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苏武是西汉时代的一位杰出的外交官和民族的英雄,他曾在汉武帝时期出使匈奴,因卷入匈奴内乱而被扣留,历经无数的磨难和折磨,却始终不屈服,忠诚不改。
在他被放逐到北海放羊的过程中,没有正常的食物可吃,只能靠挖野鼠的储藏的果子来果腹。
那么,苏武为什么不吃羊呢?匈奴人又是怎么看待他的行为呢?
一、出使匈奴议和,横生变故
西汉初年,匈奴作为北方最强悍的游牧民族,不仅击破了邻族东胡、月氏,更是占领河西走廊这一至关重要的战略地带。
仄长的河西走廊绵延连接塔里木盆地与陇西,是汉朝通往西域的唯一通道,也是古丝绸之路东段的核心区域。
匈奴占据此地后,不但对汉朝构成了巨大边患,还切断了中原地区与西域之间的经济和人文往来。
然而,汉朝面临着秦末乱世和楚汉相争留下的内忧外患。为了安定社会,汉朝采取了“无为而治”的策略,尊重儒家的道德理念,减免税收,实施宽松的民政政策,并不过度干涉百姓生活,以期达到天下自然治理的目的。
对待游牧民族匈奴,汉朝采用和亲政策,通过联姻赠物来维护和平,尽量避免冲突。尽管这一措施暂时缓解了汉匈之间的紧张关系,却引发匈奴要求增贡或毁约的事件。
文景之治后,国家财力殷实,粮食物资充足,百姓安居乐业,天下安定祥和。
汉武帝登基之后,摒弃文景时的"无为之治"和和亲政策,积极变革内政,增强军事实力,开扩疆土,实行对外战争,以此来建立一个强大的帝国。
他先后派遣张骞出使西域,开辟了丝绸之路,又任用卫青、霍去病等名将,率领大军,多次出击匈奴,收复了河西走廊,打破了匈奴的威风,稳定了西北边疆,为汉朝的繁荣昌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匈奴王在与汉朝的战争中屡屡失败,士气低落,心惊胆战,不知何时会遭到汉军的全面进攻,于是急忙派出使者,假装向汉朝表示臣服,还在求和信里恭维道:“汉朝皇帝乃吾之前辈。”
这番话正中汉武帝的下怀,他一直想让匈奴臣服于汉朝,现在看到匈奴王的软弱姿态,便欣然接受了匈奴的请求。
公元前100年,汉武帝任命苏武为中郎将,率领百余人的使节团护送西汉此前扣押的匈奴使者回返。为了表示议和的诚意,使节团还带着大量的金银财宝。
此前,西汉与匈奴多次互派使者彼此试探,此次顺利归还双方被扣押使者的话,汉匈之间可以换来一段时间的和平。
继任的且鞮侯单于并不认为,目前的匈奴有与西汉长期交战的资本,他做小伏低将汉武帝比作长辈也只是权宜之计。
当面对到来的大汉使节团,一改之前主动求和的谦卑态度,恢复倨傲无礼的嘴脸。
尽管如此,苏武依旧行事谨慎,处处维护大汉威严,一心只想不负皇命,可惜不怕神一样的对手就怕猪一样的队友,苏武这边就有这么一位“猪队友”副中郎将张胜。
三年前,与浚稽将军赵破奴一同被俘的人里面,有一个匈奴贵族缑王,他与昆邪王降汉后随汉军出击匈奴,兵败又重新归降匈奴,只不过这位仁兄一直“身在曹营心在汉”。
降汉近20年的缑王早就认定自己是西汉人,被俘虏后一心想着回归汉朝,这与另一个被俘的汉人虞常算是不谋而合。恰好,虞常与张胜颇有交情,便秘密找到张胜。
虞常等人计划挟持单于母亲等家眷,以图戴罪立功回返汉朝。张胜毫不犹豫给虞常提供财物支持,却并未将此等大事上报苏武,结果行动败露,惹得且鞮侯单于勃然大怒。
且鞮侯单于本来杀意腾腾,经旁人劝说后改以招降汉使团,首要招降对象自然就是苏武。苏武宁死不从,直接挥刀自裁,若非抢救及时,只怕已经先一步魂归大汉。
