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黄石日报
○ 严丽
临近佳节,上班的人心都是飞的。特别是在异地工作,思乡之情就更加浓烈。
在黄石阳新工作已有数年,因工作原因在当地过节已有多次。印象最深的还是刚到乡镇工作时,党政办主任阮叔陪我中秋值班。
那年,我初到阳新分配到乡镇工作,正经历着“语言关”“风俗关”的适应期,中秋值班刚好排到我了。白天还好,到了晚上,因天色不好,月亮也没见着,院子里黑漆漆的,整个楼里只有值班室有灯。我当时有点害怕,便给阮叔打了个电话。阮叔是当地村子里的人,是镇里的党政办主任,平时对我们年轻人特别照顾。
他接到电话后,便跟我说:“别害怕,我马上过来。”过了十几分钟,院子里就响起了“突突”的摩托车声。
阮叔到了。
那一晚,阮叔担心我无聊,他跟我聊工作,聊当地的风土人情,聊自己的所见所闻。他是当地的“活地图”,啥事儿都知道,让我获益匪浅。在之后的工作里,因为他的指点,我和村干部们相处愉快,渐渐地也能独当一面了。那个中秋夜,聊完天,我回到宿舍休息,抬头发现窗外云层竟晃开了,皓月当空,把院子镀上了一层水银似的。原来,静谧的乡镇夜晚,是那样的美。这个场景至今让我记忆犹新。
后来我才知道,阮叔有三个子女,值班那天,在外地的子女也都回家过节了。他接到我的电话后,二话不说披件外套就来了。
阮叔教育子女特别有一套,两个女儿一个儿子,都很独立。他很少对子女们发脾气,但是只要他们有需要,他随时都在。几个孩子也特别争气,都考上很好的学校,有了很好的工作。他的一个女婿因在外地读博士,女儿和外孙就由他和老伴长期帮忙照顾着,他一句牢骚话都没有,每天乐呵乐呵的。
那天晚上,阮叔的陪伴让我感受到了父亲般的温暖,让身在异乡的我也感受到了家人在侧,灯火皆安。
平时,阮叔总对我说,“你一个女娃,在外地工作不容易,有什么需要帮忙的就直说啊”。后来,在安排值班时都会安排两人一起。再后来,我与当地干部群众慢慢地熟悉了,也就没有了畏惧心理。
陈寅恪有一句诗:“竹门松菊何年梦,且认他乡作故乡。”而我却想说,他乡也有故乡。他乡的故乡,是一首诗,不一定音律绝美,却包含生活的美好;是一簇火,不一定炽热,但恒久不灭。
在异地工作,因亲人不在身边,常有孤独之感,每逢佳节,就更加思念亲人。乡镇工作清苦,条件简陋,体现得更为明显。之前还遇到过一位领导,工作极其认真负责,虽家在当地,但经常过家门而不入。有一次我问道:“都说工作是为了更好生活,您每天这么辛苦,家虽隔得近,但也照顾不到家啊?”她笑笑说:“我们工作是为了让更多的人有更好的生活嘛!”她的回答,顿时让我有醍醐灌顶之感,让我对这份工作更加坚定,更加脚踏实地。每当看到群众的笑脸,感觉一切付出都十分值得。
后来离开了乡镇,但回忆起那段日子,常让我心底温暖,平添力量和勇气。
又到中秋佳节,想起那些年、那些人、那些事,竟有些莫名的感动。我希望我的第二故乡阳新,更加繁荣昌盛。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9-29 08: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