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薛宝琴出嫁,梅翰林父子被蒙在鼓里,薛家不通知亲家有何难言之隐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09-09 12:56:00 来源:戏说三国

第四十九回,贾家冷不丁来了一大群客人一块儿上门拜访。

原来王熙凤的哥哥王仁从南京看望爹妈回来,邢夫人的哥哥邢忠一家听说了就跟着一块儿往北来。还有薛蟠的堂弟薛蝌,因为送妹妹薛宝琴嫁人,也追着一道。半道上巧了,李纨的寡婶李婶娘母女要进京……这一群人就一块到贾府串门,那叫一个热闹!

这儿最让人觉得怪的要数薛蝌跟薛宝琴这兄妹俩。

薛宝琴出嫁,梅翰林父子被蒙在鼓里,薛家不通知亲家有何难言之隐

薛蝌送他妹子出嫁,可他呢,没跟婆家梅翰林家吱一声,连人家外放为官这档子事也不管,就自个儿定了送妹进京,嘿,果不其然扑了个空!

不管咋看这事儿,都觉得怪得没法说,好像薛蝌办事不靠谱,薛家对待女儿的婚姻也太不当回事儿啦。

可实际上,这事儿在当时没啥好奇怪的,根本就不可能奇怪。

薛蝌岁数比贾宝玉还小点,那会也就十五岁上下,免不了做事不稳当。

不过薛蝌可是长房出身,是薛蟠叔叔的儿子。薛姨妈这伯母不在,可家里头肯定还有伯叔、娘舅能拿主意,断不能让他“瞎胡”主张喽。

薛蝌嫁妹这档子事儿,准是有大人在背后操持。

那,薛家咋就这么匆匆忙忙把女儿“嫁出去”了,连亲家梅翰林都不告诉一声呢?

薛宝琴出嫁,梅翰林父子被蒙在鼓里,薛家不通知亲家有何难言之隐

这事儿瞅着好像没个缘由。但其实曹雪芹哪能不给出答案哟!读书的人得信,但凡有问题,原文里都有答案,就看能不能留意到。

薛宝琴怪异出嫁的缘由,就在薛姨妈的这番话当中。

(第五十回)薛姨妈说:“这孩子真是没福气哟,前年他爹就没啦。他打小见的世面可不少,跟着他爹娘到处跑,四山五岳都走遍喽。他爹喜欢玩乐,因为各处有买卖,就带着家眷,这一个省能逛上一年,明年又去另一个省逛半年,天下十处地方,他们走了能有五六处。那年在这儿,把她许给了梅翰林的儿子,谁承想第二年他爹就过世了,他娘还得了痰症。”

