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李世民被称为千古一帝,从他的所作所为就能看出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07-24 13:09:00 来源:戏说三国

唐朝,是一个遥远的故事。

生活在当下的我,每每看到、听到唐朝的故事,都让我禁不住对不能生活在那个朝代而倍感怅惘,但相比起怅惘來,更多的却是作为大唐后裔的兴奋!

因为我们的民族,正在以一个别样的形式,得到了延续...

今天我们的故事,就从这个朝代开始。

我们不仅要缅怀这个伟大的时代,更要膜拜这个伟大时代的创造者,李世民。

李世民被称为千古一帝,从他的所作所为就能看出

李世民之名,本为“济世安民”

关陇望族里,李世民的家族是最显赫的一个。

李世民的太爷爷李虎,是西魏八柱国之一,曾官至太尉,封爵陇西郡公、北周时期代西魏追封唐国公。

李世民的爷爷李,南北朝时期北周人,551年,李承袭为陇西郡公,564年,加封唐国公。曾任北周安州总管,国柱大将军。隋时继续为唐国公,死后谥唐仁公。

李世民出生在隋朝文帝开皇十二年武功县的李家别馆,而武功县,隶属于陕西省咸阳市,位于关中平原腹地,是我们中华民族中华民族农耕文明的发祥地。

《国语·晋语》言:“昔少典氏娶于有蟜氏,生黄帝、炎帝。炎帝以姜水成,黄帝以姬水成。成而异德,故黄帝为姬,炎帝为姜。

李世民被称为千古一帝,从他的所作所为就能看出

炎黄先祖之炎帝

李世民小的时候十分聪秀,四岁的时候,有相面书生看到李世民后,便对其父李渊说:“您是贵人,而且您有贵子。”

童年时代的李世民聪明果断,不拘小节,接受儒家教育,学习武术,擅长骑射。

当时李世民的父亲李渊备受隋朝皇室宠信,李世民的母亲,则是北周皇室窦氏。

隋大业十二年(616年),李渊出任太原留守,李世民跟随到太原并随父多次出征,平服发生在今山西省内的各种叛乱和抗击东部突厥人的入侵。

出身雍容华贵,且又文成武德、才华加身,一场为李世民准备的饕餮盛宴,即将粉墨登场。

李世民被称为千古一帝,从他的所作所为就能看出

起兵反大隋,建国号大唐

隋朝末年,炀帝执政。

对外,三征高丽,将一个曾经富裕的大隋带入了万劫不复之境;对内,他大修京杭大运河,虽然这项政策利国利民,但是由于不正确的操作和滥用民力、强征赋税,使民众已经处在了崩溃的边缘;加之隋朝建立时间太短,曾经的士族势力还在,他们和隋朝的大官僚、大地主阶级相互勾结,兼并土地、贪贿成风,大发国难之财......

这是人祸,还有天灾。

公元611年,在历史的漫漫长河里,只不过是普普通通的一年,但是对于当时的老百姓来说,这是水深火热的一年,秋天,山东、河南发大水,冬天,又发生泥石流,一整年下来,重重的天灾打在了这个风雨飘摇的隋朝身上,隋朝老百姓觉得日子过到了尽头!

天灾人祸,终于将天下民众逼到了大隋王朝的对立面。

不久,流民造反,聚集瓦岗,公开叛隋。

你看我,我看他,大家有样学样,很快大隋的版图里,出现了十八路反王。

李世民被称为千古一帝,从他的所作所为就能看出

义宁元年(617年),李世民鼓动父亲李渊起兵反隋,晋阳起兵。李渊欣然相从,封李世民为敦煌郡公、右领军大都督,统帅右三军,起兵攻入长安。

李世民官拜光禄大夫、唐国内史,徙封秦国公,食邑万户。

武德元年(618年)五月,李渊废黜杨侑,称帝,改国号为唐!

李世民为尚书令、右翊卫大将军,进封秦王。

自从协助父亲李渊反隋以来,李世民以秦王之号,领天策忠卫,斩乱臣,诛不仁,很快赢得了王朝一统。公元618年,起兵不到一年的时间,李世民的铁蹄,就为处在乱世中的百姓赢来了安全、安宁的生产、生活环境!

