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健康

运动神经元是什么病,有什么危害

类别:健康 发布时间:2023-08-03 15:51:00 来源:康之道

当我们想要举手投足、敲击键盘、走上楼梯时,我们通常认为这些行为是我们特有的能力。然而,当一个人被诊断患有运动神经元疾病时,这些看似简单的动作会变得异常困难。本文将深入探讨运动神经元疾病,包括其定义、常见类型和致病机制,以及目前的治疗方法和未来的研究方向。

一、定义:

运动神经元疾病是一组累及运动神经元的各种疾病的总称。运动神经元(也称为运动神经细胞)是位于中枢神经系统和肌肉之间的连接器,负责传递从大脑发出的运动指令。而运动神经元疾病则意味着这些神经元的功能受损,导致患者出现麻痹、肌肉萎缩以及失去正常运动能力等症状。

二、常见类型:

1.肌萎缩侧索硬化症(AmyotrophicLateralSclerosis,简称ALS):

ALS是运动神经元疾病中最为知名和普遍的类型之一。这种疾病会导致运动神经元逐渐退化和死亡,进而引发肌肉萎缩和运动能力受限等严重后果。

2.脊髓性肌萎缩(SpinalMuscularAtrophy,简称SMA):

SMA是一种常见的神经肌肉疾病,主要影响呼吸肌肉和四肢运动能力。与ALS相比,SMA通常仅影响运动神经元的下行通路,而不涉及上行通路。

3.帕金森病(Parkinson'sDisease):

帕金森病不仅是一种影响运动能力的疾病,它还会导致认知障碍、情绪变化等神经系统相关问题。该病通常与多巴胺神经元的降解有关。

三、致病机制:

虽然运动神经元疾病的具体病因尚不明确,但多数研究表明,蛋白质聚集和异常运输在其中扮演了重要角色。例如,在ALS患者中,一种无法正常分解的蛋白质(超氧化物岐化酶1,SOD1)会积聚在运动神经元细胞中,导致细胞毒性和死亡。此外,异常的蛋白质运输也可能导致运动神经元的退化。

四、治疗方法:

目前,对于运动神经元疾病的治疗仍然存在很大的挑战。然而,一些治疗方法已经出现,并显露出希望。例如,在ALS患者中,临床试验已经证明使用Riluzole等药物可以延缓疾病进展。另外,基因治疗和干细胞疗法也被视为未来的治疗方向。

五、未来的研究方向:

尽管目前的治疗方法存在局限性,但科学家们正积极寻求创新的疾病治疗方法。其中,基因编辑技术和蛋白质清除疗法是研究的热点之一。此外,探索运动神经元疾病的早期定量诊断标志物,以及开发更准确的治疗策略也是未来研究的重要领域。

