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木匠皇帝可不止朱由校一个还有谁呢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10-13 14:25:00 来源:唐宋元明清

提到木匠皇帝,朱由校只能排第二,这一位才能排第一。他有个更响亮的称号,叫“鲁班天子”,你知道他是谁吗?

明朝因为大家关注度比较高,明朝的一些人和事,大家都能如数家珍地说上那么一说,因此我们一提到木匠皇帝,大家无一例外地会想到明熹宗朱由校,而且说他是唯一的木匠皇帝。

皇帝做木工

实际上,朱由校被历史抹黑的太严重了,很多东西经不起推敲。比如说他是文盲皇帝,说他和客氏有不可描述的关系,说他沉迷木工,任由魏忠贤把持朝政,以致于天启一朝成为明朝最黑暗的时代。

这些说法淮下书生以后会去一一辟谣,今天我们先不讲他,我们来讲一讲另外一个木工水平更高的“木匠皇帝”,他就是被称为“鲁班天子”的元顺帝,妥懽帖睦尔。

元顺帝,妥懽帖睦尔

这里淮下书生先提一个问题,为什么同样是木匠皇帝,朱由校被各种批评抹黑,而使得元朝灭亡的元顺帝,却无人指摘呢?这上面是否有双标的嫌疑?

明熹宗朱由校

言归正传,元顺帝是元明宗的长子,元朝末代皇帝。这里再次强调一下,元朝灭亡于1368年,1368年以后,那就不叫元朝了,只能叫北元政权。1402年,鬼力赤篡夺北元政权,去掉北元国号,复称蒙古,也就是我们历史上熟知的,与瓦剌部对立的鞑靼部,北元彻底灭亡。后世有自称大元可汗的,也不过是一种不切实际的自称。

鞑靼和瓦剌

元顺帝庙号惠宗,蒙古汗号为“乌哈噶图汗”,老朱认为他知顺天命,退避而去,因此给他加了一个顺皇帝的谥号。我们今天称呼的元顺帝,其实是明朝对他的称呼,而非蒙古人对他的称呼。

元顺帝很善于设计和制造各类建筑、机械。比如建造宫殿,他会亲自绘图,亲自削木构宫,让工匠按他的图纸来搭建。

元朝宫殿模型

他曾在宫里亲自设计绘图,制造过一艘龙船,船首尾长一百二十尺,宽二十尺,整艘船需要二十四名水手同时操作。上面设有帘棚、穿廊、暖阁、殿宇等等,龙身与殿宇用五彩金妆,甚是雄伟。龙船行驶时,龙头、口眼、爪尾都能活动,宛如真龙在水上嬉戏,奇妙无比。

龙舟

另外他还制作过一件宫漏,所谓宫漏就是古代的一种计时仪器,可以通过水流来计算时间,与今天沙漏原理相同。每到一个时辰,上面的人物景色都可以自动运行,并准确报时,而且不同时辰所展现的人物景色也各不相同。“其精巧绝出,人谓前代所鲜有”。

宫漏

元顺帝还自制五云车,也是精巧绝伦。因此,他被世人称为“鲁班天子”。鲁班天子的称呼是不是比木匠皇帝还要高级一些呢?

元顺帝十四岁登基为帝,统治元朝三十六年之久。他在位期间,虽然也进行过改革,但当时的元朝政治已经腐败得不能再腐败了。后来他逐渐怠政,沉湎享乐,沉迷于木工,不顾民间疾苦,终因水旱灾频发,民众苦不堪言,纷纷起来抗元。

鲁班天子

至红巾军大起义,拉开了倒元的大幕。至正二十八年,老朱派徐达等人领明军北伐。徐达率兵攻入大都,元朝灭亡。

明军攻入大都时,曾缴获元顺帝自制的宫漏,作为战利品献给老朱。老朱看了后说:“废万几之务,而用心于此,所谓作无益、害有益也。使移此心以治天下,岂至亡灭?”命左右将其捣毁。

徐达攻入大都

你小时候老师说的那句话,你这孩子啊不笨,你的心思没放在学习上,你要是把玩的聪明劲放在学习上,那成绩得老好了!

