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毕节日报
纳雍县鬃岭镇小屯村
“七人议事小组”成乡村振兴引路人
□ 周春荣
小屯村花园式人居环境(李 践 摄)
王祖军很爱惜小屯村“七人议事小组”这个名号,并一直寻找事例来印证这个山村“机构”所发挥的自治作用。
探寻“七人议事小组”,探寻小屯村,得走进王祖军、龙从祥等“七人议事小组”成员的生活,扎进那一片海拔1800米左右的深山。
入冬后,高海拔的纳雍县鬃岭镇小屯村寒意更浓。王祖军把厚衣服翻出来穿上,也把小屯的故事翻出来,“晒一晒”。
仲家箐,小屯村的一个村民组,王祖军一家世居于此。
村民组名称中的一个“箐”字,以及与这个“箐”字所对应的“高山冷箐,洋芋当顿”谚语,让外界对仲家箐产生了别样眼光。
15年前,仲家箐村民组78户村民还散居在半山腰一个叫做“仲家箐”的山寨里,“房子背后是深山老林,房子前面是陡坡冷箐”。
仲家箐山寨脚下,是庆荣煤矿,煤矿的设计采面刚好穿过山寨。
山下采矿,山腰住人,会不会影响村民房屋?居住在坪箐村的煤矿老板谭正义首先把这个问题考虑在前,决定先搬后采。
谭正义找小屯村党支部商议,与村党支部书记王祖军议定了一件事:整寨搬到山下,再造一个“仲家箐”。
这个想法传开,78户村民出现了多种声音,但有一点是相同的,那就是村民担心“一碗水复不了一碗水”,担心搬家会打乱他们原有的生活秩序。
能不能搬,王祖军一个人当然说了不算。
王祖军找多数村民商量,大家同意选出7名村民代表,组建一个“七人议事小组”代表村民,与煤矿谈判。村民同意这种方式,包括王祖军和龙从祥在内的“七人议事小组”由此成立,王祖军任组长。
“七人议事小组”成员与谭正义坐下来,当面锣,对面鼓,亮开各自的想法,商量整寨搬迁。
谭正义出资平整搬迁点场地是谈判的前提,这让谈判省去了许多争执。“不能选择先天的出生背景,难道还不能改变后天的居住条件?”7个人统一了声音,搬迁板上钉钉。
之后,王祖军一家率先搬迁,房子修得漂亮,生活方式与在山腰居住时判若两样。
一年后,比照王祖军的做法,78户人家照方抓药,全部搬到山下。
为铭记故土,山下的搬迁点名称仍叫“仲家箐”,但是,它已没有“箐”的属性,而是一个新农村,从头到脚都是新的。
整寨搬迁结束,因搬迁而诞生的“七人议事小组”并没有结束最初成立时的使命,而是被固定下来,接着议山村自治,议产业发展,议村规民约。“七人议事小组”的议题范围扩展了。
仲家箐整体搬迁后,王祖军觉得换了环境就得换个活法,开启腾笼换鸟的全新生活。但到底要怎么办,才算改弦更张呢?
7个人又坐到一起,回答“怎么办”。
“议”的第一件事,是环境改造。
改造要钱,村里找政府,政府给政策,于是路灯有了,绿化有了,网络有了。如今,在新的仲家箐,户户有庭院,家家种花草,路灯亮,网络通。
“议”的第二件事,是农民就业。
煤矿要用工,“七人议事小组”“胳膊往里拐”,建议煤矿优先小屯,尤其优先仲家箐,于是,煤矿的地面工、采掘工,几乎都用上了小屯村民。
“议”的第三件事,是产业替代。
7个人一琢磨,想到一块,决定动员村民种植猕猴桃、黄柏等经济作物。这一改就改出了名堂,以往种粮吃饭,现在手有余钱。
如今,仲家箐经验在小屯村“粘贴”,小屯村种上了猕猴桃、黑木耳、黄柏,建起了养牛场、养猪场、养蜂场和鱼塘……今天的小屯,已步入“支部带着党员干,党员做给群众看,群众争着一起干”的快车道。
在仲家箐,依托“七人议事小组”,新建议事厅,制定《议事规则》,确立《议事制度》,明确《议事程序》,同时开办农民讲堂,讲政策法规,讲致富经验,讲实用技术……
为把好传统捡起来,把新风尚树起来,“七人议事小组”还议定开展评比活动,评家庭和睦,评邻里互助,评遵纪守法,评尊老爱幼,以评促变,以变兴村。在依法治村的框架下,仲家箐完成了村民自治的原始积累。
“七人议事小组”不仅有“引导”功能,还衍生“解决”功能——依托“七人议事小组”,社会治安、家庭纠纷得以内部消化,村强民富、景美人和成了小屯村最具时代张力的标志。
“七人议事小组”落地十多年以来,仲家箐组组通公路,饮水设施一个不落,村寨排污工程率先建成,致富方略常思常新,村民思想今非昔比。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1-10 11: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