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社会

他是逆火而行的英雄

类别:社会 发布时间:2023-07-30 09:25:00 来源:南京日报

加入消防队伍23年,营救群众1200余人

他是逆火而行的英雄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王茸

实习生张杨

“丁班长,发现一名被困群众,老人行动不便,需要救援。”

7月20日,暴雨倾盆,鼓楼区一处地势低洼的老旧小区出现积水,正在附近执行排涝任务的丁良浩接到群众求助后,立刻蹚进水里,将老人背了出来。

丁良浩,南京市鼓楼区方家营消防救援站站长助理、二级消防长。他先后获得2次一等功、1次二等功和8次三等功,还曾获评“全国十大杰出消防卫士”“全国优秀人民警察”“江苏省道德模范”“南京市道德模范”……

每一枚奖章、每一个荣誉的背后,是火与水的奋战,是生与死的考验。

与生命赛跑,在浓烟和烈火中展现最美逆行

自2000年加入南京消防救援队伍,丁良浩累计参加抗震、救火、抗洪等急难险重任务7000余起,营救群众1200余人。丁良浩次次站在最前面、冲在最险处,在浓烟和烈火中展现最美逆行。

印象最深的一次救援行动发生在2016年,靖江市德桥仓储有限公司发生火灾,丁良浩随增援队伍紧急驰援。德桥仓储有近140个危险化学品储罐,如果大火不能及时熄灭,将造成严重污染。然而,与储罐相连接的输油阀门一直是开启的,油还在不断流进火场。要想控制火情,必须尽快深入火场关闭阀门。受领公安部消防局和江苏省消防救援总队的任务,南京市消防救援支队点出3名勇士,丁良浩正是其中之一。

来不及细想,与大火奋斗了几个小时、早已疲惫不堪的丁良浩和同伴毅然转身走进火势最凶猛的区域。在水枪“掩护”下,他们在齐腰深的消防积水中艰难前行,水面浮有一层油料,到处都是流淌火,只要风向稍微改变,就可能让这个区域的水面形成火海。丁良浩和同伴用双手在烫水中摸索,以最快速度将3个阀门关闭。此时,最后一个阀门距离着火罐仅有五米远,随时可能被火舌吞没。

回到安全区域后,丁良浩才发现,自己的救援头盔早已被烤得变形,防火隔热服的边缘也已焦黑一片。

用生命守护生命是消防员的使命,丁良浩一直记在心里。

2007年7月,丁良浩和队员在我市一处火场搜救时,发现3名被困群众。浓烟弥漫,呛得人透不过气,被救群众不停咳嗽呻吟。丁良浩解下自己的呼吸器,给他们轮流呼吸,自己则用毛巾捂住口鼻,在浓烟中引路。

在生死关头让出呼吸器,就是让出了生的希望。丁良浩呼吸系统从此留下病根,每到换季或空气不好时就容易咳嗽。

与自己拼搏,在艰辛与坚守中诠释忠诚担当

丁良浩出生于1982年,从小就有英雄情结。17岁那年,他瞒着父母去应征入伍,年龄小没过关。过了一年,他又报名了。体检是第一关,可当时丁良浩体重才100斤,而报名底线是102斤,他灵机一动,两瓶矿泉水灌下去,一上秤,达标。

新兵一下队,丁良浩就被选拔到总队高空业务集训队。谁都不知道他有些恐高,徒手爬那么高的墙,他的腿直抖。可是,要在最短时间里学会消防技能,就要练成“蜘蛛侠”,爬楼登楼是必过的第一关。

“当一个好兵”,这是丁良浩对自己的要求。为了克服自己的恐高,他每天都在水泥墙上练习攀爬,手脚和腿没有一天是完好的,迷彩鞋3天磨破一双,渐渐地,爬上四楼很轻松了;三个月后爬六楼,成绩优秀;再过三个月爬十楼,还是成绩优秀。一个恐高的新兵练成了“高空飞人”。

“想要提升,就得不断地自己挑战自己,战胜自己。”丁良浩说。在他的消防员生涯中,他一直在与自己拼搏。

为备战全省消防大比武,丁良浩每天起早贪黑给自己加练,一个动作别人做3组,他做6组;别人加练1小时,他加练2小时。如今,丁良浩患有腰伤,身体也多处劳损,但他依然坚持和刚进队“小年轻”一样的训练强度,即使休假,也会雷打不动地跑步5公里。

