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这种怪史,小说也写不出来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10-12 14:02:00 来源:历史挺有趣
这种怪史,小说也写不出来

明《出警入跸图》 局部

这个故事,来源于《明史》。

大明弘治年间,京师紫禁城里有一位千户,名字叫做吴能。

明朝的千户,属于卫所兵制,是军职,顾名思义,手底下管着一千来号人。

如果说是地方上的千户,可能社会地位还要好一点,但问题是,吴能这个千户,是在天子脚下。

天子脚下,京官云集,一二品大员满大街都是,他区区一个千户,反而不怎么显贵,一砖头下去,往往能撂倒一大片。

吴能有个女儿,叫做吴满仓,年方多少不知道,反正刚刚到出嫁的年龄。

古代女子出嫁的年纪相对来说比较早,十二三岁就有嫁人的,所以想来这个吴满仓,她当时岁数也不是很大。

但是吴能认为,女儿年纪差不多了,该寻好人家了,所以吴能就把女儿托付给了一位媒人,希望这媒人左右张罗,给女儿寻一个好人家。

但是没成想,吴能找来的这个媒人,她不是个好东西,表面上说一定给吴满仓寻一个富贵人家,但转手就把这小姑娘卖给了青楼里的女乐张氏。

张氏买来吴满仓之后,对她进行礼乐训练,发现吴满仓年纪太小,学的太慢,所以又转了一手,把吴满仓又倒卖给了同在青楼的乐师袁璘,由袁璘教习她乐器演奏,吴满仓学会之后,就在青楼里表演歌舞乐曲,终日倚门卖笑,成了歌妓。

这个吴满仓,她还颇有几分姿色,所以她时常遭客人调戏,平时在青楼里也总是被人欺负,是吃也吃不饱,喝也喝不上,睡也睡不香,那日子过得是相当凄惨。

咱说这个媒人,她说白了就是个人贩子,当真是可恶可恨,但千户吴能无从得知女儿的遭遇,因为他前脚把女儿交给媒人,后脚他就因病去世了。

吴能虽然死了,但是吴能的妻子聂氏却一直以来都觉得内心不安。

自打丈夫把女儿托付给媒人之后,聂氏就彻底和女儿失联了。

媒人是谁,什么底细,女儿嫁到谁家,现今何处,聂氏是全然不知。

这等于什么?这等于是自己养育多年的女儿失踪了,人间蒸发了。

聂氏是越想越不是滋味,于是开始在京城里四处探访女儿的消息。

京师紫禁城,那是很大的,你一个普通妇人想要找个人,那无异于是大海捞针,但是功夫不负有心人,女儿吴满仓,还真就让聂氏给找到了。

看着曾经自己疼爱无比的女儿如今沦落青楼成了歌妓,聂氏猛遭雷击,无异于是晴天霹雳。

可怜天下父母心,作者还没有孩子,无法理解聂氏的心情,但想来这位母亲一定是很痛苦的。

聂氏找到女儿之后,立刻就要带女儿回家,青楼方面倒是没有多做阻拦,因为青楼这边的人也知道吴满仓的来历不清楚,生怕惹出什么事儿来,所以并不干涉。

这种怪史,小说也写不出来

(古代 青楼)

啊,那既然是你闺女,你想要带走,你就带走。

聂氏要带走女儿,可女儿吴满仓却并不愿意跟母亲回去。

因为,吴满仓认为,是父母故意把自己交给了媒人,然后指使,或者说放任媒人把自己卖到了青楼,她觉得现在自己这一切的痛苦磨难,都是父母造成的,所以吴满仓对母亲聂氏是尤为怨恨,说什么也不肯回去。

女儿不愿回家,而聂氏救女心切,直接拉着女儿,把她强行带离了青楼。

吴满仓走了,可吴满仓最后的买主袁璘却不干了。

这个吴满仓是自己花了不少钱从别人手里买来的,你不能这么就把她带走啊,要么你赔我钱,要么你就得把人还给我。

在聂氏看来,自己没找人贩子买家袁璘算账就算他走运了,他竟然还想要把女儿索要回去,那岂不是天方夜谭?

