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情感

年轻人 北京大工匠

类别:情感 发布时间:2023-05-04 14:14: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北京晚报

普通的工作 不平凡的业绩

年轻人 北京大工匠

第三届“北京大工匠”选树名单刚刚公布。我们从28位“北京大工匠”中挑选了三位年轻人,听听他们的青春之歌。

心中有数

污水再生掌舵人

徐建成 25岁

年轻人 北京大工匠

记者眼前的徐建成带着一股学生气,可是,刚满25岁的他已经成为了“北京大工匠”。

2016年,徐建成从北京铁路电气化学校毕业,进入北京排水集团,成为再生水厂的一名基层操作工。

现在,徐建成是北京排水集团通惠河流域分公司中控调度班班长。通惠河流域分公司下辖高碑店和定福庄两座再生水厂,负责处理北京中心城区和东部地区总计168.6平方公里流域范围内的城市生活污水。而中控调度班是指挥水厂运行的核心和“大脑”,掌握着共计31道工艺环节、2728个核心工艺参数、6大精准智慧系统,指挥着全水厂的运营调度,保证再生水出水品质达标。

“污水从进厂到成为再生水出厂,所有环节都需要监控。”中控调度室里,徐建成盯着面前的监控屏幕,仔细观察各项数据指标。考虑到近几天气温波动大,他特别注意生物池的运行状态。生物池里的活性污泥是去除污水中氮、磷等物质的主要手段,但要养好池子里的泥却并不容易。“温度不能高也不能低,要不然微生物活性会受到一定影响。有时候还需向污水中补充一些营养物质以供微生物生长、繁殖。”徐建成一边说着,一边操作设备、调整各项参数。

夏季即将到来,汛期是最不敢放松的时候。去年汛期前,徐建成通过平时大量观察、反复模拟演练,和同事们制定出汛期强降雨来临时的各项调控方案,通过提前抽升、腾出空间等办法,提升再生水厂的污水处理能力。一场连续两三天的降雨不期而至,由于准备充分,再生水厂扩大收集处理的污水量,有效缓解了地表径流雨水直排入河、污染河道的情况。

徐建成先后获得“全国技术能手”等7项职业技能竞赛国家级奖项。他将比赛中学到的技能以及日常工作的经验提炼出来、制定了“数一数二”工作法,要求团队成员对各项“水处理数据”都要“心中有数”,脱口而出;还要有“浑身解数”,就是能随时解读异常数据,精准调控,把故障降至最低直到零故障。

从一名中专生到技术工人,再到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技术能手荣誉称号获得者乃至如今的“北京大工匠”,一路走来,徐建成收获颇多。

别出心裁

服装设计名老师

胡萍 27岁

年轻人 北京大工匠

每个工作日早上7点半,胡萍走进北京市工贸技师学院的实训基地。5年来,在这间教室里,胡萍完成了从学生到世界冠军,再到高级讲师、教练的身份转变。

2017年10月,第44届世界技能大赛时装制作项目的赛场上,21岁的胡萍迎战来自29个国家和地区的强手。世界技能大赛每两年举办一次,是全球地位最高、规模最大、影响力最广的职业技能赛事,被誉为“世界技能奥林匹克”。

比赛分为设计、制版、剪裁、服装制作、装饰设计与制作5个单元,胡萍不仅做得又快又好,还是唯一做到“对花”的选手。“对花”,就是把衣服上各个部分的花纹、格子等进行有序排列或结合,使衣服的纹饰两边对称,或在拼接处自然衔接。最终,胡萍制作的连衣裙纹饰看起来整齐流畅,几乎看不出拼接过的痕迹,令来自各国的裁判惊叹不已。她也以此赢得了冠军。

成绩的背后是常人看不到的付出。从市级选拔赛到冲刺性训练,一年零四个月,胡萍每天7点就出现在训练基地,一练就是一整天,常常忙活到深夜,光是白坯布,就用掉了400多米。因为长时间使用剪刀、接触坯布,胡萍的手上甚至磨出了一层厚厚的茧子,有时着急操作,手指还会被大头针扎破。

