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汉朝的兴起与没落:三汉的军事智慧与战略决策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09-03 23:21:00 来源:精彩生活

一般认为,广义的汉朝包含西汉、东汉和季汉(蜀汉)。而汉之所以为“汉”,最初是因为刘邦被项羽分封为“汉中王”,封地为汉中、巴蜀,所以建国后以汉为名。

纵观三汉,可以说是起自汉中巴蜀,也最终灭于汉中巴蜀。可谓君以此兴,必以此灭。

就军事战争而论,三汉是起自韩信的“还定三秦、暗度陈仓”,灭于邓艾的“偷渡阴平”。这两大战役或者说奇谋,实质也是相通的,可谓出来混总归要还,而且是以同样的方式还回去。

具体到这两大奇谋,它们都是面临“军事山脉挑战”所采取的高效解决方案,其军事精髓是:

通过敌方意想不到的进军路线,迅速翻越当面的巨大山脉,实现迅速进军、神兵天降到敌方腹心地区,并通过快速决战奠定胜局。

汉朝的兴起与没落:三汉的军事智慧与战略决策

韩信还定三秦,是通过当时尚不为社会所熟知的“陈仓道”,章邯既然连陈仓道的存在都不知晓,自然不可能提前在此防备。

邓艾偷渡阴平,是在崇山峻岭之中伐山开道,凭空开辟出一条路线,实现从汉中到蜀中的秘密进军,那蜀汉方面自然也无从想到。

同样的奇谋精髓,韩信在井陉之战中如法炮制,他利用陈馀的轻敌心理,迅速翻越太行山脉。

韩信也通过这两战,并以秦岭、太行中国这两个最巨大、最重要、最困难的军事山脉,给出了“军事山脉挑战”的最高效、理想的解决方案,堪称“兵仙”天花板。

东汉初期刘秀平定陇西隗嚣、巴蜀公孙述,实质也是面临“军事山脉挑战”,这次是陇山和蜀山(指蜀地山脉,非峨眉山)。

汉朝的兴起与没落:三汉的军事智慧与战略决策

其中来歙开创性运用“伐山开道”之法,实现从关中平原翻越陇山,快速进军到陇西平原,正是这个奇谋,最终重创了隗嚣势力。

而岑彭避开蜀中防守正面,从侧面千里迂回,迅速挺进到成都腹心,也是最终攻灭公孙述的奇谋、亮点。

对比之下,刘秀进攻陇山、蜀山,与韩信进攻秦岭、太行,虽然同属“军事山脉挑战”,解决精髓也相同,但它们也存在区别。

表面看韩信是自南向北翻越秦岭、自东向西翻越太行,实际则是韩信占据“上游”优势,即从地理高处向低处挺进,从多山脉地形向少山脉甚至平原地形俯冲。

说白了,就是“西高东低、西永制东”的军事地理规律。

而刘秀则是“反向挑战”,他是从平原地形逆势而上,仰面进攻山脉地形。

不能说后者的军事挑战难度就一定超过前者,但对防守方来说,坐拥陇山、蜀山这类易守难攻、人力难以征服的大地理优势,会让进攻方的正面进攻更容易无从推进、无计可施,从而被迫采用暗度、偷渡、迂回等能够实现神兵天降的奇谋。

拓开点讲,韩信针对秦岭、太行的解决方案,自然是高效的,但显然不是唯一的,在韩信之前,秦国曾经花了近七十年、自西向东打通秦岭山脉、崤函通道(以宜阳之战为结束东出的标志),花了近四十年打通太行山脉(以阏与之战、长平之战等为标志)。

