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人民网-港澳频道
人民网香港12月14日电 (记者冯学知)为推动完善大科学装置对港开放共享机制,助力粤港澳大湾区创科协同发展,中国科学院12日在香港科学园举办“中国科学院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香港交流分享活动”,吸引多间香港科研机构、大专院校代表及相关领域专家学者250多人到场交流。
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张亚平院士致辞时介绍,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是推动科技创新和突破核心关键技术的国之重器,中国科学院作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是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的最早发起者,也一直是设施建设和运行的主要力量,目前共承担建设和运行重大科技基础设施30余项,超过全国的半数以上。他强调,香港拥有国际一流的高校和优秀的科研人才,相信可以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不断深化与内地合作,为国家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发挥积极作用。
香港特区政府创新科技与工业局局长孙东致辞表示,活动的举办让香港科技界可以深入了解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进一步认识国家的科技发展。他期待内地与香港在科技领域的交流与合作继续加强,全力全速推进香港国际创科中心的建设,推动香港的高质量发展,为实现国家科技自立自强贡献香港的力量。
中国科学院院士、粤港澳大湾区院士联盟共同发起人任咏华院士代表香港的两院院士以及科研工作者对活动的举办表示祝贺。她表示,中国科学院牵头建设运行的大科学装置面向港澳高校用户开放申请和使用,这是国家全力支持香港建设国际创科中心的表现。对于香港科研工作者来说,能更好地利用国家优势资源,强化香港基础研究优势,推动科研发展;同时更好地参与及承担国家重大科研任务,为国家科技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活动介绍了“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北京谱仪”“同步辐射光源”“中国散裂中子源”“高海拔宇宙线观测站”等九个中国科学院牵头建设运行的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涵盖从微观粒子物理到天文学、从凝聚态物理到材料科学等多个领域。据了解,上述设施已累计支持香港地区用户课题近300个,使用机时超过1万小时,共有7所港澳地区高校利用位于广东省东莞市的散裂中子源装置完成了60余项实验课题。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2-14 12:45:46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