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殷墟揭开残酷一幕,难怪姬昌会谋划“翦商”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10-22 12:55:00 来源:唐宋元明清

伐纣之役的第一位牺牲者,是周文王姬昌的大儿子、周武王姬发的兄长——伯邑考。

关于伯邑考的死因,流传着很多版本,最主流的一个版本认为,他是被商纣王杀害,并做成了肉羹。但是,这个说法有很多疑点,没有史料佐证,一直不能让所有人信服。

直到殷墟考古的最新发现,才逐渐揭开了伯邑考的死因谜团。可是,这个真相,实在太过惨绝人寰,让人难以接受。也正是伯邑考的死因,让人们明白,为什么周文王、周武王誓要翦商灭掉商纣。

殷墟揭开残酷一幕,难怪姬昌会谋划“翦商”

殷墟考古,揭开商纣人祭之迷

国之大事,唯祀与戎

”,践行这句话最彻底的朝代是商朝。刚刚步入半农业社会的商朝,崇尚祭祀,而且相当频繁,甚至达到无日不祭的程度。

这种说法并不是后人的揣测,而是有文字记载作为依据。根据考古学家对甲骨卜辞的破译,其中记录祭祀的有1350片1992条。

最让人震惊的,并不是祭祀的频繁,而是祭祀所用的祭品,竟然是人。

根据甲骨卜辞记载,商朝从盘庚时期开始,至朝代灭亡,用于祭祀的人数达到13052人,最多的一次就用了300多人。这些被当作祭品的人称作“人牲”。

殷墟揭开残酷一幕,难怪姬昌会谋划“翦商”

那么,是什么人被用来充当祭品了?根据郭沫若先生破译的卜辞说明,

用于人牲最多的是俘虏

原始部落战争是残酷的,敌对双方经过一番你死我亡的争斗之后,仇恨之余就将俘虏杀死以祭神灵。

为了找到甲骨卜辞人牲祭祀的证据,安阳殷墟的考古扩大了范围,瞄准王陵外围的一些区域。终于,在王陵东区、后岗墓等区域,发掘出191个祭祀坑。

当考古人员看到或肢体残缺、或双手背缚、或作挣扎状的人骨,脊背

不禁发凉,只能惊叹祭祀方法竟然如此残忍至极。

殷墟揭开残酷一幕,难怪姬昌会谋划“翦商”

通过进一步挖掘分析,考古人员发现了一些规律。这些祭祀坑大多数是南北向,少数是东西向。

南北向祭祀坑中,都是俯身在地、尸首分离的男性青年,每个坑内有8-10具人骨。东西向祭祀坑中,都是尸骨完整、俯身在地的女性和儿童,人数不固定,几人到几十人。

而且,这些尸骨中的成年人,肢体上都有被劈砍、肢解的痕迹;儿童则大部分被双手背缚。

因此,考古推测,成年人可能是先处死再扔进坑内,儿童可能是直接活埋。

191个祭祀坑,1178具人牲被残暴的商朝统治者用来祭祀神灵和祖先。人祭的残暴,或许就是伯邑考的死因。

殷墟揭开残酷一幕,难怪姬昌会谋划“翦商”

长子被祭,姬昌含泪吞下子肉

伯邑考为什么会成为人牲?事情的起因,还要追溯至姜皇后之死。

姜皇后为了劝诫商纣王尽心朝政,责怪妲己红颜祸水耽误纣王,因而被妲己记恨并设局陷害,最终被昏庸无道的纣王杀害,死状相当惨,不仅剜去一只眼还被炮烙了双手。

纣王杀了姜皇后,又害怕她爹东伯侯报复造反,于是决定一不做二不休,将东西南北四大诸侯全部召唤到首都,准备一起杀掉。东伯侯死了、南伯侯死了……

在众位大臣的求情下,西伯侯姬昌保住了一命

。但是,纣王并没有放下对姬昌的戒心,虽然没杀他,却把他囚禁在一座城内,七年都没让他离开。

伯邑考日夜思念父亲姬昌,就带着金钱、牛羊等许多贡品,前往都城觐见纣王,想要用金钱打动纣王,放自己的父亲一马。姬昌也知晓自己的儿子来救自己了。

殷墟揭开残酷一幕,难怪姬昌会谋划“翦商”

