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汽车

华为一出手,问界再破万,新M7“名利双收”,其它车企会不会跟

类别:汽车 发布时间:2023-11-21 10:12:00 来源:卡卡爱汽车

放眼汽车圈,你见过哪些逆袭成功的品牌?

比亚迪应该算一个,从“比3万”到全球冠军,它只用了一年多的时间。

但还有比比亚迪更猛的,例如问界!

华为一出手,问界再破万,新M7“名利双收”,其它车企会不会跟

10月份问界累计销量达到12700辆,其中,问界新M7一款车就卖了10547辆,后面还排着7万多的大定订单。

那么,这个逆袭故事,我们到底该怎么解读呢?1、问界这下真成了?

问界是个很有意思的品牌,它2022年年销突破7.8万辆,被人强行称为“华为问界”。

随后的2023年,它销量持续下滑,又被称为“原形毕露”。

华为一出手,问界再破万,新M7“名利双收”,其它车企会不会跟

但在新款问界M7上市之后,它又成了当红炸子鸡,问界也在刚刚过去的10月再度冲入万辆俱乐部,这也是2023年的首次。

华为一出手,问界再破万,新M7“名利双收”,其它车企会不会跟

一切皆是因为华为。

从产品的角度来看,问界新M7搭载的是鸿蒙3.0智能座舱、ADS2.0高阶驾驶辅助系统以及来自华为的DriveONE增程电驱平台,外观、内饰均未发生明显变化,却实现了原地飞升。

华为一出手,问界再破万,新M7“名利双收”,其它车企会不会跟

其实,去年的问界也多次冲入月销万辆俱乐部,但那个时候它的人气主要来自华为。

而现在,它的主要卖点还是来自华为,但手里却有了真家伙。

不单单是问界M7,50万起售的问界M9,订单也超过2万辆了,而且是订金5000元的盲订订单。

这次,问界大约是真的成了。

华为一出手,问界再破万,新M7“名利双收”,其它车企会不会跟

2、问界为什么能成?

过去一年多时间里,新能源汽车行业已经很少出现新玩家了,某些品牌累计亏损直逼千亿,月均交付不到2万,这种案例直接吓退了大部分的场外资本。

但问界却是个例外!

赛力斯名不见经传,华为又再三说自己不造车,那么它是怎么逆袭的?

华为一出手,问界再破万,新M7“名利双收”,其它车企会不会跟

首先,流量的力量。

华为是个自带流量的品牌,它做点什么都有一堆人盯着,出个什么产品都被人放在放大镜下研究。

对于那些手里没真东西的企业,在这种曝光度下会见光死;但对华为这种真有技术的,流量就是个品牌影响力的放大器。

华为一出手,问界再破万,新M7“名利双收”,其它车企会不会跟

其次,它有真东西。

问界M7能火,主要是因为高阶智能驾驶辅助系统和智能座舱。

华为一出手,问界再破万,新M7“名利双收”,其它车企会不会跟

问界M7的ADS2.0智能驾驶测试视频满天飞,其它厂商到现在拿不出同等级别的视频,应该不是不想拿吧?

至于智能座舱,问界M7车里边的几个屏幕,可以单独播放视频,各干各的,也能在中控屏上操作后排的液晶屏。

最近某品牌出现的智能系统不能同时适配横屏和竖屏的问题,华为看了估计会直摇头。3、问界的上限在哪里?

问界新M7首战告捷,品牌士气大增。

问界M9延续热度,品牌有可能站稳50万元以上的高端市场。

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哪个国产品牌做到过这一点。

那接下来的问题便是:问界未来会达到什么水平呢?

华为一出手,问界再破万,新M7“名利双收”,其它车企会不会跟

首先,它会成为一个“加大号”的造车新势力。

只要不出现大规模的质量问题,它就有可能冲入造车新势力第一梯队,与其产品正面对战的理想汽车有可能受到不小的冲击。

华为一出手,问界再破万,新M7“名利双收”,其它车企会不会跟

其次,它不太可能成为比亚迪、吉利那样铺大摊子的巨型厂商。

赛力斯的规模偏小,华为也不像是那种想在高中低端市场通吃的品牌。

当年任正非曾犀利质问下属:一部手机就挣30元,这算什么高科技公司?

所以,最适合问界的还是“精品战略”,而不是摊大饼。

华为一出手,问界再破万,新M7“名利双收”,其它车企会不会跟

它不会变成“华为问界”。

这也是外界质疑得很多的一点。

华为此前已经决定不造整车,不会推出华为牌汽车,这个战略至少能坚持好几年的时间。

不过,对余承东来说,这个过程可能比较煎熬,他要压制自己的造车冲动。4、为了吃掉半瓶醋,华为包了一顿饺子?

“不造车,就算卖得好也不造车,帮助用户造好车”,华为图的到底是什么呢?