载誉归来,胡萍没有骄傲。在完成学业后,她选择到北京ESMOD法国高级时装学院进修,毕业后又回到母校,成为服装设计与制作专业的一名老师。

去年,胡萍又有了一个新身份——世赛时装技术项目中国集训基地教练。在当初自己日夜练习的基地里,她和教练团队一起训练选手,传授技术技能和参赛经验。最终,她参与培养的选手董青获得了2022世界技能大赛特别赛时装技术项目的金牌。

上个月,胡萍参加了第三届“北京大工匠”选树活动——服装制版师的比赛。考题所给的服装款式是一件小礼服裙,裙子的裙摆部分是花苞状的褶皱,在左大腿的位置还有一朵花形装饰,制作非常复杂。“光那个花和褶皱我就捏了很久,好多根大头针才固定成型。”胡萍说。

最终,胡萍的参赛作品被评委一致认定为“完成度最好”。

荣誉加身,胡萍没有骄傲。“‘大工匠’的称号,既是肯定,也是鞭策,我必须更加全力以赴地投入其中,发挥自身价值。”她说,“全力以赴投入热爱的事业,是青春最美好的样子。”

一手绝活

修车万辆好“医生”

程旭东 34岁

年轻人 北京大工匠

在维修车间里,举升机将车高高抬起,躬身车底的程旭东用扳手熟练地拆卸着汽车配件。入行12年,凭借一手修车绝活儿,他已让上万辆车重新上路。

车出故障好比人有了病,怎样能查到车的“病根儿”?程旭东说,“望闻问切”同样适用于汽车检修,包括观察外观、听车辆异响、查询故障点和维修历史,借助故障诊断仪、万用表等诊断工具找“病因”……汽车是由近3万个零部件组成的复杂产品,需要各部位都衔接得好才能正常运行。今年34岁的程旭东,对车辆各零部件作用、各故障背后的原因了如指掌。

一天下午,一位车主把车开进维修店,一下车就向店员抱怨:“这车发动机故障灯一直报警。”原来,这辆车发动机加速无力,还出现火花塞不点火的情况,车主在别处已花了3万多元换配件,但一直也没修好。

程旭东上车试了试,把可能导致“加速无力”的情况在脑子里过了一遍。只见他打开车盖,动手测量了一下气缸压力。“排气压力过高,数值都飙到500了,肯定是排气系统堵塞。”仅花了1个多小时,他就给车主下了“药方”——更换三元催化器。拆装完毕后,故障果然消失了,全部费用才几千元。

还有一次,一位车主的发动机每隔几天就会出现打不着火的情况,去过好几家店找故障都没结果。程旭东检查了高压油泵等部位,发现没毛病,一时间也没了办法。“遇到这种情况,不能钻牛角尖,需要对发动机做全面的系统检测。”他转换思路,一点点排查,最后终于找到了故障点。原来,这位车主在安装曲轴后油封时,没有使用专用工具,损坏了传感器的信号轮。

从普通学徒到如今的“北京大工匠”,程旭东的“晋阶之路”并非一帆风顺。2008年,他高中毕业后选择了“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由于汽修知识繁杂琐碎,理论和实践差距较大,程旭东感觉每天一睁眼就有一大堆新知识要学。

程旭东还记得,之前王府井书店有排书架上专门摆放着汽修方面的书。一有空,他就跑到那个书架前挨个儿翻书看。向老师傅请教时,他还会在笔记本上详细记录下操作步骤,写满了好几个笔记本。后来,他先后通过了高级技师、机动车检测维修工程师等资格考试。