可是,此时的纣王,已经残暴到不可救药的地步,竟然将伯邑考杀害,还专门将其肉做成肉饼,送给姬昌吃。

只为羞辱素来以圣人标榜自己的姬昌,想看看“圣人不食子肉”的真实性。

姬昌在明知摆在自己面前的是“子肉”做的饼,依然强忍泪水吃了下去。他明白,此时此刻,活着才有希望。

虽然,伯邑考的死法一直是一个谜团,但从商纣王喜欢用俘虏“人祭”的作派,以及祭祀坑的残忍现场来推断,伯邑考应该是做了人牲,被活活砍死,并当作祭品献给了神灵。

如果积极的评判,伯邑考的死是值得的,他用自己的死换来了父亲的生。姬昌吃下儿子的肉,也卸下了纣王对他的猜忌,重新获得了自由,踏上了回家的路。

殷墟揭开残酷一幕,难怪姬昌会谋划“翦商”

吐肉成兔,父子二人合力“翦商”

可是,归途中的姬昌却肝肠寸断,他“啖子肉兮痛伤骨髓”,但又不能向外有所表露,因为他仍然在纣王的领地内,任何的举动都可能导致再次被抓。

直到马车进入周地,姬昌才恸哭流涕,爬出马车呕吐不止。

连吐三口之后,只见三块肉羹滚落在地,随即就长出了四足和双耳,变成3个兔子跑走了。

随着儿子的肉变成兔子溜走,姬昌也走上了复仇之路。可是,命运捉弄人,在整兵备战、壮大国力的过程中,他也因病去世了,没能亲手完成复仇大任。

姬昌死后,儿子姬发继承父亲遗志,继续发展生产、强大军力,寻找伐纣的最佳时机。

殷墟揭开残酷一幕,难怪姬昌会谋划“翦商”

