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殷墟揭开残酷一幕,难怪姬昌会谋划“翦商”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10-22 12:55:00 来源:唐宋元明清

伐纣之役的第一位牺牲者,是周文王姬昌的大儿子、周武王姬发的兄长——伯邑考。

关于伯邑考的死因,流传着很多版本,最主流的一个版本认为,他是被商纣王杀害,并做成了肉羹。但是,这个说法有很多疑点,没有史料佐证,一直不能让所有人信服。

直到殷墟考古的最新发现,才逐渐揭开了伯邑考的死因谜团。可是,这个真相,实在太过惨绝人寰,让人难以接受。也正是伯邑考的死因,让人们明白,为什么周文王、周武王誓要翦商灭掉商纣。

殷墟揭开残酷一幕,难怪姬昌会谋划“翦商”

殷墟考古,揭开商纣人祭之迷

国之大事,唯祀与戎

”,践行这句话最彻底的朝代是商朝。刚刚步入半农业社会的商朝,崇尚祭祀,而且相当频繁,甚至达到无日不祭的程度。

这种说法并不是后人的揣测,而是有文字记载作为依据。根据考古学家对甲骨卜辞的破译,其中记录祭祀的有1350片1992条。

最让人震惊的,并不是祭祀的频繁,而是祭祀所用的祭品,竟然是人。

根据甲骨卜辞记载,商朝从盘庚时期开始,至朝代灭亡,用于祭祀的人数达到13052人,最多的一次就用了300多人。这些被当作祭品的人称作“人牲”。

殷墟揭开残酷一幕,难怪姬昌会谋划“翦商”

那么,是什么人被用来充当祭品了?根据郭沫若先生破译的卜辞说明,

用于人牲最多的是俘虏

原始部落战争是残酷的,敌对双方经过一番你死我亡的争斗之后,仇恨之余就将俘虏杀死以祭神灵。

为了找到甲骨卜辞人牲祭祀的证据,安阳殷墟的考古扩大了范围,瞄准王陵外围的一些区域。终于,在王陵东区、后岗墓等区域,发掘出191个祭祀坑。

当考古人员看到或肢体残缺、或双手背缚、或作挣扎状的人骨,脊背

不禁发凉,只能惊叹祭祀方法竟然如此残忍至极。

殷墟揭开残酷一幕,难怪姬昌会谋划“翦商”

通过进一步挖掘分析,考古人员发现了一些规律。这些祭祀坑大多数是南北向,少数是东西向。

南北向祭祀坑中,都是俯身在地、尸首分离的男性青年,每个坑内有8-10具人骨。东西向祭祀坑中,都是尸骨完整、俯身在地的女性和儿童,人数不固定,几人到几十人。

而且,这些尸骨中的成年人,肢体上都有被劈砍、肢解的痕迹;儿童则大部分被双手背缚。

因此,考古推测,成年人可能是先处死再扔进坑内,儿童可能是直接活埋。

191个祭祀坑,1178具人牲被残暴的商朝统治者用来祭祀神灵和祖先。人祭的残暴,或许就是伯邑考的死因。

殷墟揭开残酷一幕,难怪姬昌会谋划“翦商”

长子被祭,姬昌含泪吞下子肉

伯邑考为什么会成为人牲?事情的起因,还要追溯至姜皇后之死。

姜皇后为了劝诫商纣王尽心朝政,责怪妲己红颜祸水耽误纣王,因而被妲己记恨并设局陷害,最终被昏庸无道的纣王杀害,死状相当惨,不仅剜去一只眼还被炮烙了双手。

纣王杀了姜皇后,又害怕她爹东伯侯报复造反,于是决定一不做二不休,将东西南北四大诸侯全部召唤到首都,准备一起杀掉。东伯侯死了、南伯侯死了……

在众位大臣的求情下,西伯侯姬昌保住了一命

。但是,纣王并没有放下对姬昌的戒心,虽然没杀他,却把他囚禁在一座城内,七年都没让他离开。

伯邑考日夜思念父亲姬昌,就带着金钱、牛羊等许多贡品,前往都城觐见纣王,想要用金钱打动纣王,放自己的父亲一马。姬昌也知晓自己的儿子来救自己了。

殷墟揭开残酷一幕,难怪姬昌会谋划“翦商”