薛宝琴小时候在京城,她爹就把她许配给了梅翰林家的儿子。这种“娃娃亲”搁现在就是瞎闹,可古人看重承诺,那是绝对错不了的。

薛宝琴出嫁,梅翰林父子被蒙在鼓里,薛家不通知亲家有何难言之隐

既然是“许”,那就意味着是梅家来求亲,薛父应下了。这两边肯定是定了婚约,不能变卦。

薛宝琴“出嫁”这事儿事先没跟梅翰林说一声,那是有特殊原因的。

那薛宝琴当时年岁不大,林黛玉十五岁呢,她至多也就十四岁,连及笄的岁数都没到,婚配的事儿压根不着急。

就因为这问题在她母亲那儿,害得她匆匆忙忙就嫁了,连通知梅家都来不及。

在古代,伦理方面对于父母儿女有着挺严格的礼法规定。要是父母去世了,儿子还有在家的女儿得守丧整整三年呢。

薛姨妈说得明白:宝琴她爹没了之后,她守丧三年才算完,哪承想她母亲又突然犯了痰症,指定好不了。

要是母亲又没了,薛宝琴就得接着守孝三年。等守完孝,大概就十七八岁啦。别看现在年岁好像不大,在古时候那可算“大龄”喽。

特别是薛家根本不晓得梅家咋个打算的,依着那时候的规矩,通常婆家都会等女儿过了十五岁就商量婚事。

薛宝琴出嫁,梅翰林父子被蒙在鼓里,薛家不通知亲家有何难言之隐

要是梅家想娶,薛家却赶上母亲去世不能嫁,这可太失礼啦,婆家也会觉着不被重视,还把女婿的青春给耽误喽。

既然爹妈是生是死谁都没法子改变,古人就琢磨出应对的招儿,靠着规矩来躲开适婚闺女“守丧”的规矩。就这样有了“冲喜”这个讲法。

薛宝琴嫁人啦,是用这办法给病重的母亲冲喜。这么一来,宝琴算尽了孝,不用给母亲守丧三年,也不耽搁梅家娶她进门。

薛家这边先把女儿给“嫁出去”,好躲着母亲生病这档子事儿。这样一来,就有功夫跟梅家商量具体成亲的事儿啦。

于是,薛宝琴为避开母亲身旁,被拿“冲喜”当由头给嫁了出去。梅家在京城老远的地方,肯定没法及时通知到,那就只能“先嫁了”再说。

古代那时候通讯不灵,薛家接二连三有大事,薛蟠和薛蝌的父亲先后没了,家里没个主事的人,谁也没料到梅家这时候到外地当官去啦。

薛宝琴这般出嫁合乎那时的社会风俗,不过是弄错了,绝非梅家存心躲着不肯娶。

薛宝琴出嫁,梅翰林父子被蒙在鼓里,薛家不通知亲家有何难言之隐

薛宝琴嫁人,那时候这事儿肯定会有,挺平常的。

到了第七十七回呀,梅翰林都回来了,可薛宝琴却没再露面,估摸是已经嫁人啦。

嘿,您瞧,薛宝琴那可是薛宝钗的影子。她是打着冲喜的名头出嫁的,这说不定就意味着日后薛宝钗也会打着冲喜的由头嫁人。

依着刘姥姥“雪下抽柴”的那档子事儿来估摸,贾母病重,贾宝玉为了冲喜,行了人伦大礼,以续弦的规矩娶了薛宝钗,就在这晚,贾母走了。可这俩人一直都没能入洞房。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9-09 17: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父子双翰林”传佳话
...昭萍志略》卷九《人物志·列传》萧玉铨传 欧阳静 凌焰翰林是中国古代官名,可以追溯到唐朝,唐玄宗从文学侍从中选拔优秀人才,充任翰林学士,专掌内命由皇帝直接发出的极端机密文件。
2024-05-26 07:34:00
明朝一对父子虽然在历史声名不显,却创下一纪录
...执行则由六部负责。到永乐朝,明成祖朱棣开始选拔一些翰林入值文渊阁,参预机务,由此开创了内阁体制。宣德以后,内阁权力益重,由一个供皇帝咨询的机构演变为决策机构,内阁大学士虽然不
2023-07-11 18:26:00
《四库全书》编修官王汝嘉 安居古城走出的“王太史”
本文转自:重庆晨报王翰林院的后院墙安居后河街91岁的居民介绍王翰林院的历史变迁 □胡卫民清代翰林王汝嘉1723年出生于四川重庆府合州铜梁县(今重庆铜梁区)安居乡后河沟,出身书香
2024-04-29 00:58:00
清代此家族一门七进士、父子五翰林,其中一人死后赠太师赐文正
...有347人之多。晚清时,杜家被誉为“一门七进士,父子五翰林”,与刘家一样,皆以清廉之名远扬四海。【杜氏家族的奠基人】 杜家的崛起,可追溯到道光年间,当时杜堮与杜受田父子堪称
2024-08-09 12:00:00
咸丰皇帝之师杜受田生平做过的事情有哪些
...市滨城区)人。为咸丰皇帝之师。其父杜堮为清嘉庆时期翰林院编修,礼部左侍郎。其子为顾命八大臣之一的杜翰。其家世显赫,久有“书香官宦门第,进士多人之家”,因杜家“一门七进士”、“
2023-01-14 12:40:00
真实历史上的纪晓岚,是个近视眼的大黑胖子,说话还结巴
...给乐死。口才一、逗老太监。有一回一个老太监知道身为翰林的纪晓岚聪明,所以就故意出了一副上联给纪晓岚对:小翰林穿冬衣执夏扇,一部《春秋》曾读否?纪晓岚呵呵一笑,这玩意儿也算对联
2023-04-24 18:25:00
连升八级的才子,被父子2位皇帝所器重
...武二十一年秋,“三甲进士”解缙正式进入仕途,被授职翰林庶吉士。这是个预备干部,没有实际职权,相当于皇帝的备用秘书。朱元璋经常招才子进宫,带在身边,不离左右。他曾经一边吃饭一边
2023-05-23 09:40:00
杨廷和和杨慎的命运
...。1、正德年间的状元杨慎是杨廷和的长子。杨廷和出身翰林,在明武宗正德和明世宗嘉靖两朝担任内阁首辅,他早期以文史之才著称,后来官高位显,掌握朝廷重权。有杨廷和这样的父亲,杨慎从
2023-08-30 17:27:00
...中了举人,慢慢走上了官场。公元1856年夏同善被赐予“翰林第”匾,之后不久就修建在了著名的夏同善翰林第。夏出名主要是由于杨乃武和小白菜的案子,当时这件案子被判成了冤案,于是杨
2023-08-25 15:38: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