因此,以后再提到木匠皇帝,不要只说明熹宗朱由校,元顺帝妥懽帖睦尔也要提一提!你们觉得呢?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0-13 18:45:06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历史上精通木匠工艺的皇帝不只朱由校,他被称为“鲁班天子”
导读:大家都知道明朝有一位精通木匠工艺,擅长创新发明的木匠皇帝,他就是天启皇帝朱由校。当时,明朝气数已尽,回天乏力,如果不是朱由校短命,肯定会成为亡国之君。然而,在元朝竟有一位皇
2023-04-20 09:24:00
元顺帝的木工水平远超明熹宗朱由校,元朝称他为鲁班天子
提起木匠皇帝,人们肯定想到明熹宗朱由校,这位一直顶着“木匠皇帝”光环的明朝帝王,名气很大。但论木匠手艺技术水平,却绝对排不上第一。有位比他早出生二百七十五年的亡国之君,在木工活业
2023-02-23 21:43:00
朱元璋后代多才多艺,明朝皇室藏龙卧虎
...不爱江山,好像也不是特别爱美人,出人意料,他喜欢干木匠活。当太监们把治国文件呈来叫他批阅的时候,他常常训斥:去去去,你没见我在干活吗?这朱由校在木匠手艺上确实是个天才,经他设
2024-03-21 14:35:00
元顺帝为什么爱做木匠活
...导致人们对元朝的皇帝了解都不多,大明天启皇帝喜欢做木匠活,在元朝也有这么一位喜欢做木匠活的皇帝,这就是元顺帝妥欢帖木尔。元顺帝是元明宗的长子,从小就喜欢奇思妙想,他曾经设计过
2023-01-02 15:39:00
朱由校与元顺帝:两位木匠皇帝的不同人生轨迹
...不免想起书画皇帝宋徽宗、诗歌皇帝南唐后主李煜,还有木匠皇帝朱由校等等。但是和今天这位主角相比,他们只能算个“大师”玩家,而元顺帝才是真正的“王者”级玩家。那么他是有多能玩呢?
2023-11-21 14:26:00
详细解说“鲁班天子”的称号的由来
...,世称“鲁班天子”。妥欢帖睦尔(1320-1370),元朝末代皇帝。明宗长子。年十三即皇帝位,在位三十六年,为政腐败,水旱频仍,民众纷起抗元。“鲁班天子”的称号的由来详细解说
2023-05-05 10:11:00
细数古代皇帝们的奇怪癖好
...仙是感动不了蝗虫的,宋真宗被啪啪打脸了。十四、爱当木匠的皇帝有的昏君,或凶残暴虐,或荒淫无度,而这位皇帝的癖好却有些工匠范,他就是元顺帝妥懂帖睦尔,他嗜好做木匠。一说起“木匠
2023-09-08 20:25:00
元朝末年的“王者”级玩家,他有多能玩呢?一起来看看吧
...不免想起书画皇帝宋徽宗、诗歌皇帝南唐后主李煜,还有木匠皇帝朱由校等等。但是和今天这位主角相比,他们只能算个“大师”玩家,而元顺帝才是真正的“王者”级玩家。那么他是有多能玩呢?
2023-05-06 11:20:00
“木匠皇帝”朱由校的木工水平到底如何
春秋战国有一位能工巧匠,他叫鲁班,是当世少有的木匠。他发明的东西有很多,包括锯子、铲子等,还制造了云梯等与打仗相关的兵器。除此之外,还建造了一系列的农业工具,推动了社会的发展,被
2022-12-22 16:52: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抗战中的太原:二大娘智运金条
浴血山河——抗战中的太原二大娘的家乡圪垯村。(图片由作者提供) 让我们穿过时光的迷雾,回到1944年的夏天,走进太原市晋源区的圪垯村
2025-08-15 07:58:00
放怀楼:百年老字号宋韵中秋文化礼,低糖健康中秋新选择
桂花飘香,老字号的宋韵雅礼桂花香渐浓,中秋的脚步近了。对于许多老杭州、老浙江人来说,中秋的记忆里,总少不了那份带着江南韵味的甜蜜
