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科技

中科院五集系列微纪录片《大器》全网首播

类别:科技 发布时间:2023-06-01 01:00:00 来源:中媒汇

5月30日,在第七个全国科技工作者日到来之际,由中国科学院科学传播局出品、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承制的五集系列微纪录片《大器》全网首播。该片主要介绍了中国科学院承担建设的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的科学原理、建设情况、现实应用等内容,全面展示了近年来在不同领域的科技创新中取得的卓越成就,点亮精神火炬,见证中国科技实力。

中科院五集系列微纪录片《大器》全网首播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真正的大国重器,一定要掌握在自己手里,一定要靠自力更生。作为由国家统筹布局、依托高水平创新主体建设的大型复杂科学研究装置或系统,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可以让前沿的科学理论转化成现实的科技成果,解决事关国家安全和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问题,还可以帮助我们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遇到的许多具体难题。

中科院五集系列微纪录片《大器》全网首播

中国科学院作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主力军,在我国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运行中发挥着核心骨干作用。为全面展示中国科学院承担建设的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的建设运行情况,中国科学院科学传播局与物理研究所共同推出系列微纪录片《大器》。该片囊括了“中国天眼”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新一代“人造太阳”全超导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综合极端条件实验装置等26个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并根据应用领域及特点,设置《觅境之足》《深空之眼》《生命之舟》《能量之光》《微观之钥》等不同主题,分五集进行呈现。

中科院五集系列微纪录片《大器》全网首播

作为《大器》系列微纪录片的首集,《觅境之足》聚焦于海空领域,介绍了我国在深海、航空以及空间环境监测方面的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如海洋科学综合考察船“科学”号、载人潜水器“奋斗者”号、航空遥感系统、大型空间环境地基监测系统“子午工程”等,展示了我们如何用大科学装置来拓宽人类探索自然的边界。