可是,此时的纣王,已经残暴到不可救药的地步,竟然将伯邑考杀害,还专门将其肉做成肉饼,送给姬昌吃。

只为羞辱素来以圣人标榜自己的姬昌,想看看“圣人不食子肉”的真实性。

姬昌在明知摆在自己面前的是“子肉”做的饼,依然强忍泪水吃了下去。他明白,此时此刻,活着才有希望。

虽然,伯邑考的死法一直是一个谜团,但从商纣王喜欢用俘虏“人祭”的作派,以及祭祀坑的残忍现场来推断,伯邑考应该是做了人牲,被活活砍死,并当作祭品献给了神灵。

如果积极的评判,伯邑考的死是值得的,他用自己的死换来了父亲的生。姬昌吃下儿子的肉,也卸下了纣王对他的猜忌,重新获得了自由,踏上了回家的路。

殷墟揭开残酷一幕,难怪姬昌会谋划“翦商”

吐肉成兔,父子二人合力“翦商”

可是,归途中的姬昌却肝肠寸断,他“啖子肉兮痛伤骨髓”,但又不能向外有所表露,因为他仍然在纣王的领地内,任何的举动都可能导致再次被抓。

直到马车进入周地,姬昌才恸哭流涕,爬出马车呕吐不止。

连吐三口之后,只见三块肉羹滚落在地,随即就长出了四足和双耳,变成3个兔子跑走了。

随着儿子的肉变成兔子溜走,姬昌也走上了复仇之路。可是,命运捉弄人,在整兵备战、壮大国力的过程中,他也因病去世了,没能亲手完成复仇大任。

姬昌死后,儿子姬发继承父亲遗志,继续发展生产、强大军力,寻找伐纣的最佳时机。

殷墟揭开残酷一幕,难怪姬昌会谋划“翦商”