正在姬发苦于没有绝佳时机时,昏庸的纣王自己做了一件让天下人痛恨的残暴之事。他把王叔比干挖心处死、把兄长箕子囚禁。这一举动让大臣们害怕至极,纷纷出逃投奔姬发。

姬发没有丝毫犹豫,向天下人宣告“

殷犯下大罪,不可不合力讨伐

”。天下诸侯纷纷响应,周朝军队经过牧野之战,彻底将残暴的纣王消灭。

综上所述,191座祭祀坑被发掘的时候,好像无数惨死的亡魂在哭诉,控诉纣王的昏庸无道、控诉商朝祭祀传统的黑暗、控诉使用俘虏“人祭”的残忍。

亡魂之中,有一具是为父请命、惨遭杀害的伯邑考,他成了伐纣行动的第一位牺牲的壮士,虽无伟绩,却名扬千古、受人尊敬。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10-22 14: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商朝为何叫商?纣王是昏君吗?至今难解车马之谜
.../FOTOE2021年8月开始的商王陵及周边区域考古勘探,新探出祭祀坑460座以上,发现了大墓周围的东、西两道围沟,它们已经被确定属于围绕商王陵园的隍壕(起界定与护卫墓园作用
2023-06-08 10:18:00
武丁因爱情将妇好葬于王宫内!学者:其实是镇墓
...和那些被用于祭祀的人、动物埋在一个区!下图圆圈都是祭祀坑!看到没?我们的专家睁着眼睛说瞎话! 武丁要真的是爱妻,怎么会把妇好埋在祭祀区里,和那些被斩杀的奴隶和牛羊猪祭祀坑在
2024-02-23 22:54:00
商朝文明到底是不是从西方而来的呢
...量文物。然而考古学家杨希枚先生研究发现,殷墟王陵区祭祀坑一些人骨带有高加索白人特征。商朝文明是从西方来的吗?支持商朝文明从西方来的人,提出了几个证据:从殷墟遗址的遗迹中发掘出
2023-05-17 11:41:00
纣王真实形象竟然是伟大的改革家
...,杀几个贵族极为正常,但在当时却不可思议。在后岗H10祭祀坑中,考古发现“戍嗣子”青铜鼎,表明祭祀坑中的人牲当是贵族戍嗣子一家,说明纣王的确杀过贵族。那么,纣王为何会将贵族作
2023-06-21 16:49:00
在我国古代,有个朝代特别喜欢搬家
...在遗址的中心地带,考古人员发现了宫殿基址、祭祀场和祭祀坑等遗迹。尤其引人注目的是这里出土了朱书文字,是迄今发现的商代最早的书写文字。种种迹象表明,这里很可能是仲丁迁隞的隞都。
2023-06-19 12:35:00
殷墟遗址揭示:商朝人祭制度的残酷真相
...荒唐不可信,往往将其归于野史传闻。但是,根据今天的殷墟遗址的不断考古发掘,依据接连出土的古老的甲骨文的记载,我们不得不接受这一血腥的历史事实——这是商朝统治者非常正常的行为。
2024-04-18 05:47:00
...属于15岁的少女,钙质已流失,说明曾被蒸煮过。商代·祭祀坑网友们评价道:虽然残酷又血腥,悲惨又无奈,但那的血与火的远古真相,值得每一个人去了解帝辛把周文王儿子摆上祭台的时候怎
2024-09-29 13:41:00
...期。两个围沟当是围绕商王陵园的隍壕。西围沟东面发掘祭祀坑48座,其中21座为1978年发掘。祭祀坑分大、中、小三类,多为大型,发掘确认有6排,从北到南的第4排东面还有中、小型
2024-12-26 12:03:00
殷墟博物馆新馆:穿越三千年,寻根“大邑商”
...所,殷墟王陵遗址相继发现了13座大墓、3000多座陪葬墓和祭祀坑,作为我国目前已知最早、最完整的王陵墓葬群,开创了中国帝王陵寝制度的先河。1999年发现的洹北商城遗址,内部有
2024-03-01 18:20: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抗战中的太原:二大娘智运金条
浴血山河——抗战中的太原二大娘的家乡圪垯村。(图片由作者提供) 让我们穿过时光的迷雾,回到1944年的夏天,走进太原市晋源区的圪垯村
2025-08-15 07:58:00
放怀楼:百年老字号宋韵中秋文化礼,低糖健康中秋新选择
桂花飘香,老字号的宋韵雅礼桂花香渐浓,中秋的脚步近了。对于许多老杭州、老浙江人来说,中秋的记忆里,总少不了那份带着江南韵味的甜蜜
2025-08-14 13:38:00
212青峰九兄:青峰(注:柴德庚,字青峰。),你能知道吗?正在八月十日晚上九点半钟的时候,好消息来到了,由梦中惊醒过来才知道自己还没有死
2025-08-14 17:20:00
209母亲:十八年了,我计算您的年龄快七十了。如您还健康,相信在一二年以内一定能看到您最喜欢的一个最幼的儿子,而且使您很满意
2025-08-14 17:20:00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为厚植爱国主义情怀,激发爱国热情,凝聚新时代奋进力量,莱芜区于2025年6月至9月举办“红动莱芜”济南市莱芜区红色故事讲解大赛活动
2025-08-14 17:42:00
日本无条件投降80周年 一起回顾老照片里的“胜利时刻”
1945年8月15日,日本无条件投降,标志着中国人民14年艰苦抗战取得最终胜利。在抗战胜利这一天,全国各地人民以不同方式庆祝
2025-08-15 00:14:00
王丰庆:英勇杀敌的抗日英雄
1906年,王丰庆出生于弋阳县樟树墩乡大港村的一个农民家庭。1927年,他在家乡投身轰轰烈烈的土地革命,参加方志敏、邵式平
2025-08-15 04:29:00
抗战中的太原 武装队长“顶塌天”
浴血山河——抗战中的太原清太徐县公安局旧址(图片由晋源区融媒体中心提供) 狭路相逢勇者胜!一次猝不及防的遭遇战,竟成了以少胜多
2025-08-14 07:12:00
文化中国行|湘子庙 道教全真派祖师庙
湘子庙在西安南门里西侧,位于湘子庙街与德福巷的三岔路口,与南门东侧的书院门隔街呼应。湘子庙是西安城内道教全真派祖师庙,也是西安市主体建筑尚存的唯一道教祖师庙
2025-08-14 08:04:00
抗战中的太原:我的父亲是少年情报员
浴血山河——抗战中的太原武铁柱的故乡五坡村(图片由晋源区融媒体中心提供) 故乡五坡村在晋源区最西边的天龙山上,因村小人少
2025-08-13 08:21:00
连环画·我家住过八路军⑧|喝咱一碗水,给咱挑满缸
策划:刘成群监制:张文君 梁海涛统筹:张洪杰 杨佳薇审核:陈亚飞 董昌 王亚楠文案:彭文君 苏畅 袁铮制作:齐媛媛 曹珍 翟晓晖 韩海莹 袁欣悦鸣谢:灵韵数字艺术工作
2025-08-13 08:29:00
大众网特约评论员 姜晓彦8月7日,在潍县集中营解放80周年来临之际,一场特殊的实物捐赠仪式在潍县西方侨民集中营旧址博物馆举行
2025-08-13 10:06:00
纪录片《重见天日——对话辽源二战盟军高级战俘》8月13日播出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沈杰群)由吉林广播电视台制作的三集历史文献纪录片《重见天日——对话辽源二战盟军高级战俘》
2025-08-13 15:16:00
屯堡文化:多元价值的历史与现实意义
600多年来,屯堡人在与贵州少数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过程中相互影响、相互依存,维护国家统一,促进民族融合,见证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基本格局
2025-08-13 15:30:00
海外网8月13日电 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简称“731部队”)原队员清水英男8月13日接受日本时事通信社采访,讲述了在“731部队”的真实经历
2025-08-13 18:1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