《大器》系列微纪录片于5月30日起,每周二在各大媒体平台上线播出一集,观众可在全网搜索“大器”进行观看。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6-01 10:45:17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流浪地球世界”怎么构建的
...球2》幕后藏着一个19人的科学顾问团队,其中多位是来自中国科学院的研究员,上述理念就是他们的共识。他们提供的科学视角,帮助影片完善了世界观架构和视觉呈现效果,也曾促使一段重要
2023-01-30 13:52:00
...者 沈杰群)8月22日,由中国电视艺术委员会主办的大型纪录片《卢沟桥:我们的纪念》研讨会在京举行。《卢沟桥:我们的纪念》是北京广播电视台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
2025-08-23 22:01:00
科学追光者等科普矩阵与新浪微博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身学习、终身科普,用知识回馈社会。签约仪式上,来自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的研究员苟利军、知名博主张弛及《科学追光者》及《跟着科学家去旅行》的出品人杨云等多位科学家和微博科普达人
2024-06-08 21:36:00
高中同桌同上华科大学物理
...锋。据悉,严济慈物理英才班由华中科技大学物理学院和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联合创办,每班招收30人。联合办学双方安排高层次人才进行授课和学业指导,学生可在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参加
2023-08-30 04:12:00
“科创校长空间站”活动举行,“院士带你去探索”科普绘本第三辑发布
...技成果,讲好科技创新故事,活动邀请为绘本作推荐语的中国科学院院士、复旦大学化学与材料学院院长赵东元,第一套绘本科学顾问、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邓涛,本套绘本
2024-03-17 17:50:00
...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在京举行专家研讨会。该纪录片第一季实现了地域特色的纪录片“破圈”,新一季节目将通过小故事讲述中国精神。《这一站,贵州》是一档记录贵州文物和历史文化
2023-12-19 00:06:00
《中国人工智能简史》:数学家翻开了中国人工智能研究的第一页
...台计算机,用于数学机械化的研究。 吴文俊在1979年获得中国科学院(下称“中科院”)自然科学一等奖时,数学机械化已经成为他的主要研究方向。这个研究方向也受到世人瞩目,吴文俊
2023-09-04 16:58:00
今日头条上线《历史开讲·敦煌篇》,揭秘敦煌背后的众多传奇
...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赵现海等历史学者将先后亮相,围绕纪录片《大敦煌》背后的历史与文化展开对话,将敦煌的众多传奇一一揭晓。据统计,自2024年2月22日首播至今,节目已全部发布,
2024-04-01 15:48:00
国家自然博物馆4D电影《海洋深深》首映 打卡11000米深海
...息之间,重新思考人类与海洋的共生关系。观影结束后,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海洋动物遗传学与分子生物学团队负责人喻子牛、水下摄影师张帆、北京电影学院动画学院院长李剑平等从科学
2025-04-23 22:31:00
更多关于科技的资讯:
10月1日,从太钢获悉,今年以来,太钢不锈进料加工团队以“精准备案、高效协同”为核心,在进料铬铁镍铁资源利用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
2025-10-02 17:39:00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林露虹)记者昨日从中国移动咪咕公司获悉,该公司打造的“鼓浪屿AI伴游”服务已正式上线。市民和游客只需打开“鼓浪屿元宇宙”微信小程序
2025-10-02 08:57:00
“中国脑机谷”落户新奥新智感知产业园 政企研协同构建脑机接口产业新生态
河北新闻网讯(张新)9月26日,脑机接口产业联盟首届“脑机接口50人论坛”暨天津脑机接口产业创新发展推进会举办。会上,由新奥集团旗下的天津新智感知科技有限公司
2025-10-01 08:40:00
国网三明供电公司:守护灯火庆华诞 主动运维显担当
国网三明供电公司检修人员及时更换损坏器件并调整传动系统并完成设备修复及全套试验。(纪长添 摄)东南网10月1日讯 9月28日
2025-10-01 09:19:00
9月26日,由华东政法大学与上海星瀚律师事务所联合主办的第三届“星瀚杯”走进企业的法律课公益大赛正式启动。腾讯云作为大赛的技术支持单位
2025-10-01 09:56:00
平望实小承办吴江区骨干教师(数学)讲学团活动
为进一步发挥吴江区骨干教师的示范和辐射作用,推进课堂教学改革,有效提升教师教学业务能力。2025年9月24日,由苏州市吴江区教师发展中心主办的2025年吴江区骨干教师(数学)讲学团活动在平望实验小学举行
2025-10-01 09:58:00
AI技术让抗战文物“活起来”,人民日报数字传播联合百度推抗战文物智能体
9月30日,由人民日报数字传播与中国国家博物馆、中国人民大学、百度文心大模型、百度百科联合出品的《80年,80件》智能体和3D文物词条正式上线
2025-10-01 10:00:00
新时达2025工博会圆满落幕 | STEP 2.0战略引领智能制造新篇章
2025年9月23日至27日,第二十五届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在国家会展中心(上海)盛大举行。新时达以"智拓无界 共创未来"为主题
2025-10-01 10:00:00
从课堂到产线,河北工大学子开展智慧物流与“地狼”系统自动化技术实训
河北新闻网讯(胡广涛)组装调试机器人、体验智慧仓储系统、探索自动化技术前沿……近日,河北工业大学人工智能与数据科学学院2022级自动化专业全体学生在廊坊分校
2025-10-01 11:12:00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夏瑾)9月30日,由湖州师范学院音乐学院、湖州市音声数据挖掘与智能服务重点实验室主办的“1617系列明代魏氏乐虚拟乐器音源”全球发布会在浙江省杭州市举办
2025-10-01 14:11:00
“智慧武当”给游客带来数字文旅新体验
十堰广电讯(通讯员 汪伟 周琼 耿宇)“一部手机游武当”预约购票、AI导游、《入境武当》VR大空间、问道武当数字客厅……国庆假日
2025-10-01 18:35:00
津云文旅电商版块上线 首发“笑漾海河”优选线路 扫码阅读手机版
10月1日,天津鹏欣水游城14周年庆暨津云新媒体“笑漾海河”文旅电商线路首发仪式成功举办。近年来,随着“文旅+电商”模式的快速发展
2025-10-01 18:55:00
陕西数字贸易闪耀第四届数贸会 数字贸易合作成果丰硕
9月29日,为期5天的第四届全球数字贸易博览会(以下简称“数贸会”)在浙江杭州大会展中心圆满落下帷幕。此次盛会,陕西代表团表现亮眼
2025-10-01 18:58:00
高德扫街榜国庆提醒:全国十大吃货友好高铁站看这里
2025年国庆节与中秋节叠加,全国铁路预计发送旅客2.19亿人次。赶高铁如何吃饱吃好?今天,高德扫街榜发布“十大吃货友好高铁站”
2025-10-01 20:19:00
能效提升15%,山东港口日照港顺岸式全自动化码头再迎新突破
9月29日,在山东港口日照港全自动化集装箱码头,随着A23自动化轨道吊精准将集装箱吊起、转运,标志着日照港研发的新一代双悬臂轻量化轨道吊投产试运行
2025-10-01 23:0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