与危难奋战,在人民群众前筑牢安全防线

7月20日,一场暴雨袭击南京,丁良浩攻坚班组接到排涝任务后紧急出动,时刻准备着应急救援。

一名勘查现场的消防队员发现一处地势低洼的小区出现积水,一名腿脚不便的老人被困在家里。得知情况后,丁良浩二话没说,赶过去将老人背了出来。

“我们不仅会救火,还会爬树、抓蛇、捅马蜂窝。”丁良浩笑着说,平时他接触最多的还是此类小警情,平均每天一起,一年300多起。

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有消防队员。2020年7月,连日暴雨导致长江南京段水位激增。7月19日下午2时,八卦洲下坝村段江堤突发滑坡渗水险情。接到命令后,丁良浩带领班组赶赴险情江堤段。在南京市消防救援支队,只有两个班组是以消防队员名字命名的,丁良浩攻坚班组正是其中之一,专门负责急难险重救援任务。

此时,江堤因为雨水冲刷出现了滑坡和渗水,丁良浩和队员们不顾淋雨,第一时间打桩稳固,挖筑导渗渠,并填埋沙子和石子进行导渗,然后覆盖雨布防止雨水冲刷导致再次险情。

在稳固完江堤后,丁良浩和队员干脆驻扎在八卦洲,24小时巡查江堤,直到15天后长江水位退下才离开。在此期间,他们共筑堤造堰1.2公里,与八卦洲群众共同抵御了1954年以来长江最大洪峰,保障了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7-30 14:45:09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医疗救护组,赛道沿途设置医疗保障点17个,配备了66台救援AED、14辆120救护车,116名医护人员、200名医疗观察员记录员
2023-04-17 00:05:00
平安警色丨向“战”而行——南京公安特巡警开展应急处突力量拉动演练(有视频)
“五一”前夕,4月28日至29日,南京市公安局立足“主战”职能定位,组织开展了一场全市特巡警条线应急处突力量拉动演练。据了解,为有效应对南京夏季各类突发警情和汛情,保障人民群众生
2024-05-05 15:31:00
谁在南京江心洲江堤路上撒图钉
本文转自:扬子晚报谁在南京江心洲江堤路上撒图钉多名骑行者车胎被图钉扎破,“人车矛盾”如何破解?何先生的车扎到图钉工作人员加强夜间巡查 南京江心洲是众多骑行爱好者心目中的骑行胜地
2024-05-29 01:38:00
本文转自:金陵晚报9月9日,江苏省消防救援总队第二届“体育嘉年华”马拉松比赛在南京江心洲顺利举办!在这个号称“全世界最美的马拉松赛道”上,来自全省消防救援队伍15支参赛队的运动员
2023-09-15 00:06:00
主播说联播丨“川”过山火、“渝”越酷热,致敬逆火而行的英雄
...像被热浪完全包裹一样,这“烤”验可想而知。但是逆火而行的消防员们,却在朋友圈留下了非常质朴的话语:“气温与火焰的双重炙烤下,永远竭诚为民”“山再高,坡再陡,挡不住特勤队员的脚
2022-12-29 15:31:00
...放后首次军民抗洪的图片、实物等,以填补展览空白,让英雄的影像再现。南京市石头城遗址管理处(南京国防园)副主任张莉介绍,南京双拥文化馆展陈面积约2500平方米,主题为“军民同心
2025-10-01 07:43:00
“五一”外滩大客流安保,黄浦公安更加科学精细
...挥室的大屏幕上,涌向外滩的客流如一条蜿蜒的河流,自南京东路南侧入,过马路、上江堤,再从另一端下江堤,回流入南京东路北侧,或分流至滇池路绕行,汩汩而动。南京东路到外滩沿线,开关
2024-05-07 00:14:00
骆明文:向险而行的最美逆行者
...办公室内,骆明文带领第一批志愿者,秉持着一颗“向险而行、守护生命”的初心,郑重宣誓入队,自此,重庆市蓝天救援队正式成立,而他和队员们的不凡人生也拉开了序幕。建队之初,面对“救
2023-12-24 05:05:00
本文转自:南京晨报晨报讯(通讯员 陈琤 南京晨报/爱南京记者 孔芳芳)南京市建邺区江心洲街道四面环江,沿江江堤全长23公里,保护长江责任重大。1月10日,江心洲街道组织人员对江心
2023-01-13 06:04:00
更多关于社会的资讯:
中国网11月11日讯(记者 孙晓彤)日前,由首都师范大学主办的第九届文明与区域国别研究学术论坛暨《文明研究》新刊发布会在北京举行