每个车主对汽车噪音的感受都不一样,怎么判断车主所说的噪音震动就是故障?2019年,“程旭东创新工作室”更新了多项诊断工艺,“总结震动、噪音分析原则”便是其中一项。此后,车辆如发生异响,只需将“示波器”连接车身,声音便能转化成看得见的图形与数据,维修师傅就能根据震动频率和震动量确定故障的位置,更快锁定故障点。

“车主把车交给我们,就是把生命和财产安全交到我们手上,作为给车‘看病’的医生,我们必须对每一辆车负责,通过技术创新提高维修水平。”程旭东说。

本报记者 王天淇

实习记者 胡子傲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5-04 15: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给工业机器人“体检”“看病”(新职·新知⑥)
...评价机制、上升渠道及一系列荣誉称号,鼓励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进厂工作,在工厂中实现人生价值。1989年出生的魏红星,被评为“2022年度浙江省青年工匠”;年长一些的孙平范,已获得
2023-09-19 03:55:00
杜旭东:再次出事引非议,“细品名人”真实采访,还原生活中的他
...得知后血压骤升,他和妻子轮番给女儿做工作。但现在的年轻人都比较自我,不愿像上辈人那样在婚姻中将就,过不到一起就离。见女儿态度坚决,杜旭东含泪同意了,但他的心是痛的。一个多月后
2024-05-30 13:59:00
...他一样的年轻技术工人提供了良好保障,工厂也着力培养年轻人成长成才,这些都是支撑他走向更大舞台的助力。“下一站,法国里昂,我希望赛出芜湖工匠的风采。”他说。
2024-04-12 01:13:00
工匠大会·渝工创新丨仿真但不失真!能“搬”进展馆的汽车焊装输送线有这些智慧
编者按:7月28日-30日,第二届大国工匠创新交流大会暨大国工匠论坛在北京举行,重庆市总工会携一批以巴渝工匠为代表的重庆职工创新成果亮相,包括城市地貌创新成果、现代制造业创新成果
2023-07-29 11:12:00
...目前,公司的所有调试人员都已学会这一绝技,尤其是对年轻人来说,少走了许多弯路。王强还带记者走进以他名字命名的王强技能大师工作室。工作室于2022年2月建立,后又被认定为南京市
2024-05-04 10:10:00
捕捉声音里的故障线索(工匠绝活)
...,昝伟不仅自身技术精湛,更积极地“传帮带”单位里的年轻人。近5年,他带出了23名徒弟,其中5人已成长为技术主管。他要求徒弟们每日完成“三个一”训练:记录一则故障现象、手绘一张
2025-04-18 06:20:00
威海工匠丨爱发明的机械“医生”——周军雷
...摸爬滚打。但如今,一线维修工基本都换上了科班出身的年轻人,周军雷就是这帮年轻人中的“领头羊”。周军雷是2009年进入天润工业的,回忆自己的工作经历,他觉得今天一切来源于四个字
2024-08-27 17:55:00
...相互取长补短、提升技能水平和科创能力,同时也让更多年轻人在共学共创中实现自身价值。没有金刚钻,揽不了瓷器活。陈昊说,今后会带领团队在运检工作中,不断研发创新,实现技术上的不断
2024-05-02 08:53:00
避免“老花”提前报到 应该怎么做?
...见于老年人。然而,生活中不仅是老年人会出现老花眼,年轻人如果眼睛过度疲劳,也会导致老花眼提前到来。如今,在眼科门诊,80后眼睛出现“老花”现象的患者并不少见。据中华医学会眼科
2024-06-13 17:55:00
更多关于情感的资讯:
带“家味”的炒饭 满是爱的味道-中国吉林网
长白时评评论员 殷建光“爸,食堂的菜总觉得少点啥,特想吃你炒的饭。”这句随口抱怨,让父亲关了天津的烧烤店,奔波900公里到吉林四平为女儿支起炒饭摊
