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国内

碧波涌生机 河湖泛笑颜 "一泓清水入黄河"的太原样本

类别:国内 发布时间:2024-06-21 08:24:00 来源:太原日报

2017年6月、2020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两次亲临山西考察调研,对于汾河治理先后提出“一定要高度重视汾河的生态环境保护,让这条山西的母亲河水量丰起来、水质好起来、风光美起来。”“要切实保护好、治理好汾河,再现古晋阳汾河晚渡的美景,让一泓清水入黄河。”等重要指示。牢记领袖殷殷嘱托,按照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市委、市政府扛起省会担当,统筹“用水、兴水、防洪、复流”,展开全方位、全地域、全过程综合治理,坚决完成这项事关长远的重大政治工程、生态工程、发展工程、民生工程。

夕阳西下,河水在阳光的照耀下泛起粼粼波光,水鸟在天空中追逐嬉戏,路旁的柳叶随风摇摆,汾河河畔便开始迎来一天最热闹的时光,一拨又一拨游人,大大小小的身影,在这里运动健身,避暑纳凉。

水有灵气,人有活力。“母亲河”浸润心底的美好,源源不断地输送着能量,让太原人像保护母亲一样保护着这条河。

让水量丰起来——

强化水资源保护点水成金探新路

位于汾河上游的阳曲县六固村海子湾一带,山势逶迤,林木葱郁,满目尽翠。根据山体不同的地形,这一带先后栽植了新疆杨、金叶卫矛、金叶榆、丁香等树种。在阴坡、山沟以及通道两侧,则栽植阔叶树,把成片的针叶树分隔开,达到生物防火隔离作用。

包括海子湾一带,在太原盆地区域,我市总投资26.87亿元,在10个县(市、区)营造水源涵养林537.8平方公里,提升生态系统涵水功能,让汩汩清流出深山。同时,通过严格实施关井压采等措施,地下水持续回升,又反哺着汾河。目前,晋祠难老泉水位已连续200多天超出泉口,晋源稻作区多处泉眼复流。

有山有水,在外奔波多年的村民陆续回乡创业,晋源区赤桥村村民郭丽保带头开起了民宿,并取名“山水缘”。

地下水水位回升,污水在太原也转变为具有资源价值的“正资产”。位于清徐的山西三强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喝上”市再生水综合利用基地的再生水后,不再使用地表水。市再生水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翟海英介绍,基地预计每年可置换新鲜水资源约2100万吨。污水处理厂处理出的中水,经过再生水基地的深度处理,出水的品质堪比纯净水——污水处理厂的定位,从“治污”向“治污供水双功能”转变,再生水也成为“城市第二水源”。

在汾河的重要支流——南沙河,正在加快推进复流工程,预计每日实现再生水回用3.6万吨。正在实施的城南、汾东、晋阳三大污水处理厂水质提升改造工程,有望让包括南沙河在内的“九河”“活起来”,通过生态补水实现清水润城,大大缓解了城市的缺水之困,为水城融合发展提供了无限可能。

让水质好起来——

统筹水污染治理涤却浊流泛清波

在尖草坪区九丰路上,表面看上去不过多了几处窨井盖,但是在浇筑好的水泥和沥青下,工人师傅们已经做好了雨污分流的“精细手术”。去年,在完成兴华街改造的同时,我市城管部门对九丰路、千峰北路、和平北路等街道的34处雨污混接点进行改造,兴华街雨水泵站系统也成为全市47个雨水系统中第一个彻底实现雨污分流的区域。

改造的是雨污分流的路径,提升的是居民的幸福指数。“现在雨水走雨水的管,污水是污水的管,既不对小区公共设施产生影响,又避免污水通过雨水管网排至河流造成污染。”晨光小区居民赵美霞说,“自从新接了排水管道,家里的下水道再也没堵过,平时难闻的气味也都没有了,也让居民生活更方便、更舒心、更美好。”

烈日炎炎,豆大的汗珠不停地从马培亭脸上滚落,他和工友们正忙着太榆退水渠沿线农村生活污水综合治理项目的扫尾工程。太榆退水渠是汾河的一级支流,建于上世纪70年代,沿线村庄多、排污口多,一直是汾河水质治理的重点和难点。预计6月底项目完工后,沿线19个村所有的生活污水将被送到汾东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不但有“硬核”的工程,还有“硬核”的监管。在太榆退水渠沿线,记者看到,每隔2个小时,就有一台无人机会开启自动巡河模式,对沿岸159个涵口做到实时监控。

