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科技

西安开启“智慧”管山新模式

类别:科技 发布时间:2023-10-13 03:55: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西安日报

科技赋能 数据支撑 服务助力

西安开启“智慧”管山新模式

西安开启“智慧”管山新模式

工作人员在鄠邑区秦岭保护总站智慧管控中心监控屏幕前工作。(记者 郝钟毓 摄)

西安开启“智慧”管山新模式

秦岭自然风光秀美如画。 (首席记者 王健 摄)

一道秦岭南北分开米面之隔,一道秦岭南北分开寒暑之差,一道秦岭南北分开了大漠黄沙与青葱漫山,秦岭是我国的中央水塔和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

为筑牢国家生态安全屏障,当好秦岭生态卫士,近年来,西安市不断提升信息化监管水平,加快“数字秦岭”建设,通过搭建“网格化”“信息化”平台,构建秦岭生态环境保护“空天地网一体化”监测监管体系。通过积极探索,开启“智慧”管山新模式,西安为当好秦岭生态卫士,守护绿水青山注入数字科技的充沛动能。

科技赋能 “一个点的变化都不放过”

10月10日,在西安市鄠邑区秦岭保护总站,记者看到在工作人员的操控下,视频监控系统和“五乱”自动识别监测系统在大屏上快速切换着。作为全省首家区县级秦岭保护智慧化管控中心,2021年,鄠邑区“一站三中心”正式投用后,鄠邑区秦岭保护智慧管控中心综合运用大数据、云计算、AI识别等数字化手段,集合秦岭区域各类数据,打造综合管理应用平台,实现秦岭保护区自动化、智能化的动态监管。

“通过获取卫星高清画面,我们可将不同时期的影像进行固化比对,通过对比,查看同一点位不同时期的影像图,就可以直观看到秦岭生态的修复情况。‘天上看、网上查、地上管’,一个点的变化都不放过,这就是数字秦岭综合监管平台运行的模式。”鄠邑区秦岭保护总站负责人王希琴说。

在临潼区秦岭保护总站管控指挥中心,数字云台监管系统大屏幕,可通过可见光和热成像两种形式显示,能更加精准地实现对骊山森林地貌等情况的实时监测。2023年4月份,临潼区上线运行西安首个多功能数字云台监管系统后,可不受天气和时间影响,无死角、全天候工作,补齐了对传统森林火情监测方式不足的“短板”。“和之前的系统相比,多功能数字云台监管系统的摄像头多了预判、预警功能,能覆盖到人员、车辆难以到达的盲区。”临潼区秦岭生态环境保护和综合执法局负责人说。

据悉,围绕“综合监管+预警分析”定位,西安市数字秦岭综合监管平台以一个市级应用平台,统领鄠邑、长安、临潼、周至、蓝田等6个区县级平台,联动N个行业单位的管理运行模式构建,共引接了17颗卫星资源,可实现无人机的实时调度和统一指挥,通过整合引接省秦岭办、沿山6区县“五乱”监控视频、市应急局、环保局防火监控视频,环保局水质自动监测站等秦岭保护有关的地面监测资源,纵向可协同省市区县“五乱”治理相关业务系统,横向可协同应急局和环保局的防火、水质监测系统,能不断提升秦岭保护区监控覆盖范围和智能识别能力。

数据支撑 “让问题发现在初始、解决在萌芽”

为不断提升秦岭保护信息化网格化管理水平,实现科技管山、网格巡山工作要求,临潼区及时组建起116人高素质网格员队伍;创新建立13个“啄木鸟”秦岭生态环境保护流动站。流动站配备有无人机传输播放平台、无人机、对讲机、定位系统和研判桌,可通过实时视频传输系统,及时将巡查情况上报指挥中心,让生态保护数据实时共享、时空全覆盖。

一个流动站相当于一个微型“智慧秦岭”管控指挥中心,13个流动站大大提升了临潼辖区9个涉山街道网格化管理的智慧化、信息化水平。依托网格员和流动站,率先在全市实现无人机实时传输数据后,临潼区构筑起了空中无人机、地面流动站、点位网格员人机交流互动、全天候巡查、全域覆盖骊山的立体式快速应急处置和监管体系。

在秦岭太平峪区域葱郁的草木间,网格员王养维正在巡查护山中。“一旦发现违反秦岭保护条例的各类违法行为,我们会及时上报智慧管控中心。根据数据分析,后台会分阶段自动形成上报、整改、回访、销号全链条闭环,让问题发现在初始、解决在萌芽。”王养维说,依托秦岭智慧监管平台,网格员的工作不但更高效而且更精准。

据介绍,目前秦岭鄠邑段共有专职、兼职网格员141名。沿山21座峪口峪道管理站建成运行后,网格员上线率达到95%以上。2022年全年巡查33388次,无人机巡飞3400多公里,发现并闭环处理问题445起,已实现对秦岭重点区域的可查、可视、可控。通过将秦岭保护区包括行政区划、山高标记、生态数据、建(构)筑物、峪口峪道、保护站及地灾点等36项、30000余条数据汇聚在电子沙盘上,鄠邑区已形成林长制全息作战图。