正在姬发苦于没有绝佳时机时,昏庸的纣王自己做了一件让天下人痛恨的残暴之事。他把王叔比干挖心处死、把兄长箕子囚禁。这一举动让大臣们害怕至极,纷纷出逃投奔姬发。

姬发没有丝毫犹豫,向天下人宣告“

殷犯下大罪,不可不合力讨伐

”。天下诸侯纷纷响应,周朝军队经过牧野之战,彻底将残暴的纣王消灭。

综上所述,191座祭祀坑被发掘的时候,好像无数惨死的亡魂在哭诉,控诉纣王的昏庸无道、控诉商朝祭祀传统的黑暗、控诉使用俘虏“人祭”的残忍。

亡魂之中,有一具是为父请命、惨遭杀害的伯邑考,他成了伐纣行动的第一位牺牲的壮士,虽无伟绩,却名扬千古、受人尊敬。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10-22 14: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商朝为何叫商?纣王是昏君吗?至今难解车马之谜
.../FOTOE2021年8月开始的商王陵及周边区域考古勘探,新探出祭祀坑460座以上,发现了大墓周围的东、西两道围沟,它们已经被确定属于围绕商王陵园的隍壕(起界定与护卫墓园作用
2023-06-08 10:18:00
武丁因爱情将妇好葬于王宫内!学者:其实是镇墓
...和那些被用于祭祀的人、动物埋在一个区!下图圆圈都是祭祀坑!看到没?我们的专家睁着眼睛说瞎话! 武丁要真的是爱妻,怎么会把妇好埋在祭祀区里,和那些被斩杀的奴隶和牛羊猪祭祀坑在
2024-02-23 22:54:00
商朝文明到底是不是从西方而来的呢
...量文物。然而考古学家杨希枚先生研究发现,殷墟王陵区祭祀坑一些人骨带有高加索白人特征。商朝文明是从西方来的吗?支持商朝文明从西方来的人,提出了几个证据:从殷墟遗址的遗迹中发掘出
2023-05-17 11:41:00
纣王真实形象竟然是伟大的改革家
...,杀几个贵族极为正常,但在当时却不可思议。在后岗H10祭祀坑中,考古发现“戍嗣子”青铜鼎,表明祭祀坑中的人牲当是贵族戍嗣子一家,说明纣王的确杀过贵族。那么,纣王为何会将贵族作
2023-06-21 16:49:00
在我国古代,有个朝代特别喜欢搬家
...在遗址的中心地带,考古人员发现了宫殿基址、祭祀场和祭祀坑等遗迹。尤其引人注目的是这里出土了朱书文字,是迄今发现的商代最早的书写文字。种种迹象表明,这里很可能是仲丁迁隞的隞都。
2023-06-19 12:35:00
殷墟遗址揭示:商朝人祭制度的残酷真相
...荒唐不可信,往往将其归于野史传闻。但是,根据今天的殷墟遗址的不断考古发掘,依据接连出土的古老的甲骨文的记载,我们不得不接受这一血腥的历史事实——这是商朝统治者非常正常的行为。
2024-04-18 05:47:00
...属于15岁的少女,钙质已流失,说明曾被蒸煮过。商代·祭祀坑网友们评价道:虽然残酷又血腥,悲惨又无奈,但那的血与火的远古真相,值得每一个人去了解帝辛把周文王儿子摆上祭台的时候怎
2024-09-29 13:41:00
...期。两个围沟当是围绕商王陵园的隍壕。西围沟东面发掘祭祀坑48座,其中21座为1978年发掘。祭祀坑分大、中、小三类,多为大型,发掘确认有6排,从北到南的第4排东面还有中、小型
2024-12-26 12:03:00
殷墟博物馆新馆:穿越三千年,寻根“大邑商”
...所,殷墟王陵遗址相继发现了13座大墓、3000多座陪葬墓和祭祀坑,作为我国目前已知最早、最完整的王陵墓葬群,开创了中国帝王陵寝制度的先河。1999年发现的洹北商城遗址,内部有
2024-03-01 18:20: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央媒看太原11月9日,中新社以《跨越海峡寻根 台湾张氏宗亲山西晋祠祭拜先祖》为题,报道了近20位台湾张氏宗亲代表在晋祠博物馆台骀庙祭拜先祖的情况
2025-11-12 07:54:00
唐代一尺究竟有多长?西安月登阁村唐墓考古发现三把铜尺
唐代一尺究竟有多长?这个问题可以用出土实物来回答了。根据《考古与文物》2025年第10期发表的发掘简报,西安月登阁村3座唐代墓葬中出土了保存状况较好
2025-11-11 12:06:00
孙敬明出席蒙山(平邑)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利用论证会
鲁网11月10日讯11月9日,临沂蒙山(平邑)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利用论证会在蒙山之阳举行。临沂市政协副主席、文化和旅游局局长高思圣
2025-11-10 16:57:00
舞剧《颜真卿》本月在石家庄首演
河北新闻网讯(毛宇)11月15日至21日,国家艺术基金2024年度大型舞台剧和作品创作资助项目——舞剧《颜真卿》石家庄站首演
2025-11-10 18:39:00
家风文化中应传承中华优秀文化“精神内守”
参天之树,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家风”二字,家是家庭,风是风气,家风简单说来就是一个家庭或家族世代相传的生活风尚
2025-11-10 09:07:00
唐高祖李渊旧宅考古发现僧尼日用品
近日记者从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获悉:考古人员在西安市碑林区陕西建工第八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内发掘了一处隋唐遗址,出土遗物中不仅有花边板瓦
2025-11-09 20:51:00
校馆弦歌| 长春师范大学“日本侵华战争记忆陈列馆”:三十年铸证承国殇
这里是一座用史料镌刻真相的陈列馆,这里是用坚守传承精神的特殊殿堂,这就是长春师范大学“日本侵华战争记忆陈列馆”。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
2025-11-09 22:31:00
这把壶 你猜猜是什么材质的?
11月6日,记者从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获悉:考古人员在铜川市印台区纸坊遗址发掘了3个龙山早期灰坑、1个商代晚期灰坑及3座春秋晚期秦
2025-11-08 08:44:00
11月8日,山西人民出版社郭建华系列文学作品出版研讨会在太原举办。这套文旅(历史)题材文学作品,包括长篇小说和影视文学脚本
2025-11-08 18:06:00
长镜头|千年邢襄文脉长
邢台,拥有三千五百年不间断建城史,如今正通过顺德府衙遗址的考古发掘,向世人展露其深藏的历史脉动——从战国陶文到唐代柱础
2025-11-07 08:21:00
《红颜来处是长安》出版 展现大唐女性的生存智慧与人生抉择
鲁网11月7日讯近日,中央民族大学教授、《百家讲坛》主讲人蒋爱花推出历史新作《红颜来处是长安》。这部以唐代女性为主题的力作
2025-11-07 10:29:00
自豪!福建舰入列!中国人的航母梦,始于福州!
南海之滨的军港内,海阔天高,红旗猎猎。11月5日,我国第三艘航母“福建舰”(舷号18)正式加入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战斗序列
2025-11-07 15:10:00
野史可以“野”不能“疯”专家回应“康熙血脉之谜”
近期,关于“康熙生父为洪承畴”的野史假说在网络上爆火,传闻称洪承畴“狸猫换太子”云云,并列举一系列证据,比如光绪帝Y染色体遗传标记与爱新觉罗家族没关系
2025-11-07 15:31:00
吉林宝藏·每周认识一件文物|立冬温酒话羽觞
冻笔新诗懒写,寒炉美酒时温。醉看墨花月白,恍疑雪满前村。李白笔下的《立冬》,描绘着古人围炉品酒的闲情雅致。当新雪初落吉林大地
2025-11-07 15:52:00
《人物志》是我国一部识鉴、品评各类奇才的专著,约成书于曹魏明帝统治时期(227 —239)。作者刘劭在编纂此书的过程中
2025-11-07 18:0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