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陇东报
本报讯 (庆阳融媒记者封康康 通讯员张彤)一簇簇鲜嫩肥厚的平菇破袋而出,一阵阵浓郁菇香扑鼻而来……11月13日,记者走进华池县乔河乡齐庄子村的蘑菇大棚,只见一个个菌棒整整齐齐摆放,菌棒上的蘑菇长势喜人,几名群众正小心翼翼地采摘成熟的平菇。
这里是乔河乡将废弃玉米芯制作成蘑菇培养基的地方。齐庄子村是典型的山区农业村,群众大多以种植玉米为主要收入。今年,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村“两委”干部带着党员群众前往多个地方,考察了黄花菜、食用菌等适宜在本地发展的农特产业,最终由群众代表大会商定,将村里玉米种植产生的玉米芯利用起来,发展食用菌种植产业。
为打消村民们的顾虑,齐庄子村决定先由村集体尝试发展食用菌种植产业,在掌握成熟技术、获得稳定收益后,再让更多群众参与进来。于是,齐庄子村党支部组织党员干部积极行动,盘活闲置资源,解决设备问题,很快就在村里建起了三间标准化菇房,还购买了粉碎机、锅炉、蒸料池等生产设备,用于加工菌棒。就这样,齐庄子村的食用菌生产基地初具规模了。
“我们食用菌生产基地开始运行后,经过一周的努力,终于将原来只能用来烧火的6吨玉米芯做成了4000棒能“生钱”的菌棒。每个菌棒保底产出4斤食用菌,市场价每斤4.5元,这利润很可观。”齐庄子村党支部书记黄龙说。
如今,齐庄子村在食用菌产业“产、销、加”一体化发展的基础上,积极延长产业链条,主动对接电商企业,发展“电商+食用菌”模式,进一步畅通销售渠道。同时,引进城郊“研、学、玩”少儿游学项目,让少年儿童了解菌菇种类和菌棒制作、食用菌种植的过程,逐步喊响“乔河鲜菇,有‘蘑’有样”的口号。“我们还将持续扩大食用菌种植规模,通过‘村集体+种植能手+农户’的模式,带动群众发展食用菌种植产业,让群众不出门就能增收致富。”黄龙说。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1-14 06:45:10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