据统计,目前,西安市已累计搭建市、区县、镇街、村四级502个网格化管理平台,开发18个AI分析模型,汇聚各业务系统预警和处置信息,通过四级联动的工作流程,形成从发现到整治的监管闭环,构建起秦岭生态环境保护“空天地网一体化”监测监管体系,探索出智慧管护秦岭的新模式。

服务助力 推动全民爱山、护山、守山

为大力推动秦岭保护网格化、网络化和志愿化“三化协同”,形成网格巡山、智慧管山、全民护山的新模式,目前,鄠邑区秦岭保护总站已建立起“民间林长”“民间网格员”“志愿者主题活动”等工作机制。2023年5月4日,鄠邑区“秦鄠卫”秦岭保护公益志愿化活动品牌发布暨“守鄠秦岭”志愿服务管理系统启动后,按照“机关单位率先带动、当地群众守土有责、社会力量共同参与”的工作思路,鄠邑区积极推行峪口峪道认领、公益性“民间林长·民间网格”聘任,通过组建“秦鄠卫”公益志愿联盟,开启“全民护山”模式。

截至目前,鄠邑区已发布峪口峪道认领3期,自愿认领单位15家;聘任农家乐(民宿)为公益性“民间林长·民间网格”311户;发展“秦鄠卫”公益志愿者联盟单位50余家,设计“我和网格员同巡山”“秦岭峪口我值守”“清洁秦岭行动”“峪口峪道认领”“秦岭小小讲解员”等公益志愿活动10个,组织志愿者1万人,开展志愿活动97期,义务清理深山垃圾1000余袋,辐射带动登山爱好者35000余人,让保护秦岭成为全体市民的共同愿望、自觉行动。

从曾经的靠人防,发展到如今的物联网监测、热成像识别、无人机巡护……一项项高科技手段,依靠智慧化秦岭综合监管平台,为秦岭拉起一张数字监测网,做到了“人过留图、车过留影”,实现了“由看到管”的转变……智慧管山,让一幅美景永驻、青山常在、绿水长流的生态画卷永葆青春。