运动神经元是什么病,有什么危害

结论:运动神经元疾病是一组损害大脑和运动能力的疾病,给患者的生活带来了巨大困扰。然而,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我们对于这些疾病的理解也在不断深化,治疗方法有望逐渐完善。相信通过持续的研究和创新,我们可以为运动神经元疾病的患者带来更多的希望与康复机会。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8-03 18:45:1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MIT首次证明运动能促进神经元生长,网友:催我运动的理由+1
...为“肌肉激素(myokines)”的物质,这种物质能显著促进运动神经元的生长。另一种,还可以依靠单纯的物理牵拉刺激
2024-12-04 09:49:00
《自然》重磅:
中国科学家破解脊髓衰老之谜
...接着大脑和周围神经,并且能支配全身各种运动功能。而运动神经元是运动调节的主要执行者,可以通过支配全身的骨骼肌实现对机体运动行为的控制。这些神经元的作用关键,却又数量稀少,仅占
2023-12-08 08:08:00
脑科学解读运动改造大脑:新学期伊始,如何让运动提高学习能力?
...多的脑细胞》中,瑞迪指出,大脑的可塑性是非常强的,神经元可以再生,而一定强度的运动是大脑的神经元再生的必需条件。同时再结合一些复杂任务的执行、学习,可以使得神经元进一步强化,
2024-02-23 14:23:00
聊聊多系统萎缩在影像学中的表现
...异常,有时可伴随着铁呈现高信号。二、脊髓MRI表现1.上运动神经元受累多系统萎缩患者的脊髓MRI往往显示上运动神经元受累的表现。上运动神经元受累主要表现为颈段脊髓横断面积的减
2023-08-03 15:41:00
...昨日,西湖大学医学院附属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城北院区运动神经元病诊疗中心正式启用。未来,医院将携手来自全国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强化科研攻关和创新,聚焦渐冻症的精准诊疗研究,不断推
2024-08-10 07:11:00
深圳研究团队提出帕金森病新疗法
...“直接通路”和“间接通路”,两条环路各有一类关键的神经元,即起着促进运动作用的D1中棘神经元,和有着抑制运动作用的D2中棘神经元。论文通讯作者、深圳先进院脑所研究员路中华解释
2023-11-04 03:05:00
特定再生神经元可助瘫痪小鼠恢复行走能力
...酸)测序技术锁定了使脊髓损伤小鼠恢复功能活动的特定神经元亚群。他们发现,将特定再生神经元引导回到它们自然的目标区域,可以帮助小鼠恢复运动能力。相关研究结果发表在近期的美国《科
2023-09-30 11:38:00
帕金森病的预防和护理
...帕金森病是一种神经退行性疾病,影响大脑中控制运动的神经元。这些神经元负责产生多巴胺,一种可以帮助大脑中的不同区域协调运动的神经递质。当这些神经元逐渐减少或死亡时,多巴胺的水平
2024-04-17 04:05:00
青岛市海慈医疗集团引进脑机接口机器人 助力脑卒中患者康复
...活动等环节实现完全闭环的神经康复回路,加快促进大脑运动神经元重建及功能重组,实现中枢-外围-中枢的神经康复。脑机接口技术在脑科学研究及神经康复领域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广阔的临床
2024-01-08 18:03:00
更多关于健康的资讯:
白「耀」新学期:云南白药口腔健康破局年轻化美白新赛道
消费升级浪潮下,口腔护理需求已从基础功能进阶为结合情感共鸣的“悦己型”消费。Z世代作为消费主力,对“口腔美学”需求日益凸显
2025-11-11 15:48:00
极萌水光:动态静态纹双效改善,以实力助您抗衰
在追求美丽与年轻的道路上,纹路问题一直是许多人的困扰。无论是眼角的鱼尾纹、额头的抬头纹,还是嘴角的法令纹,这些纹路都让我们的肌肤看起来不再紧致光滑
2025-11-11 15:48:00
重庆丰益肛肠医院:为什么胃肠疾病如此“偏爱”冬季呢?
重庆丰益肛肠医院一直致力于胃肠肛肠疾病的研究与临床治疗,是一家集医疗、预防、保健、康复服务为一体的胃肠肛肠专科医院,汇聚了一大批医术精湛的胃肠肛肠医生
2025-11-11 15:48:00
市场动态角度:破局欧美、深耕非洲,三诺生物携双品牌亮相进博加速全球化
11月5日,三诺生物(股票代码:300298.SZ)携手旗下美国子公司Trividia Health Inc.及TRUE系列产品
2025-11-11 15:48:00
深圳牙科医院如何选择?可以了解这几家
目前中国口腔健康问题日益突出,25-63岁成人龋齿发生率已达49.3%。在深圳这座拥有3000余家口腔机构的现代化都市
2025-11-11 15:49:00
哮喘需要长期吃药吗?答案藏在“控制”里
不少哮喘患者都会纠结:“症状一好就停药行不行?哮喘需要长期吃药吗?长期吃药会不会有副作用?”其实,哮喘是否需要长期吃药
2025-11-11 15:49:00
实践智慧与学术前沿碰撞,AI赋能职场心理健康新生态——第二十届中国EAP职场心身健康国际论坛分论坛精彩荟萃
2025年10月31日,第二十届中国EAP职场心身健康国际论坛在北京举行。本届论坛以“跨界共生 ·AI赋能——中国EAP产业生态共建”为主题
2025-11-11 15:50:00
治哮喘的药有哪些?精准应对呼吸“危机”!
清晨的公园里,一位散步者突然捂住胸口,呼吸急促如拉风箱;办公室中,一位白领因情绪激动开始剧烈咳嗽,面色涨红如紫茄;深夜的卧室
2025-11-11 15:53:00
肚子摸到“包”在跳?警惕腹主动脉瘤!贵州航天医院这项微创介入技术助您化解血管“破裂”风险
多彩贵州网讯腹主动脉是人体输送血液的“主干道”,当这段血管壁在血流长期冲击下变得薄弱,就会像旧轮胎一样局部膨出,形成“腹主动脉瘤”
2025-11-11 16:47:00
专家提醒:科学应对 做好流感病毒、诺如病毒预防防治
鲁网11月11日讯11月11日,滨州市政府新闻办组织召开2025年滨州市秋冬季传染病防控新闻发布会,介绍当前全市传染病形势研判和防控情况
2025-11-11 17:06:00
四川友谊医院蒋林君:乳腺癌年轻化趋势引关注,如何守护乳腺健康
在公众的普遍认知里,乳腺癌似乎总与中年或老年女性相关联。然而,一个不容忽视的趋势正悄然改变着这一认知——乳腺癌的发病年龄正逐年提前
2025-11-11 17:08:00
告别自我诊断!专家详解ED科学评估三步走
在生活中,不少男性朋友一旦遇到“那方面”的问题,第一反应不是就医,而是上网搜索、自我诊断,甚至偷偷买药尝试……然而,网络上零散的信息
2025-11-11 18:08:00
反复恶心、嗳气、咳嗽,可能是胃在喊“救命”!
很多老年人觉得,上了年纪偶尔 “恶心”“嗳气” 很正常,要么自己随便吃点药,要么干脆硬扛。其实,这很可能是 “胃食管反流病” 在作祟
2025-11-11 18:08:00
【跟着节气学养生】立冬:养藏固本,护阳益肾
北风渐起,寒气初临,水始凝冰,地始冻封,万物进入休养闭藏的节气——立冬。如果说霜降时秋意尚存余韵,立冬则是正式跨入冬季的门槛
2025-11-12 04:03:00
《心灵导航》| 读懂青春期,做孩子的“同行者”而非“管理者”
青春期是孩子成长的关键转折期,也是家校教育的“攻坚期”。如何实现家长与教师的同频共振,用科学方式陪伴孩子成长?11月10日
2025-11-11 18: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