聂氏拒不答应,袁璘觉得自己吃亏,一不做二不休,干脆一纸诉状,告到了刑部。

负责处理这起案件的,是刑部郎中丁哲和员外郎王爵,俩人把当事人全都叫来,很快弄清了这桩人口倒卖案件的原委,刑部宣布聂氏和吴满仓无罪,令母女团聚,恶人先告状的袁璘则被刑部打了板子,揍了个鲜血横流,这袁璘身子骨也不太好,挨完板子没几天就去世了。

我们要知道,按照《大明律》,诱拐转卖良家女子那是大罪,通常的处罚是廷杖一百,然后流放三千里。

这种处罚,其实和死刑也差不多了。

袁璘作为这次人口贩卖的买家一环,给他定罪那是轻而易举,刑部只打他几板子,已经算是轻的了。

按说事情到这里,基本上就算是告一段落了。

但是,常看我文章的读者都知道,这事儿还有后续。

这大风吹倒梧桐树,自有旁人论短长,事情,还不算完。

吴满仓在青楼卖艺的时候,曾经和一位叫做杨某的人相好,这个杨某有个叔叔,是大明东厂的宦官,叫做杨鹏。

吴满仓被聂氏领回去了,杨某到青楼寻不到吴满仓,一打听才知道别说吴满仓被领走了,就连乐师袁璘也被打死了。

杨某思来想去,认为这事儿他倒可以做做文章,所以他很快找到了袁璘的妻子,并且还唆使袁妻向东厂伸冤。

在伸冤之前,杨某还编排出了很多的伪证。

首先,杨某找到最初的媒人,让她一口咬定,聂氏从青楼带走的“吴满仓”并不是聂氏的女儿,而是媒人自己的妹妹,而那个千户吴能托付给自己的女儿吴满仓,也就是聂氏真正的女儿,媒人早就给她寻了一个好人家,不仅是大户,而且还是皇亲国戚。

然后,这个杨某还利用吴满仓和她母亲聂氏之间的矛盾,成功拉拢到了吴满仓本人,然后唆使吴满仓在这几天离家出走,隐匿行踪,成功制造吴满仓的不在场证明。

杨某这么一顿操作,直的成了弯的,白的成了黑的,可以说是偷天换日,瞒天过海。

吴满仓成了媒人的妹妹,那么聂氏就没有理由把不是自己女儿的人从青楼带走,因此乐师袁璘的诉求就成了合理的。

如果袁璘的诉求是合理的,那就说明刑部官员错判了案子,更不应该廷杖袁璘,甚至还有可能因为对袁璘用刑而导致了袁璘的死亡。

事情发展到这一步,这个案件已经不是一起平常的民间纠纷,而是变成了东厂宦官和刑部的对抗。

这种怪史,小说也写不出来

(大明东厂 宦官)

东厂是特务机构,它平时的职责就是监督百官和各部门,所以袁妻一去伸冤,东厂宦官杨鹏可以说是光速受理,甚至还联合锦衣卫来协办此案,一帮头头脑脑以这些杨某制造的伪证为理由,不仅认为媒人和袁璘无罪,反而判处聂氏错认了女儿,刑部更是致无辜之人枉死,铸成了冤案。

最终,他们得出结论:

媒人,袁璘无罪,而刑部冤枉好人,滥用刑罚,导致袁璘死亡,所以经手此案的刑部官员应该追责,应该对他们处以降职流放等处罚,而聂氏无理取闹则有罪,应该把当时打袁璘的板子放到聂氏的身上打一顿。