我想,装载在华为基因里的,还是万物互联,汽车上的各种大屏,是鸿蒙系统的载体;汽车产生的数据,会被纳入鸿蒙大数据。

华为一出手,问界再破万,新M7“名利双收”,其它车企会不会跟

华为理想中的鸿蒙系统,能够适配包括汽车在内的各种智能终端,这是与基础设施有关的。

还有一部分是与利益有关的,例如把零部件卖给第三方,或者搞点销售分成什么的。

对于一个商业公司而言,赚钱还是第一位的。

华为一出手,问界再破万,新M7“名利双收”,其它车企会不会跟

所以,华为深度参与问界,真正的目的不是造车,而是把问界打造成一个成功案例,告诉其他厂商,“我的东西真的好用,没吹牛。”

那么,那些车机系统卡顿的、智能驾驶识别能力差的、车载应用不丰富的……,都可以来找华为。

这是一个为了吃掉半瓶醋,专门包了一顿饺子的故事。5、继续刚还是选择加入?其它厂商怎么选?

问界新M7大获成功,给了其它厂商不小压力,这个压力不仅是销量上的,更是心理上的。

或者说,它让其它厂商很纠结:到底跟不跟华为合作?

华为一出手,问界再破万,新M7“名利双收”,其它车企会不会跟

跟华为合作有多香?问界已经给出答案了。

从8月底问界新M7预售到现在,赛力斯的股价已经成了飙升了3倍,销量是不会骗人的。

而且,于大多数车企而言,华为在智能座舱和智能驾驶方面的成就短期内真的不好超越。

华为一出手,问界再破万,新M7“名利双收”,其它车企会不会跟

但很多厂商也在担心这样的问题,赛力斯是小厂,什么都能交给华为;而我们是大厂,交给华为有点太亏了。

而且,就算是愿意交给华为,这些厂商大多数都有比较成熟的研发体系和供应链,要达到华为与赛力斯那种合作水平,基本上等于推倒重来,成本太高。

不出意外的话,大多数成熟的新能源厂商会纠结比较长的一段时间。

华为一出手,问界再破万,新M7“名利双收”,其它车企会不会跟

现在已经有耐不住及寂寞的,例如奇瑞,它选择拿一部分重点车型来跟华为合作,其它的还处在观望阶段。

华为要想实现自己的理想,还需要更多的成功案例。

但设想一下,如果智界S7、阿维塔12能大卖,境况会是怎样?

结束语:

问界品牌是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上的一个特殊案例,也是整个汽车圈的一个经典案例,它证明了智能系统+智能驾驶的路子是可行的。现在的问题是,其它厂商真的有勇气跟华为合作吗?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1-21 12:45:28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2024年Q2中国智能手机市场分析 增长背后厂商的焦虑
...达到了10%。出货排名前五的厂商分别是vivo、OPPO、荣耀、华为、小米,合计出货5570万台,1000万台出货成为了进入前五的门槛
2024-08-03 20:24:00
高端手机格局再生变数,华为赋魅、苹果祛魅
...全球智能手机市场回暖,国内智能手机销量喜人,伴随着华为5G手机的回归,中国高端智能手机市场面临重新洗牌。智能手机厂商们忧的忧,喜的喜。一方面,以华为为代表的中国智能手机厂商,
2024-05-13 09:35:00
华为重回国内手机市场第一名,对其他手机厂商造成影响
...调整自己的战略,努力抢占市场份额。而在这种竞争中,华为的重回国内手机市场第一名的地位,无疑让其他手机厂商感受到了巨大的压力。一、华为重回市场第一名的背后原因华为之所以能够重回
2023-10-09 01:01:00
手机业务受阻,华为如何完成海外市场的破局?
...海的关键平台。本次MWC2024汇聚了300多家中国企业参展,华为仍是其中最大的参展商,将会参与高达16场峰会,为我们解锁行业智能化的无限可能。众所周知,华为可谓是MWC的常
2024-02-28 17:33:00
为什么手机厂商都开始扩展领域了?
近日,出现了一个稀奇的事情。华为技术有限公司竟然申请了“一标咖啡吸收宇宙能量”商标,国际分类为餐饮住宿,当前状态为等待实质审查中。虽然近些年不少的手机厂商都开始了跨界,但是华为这
2023-01-07 12:04:00
华为折叠屏,开创“新蓝海”
...%,出货量前五家企业市场占有率总和为69.9%。于是,包括华为在内的智能手机厂商,开始另辟蹊径,跳出行业竞争,打开了折叠屏手机的蓝海市场。据艾瑞咨洵发布的数据显示,国内主流手
2023-07-22 22:36:00
手机厂造车 就是盲人摸象
作者丨张之栋一叶障目,何以见“泰山”?华为、小米、魅族、OPPO等手机厂商的造车算盘,恐怕还得再精打细算一些。2023年过半,在“价格战”与“反价格战”之中,汽车市场的硝烟,愈加
2023-07-12 15:23:00
智能手机市场周报出炉:vivo重回榜首,华为小米紧随其后!
...之间的差距很大。其中vivo凭借出色的表现重返榜首,而华为、小米等厂商则紧随其后,这也让智能手机市场格局再次产生了改变。但手机厂商能够在市场中取得这么高的热度,还是和自身的实
2024-08-16 12:53:00
华为鸿蒙智行官网上线,包含两个品牌
之前,华为在11月9日在智慧出行解决方案暨智界S7新品预售的发布会上,宣布华为智选车业务升级为鸿蒙智行,简称为HIMA
2023-11-21 15:47:00
更多关于汽车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