2025-11-06 13:35:00
西安女子取现百万现金险被骗 民警8小时耐心劝阻
从起初的抗拒,到最终的感激,民警的耐心劝导,挽回了她被诈骗分子“盯”上的钱包。女子取现100万险被骗 民警火速拦截近日
2025-11-06 18:29:00
电话听出异常 受伤老人获救助
独居老人踩着凳子取柜顶东西,摔倒在地,无法起身。正当不知所措时,网格员给老人打来问询电话,获悉这一突发情况。11月6日上午
2025-11-06 22:11:00
珍爱网见证:在屏幕那端,他们找到了余生的伴侣
在这个快节奏的城市里,小李和小陈(均为化名)原本是两条平行的轨迹。小李是一家互联网公司的品牌策划,生活被会议与数据塞得满满当当
2025-11-05 13:58:00
“云养伙伴”打开社交新模式
在社交关系趋向“轻量化”的当下,一群年轻人正探索超越“搭子式”关系的新型社交模式——“云养伙伴”,也就是“认养”一个网络世界里的朋友
2025-11-04 14:15:00
47年,平凡的坚守与伟大的情分——聆听“好嫂子”闫学菊的人间烟火故事
鲁网11月4日讯(记者 刘玉娜通讯员 张阳)在青岛西海岸新区藏马镇潘旺村大马家疃,闫学菊用47年时光书写了一段亲情传奇
2025-11-04 15:08:00
101岁老人耳聪目明 长寿秘诀是心宽不生气
在西安市灞桥区半坡社区西安电力机械公司家属院,提起101岁的老人张巧巧,大家都会竖起大拇指:“101岁还能这么精神,思维这么清楚
2025-11-04 18:42:00
济南童康儿童医院蔡西萍:9个小技巧,帮助孩子实现快速的“语言大爆发”
语言发展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重要环节,然而对于孤独症孩子来说,这个过程常常充满了挑战。济南童康儿童医院蔡西萍表示,接诊时
2025-11-04 19:30:00
孤灯下的永恒守望——诗人浪子文清的精神坐标
当城市霓虹以刺眼的光芒吞噬最后一缕星光,当数字化浪潮用虚拟的喧嚣模糊灵魂的轮廓,仍有这样一位诗人,以孤勇为盾,以笔墨为剑
2025-11-03 15:12:00
【视评】亲人追思会上,出格表演不合适
文字/ 金妮视频/陈久菊编辑 李海钦二审 伍少安三审 马刚
2025-11-03 18:36:00
男子称电动车被错骑儿子还被撵下车 当事人:借同事车取快递回去锁车时才发现骑错
大皖新闻讯 11月1日,在山西晋城高平市街头发生令人啼笑皆非的一幕。男子高先生(化姓)从快递点取完快递回到路边,发现自己的电动车不见了
2025-11-03 12:06:00
寻子三十年 终于等到这一声“爸爸”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房舒)“你们辛苦了,找了我30年!”当电话那头传来这句问候时,60岁的梁三寿生再也忍不住泪水。这位父亲
2025-11-03 08:24:00
孝心暖乡邻:万家庄村“好媳妇”周娟用行动诠释超越血缘的亲情
鲁网10月31日讯在泰安市泰山区徐家楼街道万家庄村,提起周娟的名字,村民们无不交口称赞。作为儿媳,她以数年如一日的坚守
2025-11-01 09:20:00
外卖小哥“耳尖”识电诈 保住女子12万元孩子读书钱
南报网讯(通讯员秦公轩刘叙麟记者王茸)近日,一名外卖小哥在送餐途中,听到一名女子在打视频电话,对方疑似教她如何转账,热心的外卖小哥赶紧报了警
2025-11-01 09:44:00
【天眼快评】女儿为留学欲卖病父唯一住房,一纸判决见温度
10月29日,《南方都市报》报道了一则由广东珠海香洲法院审理的家庭纠纷案件。2008年,小美的父母购入一套房产,两年后登记在时年仅6岁的小美名下
2025-11-01 19:4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