-09-18 14:43:00
巷遇②|遵义这条宝藏老街穿越百年
开头的话:每一座城市,都有它闻名的地标;但真正的生活,却藏在弯弯的巷弄里。这里没有宏大的叙事,只有触手可及的温暖与烟火
2025-09-18 16:17:00
书桌抽屉里,一直放着爷爷留下的一块旧怀表。表壳斑驳,指针早已停摆,背面刻着模糊的“1945.9.2”,那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日子
2025-09-18 16:47:00
大皖新闻讯 9月17日上午,《包拯:儒家文化的风范》新书发布会在安徽大学磬苑校区举行。多位专家学者及媒体代表参会,围绕该书的学术与文化价值展开研讨
2025-09-18 18:29:00
何以中国 黄河安澜丨郑州最早“一环”,承载3600年城市史
大河网讯 郑州市区“一环”内,3600年前曾经崛起了一座商代都城。郑州商代都城是商王朝最早,也是规模最大的都城,它奠定了后世中国古代都城的基本规制
2025-09-18 19:36:00
值九一八事变爆发94周年之际,“反人类暴行——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罪证展”,9月18日在山西博物院青铜分馆开展,展出包含遗址
2025-09-18 21:50:00
9月17日,山西省考古研究院对外公布绛县横水西周墓地M1006发掘资料,该墓年代为西周中期偏晚阶段,从随葬器物判断,墓主应是一代倗国国君
2025-09-18 22:22:00
“九一八事变后,外公童长荣担任东满特委书记,带领军民开辟了10余块抗日游击根据地,组建了4支反日游击队,还积极筹建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二军
2025-09-18 23:23:00
“‘英雄’曾是家人口中的回忆。今天,在吉林省近现代史展看到这么多史料和展品,我又重新感受了‘英雄’二字的重量:那是对国家生死与共的牵挂
2025-09-18 23:23:00
《义勇军进行曲》:从东北抗日烽火中诞生
“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走进沈阳“九·一八”历史博物馆一座“国歌墙”巍然屹立它长8米
2025-09-18 23:56:00
9月18日,防空警报划过城市天际,电影《731》在全国影院同步上映。影院之内,几乎座无虚席。许多观众掩面而泣,神情凝重
2025-09-19 04:15:00
画笔为枪刃热血染丹青 刻骨铭心的抗战厦门记忆
厦门美专学生画的抗日插画。黄燧弼1931年的厦门美专特刊 厦门美专十周年纪念刊封面毕业于厦门美专的庄索和同事一起为新四军设计的臂章
2025-09-18 08: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