总投资7.58亿元的潇北污水处理厂项目,是落实“一泓清水入黄河”重大决策部署的省市重点工程,重点保障潇北片区重大转型项目及居民生产生活污水排放需求。该厂的建设,见证着推进水污染治理的“太原速度”:从4月10日首个单体封顶开始,5月底18个单体全部封顶;原计划60天完成的顶管管线贯通提前20天完成……

我市“一泓清水入黄河”生态保护工程总计52个项目,估算总投资约231.36亿元。目前,52项工程已开工39个,开工率75%,开工项目中已完工14个。

让风光美起来——

提速水生态修复水韵灵动美如画

晨光熹微,朝霞映水,成群的水鸟在湖面上嬉戏;游玩的市民迎着清风,陶醉在晋阳湖的绿树花海中。

眼瞅着晋阳湖水系连通工程有了重大进展,水终于要动起来了,住在晋阳湖边的居民杜玉莲,心情也跟着“荡漾”起来:“与风峪河连通后,800米长的蓄水区,超过1万平方米的蓄水面积,晋阳湖将成为拥有源头活水的一泓清池。”据介绍,晋阳湖与风峪河连通需开挖渠道944米,现已完成890米;3座钢坝闸,也已安装2座。

从娄烦入境,到清徐出境,汾河纵贯太原南北188公里。在汾河百公里中游示范区清徐段,沿岸栽种的波斯菊、细叶芒、重瓣黄刺玫等30余种花卉草木,让一度荒芜的河堤再现“风吹百花香两岸”的大河盛景。去年完工的生态治理项目,全长10.44公里,通过堤坡放缓、清淤疏浚、滩槽治理、栽种植被等,还河畅水清、岸绿景美。为提升景观效果和河道生态防护功能,建设方采用了松木桩、青石、波浪桩等生态材料;通过在河道中修补“新岛”,不仅加宽了河道流水断面,防止蓄水后剥蚀影响带来的塌岸风险,同时形成了“岛、水、岸”相融一体的生态美景,扮靓汾河百公里长廊。

远眺,汾河浩浩荡荡,日夜奔流不息。俯瞰,并州山水相融,尽显诗情画意。今年1至5月,汾河太原段水质仍在持续改善:河底村和韩武村两大国考断面,由去年同期的Ⅳ类水提升为Ⅲ类水,上兰国考断面,由去年同期的Ⅱ类水提升为Ⅰ类水。