公元618年,大唐建立

接下来不到一年的时间里,李世民以“天策神将”的身份四处征战,破薛举,败宋金刚、灭刘武周,歼河南王世充和河北窦建德、重创刘黑闼、徐圆朗。

武德四年(621年)十月,李世民领司徒、陕东道大行台尚书令,位在诸位王公之上,食邑增至三万户。不久又开设文学馆,收揽四方彦士入馆备询顾问,文学馆与秦王府相结合,俨然形成一个大堂内部的小政府机构。

这个小机构最终成了李渊和太子李建成的心腹之患,但却无意中改变了历史,延长了大唐国运,给我们带来了一位真正意义上的千古帝王。

李世民被称为千古一帝,从他的所作所为就能看出

建贤明政治,创昌盛经济

“玄武门之变”,解决了阻碍唐朝发展的一切不利因素后,李世民开始了他人生的最高光时刻。

政治上,他实行开明的王朝政治!仁君明臣,共同辅佐,相辅相成,房谋杜断!他采取了最先进的政治制度,三省六部制的运用,既保证了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的三权分立,宰相不能专政,从而最大程度上将权力统归中央,为唐王朝的中央集权打下坚实的基础!

除此之外,李世民还采取了相应的措施保证政治贤明不因帝王的不同而发生断层:

一是创建了唐王朝的监察机构“御史台”,替唐王朝监官天下,指正得失;二是虚心纳谏,保证初创的唐王朝不会因为帝王自身而政治不明、失去人心。

在纳谏上,李世民和名相魏征,可以说是天下贤君名臣的代表。

李世民被称为千古一帝,从他的所作所为就能看出

经济上,唐朝继续重视农业,注意解决土地兼并问题和赋税问题!

三国两晋南北朝,几个世纪的乱世,给少数人带来的是机会,带给老百姓的永远是苦难!汉朝末年,由于朝政破坏、宦官专权、土地兼并等等问题,让中原持续了将近百年的战乱,但是西晋建立,没有让这一问题解决,反而让这些问题再次扩大,“八王之乱”和“五胡乱华”,彻底将中华民族再次带入动荡地位,“衣冠南渡”之后,东晋王朝偏安一隅,最终又被刘宋代替,全国乱成了一锅粥!而终于到隋朝一统天下之后,又经历二世而亡,持续的战乱,让中华民族人数迅速减少,大部分田地成为了荒野之丘!唐朝建立之后,李世民采取了与民休息的政策,大力发展经济!

一是发展均田制。均田制是一种按人口分配土地的制度,是北魏孝文帝改革中的开创性举措。均田制的实施,肯定了土地的所有权和占有权,有利于无主荒田的开垦,因而对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起了积极作用!

二是实行租庸调制。租庸调制是根植在均田制基础上的赋税制度,二者的结合,在短期内发展经济,稳定政权,取得了不小的成绩!同时,唐朝在发展粮食为主的农业基础上大力发展手工业,冶铁、纺织、青铜矿业均取得了瞩目的成就,为唐朝的天朝中心地位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李世民被称为千古一帝,从他的所作所为就能看出

行文化传播,促民族包容

文化上,李世民继承了隋朝的科举制度,大力发展人才!

唐承隋,文化上也是大力发展科举制,继承性的打通了下层社会人才通过考试进入上层社会的通道,彻底的结束了魏晋以来的凭门第选官的九品中正制,给天下普通读书人以通过考试参与国家建设和发展的机会。

要知道,在唐以前,下层民众想治理天下,那根本是不可能的事。“三代”之时,“礼不下庶民、刑不上大夫”;两汉之时,察举、孝廉盛行,普通人根本没有晋升的门路;三国两晋南北朝,多年的战乱和“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的选官制度进一步限制了文化的发展;隋朝虽然建立了科举制,但是二世而亡,根本没有发挥出这一优越制度应该有的功效。

直到唐朝,或者说是直到李世民,才真正解决了这一问题。

多样化的人才选择,给唐朝的发展注入了伟大活力!

张九龄、姚崇、宋景、魏征就是这一制度最有力的代表!