就算都很低效吧,但它至少也是解决方案,秦国就是凭借西高东低的地理优势、正面步步推进,最终实现了六合一统。

山东六国正是输在这个军事地理上,且不说实力有差,就算实力相当,西上仰攻、防守秦国也是困难重重、胜率较低。

西汉与刘邦、韩信,有着秦国的先行经验,照此复制也能大概率实现一统,只不过时间、效率可就难说了。

汉朝的兴起与没落:三汉的军事智慧与战略决策

而刘秀面临的情况,则要比山东六国仰攻秦国更加困难,陇山、蜀山的山体地形、雄关天险,堪称“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正面进攻、步步推进不能说一定不能成功,但时间、人力成本也是可以想见的。

作为对比,刘备入蜀就是采用正面推进的做法,即使有内应协助,前后也花了三年多时间,论效率还不如刘秀。

而邓艾钟会灭蜀,如果没有邓艾的偷渡奇谋,正面相持于剑阁的魏军大概率只能选择撤军,灭蜀自然无从谈起。

以上都说明,自汉中进攻陇西、巴蜀这种“反向军事山脉挑战”,因为正面推进的难度极大、效率极低,甚至胜败都在两说之间,所以,选择偷渡奇谋更加势在必行、不二之选,也是毋庸置疑的高效解决方案。

是因为高效才选择冒险,也是因为,不如此只会花费更多时间、人力成本,甚至还不一定能够取胜。

至于秘密翻越山脉、进军到敌方腹心,自然是一个极度冒险的军事行为,甚至都不符合兵法常理。

往好听了说,这叫偷渡奇谋、出其不意、神兵天降,往难听了说,则是孤军深入、自行送死、有去无回,一旦敌方提前察觉或者度过了“奇谋突然性”的适应期,这支军队就是被瓮中捉鳖的下场。

隗嚣调集主力围攻来歙于略阳,拿下只是时间问题,若非刘秀决意全面开战,来歙的下场可想而知。

邓艾偷渡阴平之前,钟会对他这一奇谋的评价更具代表性,嘲笑邓艾居然会采取如此极具冒险、不智之举,百战老将名过其实,原来压根不懂打仗。

曼施坦因计划最初也是被德军高层否决了,原因同此,且不说能不能偷渡阿登森林,就算能做到也太过冒险。

韩信还定三秦、暗度陈仓,章邯之所以仓促前来进攻陈仓,正是想通过自己的迅速反应夺回陈仓,从而将韩信的整个暗度陈仓奇谋扼死在初期。

韩信迅速东出太行、选择背水一战,别说陈馀嘲笑,他麾下的将领也不明白,甚至认为明显触犯了兵法。

但是,如果“军事山脉挑战”的高效解决方案堪称军事规律的话,那么这个险是必须要冒的,除非进攻方不想快速取胜,或者说害怕失败,承担不起失败的风险。

汉朝的兴起与没落:三汉的军事智慧与战略决策

这就要说到最著名的“子午谷奇谋”了。

其实,子午谷奇谋和上述各类奇谋,实质和军事精髓完全相通,特别是和暗渡陈仓的奇谋,几乎完全相同。

它们都是面临“从汉中进攻关中的秦岭山脉挑战”这一课题,无论陈仓道还是子午道,都是实现翻越秦岭、迅速进军到关中某个战略据点(比如陈仓、长安或其它)的秘密通道。

也就是说,在暗度陈仓和偷渡阴平之间,上天其实还算是公道的,她给了季汉再一次的机会,即子午谷奇谋,季汉是否可以做到类似西汉初期那样,通过类似暗度陈仓再一次拿下关中,以及接下来的一统天下、兴复汉室?