2025-11-11 13:45:00
短视频带火动物园 彰显流量向善价值
郭海英近日,贵州凯里市一家位居深山的动物园在抖音平台意外走红。70岁退休教师冯元勇守护的这家动物园位置偏僻、设施陈旧,但动物们被照顾得很好
2025-11-11 13:49:00
冰层下千年共谱的时光:曹保明《最后的渔猎部落 》
“最后的渔猎部落”概念,最早来自于吉林省著名文化学者曹保明先生的著作《最后的渔猎部落》。上世纪70年代,当时曹保明在吉林大学当教师
2025-11-11 13:52:00
普定县:一碗黔面闯市场 让“黔味”飘香全国
一把深山寻常的面条,经过匠心打磨与模式创新,从贵州大山走向全国市场,成为热销爆款。位于普定县工业园区的贵州苗干妈食品有限公司以小面条撬动大产业
2025-11-11 11:29:00
第十九届河洛文化研讨会将于11月13日至14日在开封举行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李点 河南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田凯中 刘昱渤编辑:申久燕审核 :范昭
2025-11-11 11:35:00
为进一步发挥毕节市旅游协会搭建行业桥梁纽带、助推城市文旅事业发展的宗旨作用,全面展现毕节市独特的城市魅力、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旅游资源
2025-11-11 11:35:00
贺 信贵州省体育代表团:在11月10日举行的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拳击男子51公斤级比赛中,我省运动员张家茂不畏强手、奋勇拼搏
2025-11-11 11:35:00
小叶医探 | 刚上床就打呼,却说没睡着?医生科普:这是“浅睡眠”错觉
大皖新闻讯 “明明听到他打呼噜,叫醒后却说自己没睡着?”近日,合肥市民朱女士几次推醒丈夫时,却遇到这样的困惑。社交平台吐槽引来了不少“同款”
2025-11-11 12:12:00
西电程鹏飞教授团队研发“人体痕量气体探测装备” 助力重大灾害救援
近日,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空间科学与技术学院程鹏飞教授团队接连收到来自应急管理部上海消防研究所科技处的两封感谢信,信中对该团队在“12·4深圳深江铁路坍塌事故”和“8·7兰州榆中山洪泥石流”两次重大灾害救援中的突出贡献表示高度肯定与诚挚感谢
2025-11-11 12:06:00
山西太原一地下管道爆裂喷出粪便?当地辟谣:系暖气管道破裂喷水后带出泥沙
大皖新闻讯 11月10日下午,有网民在社交平台发布视频称,山西省太原市万柏林区一处地下管道爆裂,褐色水柱喷射而出。有网民在评论区称有粪便喷出
2025-11-11 12:10:00
“十四五”期间池州进出口规模翻番 首次进入全省前9位
大皖新闻讯 记者从池州市“决胜‘十四五’ 奋进新征程”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第四场)上获悉,“十四五”期间,池州市消费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2025-11-11 11:39:00
一次从垃圾车上的跌落,让56岁的父亲至今躺在ICU中。而比巨额医疗费和严重伤势更让家属感到无助的,是事故背后那个无人承担的责任“真空”地带
2025-11-11 08:22:00
“天然气公司为了支撑从我家房顶穿过的黄色燃气管道,偷偷在我家屋顶上建了两个长方体的水泥墩。”陕西铜川的任先生向华商报大风新闻反映称
2025-11-11 08:22:00
11月3日,陕西汉中胡家营镇群星村村民舒吉波(45岁)与69岁的父亲舒代坤联手,成功营救一名因车辆落水而昏迷的群众。据救人者舒吉波回忆
2025-11-11 08:23:00
“为了孩子上学我们举家迁移,入住新小区后却发现今冬要跟孩子一起受冻了。”丹桂苑小区业主赵先生说,他希望热力公司能考虑一下已入住业主今冬的生活
2025-11-11 08:2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