2025-08-14 13:38:00
212青峰九兄:青峰(注:柴德庚,字青峰。),你能知道吗?正在八月十日晚上九点半钟的时候,好消息来到了,由梦中惊醒过来才知道自己还没有死
2025-08-14 17:20:00
209母亲:十八年了,我计算您的年龄快七十了。如您还健康,相信在一二年以内一定能看到您最喜欢的一个最幼的儿子,而且使您很满意
2025-08-14 17:20:00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为厚植爱国主义情怀,激发爱国热情,凝聚新时代奋进力量,莱芜区于2025年6月至9月举办“红动莱芜”济南市莱芜区红色故事讲解大赛活动
2025-08-14 17:42:00
日本无条件投降80周年 一起回顾老照片里的“胜利时刻”
1945年8月15日,日本无条件投降,标志着中国人民14年艰苦抗战取得最终胜利。在抗战胜利这一天,全国各地人民以不同方式庆祝
2025-08-15 00:14:00
王丰庆:英勇杀敌的抗日英雄
1906年,王丰庆出生于弋阳县樟树墩乡大港村的一个农民家庭。1927年,他在家乡投身轰轰烈烈的土地革命,参加方志敏、邵式平
2025-08-15 04:29:00
抗战中的太原 武装队长“顶塌天”
浴血山河——抗战中的太原清太徐县公安局旧址(图片由晋源区融媒体中心提供) 狭路相逢勇者胜!一次猝不及防的遭遇战,竟成了以少胜多
2025-08-14 07:12:00
文化中国行|湘子庙 道教全真派祖师庙
湘子庙在西安南门里西侧,位于湘子庙街与德福巷的三岔路口,与南门东侧的书院门隔街呼应。湘子庙是西安城内道教全真派祖师庙,也是西安市主体建筑尚存的唯一道教祖师庙
2025-08-14 08:04:00
抗战中的太原:我的父亲是少年情报员
浴血山河——抗战中的太原武铁柱的故乡五坡村(图片由晋源区融媒体中心提供) 故乡五坡村在晋源区最西边的天龙山上,因村小人少
2025-08-13 08:21:00
连环画·我家住过八路军⑧|喝咱一碗水,给咱挑满缸
策划:刘成群监制:张文君 梁海涛统筹:张洪杰 杨佳薇审核:陈亚飞 董昌 王亚楠文案:彭文君 苏畅 袁铮制作:齐媛媛 曹珍 翟晓晖 韩海莹 袁欣悦鸣谢:灵韵数字艺术工作
2025-08-13 08:29:00
大众网特约评论员 姜晓彦8月7日,在潍县集中营解放80周年来临之际,一场特殊的实物捐赠仪式在潍县西方侨民集中营旧址博物馆举行
2025-08-13 10:06:00
纪录片《重见天日——对话辽源二战盟军高级战俘》8月13日播出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沈杰群)由吉林广播电视台制作的三集历史文献纪录片《重见天日——对话辽源二战盟军高级战俘》
2025-08-13 15:16:00
屯堡文化:多元价值的历史与现实意义
600多年来,屯堡人在与贵州少数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过程中相互影响、相互依存,维护国家统一,促进民族融合,见证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基本格局
2025-08-13 15:30:00
海外网8月13日电 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简称“731部队”)原队员清水英男8月13日接受日本时事通信社采访,讲述了在“731部队”的真实经历
2025-08-13 18:1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