历史结果很明确,诸葛亮没有采用子午谷奇谋,错过了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而作为惩罚,蜀汉最终灭于同类型的偷渡阴平奇谋,历史冥冥之中或许真有某些天意存在。

而诸葛亮没有采用子午谷奇谋的原因,众说纷纭,但归根结底是不敢冒险,也承担不起冒险失败的后果。

客观地说,正如前文所论述,暗度陈仓、子午谷奇谋,并不是秦岭山脉挑战的唯一解决方案,它只是高效方案,如果做不到或者不愿使用,也完全可以采用比较正常的正面推进方案。

但这里有两点需要说明。

一是,既然两种方案是高效和正常之别,那就要承担这个效率之别,即时间和人力、后勤等各种成本。不愿狂胜或惨败,就要相对旷日持久、积小胜为大胜。

二是,要承担正面推进可能失败的结局。诸葛亮包括姜维的北伐,实际证明了一件事,面对秦岭这个巨大山脉的挑战,从汉中进攻关中或陇西,以弱对强或实力相当的情况下,正面推进都是极难奏效的,甚至都没有过成功战例。

也就是说,诸葛亮和姜维包括后世诸人,都用实际战事证明了:从汉中进攻关中,暗度陈仓、子午谷奇谋不仅是高效的,可能还是唯一的解决方案。特别是汉中势力的整体实力不如关中(中原)势力的时候。

其实,刘邦韩信还定三秦之战前,汉军的实力未必就强过章邯等三秦王,从章邯仓促进攻、计划夺回陈仓来看,特别是之后的穰东主力大决战,也是章邯主动选择发起的,这些都说明,起码章邯等三秦王并不认为自己实力不如刘邦。

而且,在战前,谁也不能保证或预见到,项羽及其它诸侯王,就不会迅速前来救援关中。

也就是说,论起冒险,韩信暗度陈仓冒的险,未必就比子午谷奇谋为少。

而正面推进、稳扎稳打,最终只会沦为双方纯实力的比拼与消耗,这里关键的还不是双方实力强弱,而是汉中进攻方势必面临秦岭山脉这一巨大挑战,后勤成为旷世难题,这几乎是人力难以抗衡的自然挑战。

把“军事山脉挑战”最终搞成进攻方和巨大山脉“对着干”,这不是纯属找错了对象,只能自讨苦吃、徒然费心劳力么?被累死要怪谁呢?

相比之下,通过偷渡奇谋,在关中腹心拿下一个重要战略据点,然后因粮于敌、以战养战,是否是更为明智、轻松的后勤解决办法?打仗是要靠实力,但谁规定实力只能靠自身了?

靠歼灭敌军或者抢掠敌方,就不能增加自身的实力?

所以,我个人从来都是支持“子午谷奇谋”的,这是因为在军事规律层面,它不仅是高效解决方案,更可能是唯一解决方案。至于它的成功率,鉴于魏蜀双方的实力差距,也许不如偷渡阴平和暗度陈仓,但也并非极低甚至趋近于零。至少在“开道”这个事情上,子午谷远比阴平和陈仓容易,起码它是现成的。

而打仗从来都是冒险的,别以为子午谷奇谋才是冒险,韩信暗度陈仓、来歙伐山开道至陇西、岑彭千里迂回至成都、邓艾偷渡阴平、曼施坦因计划,同类的奇谋哪一项不是冒险、而且是冒大险?

关键是,这种冒险是军事规律所必需的,这种情况下,就看进攻方军事主帅敢不敢赌了。

汉朝的兴起与没落:三汉的军事智慧与战略决策

以前说过,对于军事统帅来说,战争的终极形态其实就是赌博,就算神机妙算、思虑周全、面面俱到,战争也总会出现人力难以把控的各种意外,胜败终极比拼的,其实是运气。

韩信运气好,暗度陈仓特别是更离谱的背水一战都赌赢了,来歙运气也不错,总归坚守略阳熬到刘秀大军到来,但这一战最终是打败了;岑彭最悲催,眼见成都在望,他居然被诈降的刺客直接刺杀了。

可以设想,如果邓艾在进攻、迫降成都之前,突然因意外挂了,偷渡阴平又会是什么结果?

对比这四个军事统帅,同样的军事谋略,结果却各不相同,决定因素难道不是运气么?

