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三峡日报
宜昌胸痛中心全域模式初见成效
百余名心梗患者获救治 胸痛救治单元认证数量处于全省市州首位
三峡日报讯(通讯员韩毅)3月5日,宜昌市“323”心血管疾病防治攻坚行动急性胸痛区域协同救治体系建设推进会暨宜昌市胸痛中心全域模式推进会成功召开。
会议总结了近年来我市胸痛中心全域模式建设取得的重要成果,对全域模式建设方案进行了发布和解读,分享了优秀胸痛中心及救治单元的成功经验,为2022年通过胸痛救治单元现场核查验收的45家基层单位授牌。
中国胸痛中心联盟副主席方唯一教授,湖北省胸痛联盟主席黄恺教授,宜昌市胸痛联盟主席、宜昌三峡中心人民医院党委书记杨简教授,宜昌市卫健委副主任袁晋华等专家及领导出席会议并致辞。宜昌三峡中心人民医院党委副书记李俊明主持会议。
据统计,我国每年超过50万新发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只有5%接受了急诊介入治疗。我国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发病后就诊于二级医院的平均时间为5小时、三级医院为8小时,而再灌注治疗的最佳时间窗是在发病后2小时以内。在此背景下,中国胸痛中心总部在全国发起了胸痛中心建设,并取得了快速进展。
宜昌三峡中心人民医院伍家院区积极响应,2015年在宜昌市率先成立胸痛中心, 2016年11月顺利通过中国胸痛中心总部认证,成为鄂西南地区首家标准版胸痛中心。2017年12月被授予“中国胸痛中心示范基地”。
在宜昌市卫健委的大力支持下,2017年4月由该院牵头成立宜昌市胸痛中心联盟。2018年11月在全国地级市中首批启动“胸痛中心全市模式”,依托市胸痛中心联盟,着力构建覆盖全市各级医疗机构的急性胸痛协同救治网络。2021年5月,组建宜昌市心血管病防治中心,牵头组织实施宜昌市“323”心血管病防治攻坚行动,开创了“宜昌枝江模式”,培训指导基层医疗机构积极开展急性心肌梗死静脉溶栓+转运PCI,为患者赢得救命时间。
截至目前,全市已有50家乡镇卫生院成功开展急性心肌梗死静脉溶栓治疗,共计138例,后期转诊至上级医院急诊造影证实,溶栓成功率87.3%,无溶栓相关严重并发症病例。
今年初,全市所有二级以上综合医院及中医院均已启动胸痛中心建设工作,12家单位已通过中国胸痛中心联盟专家认证。全市108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均已启动胸痛救治单元建设,有53家已建设达标并通过现场核查验收,胸痛救治单元通过认证数量处于湖北省各市州首位,全国地市第四,其中枝江市、秭归县和五峰实现县域全覆盖。
据杨简介绍,宜昌市胸痛中心联盟将继续努力推动胸痛中心全域模式落地实施,尤其是山区县,并逐步推动“胸痛救治单元”向“基层心脑血管疾病防治站”转变,着力构建心血管疾病全事件链防控网络,全面提升各级医疗机构的医疗服务和慢病防控能力,实现对急性胸痛患者救治的“全域覆盖、全员协作、全程管理”,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健康服务需求。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3-15 07:45:09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