(记者 杨春燕 闫鑫)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0-13 05: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空天地网”智慧监管守护绿水青山
本文转自:西安日报“空天地网”智慧监管守护绿水青山西安秦岭保护实现新突破临潼区秦岭保护无人机中队无人机飞手靳磊使用无人机进行巡查。 (记者 郝钟毓 摄)■记者 张佳2024年,是
2024-03-23 04:42:00
208坊 | “智慧秦岭”迈向3.0时代
...这样一群人,守护着家门口的风景。秦岭秋色。 王健摄西安市鄠邑区太平峪,鄠邑区秦岭保护总站专职网格员王晓英犹如走在画中,每天要走10公里以上的巡山路,雷打不动。“我们就是秦岭的
2023-10-30 12:44:00
六五环境日陕西省宣传活动启动 探访临潼区秦保局“无人机中队”
...程中与溪水的一段缘分。)这样一座文化之山,近年来,西安从多方位加以保护。随着秦岭森林资源保护力度的持续加大,智慧管控系统和人工巡查互补共同赋能,秦岭生态系统得到了有效保护和修
2024-06-05 07:44:00
西安:司法协同共护秦岭青绿渭河安澜
本文转自:中国新闻网中新网西安8月8日电 (记者 张一辰)“渭河是黄河最大的支流,也是黄河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是关中人的‘母亲河’。秦岭北麓、渭河流域生态及文化遗迹的司法保护,
2023-08-08 22:14:00
绿水青山间奏响“生态保护交响曲”
本文转自:西安日报打造生态修复“西安样板”绿水青山间奏响“生态保护交响曲”秦岭生态环境越来越美。■记者 高乐/文 首席记者 王健/图 秋日的秦岭山下,潭峪河畔,流水潺潺,水清岸绿
2023-10-14 03:50:00
2023年完成生态修复超2600公顷
本文转自:西安日报2023年完成生态修复超2600公顷长安区山水项目修复建设稳步推进 生态环境持续向好秦岭自然风光秀美如画。(资料图片)■记者 高乐近日,长安区秦岭保护局召开工作
2024-03-01 04:23:00
如何筑牢秦岭生态保护屏障?“府院联动”促区域生态文明建设
本文转自:中国新闻网中新网西安8月18日电 (记者 张一辰)“近年来,西安市的秦岭保护工作稳步前行,全市法院系统充分发挥人民法院生态环境保护职能作用,构建了全方位、多层次、多角度
2023-08-18 17:07:00
65套无人机设备上岗 助力守护绿水“青山”
本文转自:西安日报65套无人机设备上岗 助力守护绿水“青山”秦岭北麓西安段将实现“无人机巡查全覆盖”西安市鄠邑区秦岭生态环境保护总站工作人员使用无人机进行巡查。 (受访单位供图)
2023-12-08 03:05:00
陕西的青绿里面有什么?
...保护碑”,碑上有文,各有一段秦岭保护的故事。一块在西安市鄠邑区石井街道栗园坡社区的潭峪口村,碑上刻着一行碗大的字:禁止潭峪沟永不得烧石灰。落款:咸丰四年十月,安善操保峪坊阖立
2024-11-11 15:45:00
更多关于科技的资讯:
当5G信号如繁星般铺满城市的每个角落,基站与机房便成了支撑数字世界的“能量心脏”。然而,这些日夜运转的“心脏”也面临着一个棘手的问题
2025-08-29 06:31:00
中科健康用技术创新“榨”出全球第一滴灵芝孢子油,看中药现代化新生——二氧化碳“魔法”榨油 “捕获”中药有效成分编者按质量
2025-08-29 07:37:00
8家宁企入围“2025中国民营企业500强”,同比去年新增3家解读民企“尖子生”的跃升密码□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江芬芬 通讯员程太兵8月28日
2025-08-29 07:37:00
【2025数博会】从技术赋能到场景落地,大模型与智慧治理实现创新融合
生成式人工智能如何跨行业发挥力量?大模型如何与智慧治理创新融合?8月27日,在2025中国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智慧政府及公共资源交易治理交流活动第二篇章“理论与融合”中
2025-08-28 12:19:00
【2025数博会】重庆菲利信科技有限公司总裁贝依林:贵州人工智能基础数据服务有很大吸引力
“贵州的人工智能基础数据服务和政府服务给具有很大吸引力。”重庆菲利信科技有限公司总裁贝依林,在参加27日召开的贵州数字产业生态合作交流推荐会上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2025-08-28 14:23:00
【2025数博会】上海零数科技有限公司副总裁潘林:数据流通赋能人工智能发展
“在人工智能加速融入经济社会各领域的当下,数据流通正成为驱动这一新型生产工具发展的关键引擎。”8月27日,上海零数科技有限公司副总裁潘林在2025年中国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贵州数字产业生态合作交流推介会上说道
2025-08-28 14:24:00
直播预告|直击2025数博会:探秘六大展馆,解锁硬核“黑科技”
8月27日至30日,2025数博会专业展将在贵阳国际会议展览中心开门迎客,六大展馆共有375家参展企业,华为、百度、超聚变
2025-08-28 14:24:00
【2025数博会】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郑纬民:AI驱动科研范式变革
“斯坦福大学《2025年AI指数报告》称,去年全球AI市场规模已突破3900亿美元,预计到2030年将达到1.8万亿美元
2025-08-28 14:24:00
【2025数博会】北京合力亿捷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杜宏生:客服AI员工开启企业数智化旅程
“大量高重复沟通工作和情绪积累导致的客服行业高流失率问题突出,对企业和员工都是困境。”在27日上午召开的2025中国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828精选AI企业应用方案宣讲会上
2025-08-28 14:24:00
【2025数博会】诚迈科技(南京)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王继平:与贵州共筑国产化数字生态
8月27日,在2025年中国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贵州数字产业生态合作交流推介会上,诚迈科技(南京)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王继平介绍公司在黔布局
2025-08-28 14:24:00
果然财经|小瓶酒饮和迷你冰激淋受热捧,“以小切大”占领市场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张志恒点外卖时,商家附赠的那瓶掌心大小的碳酸饮料;逛超市时,冰柜里码得整整齐齐、一口就能咬下的迷你雪糕——如今的消费市场里
2025-08-28 14:29:00
8月25日,由中宣部组织的2025年“活力中国调研行”湖北主题采访活动在武汉启动,百余名记者深入武汉经开区,一系列调研报道生动勾勒出一幅“中国车谷”以科技创新为引擎
2025-08-28 14:34:00
万达影城携手淘票票助推“轮椅友好厅”惠及全国近80城
在《无障碍环境建设法》施行两周年之际,万达影城作为首席合作院线,与淘票票、阿里公益共同宣布,“轮椅友好厅”无障碍观影项目实现突破性进展
2025-08-28 15:03:00
万达电影暑期档“吃谷”挣了1个亿 爆米花桶成“新型谷子”
近日,万达电影继中期披露净利润同比激增 372.55% 后再传捷报——暑期档IP衍生品销售总额达1.06亿元人民币,比去年同期增长94%
2025-08-28 15:04:00
卧兔旗下WotoHub AI小兔数字员工行业首发,创造海外红人营销新纪元
是否大家都有体会:红人营销正从创意campaign变成重复劳动?跨境卖家有好产品、好内容,却总在执行中脱节。人力被机械性工作消耗
2025-08-28 15:3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