并州大地因水而灵动,一泓碧水浩荡奔涌新征程,太原正在全力绘就清水长流、岸草成茵、与河共生、水美业兴、润泽八方的生态画卷,努力将群众身边的河道打造成安澜之河、美丽之河、幸福之河!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6-21 12:45:0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推广再生水用于工业生产、城市景观水体、市政杂用和河湖生态补水,积极申报国家区域再生水循环利用试点,2025年实现城市再生水利用率达30%目标。关键词四:雨污分流加快主次干道
2023-12-23 12:45:00
...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要实验区建设,切实加大我省河湖领域执法力度,严厉查处各类涉河湖水事违法行为,日前,山西省水利厅、省高级人民法院、省人民检察院、省公安厅、省司法厅联合印
2023-08-05 12:21:00
“黄河安澜·一泓清水入黄河”网络主题宣传活动在山西太原启动
...闻网黄河新闻网讯(记者江建桥)12月16日,“黄河安澜·一泓清水入黄河”网络主题宣传活动在太原水上运动中心正式启动。省委宣传部二级巡视员张三忠,省委网信办副主任郭江坪等领导参
2022-12-16 22:20:00
太原市龙城污水处理厂项目是“一泓清水入黄河”生态保护工程的重点项目,建成后将大大提升太原市的污水处理能力,保护水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为助力该项目的实施,“晋塔”塔式起重机积极参
2025-05-31 18:22:00
一泓清水入黄河 专家媒体调研太原污水治理
...:中国新闻网中新网太原12月12日电 (范舒琪)12月11日,“一泓清水入黄河——专家媒体汾河流域生态行”生态环保专家和中央驻晋、省内20余家媒体记者走进山西省太原市,调研污
2023-12-12 19:36:00
...米的沉砂池。这一名为“太榆退水渠水质提升项目”的“一泓清水入黄河”省级工程,通过设置沉砂池以及安装膜处理设施,将实现日处理污水13万立方米。目前,我市“一泓清水入黄河”52个
2024-12-20 07:52:00
牢记殷殷嘱托 守护一泓清水丨“文明河流”建设 新风滋养碧波
...快板创作。她说,自己是从2021年开始担任茅箭区的民间河湖长,希望通过这种尝试能让老百姓把护水理念深记于心。茅塔河全长43.3公里,是丹江口水库入库河流泗河的主要支流。为守护
2025-08-13 20:10:00
...雷昊)今日,记者从山西省水利厅召开的《关于持续深化河湖长制全面推进幸福河湖建设的决定》(第2号省总河长令)新闻通气会上获悉,山西省第2号总河长令——《关于持续深化河湖长制 全
2023-05-20 17:15:00
水安全保障看山西:“一泓清水入黄河”生态保护暨全省防洪能力提升工程现场推进会在临汾召开
...面加强。聚焦水生态修复,开展更全面的生态治理。统筹河湖水资源、水生态、水环境等要素,加快推进总投资129.4亿元的“一泓清水入黄河”工程。聚焦水体系建设,构建更系统的网络布局
2024-04-21 19:17:00
更多关于国内的资讯:
有楼盘假期首日到访超300组,紫金山下、南部新城新盘日均到访超百组“吸睛”假期,“好房子”点燃南京楼市□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冯浩何钢国庆假期
2025-10-08 08:05:00
人机对弈五子棋 孩童“发掘”古生物双节期间,南京科普场馆人潮涌动,科创科普双向赋能,体验形式升级□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张安琪9月是新修订的科普法施行后首个全国科普月
2025-10-08 08:05:00
青春华章 | 长江路“文博之夜”点亮“夜金陵”
怀旧展复刻人文记忆,“画中人”重现市井繁华长江路“文博之夜”点亮“夜金陵”□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邓露洁“一条长江路
2025-10-08 08:05:00
南报网讯(记者余梦迪通讯员宁工萱)电梯故障排查效率提升3倍,AI工具两天内玩转多场景应用——日前,南京工匠学院电梯基础与实务
2025-10-08 08:06:00
“城管蓝”值守巡查管好“街面的事”,“环卫橙”清运垃圾确保街巷整治中秋月满科巷时,“蓝”“橙”守护烟火气□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王怀艳10月6日清晨6时多
2025-10-08 08:06:00
市生态环境保护委员会办公室近日发布通知,对2025年散煤“清零”工作作出部署。其中明确,今年要实现散煤“清零”,并持续开展清洁供暖“回头看”
2025-10-08 08:09:00
近日,太原武宿国际机场三期改扩建工程新建二跑道顺利通过行业验收,标志着三期改扩建工程关键环节已全面达到行业标准,为年内投运奠定重要基础
2025-10-08 08:09:00
2025黄河流域九省联动中秋赏月活动,10月7日晚在晋祠园林中心晋文公艺术博物馆举办,中秋团圆之际,沿黄九省区再度携手共赴一场跨越山河的文化盛宴
2025-10-08 08:09:00
央媒看太原10月6日,央视新闻频道《法治在线》栏目以《博物馆“潮玩”创新 让文物融入现代生活》为题,报道了晋祠博物馆在展示文物
2025-10-08 08:10:00
打造“美好冀驿”新名片
10月5日,无人机航拍京礼高速赤城服务区西南侧山头上的烽火台。河北高速公路集团有限公司服务区管理部门以“一区一特色、一区一主题”为核心打造“美好冀驿”新名片累计建成30对集公共服务美食购物休闲娱乐等于一体的商业综合体10月5日
2025-10-08 07:44:00
多姿多彩 畅享假日
10月3日,游客在承德避暑山庄游玩。9月25日至10月6日,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景区举办“山庄升明月·金秋共此时”主题活动
2025-10-08 07:44:00
记者走基层丨河北博物院:文物“活”起来 趣味体验多
10月6日,游客在河北博物院参观“方寸春秋——中国古代玺印展”。河北日报记者 史晓多摄“这里太奇妙了!灯光一亮,古代玺印上的文字就投射在墙上
2025-10-08 07:46:00
记者走基层丨临漳县邺城考古及北朝文化研究实践教育基地:考古研学课 模拟挖“宝贝”
10月3日,临漳县邺城考古及北朝文化研究实践教育基地,研学讲师向孩子们介绍文物考古工具。 河北日报记者 陈 正摄研学课堂能有多大
2025-10-08 07:47:00
夜游秦皇小巷
10月6日晚,游客在秦皇岛市海港区秦皇小巷游玩。国庆节假期秦皇岛市海港区秦皇小巷人流如织游客逛集市、观演出、品美食畅享假日欢乐时光秦皇岛市海港区持续激活文化和旅游消费潜力在满足群众假日休闲需求的同时为地方经济发展增添强劲动力10月6日晚
2025-10-08 07:48:00
走进村史馆 探乡村文脉①丨缂丝千年久 古村织造忙
缂丝千年久 古村织造忙——走进定州孟家庄村史馆开栏的话乡村深处,一座座各具特色的村史馆散落其间,不仅讲述着一个个村庄的时光变迁
2025-10-08 07:4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