可以说,这一手操作,真是天衣无缝,因为,最为关键的当事人吴满仓,这个时候已经藏起来了。

不过很显然,明孝宗朱佑樘不是一个很容易被人糊弄的皇帝,面对这个结果,皇帝不能确信,又下令将案件移交都察院来审查。

都察院里的御史们,那还真不是吃干饭的,他们不仅找到了一直藏匿在外的吴满仓,还对吴满仓和媒人连夜进行提审,御史们轮番上阵,最终击溃了吴满仓和媒人的心理防线,她们终于承认,自己的证词不实,系东厂指使串供,从始至终“吴满仓”就是“吴满仓”,自己就是那个被拐卖的聂氏的女儿“吴满仓”,所谓媒人的妹妹,根本就是子虚乌有。

但是奇怪的是,都察院明明已经探查出了实情,如果按照都察院的这个结案陈词来看,东厂和锦衣卫不仅涉嫌捏造证据,更是在栽赃陷害,有妨碍司法公正之嫌疑,这种事儿如果捅到御前,肯定够他们喝一壶的。

然而,都察院判罚,却出乎了所有人的意料。

他们提交给皇帝的报告中,对于东厂和锦衣卫的事情一字未提,反而认为刑部打死乐师袁璘,一干参与的刑部官员应该除以徒刑,也就是流放之刑,而聂氏母女牵连其中,则应该处以杖刑。

这个结果,可以说是相当避重就轻,也非常含混其词。

该处罚的没处罚,该检举的没揭发,无辜的人反而纷纷受到惩处。

这天底下哪儿有这样的道理?

就在这个节骨眼上,一个人站了出来,这个人的名字,叫做徐圭。

这种怪史,小说也写不出来

(小吏 徐圭)

这个徐圭,只是一个很普通的刑部小吏。

是的,他是个吏,连官都算不上,但他却十分勇敢的为这起案件发出了自己的声音。

徐圭当时,给时任大明皇帝的明孝宗朱佑樘上了一封这样的奏疏:

聂氏一案,原本刑部已经审理的非常清楚,当时人证物证都在,不能作伪,东厂和锦衣卫捏造证据想要翻案不说,现在就连已经把案件调查清楚都察院竟然也偏袒东厂而想要处罚无辜的人。

吴满仓和东厂之人串供当然该打,可这个无辜蒙难的母亲聂氏为什么要被处罚?照章办事,秉公执法的刑部官员为什么要处罚?真正应该承担责任的东厂和锦衣卫为什么啥事儿没有?

吏治和法律混乱到了这样的地步,都是因为东厂和锦衣卫权力过大所导致的,他们滥用刑罚,蒙蔽圣听,不单单是这个案件,平时作奸犯科的事情他们也没少干。

所以,臣斗胆请求陛下裁撤东厂,考察锦衣卫的官员,处罚乃至处死奸佞的臣公,把那些无辜蒙冤的人予以开释。

最后,徐圭还十分坦诚的说,臣的身边都是东厂耳目和锦衣卫的爪牙,臣早晚死于他们之手,所以与其被小人害死,还不如死于朝廷,死于社稷,所以臣愿意以一死来换求陛下执行臣的建议,如此,臣虽死无憾。

徐圭的行为终于使得皇帝明白了这一切,皇帝一言令下,涉案的无辜官员们纷纷得到释放,而刑部最开始审理此案的官员因为间接导致了袁璘的死亡,所以仍要处罚,有贬为平民的,有挨板子的,诸如此类,不胜枚举。

而那个和东厂串供的吴满仓,则被打了板子,然后发配到了浣衣局终身为奴。

但是,徐圭把都察院判罚不公这事儿给捅了出来,都察院当然就把徐圭当成了钉子,一些御史上疏举报徐圭,说他不过是个看客,一没经手案件,二没参与调查,所以他给皇帝的上疏中有很多和事实不符的地方,这种不符也许无伤大雅,但却是对君心的一种蒙蔽。

结果,徐圭也被免职,就此成了平民。(后正德年间重新被启用,还一路升官,做到了知州)