李世民被称为千古一帝,从他的所作所为就能看出

民族政策上,李世民倡导夏夷一家亲!李世民时代,唐王朝真正做到了王维诗中所述的: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西亚、东亚、东南亚、非洲、南亚、甚至欧洲的部分国家都尊唐太宗李世民为“天可汗”!唐朝以通婚、和亲方式促进民族大整合;以议代战,解除战乱对百姓的影响;尊重民族习惯,让各民族在自主选择生活生产习惯上和平自处;另外唐朝还和各少数民族开展文化交流,让少数民族和外国友人在唐做官、修建寺庙,开展自己民族的文化活动!

从此大唐境内胡音、羌音入耳,民族交往路上瓷器、丝绸不绝!

李世民被称为千古一帝,从他的所作所为就能看出

结语:

何为千古一帝,众说纷纭。

但是毕竟有评判的标准。

那就是政治上贤和明朗,经济上要繁荣昌盛,文化上要独领风骚,民族政策上要谦和包容。

只有这样才能赢得民众的爱戴和友邦的奉献、追随。

可喜的是,李世民完全做到了,一个不差!

而且,特别完美。

所以他不仅是唐王朝、不仅是整个封建王朝、而且还是整个中华民族的------

天地臣子、绝世帝王。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7-24 17: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谁才称得上真正的千古一帝,唯此三人而已
...一位明朝学者王志坚在这个技术之上补充了唐太宗文皇帝李世民,再到后面就是自诩千古一帝的康熙,再到现在互联网上各种说法。俨然有从千古一帝到千古N帝这一趋势。那么如果把中国古代王朝
2024-10-28 11:15:00
明太祖朱元璋:汉民族的复兴者与历史的续写者
...竟然还能反思自己的错误,实在难能可贵。再次是唐太宗李世民。说汉武帝的时候提到汉民族多外扩张,刘彻带领汉民族走上了征服四夷的道路,而在唐太宗李世民时期,汉家王朝的声威达到顶峰,
2023-12-12 14:32:00
“千古一帝”秦始皇若能入围帝王庙16席,谁将会被踢出局?
...汉高帝、唐太宗、魏孝文之流也。”评价相当高。唐太宗李世民:如果按照道德品质评,唐太宗李世民肯定要被踢出局,杀兄弟、杀侄子、霸占弟媳、威逼父亲,这岂是“为人臣子”所应该做的。不
2024-08-08 08:51:00
中国历史上的五位“千古一帝”,谁才是最强王者?
...很多重大发明都出现在北宋。宋太祖赵匡胤唐太宗唐太宗李世民是我国历史上文治武功最为强大的帝王之一;经“玄武门之变”上位,开创了中外闻名的“贞观之治”,使大唐王朝成为当时世界上最
2023-06-26 12:19:00
唐太宗为何会和秦皇汉武并称为千古一帝
...建王朝中,一共有几百个皇帝,能称得上公元626年,秦王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诛杀大哥太子李建成和三弟齐王李元吉以及他们两个各自的五个儿子,随后唐高祖立李世民为太子,武德九
2024-06-19 19:33:00
统一六国、解决边境问题、促进文化交流:四位皇帝的伟大贡献
...这样就拉开了和其他文明的距离。第三个皇帝就是唐太宗李世民,李世民虽然说是靠杀害自己的兄弟登上皇位的,但是相比于他骄奢淫逸的大哥,李世民更有作为。在唐太宗时期,中国历史上迎来了
2023-10-27 15:46:00
中国皇帝的功绩与争议:历史评价的视角
...籍,为百姓留下了农学,医学方面的书籍。二、大唐盛世李世民唐朝时期的中国,不管在哪个方面,都处于世界上的前列,这一切都离不开一个人,我想大家已经猜到了是谁。我把他排在第二位,李
2023-11-12 09:03:00
兰陵王高长恭是李世民的外公?长孙皇后成了他们之间的纽带
唐朝在李世民的统治下不仅经济得到了飞速的发展,文化得到极大的融合,思想也得到某种程度的开放,还提升了唐朝在周边少数民族心中的地位。这个曾被少数民族称为“天可汗”的唐朝掌权者,我们
2024-03-01 13:24:00
李世民三征高句丽,背后的原因相当深刻
...兵,之后一路高歌猛进,建立了唐朝。在征战的过程中,李世民肯定是非常重要的人物。李世民为唐朝的建立立下了汗马功劳。唐太宗李世民即位之后,同样为高句丽头疼。 那么隋炀帝和唐太宗