哪怕严冬时节被关入地窖又断了饮食,寒风雨雪之下的苏武,依然顽强地以雪水和衣服上的兽毛充饥,这才得以数日不死,令匈奴人震惊之余不乏敬畏,劝降之心更坚定。
二、拒绝投降,绝地求生
匈奴单于将苏武流放至荒寒绝地北海,并给了他一批公羊,却不为他提供任何吃食,放话说只要这些羊下崽产奶,就可以放他回大汉。
公羊当然不可能下崽产奶,单于无非是想让苏武明白归汉无期,借此磋磨他的意志,让他放弃抵抗,但苏武视气节如白羽,他容不得这根白羽沾上哪怕半点污渍。
卫律奉单于之命来劝降的时候,当着苏武的面斩杀虞常,又逼降张胜,只有苏武始终坚若磐石。卫律见威逼不成转而利诱,遭到苏武怒斥其判主背亲、不顾恩义、卖主求荣。
苏武还举例南越、宛王、朝鲜都曾经杀死汉使,结果一者被灭九郡,一者头悬北阙,一者遭即时诛灭。只要他一死,匈奴包括判汉的卫律都会步上前三者的后尘,掷地有声的话骂得卫律无计可施。
匈奴单于不忍杀苏武,但对苏武的话不无愤怒,于是决定将苏武放逐到荒凉的北海,也就是如今的贝加尔湖。
北海是匈奴人当时流放犯人的地方,常年冰天雪地,生活条件十分恶劣,苏武就挖野鼠储存的果实来吃,找不到野鼠洞就挖野菜充饥,就这样硬生生撑了十九年。
三、忠君爱国,不愿屈节受辱
苏武为什么不宰羊吃肉呢?那样的冰天雪地之下,吃羊肉、喝羊血才能给身体提供足够能量来抵御严寒,剥下来的羊皮也可以做成御寒衣物,这样一来温饱问题不就解决了吗?
苏武“不敢”吃羊,匈奴人也知道他“不敢”,只是苏武的“不敢”并非因为惧怕匈奴,更不是担心少了羊无法交代。
此时的苏武,是被匈奴流放的犯人,但他首先还是大汉使臣。既然出使匈奴,苏武的一举一动都代表着国家。
他不能也不敢随心而为,做出任何有辱大汉威严与形象的事。
一旦吃了匈奴人的羊,等于告诉匈奴人自己撑不下去,匈奴人也会觉得西汉人用不过尔尔,随便折磨一下就放弃抵抗了,更何况“吃人嘴软”,苏武自然是不愿意丢了气节。
且鞮侯单于的弟弟於靬王曾经给苏武送来一批牲畜和生活用品,可一到冬天,这批牲畜就被盗走。据唐朝文人考证,主使偷走牲畜的人正是卫律,匈奴人从未放弃逼迫苏武屈服。
在北海的十九年,陪伴苏武的除了那些公羊以外,还有一根他始终未曾离手的棍子。这不是普通棍子,而是代表大汉天子的节杖,象征着天子的权威,也是使臣出入关门的凭证。
尽管节杖上装饰的节旄已经全部脱落,苏武依旧一直拿在手里,他始终将国家放在首位,心底深处也从未放弃回归大汉的希望。
当匈奴派来旧识李陵劝降,当李陵告知苏武他在大汉的家人遭遇凄惨,当李陵问苏武是否有必要继续效忠喜怒无常,又滥杀大臣的汉武帝时,苏武坚定地说“臣事君,子事父”,哪怕子为父死也理所当然。小结
到了始元六年(前81年),昭帝政局稳定,决定与匈奴和解,汉朝再派遣使臣寻访苏武下落。单于得知使臣到来后,谎称苏武已故,但汉使坚不信。
此时恰逢匈奴的常惠听到消息,设法与汉使见面,详述了苏武北海生活实况。汉使闻讯深受震撼,于是制定计划将苏武等相关人员接回。
苏武获释归返之际,已两鬓斑斑,但他的热忱与气节丝毫未减。这番坚韧不拔的爱国精神,成为后世传颂的经典。
回到大汉后,苏武被任为典属国之职,直到公元前60年,苏武病故,享年80岁有余。
苏武出使时40岁,归来已是满鬓白发,他在十九年的非人苦难里坚韧不屈,撑起了大汉的脊梁。在苏武去世九年后,他的画像与霍光等名臣的画像,一起挂上了大汉麒麟阁。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3-04 12:45:27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