而至于整起事件中的东厂和锦衣卫,不好意思,史书没有记载过皇帝对他们的处理结果。

有可能处罚了,也有可能没处罚。

但料见明中晚期宦官和锦衣卫大行其道,想来这处罚也不过清风拂柳,样子而已罢了。

一桩悬案到此结束,时年乃是弘治九年十二月。

只是可惜,那个原本应该有着一桩美好姻缘的吴满仓,本来没有做错过任何事情,却因险恶人心,权谋操弄,最终落得了发配掖庭的命运。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0-12 15:45:0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李某以诈骗罪被提起公诉。2020年4月,深州市的郭某经“媒人”杨某介绍,与赵县一个叫“任某翠”的女生见面相亲。杨某对郭某谎称任某翠是其表妹,因表妹无父无母,婚事可由杨某做主。
2023-02-22 10:04:00
究竟是什么原因,让壮汉成为了青楼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息纷争,维护青楼的正常秩序。例如,在明朝著名的话本小说《金瓶梅》中,就描述了西门庆在青楼闹事被壮汉教训的场景。西门庆酒后耍酒疯,对青楼中的姑娘动手动脚,还打碎了不少器具。青楼
2024-09-28 12:20:00
​他杜甫齐名,以青楼为家,近30年都夜宿青楼
...中度过,后者终生苦寻有情郎君。命运也曾无数次充当过媒人,让文人与风尘女子一次又一次牵手。用心读过一两本文史书籍,你会发现文人都有一条脉络清晰的成长经历。所有的文学作品,要么是
2022-12-18 21:53:00
扬州瘦马,秦淮歌妓中有位称赞为“女侠”
...”的别致称号。今日,我们将一同品味一则出自清代志怪小说的传奇故事,讲述的是一位英勇非凡的“瘦马女侠”。在这篇文章的深处,藏匿着一段引人深思的文字。它娓娓道来,仿佛一位智慧的长
2024-08-13 11:56:00
南宋抗金时期的女英雄梁红玉,为什么会沦落为青楼女子?
...字,相信大家能够想到的就是,在各种各样的电视剧以及小说当中她的形象。然而除开这些演绎故事之外,在历史上她这个人也的确是有着一定的记载,而且甚至还被历史记载为南宋抗金时期的女英
2023-05-06 11:46:00
明朝文豪冯梦龙,追求青楼名媛侯慧卿无果,苦心创作《三言二拍》
...曲家、思想家。他创作的《三言二拍》是历史上白话短片小说的经典代表。后人除了对冯梦龙的这部作品有所耳闻外,对冯梦龙此人的经历知之甚少。一代大文豪他的人生经历其实和他的作品一样精
2024-02-27 21:05:00
古代三妻四妾的地位到底是什么样的
...、亲迎。俗话说“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古人首先得请媒人到女方家提亲,得到女方同意后才可以下聘礼,古人娶妻讲究“明媒正娶”,没有媒人就不合规矩了。之后就是问名,顾名思义,问名即
2023-04-23 15:32:00
宋朝最有威望的青楼女子,皇帝都为她争风吃醋
...关系。多年来,关于李世石的故事不计其数。那些野史、小说、戏曲,都为这个名妓传奇的一生蒙上了一层谜团。想要了解这个女人,还是从她的身世说起吧。李世石原姓王,北宋汴京人。他的父亲
2023-02-26 21:05:00
互动式小说《红娘社》steam页面上线
今日(8月29日),互动式小说《红娘社》Steam页面上线,游戏支持简繁体中文,预计2023年正式发售,感兴趣的玩家可以点击此处进入商店页面。、游戏介绍:您周围有着许多单身男女,
2023-08-29 20:45: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描摹,另一种祭奠
大众网记者 孙顺科 邓慧慧 宁晓洁 威海报道清明节前,走进背倚青山的荣成市革命烈士陵园,百余级台阶引向肃穆的纪念场馆与烈士陵墓
2025-04-03 10:53:00