所以,对于一心想致敬韩信、“如韩信故事”的魏延,自然会“常谓亮为怯,叹恨己才用之不尽”,明明有标准作业却不敢抄,不是怯懦、谨慎还是什么呢?

要是韩信、来歙、岑彭、邓艾、曼施坦因都没有放手一搏的豪赌魄力,后人如何能够看到稍后上演的经典战例,并得出相关军事规律层面的高效解决方案?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诸葛亮对于军事规律的认知,恐怕是不容乐观的,当然他有他的综合难处和考量,但我惋惜的是,“兴复汉室的成功率=子午谷奇谋的成功率”,而且机会只有一次,这就是蜀汉第一次北伐。

错过了,就永远错过了。魏延第一次北伐不能坚持争取实施子午谷奇谋,之后再想实施,反而就是昏招了。

从西汉韩信,到东汉来歙、岑彭,到三国的诸葛亮、魏延及姜维,再到后期的邓艾、钟会,这四个时代对于“军事山脉挑战”的各自解决方案及相互对比,相信可以支撑本文的主要结论。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9-04 05: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揭秘韩信:这位军事天才如何改变了中国历史?
...的侦查和分析,掌握了敌军的部署和行动,为自己的军事决策提供了有力支持。这种情报战的思想,后来成为中国古代军事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4.军事理论贡献韩信不仅是一位杰出的军事指挥官
2024-11-05 09:49:00
把韩信放在三国时期,他能帮刘备统一三国吗?
...刘备和其他将领建立良好的关系,以便有效地协作和共同决策。所有这些都需要时间和努力,因此韩信需要在三国时期中耐心地学习和适应。虽然韩信可能需要一些时间来适应三国时期的环境,但他
2023-05-14 21:41:00
从平民到霸业天下,韩信的传奇人生启示录
...整策略,为巩固汉朝政权提供了宝贵的建议。他的谋略和决策,为汉朝的稳定与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成为了历史舞台上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韩信的智慧如同春风化雨,滋润着汉朝的根基,
2024-11-27 09:33:00
韩信战无不胜,如果将他放到三国是什么水平?
...层次明确的战略计划,包括战略目标的选择和战争形势。战略决策的所有主要方面,分析发展方向的选择,对进攻时机的掌握以及军事和政治手段的使用,都相互联系,相辅相成,并融合为一体,成
2023-05-29 14:54:00
巨鹿之战和彭城之战是项羽的失败
...主席认为刘邦比项羽厉害的原因有两个:项羽和刘邦一是决策对头。刘邦这个人有一个神奇的能力,就是每次能在关键时刻做出正确的决策,哪怕是临时做出了错误决策,在听取正确决策后,马上就
2023-08-23 15:01:00
诸葛亮平定南中的总体战略
...于自己的首次战争秀下了很大的苦工夫,并做出了正确的决策与战略,马谡在自己首次带兵的街亭之战失败的原因就是马谡对战争形势做出了错误的判断与决策。简单地说,就是人的能力问题。复杂
2023-08-27 06:22:00
项羽真笨到没发现韩信的才能吗
...闻名。他曾是项羽麾下的重要将领,对楚军的军事行动和决策有着深远影响。然而,尽管韩信的能力卓越,他也有一个致命的缺点:他的出身和背景。韩信出生在一个低贱的家庭,他的父亲是一个贫
2024-02-06 16:34:00
刘邦与朱元璋:中国两位平民皇帝的异同
...的差异极大,那具体是如何不同呢?面对强敌时,刘邦擅决策,而朱元璋擅决断第一:擅决策的刘邦在楚汉相争时期,军力较弱的刘邦对战无不胜的项羽无可奈何,这时韩信提出了一个非常冒险的计
2023-11-16 21:56:00
聊聊中国历史上著名故事之一:楚王问鼎