2023-05-14 09:17: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南宋孝宗赵眘的精彩人生
宋孝宗赵昚(shèn)(1127年11月27日-1194年6月28日),初名赵伯琮,后改名赵瑗,赐名赵玮,字元永,籍贯秀州(今浙江嘉兴)
2025-04-02 21:57:00
曹操临终前的遗憾,竟然是没有把这四个女人收入自己的后宫
曹操一生喜好人妇寡妻,这是历史上众所周知的事情;为了秦宜禄的老婆杜氏,还惹得关羽极不开心最后离曹而去;为了张绣的婶娘坑死典韦和曹昂
2025-04-02 22:20:00
家训:内外兼修的智慧(读书有味)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韩 昇《良训传家:中国文化的根基与传承》:韩昇著;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清明时节,人们在缅怀与追思中
2025-04-03 06:12:00
冲冠一怒为红颜:得知初恋女友被人强奸,男子愤怒之下杀死强奸犯
冲冠一怒为红颜:指的是吴三桂和陈圆圆的事情,当年李自成起兵,从吴三桂手上抢走陈圆圆,于是吴三桂冲冠一怒为红颜,引清兵入关
2025-04-02 14:20:00
传世名剑“七星龙渊”:持有者皆王孙贵胄,唐朝后便下落不明
引言宝剑,是中国古代尚武文化的代表性器物。无数的文人墨客都曾写下了关于宝剑的名篇,譬如郭震的《宝剑篇》:“昆吾铁冶飞炎烟
2025-04-02 14:27:00
北宋有八十万禁军,为啥却被几万金兵灭掉?原因让人尴尬
在小说《水浒传》中,梁山好汉林冲曾任东京八十万禁军教头,因此许多人认为北宋禁军人数众多。那么问题来了,既然北宋军力如此雄厚
2025-04-02 14:37:00
菏泽,这座镌刻着千年牡丹魂的芳华之城,自唐宋以来便是文人墨客心驰神往的牡丹王国。当春风唤醒百亩花田,姚黄魏紫次第绽放,菏泽便成了流动的国色天香诗卷
2025-04-02 17:15:00
鲁网4月2日讯清明节前夕,74岁的莫洪文在家人的期盼目光中,整理着装,自重庆市梁平区出发,准备去“看望”四伯。目的地是1400多公里外的泰安市宁阳烈士陵园
2025-04-02 19:17:00
在地理概念中,“八百里”多为虚指,强调疆域之广袤。明宪宗朱见深的一纸敕书,将巍峨的武当大山凝结成四方界石——东抵冠子山奇峰
2025-04-02 20:18:00
曹操有七个女儿,全都年轻貌美,为何曹操让她们全嫁给一个男人?
对曹操,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在东汉末年那个乱世之中,曹操异军突起,成为了曹魏北方霸主的奠基人。对于曹操的评价,历史很难进行界定
2025-04-02 21:01:00
四面楚歌中的重要人物(四面楚歌的历史人物都有谁)
四面楚歌中的重要人物四面楚歌的意思,大家都知道,指的是腹背受敌,被别人困在中间,到了叫天不灵,叫地不应的囧境。可很少有人知晓四面楚歌的历史人物讲的是谁
2025-04-02 21:04:00
清明追思先哲 赓续关学文脉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千百年来,张载先生的“横渠四句”以及他的关学思想深刻影响着中国社会与文化
2025-04-02 13:44:00
遇见《韵之队诗集》:一场跨越时空的诗意对话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的生活被各种碎片化的内容充斥着,心灵似乎也变得愈发浮躁。然而,总有一些美好的事物能够穿越喧嚣
2025-04-02 15:28:00
豫人为善丨大别山下56年的守望
大河网讯 带着准备好的鲜花,扛着扫帚,沿着97级台阶走到墓园……“老朋友们,今天我又来看你们了。”在信阳市光山县文殊乡花山村花山寨烈士陵园内
2025-04-02 15:30:00
本文转自:人民网-安徽频道吴祚麓芜湖,是一座古老的商埠城市,地处长江下游,南依皖南山系、北临江淮平原,居承东启西、连南贯北的交通枢纽位置
2025-04-02 15:36:00