曾国藩给咸丰帝上了一道折子,惹恼了皇帝,肃顺却告诉他好事将近
爱新觉罗·肃顺,此人在道光,咸丰帝在位期间是一个比较重要的能臣,尤其是到了咸丰皇帝的时候,对于肃顺更是信赖有加,每每有军国大事之时
2025-04-03 10:55:00
重温英雄故事 缅怀革命先烈丨沂水县四十里堡镇初级中学举行《热血》情景剧展演
为缅怀革命先烈,弘扬英烈精神,4月2日上午,沂水县四十里堡镇初级中学举行《热血》情景剧展演,借清明之际重温英雄历史,了解革命烈士的英雄事迹
2025-04-03 08:59:00
徐则臣:大运河勾连了历史、现在和未来
近日,根据徐则臣第十届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北上》改编的同名电视剧在央视一套黄金档落下帷幕。也是从3月起,徐则臣正式升任《人民文学》杂志主编
2025-04-03 09:53:00
南宋孝宗赵眘的精彩人生
宋孝宗赵昚(shèn)(1127年11月27日-1194年6月28日),初名赵伯琮,后改名赵瑗,赐名赵玮,字元永,籍贯秀州(今浙江嘉兴)
2025-04-02 21:57:00
曹操临终前的遗憾,竟然是没有把这四个女人收入自己的后宫
曹操一生喜好人妇寡妻,这是历史上众所周知的事情;为了秦宜禄的老婆杜氏,还惹得关羽极不开心最后离曹而去;为了张绣的婶娘坑死典韦和曹昂
2025-04-02 22:20:00
家训:内外兼修的智慧(读书有味)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韩 昇《良训传家:中国文化的根基与传承》:韩昇著;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清明时节,人们在缅怀与追思中
2025-04-03 06:12:00
冲冠一怒为红颜:得知初恋女友被人强奸,男子愤怒之下杀死强奸犯
冲冠一怒为红颜:指的是吴三桂和陈圆圆的事情,当年李自成起兵,从吴三桂手上抢走陈圆圆,于是吴三桂冲冠一怒为红颜,引清兵入关
2025-04-02 14:20:00
传世名剑“七星龙渊”:持有者皆王孙贵胄,唐朝后便下落不明
引言宝剑,是中国古代尚武文化的代表性器物。无数的文人墨客都曾写下了关于宝剑的名篇,譬如郭震的《宝剑篇》:“昆吾铁冶飞炎烟
2025-04-02 14:27:00
北宋有八十万禁军,为啥却被几万金兵灭掉?原因让人尴尬
在小说《水浒传》中,梁山好汉林冲曾任东京八十万禁军教头,因此许多人认为北宋禁军人数众多。那么问题来了,既然北宋军力如此雄厚
2025-04-02 14:37:00
菏泽,这座镌刻着千年牡丹魂的芳华之城,自唐宋以来便是文人墨客心驰神往的牡丹王国。当春风唤醒百亩花田,姚黄魏紫次第绽放,菏泽便成了流动的国色天香诗卷
2025-04-02 17:15:00
鲁网4月2日讯清明节前夕,74岁的莫洪文在家人的期盼目光中,整理着装,自重庆市梁平区出发,准备去“看望”四伯。目的地是1400多公里外的泰安市宁阳烈士陵园
2025-04-02 19:17:00
在地理概念中,“八百里”多为虚指,强调疆域之广袤。明宪宗朱见深的一纸敕书,将巍峨的武当大山凝结成四方界石——东抵冠子山奇峰
2025-04-02 20:18:00
曹操有七个女儿,全都年轻貌美,为何曹操让她们全嫁给一个男人?
对曹操,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在东汉末年那个乱世之中,曹操异军突起,成为了曹魏北方霸主的奠基人。对于曹操的评价,历史很难进行界定
2025-04-02 21:01:00
四面楚歌中的重要人物(四面楚歌的历史人物都有谁)
四面楚歌中的重要人物四面楚歌的意思,大家都知道,指的是腹背受敌,被别人困在中间,到了叫天不灵,叫地不应的囧境。可很少有人知晓四面楚歌的历史人物讲的是谁
2025-04-02 21:0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