...交策略,不仅体现了他的政治智慧,还展现了他的胆略和决策力。在历史上,范雎也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和外交家,为楚国和其他诸侯国之间的外交关系作出了重要贡献。四.故事的启示《楚王问鼎
2023-05-15 21:58: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近日,山西省女作家协会在太原举办“2024三晋女书”系列丛书研讨会。这是该协会组织出版的第六套会员丛书,包括太原市任爱玲的《时间向远方延伸》
2025-10-20 18:27:00
一拿起这本厚厚的书,我就想起了它的作者、已逝的著名作家陈忠实的那张面孔。粗糙多皱纹的脸、黝黑的皮肤、凌乱的头发,仿佛四季轮换的风雨
2025-10-20 18:27:00
在某县一宣传栏中,张贴了这样一张宣传标语,上写:“趁势而上,全面谱写……新篇章。”其中,“趁势而上”是“乘势而上”之误
2025-10-20 18:27:00
河北省国防动员文化行·档案里的国防动员故事|走进鱼子山抗日战争纪念馆:重温“打不垮”的烽火岁月
(视频拍摄:王宏飞 视频制作:周颖)(海报设计:梁玉)在北京市平谷区山东庄镇,曲折狭长的山谷中有个红色旅游村庄——鱼子山村
2025-10-20 20:39:00
“彩墨生辉·古壁乾坤”《河北古代壁画艺术精品展》10.20-10.31相约河北美术馆
2025-10-20 10:37:00
“快看这个,是乾隆的‘古稀天子之宝’,以前只在书画复制品上见过乾隆的印章,今天总算见到实物了。这温润的玉质、精湛的雕工
2025-10-20 07:37:00
文物出道计划 | 水里“冒出来”的战国小钺钺
编者按:文物很i(内向),文创帮它“开麦”!《文物出道计划》以贵州省博物馆上新的文创为引,通过文创复刻的文物细节,从“年轻化
2025-10-19 19:54:00
国家京剧院一团《四大名著经典剧目展演》将在石家庄上演
河北新闻网讯(毛宇)10月19日,国家京剧院一团《梨园芳华·国粹流韵——四大名著经典剧目展演》将在河北省艺术中心上演。作为2025年京津冀戏曲展演季
2025-10-18 10:46:00
不止胜负!10月18日,“河北五超”第十轮定州vs辛集,赛前非遗“碰一碰”,定州孩儿枕VS辛集皮贴画。
2025-10-18 21:21:00
千年汉碑“活”了!一场隶书展,如何让中原大地与两汉大唐倾谈?
大河网讯(记者 莫韶华)千年汉碑气象新,中原翰墨正风流。10月18日,全国第五届隶书作品展览在郑州美术馆(新馆)启幕,这场代表当代中国隶书艺术最高水准的盛会
2025-10-18 19:47:00
长镜头|从西辽河到桑干河——追寻红山文明的历史轨迹
红山文化,是西辽河史前文明的代表,被称为中华文化的“直根系”。考古研究表明,红山文化从西辽河起源、大凌河鼎盛,到桑干河扩张
2025-10-17 09:18:00
故宫院藏捐献文物展今日开展
▲本次展览展出100位捐献者所捐展品逾百件 今日起,“仁风景从——故宫博物院藏捐献文物展”在故宫景仁宫开展。展览展出100位捐献者所捐展品逾百件
2025-10-17 10:25:00
一座道法自然的山
十堰广电讯(十堰日报记者 吕伟 武当山融媒记者 冯开春 徐刚)“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公元前485年前后
2025-10-17 16:53:00
保宁寺独特的关公像
走进窦大夫祠,那古朴的气息便扑面而来,仿佛瞬间将人拉回了遥远的过往。而祠内的保宁寺,更是一处承载着岁月故事与艺术神韵的所在
2025-10-17 21:50:00
【大风影像】唐诗道-蓝关古道
蓝关古道是中国最早国道,是最为险峻的古道之一,兴起于商周,发展于秦汉。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将其作为通往荆楚之地的军事、商旅通道
2025-10-16 08:1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